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大学遗传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纪念江苏省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默怡 罗卓娟 樊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遗传学是一个古老而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基于细胞或生物个体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解析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成为理解生命本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遗... 遗传学是一个古老而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基于细胞或生物个体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解析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成为理解生命本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遗传学研究从初始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江苏省遗传学学会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在纪念江苏省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遗传学的发展历程,看到了东南大学遗传学发展的历史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大学 生物个体 遗传学 生命本质 变异规律 百年历史 表达模式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大脑的奥秘:神经示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浩 高雨欣 +1 位作者 王楠 韩俊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9-798,共10页
为了深刻理解神经示踪技术,综述了其演进历程、原理、应用及其在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神经示踪技术,以肽类标志物、传统染料等为例,分析了顺行和逆行标记2种方法.然后,介绍了用于示踪神经环路的病毒... 为了深刻理解神经示踪技术,综述了其演进历程、原理、应用及其在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神经示踪技术,以肽类标志物、传统染料等为例,分析了顺行和逆行标记2种方法.然后,介绍了用于示踪神经环路的病毒工具的最新进展,包括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单纯孢疹病毒、腺相关病毒等,揭示了其如何帮助理解大脑复杂的工作机制,探讨了其演化历史、类型以及在大脑科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在脑连接组学、人类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脑的奥秘,改善神经健康,并应对神经相关疾病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示踪技术 神经科学 病毒工具 顺行标记 逆行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Galectin-9通路和MDSC在亲缘间Haplo-HDPSCT后aGVHD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乐 庞楠楠 +2 位作者 于明凯 袁海龙 江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探究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及MDSC与Haplo-HDPSCT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行Haplo-HDPSCT治疗的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FCM检测Tim-3^(+)CD8^(+)T、颗粒... 目的:探究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及MDSC与Haplo-HDPSCT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行Haplo-HDPSCT治疗的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FCM检测Tim-3^(+)CD8^(+)T、颗粒酶B^(+)(Granzyme B^(+))CD8^(+)T、MDSC表达情况,ELISA检测Galectin-9水平。FCM检测a GVH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参照西雅图国际诊断标准,16例患者发生a GVHD,26例患者未发生a GVHD。(1)a GVHD组Tim-3^(+)CD8^(+)T细胞和Granzyme B^(+)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发生a GVHD组和健康对照组,而a GVHD组MDSC细胞和Galectin-9水平低于未发生a GV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2)a GVHD组轻度(Ⅰ~Ⅱ度)和重度(Ⅲ~Ⅳ度)患者Tim-3^(+)CD8^(+)T、Granzyme B^(+)CD8^(+)T细胞数量和Galectin-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SC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Galectin-9水平在未发生a GVHD组血清中与MDSC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84,P<0.05);(4)分选a GVHD患者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加入Galectin-9干预后,CD8^(+)T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在行Haplo-HDPSCT术后,Galectin-9通过Tim-3/Galectin-9通路抑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避免或减缓a GVHD的发生;Galectin-9与MDSC数量呈正相关,可能与a GVHD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髓源性抑制细胞 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6—2021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聂俊伟 周璐 +3 位作者 瞿志鹏 洪捷 鲍倡俊 谈忠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合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库(CARD)扫描分析耐药基因。结果2016—2021年通过致病菌识别网12个市的哨点医院收集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0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共计6类8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包括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四环素类的四环素、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54%的分离株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分别达45.54%、39.60%;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63.36%;共发现35种耐药表型,其中1株菌对19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耐药谱为AMC-AM-SAM-CZ-CTX-C-TE-SXT的菌株最多(31.69%,32株)。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75个ST型,聚类发现ST 262处于中心点,并遗传进化出11个亚型或分支。全基因组扫描发现6类18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crp P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表型完全一致。结论2016—2021年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比例高于国内其他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糖脂代谢与免疫功能
5
作者 赵婧怡 刘莉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5-851,共7页
小胶质细胞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不断监视脑内环境,通过吞噬作用参与突触修剪、细胞碎片及代谢产物的清除等过程。同时小胶质细胞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环境变化的灵敏感受器,病理状态下或其他如饮食不当、压力等与中枢神经... 小胶质细胞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不断监视脑内环境,通过吞噬作用参与突触修剪、细胞碎片及代谢产物的清除等过程。同时小胶质细胞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环境变化的灵敏感受器,病理状态下或其他如饮食不当、压力等与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紊乱相关的因素均能引起静息态小胶质细胞产生功能响应。小胶质细胞自身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能量,糖类和脂质是重要的能量底物,其代谢的变化也影响着小胶质细胞的功能。该文围绕小胶质细胞糖脂代谢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糖代谢 脂质代谢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医科”助力因病致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研究
