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高技术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爱华 《学海》 CSSCI 2004年第5期136-141,共6页
当代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它不仅迅速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正、负两重效应。关于高技术的伦理价值的分析与思考 ,已成为科技伦理 (高技术伦理 )的重... 当代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它不仅迅速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正、负两重效应。关于高技术的伦理价值的分析与思考 ,已成为科技伦理 (高技术伦理 )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伦理价值 道德责任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的生命伦理意蕴解读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爱华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方略。健康老龄化的生命伦理学意义在于对老年群体健康和社会保障需要的关注,但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老龄观——将老年人及其群体只是看作“待...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方略。健康老龄化的生命伦理学意义在于对老年群体健康和社会保障需要的关注,但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老龄观——将老年人及其群体只是看作“待养的弱势群体”。积极老龄化(积极的健康老龄化)的生命伦理学意义在于强调老年人仍然可以参与社会、经济、文化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因而更全面地体现了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倡导积极老龄化生命伦理精神,须弘扬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强化积极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理念,进一步开发老年人群体自身的学习潜能和自我实现潜能;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积极构建年龄友好的社会伦理环境。倡导积极老龄化生命伦理精神作为一种身体力行的精神关爱行动,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现有的一些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力开发适合老龄化社会的老龄产业,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须进一步完善、整合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针对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护体系,让老年人能得到有效的健康服务;须进一步健全立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强老龄事务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提高测评和监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生命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斯特关于超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相关方略的道德哲学审思
3
作者 陈爱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福斯特对于超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相关方略的道德哲学审思蕴涵了对技术—资本主义—环境等伦理关系的多重伦理理论形态基本问题的追问,因而在分析技术的魔杖能否解决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能否解决土壤及其相关的生态危... 福斯特对于超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相关方略的道德哲学审思蕴涵了对技术—资本主义—环境等伦理关系的多重伦理理论形态基本问题的追问,因而在分析技术的魔杖能否解决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能否解决土壤及其相关的生态危机等相关问题时,从多重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的根本对立。从其运用的方法论而言,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而是基于历史辩证法,借鉴相关的实证数据、现实案例与文本引证深入分析。让读者在更深度层次上认识到,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和不可回避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性。这不仅凸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特有的人文—自然关怀和批判精神,而且凸显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道德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生存的二律背反样态及其超越
4
作者 陈爱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6,238,共7页
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 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进而导致人与其自身力量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指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缺乏设计"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之眼光,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二律背反。如何才能消除或者超越上述的二律背反,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弗洛姆试图从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构建基于生产性的人道主义—普遍伦理学。然而,在方法论上,他囿于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其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运思,脱离了现实社会基础,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伦理学 二律背反 生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