6
作者 吴晓纯 张以奇 刘亚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46-151,共6页
案例受访学生的学习背景涵盖“大医科”专业各学院各年级本科生,根据调查问卷和案例访谈,对不同背景学生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分析。通过考察“因病致贫”对“大医科”专业学生发展造成的全方位影响,筛选出契合主题的学生进行访... 案例受访学生的学习背景涵盖“大医科”专业各学院各年级本科生,根据调查问卷和案例访谈,对不同背景学生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分析。通过考察“因病致贫”对“大医科”专业学生发展造成的全方位影响,筛选出契合主题的学生进行访谈,不仅关注到学生自身的经济压力,同时兼顾到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利用专业优势探寻致使学生家庭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因病致贫”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以此明确制定个性化、符合“大医科”专业特色的帮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成长 因病致贫 经济困难 医学与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维 林承棋 +1 位作者 李健 李默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人脑是自然界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解析人类基因组如何编码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极具挑战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是从根本上认识脑的本质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脑的“断面”组学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归纳,提出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 人脑是自然界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解析人类基因组如何编码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极具挑战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是从根本上认识脑的本质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脑的“断面”组学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归纳,提出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基因组 编码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剑飞 韩俊海 张子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1-519,共19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遗传相关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患者主要呈现社交缺陷、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学习记忆障碍等核心症状。小鼠模型是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致病机理和寻找潜在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遗传相关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患者主要呈现社交缺陷、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学习记忆障碍等核心症状。小鼠模型是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致病机理和寻找潜在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而小鼠行为学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遗传操作对相应孤独症表型的影响,从而阐释疾病机理。本文列举了针对孤独症患者核心缺陷的相关小鼠行为学分析方法,包括检测社交缺陷的三厢社交实验、居住者–入侵者实验、筑巢实验和超声波检测;检测重复刻板行为的Y迷宫自主选择实验、捋毛实验、刻板行为分析实验和弹珠埋藏实验;检测焦虑行为的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明暗穿梭实验;检测学习和记忆障碍的新事物选择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本文详细描述了这些行为学实验的标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规范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设计。同时本文对已知孤独症小鼠遗传模型中的各项行为学表型进行了汇总和比较,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系统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小鼠行为学分析 社交障碍 重复刻板 学习记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0调控衰老相关的脂肪能量代谢稳态 被引量:2
9
作者 彭丹丹 李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8-1734,共7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190在衰老相关的能量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衰老小鼠脂肪组织中miR-190的表达水平进...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190在衰老相关的能量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衰老小鼠脂肪组织中miR-190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构建细胞衰老模型,利用RT-PCR检测脂肪细胞中miR-190的变化;利用RT-PCR检测转染miR-190的脂肪细胞中产热基因的变化;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0的靶基因;利用antagomir注射抑制衰老小鼠脂肪中产生miR-190,检测代谢表征。结果:衰老进程中,脂肪组织中miR-190表达升高;衰老细胞模型中,miR-190的表达同样上调;脂肪细胞中过表达miR-190会导致产热基因的表达降低;产热关键基因PRDM16是miR-190的直接靶基因;抑制衰老小鼠中miR-190的产生,可以有助于改善衰老小鼠的能量代谢稳态。结论:miR-190可能通过靶向PRDM16影响脂肪组织产热,继而影响能量代谢稳态,加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0 衰老 脂肪组织 产热 能量代谢 PRDM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GWAS时代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方 王婵 +2 位作者 张明明 史兴娟 刘向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9-761,共3页
近二十年来随着临床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认知不断提高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PBC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的家系调查结果表明PBC具有严重的遗传倾向,随后针对不同种群的PBC基因组... 近二十年来随着临床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认知不断提高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PBC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的家系调查结果表明PBC具有严重的遗传倾向,随后针对不同种群的PBC基因组学分析相继完成,已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分析数据。今后PBC的遗传学研究重点将聚焦在如何将这些遗传学分析结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遗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噪声暴露对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丹 曹双凤 刘莉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2-1428,共7页
为探究慢性噪声暴露对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持续8周85dB(A)稳态宽带噪声暴露(4h/d)].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分别给予对照饮食和高脂饮食.实验终点检测小鼠体重增长率、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 为探究慢性噪声暴露对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持续8周85dB(A)稳态宽带噪声暴露(4h/d)].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分别给予对照饮食和高脂饮食.实验终点检测小鼠体重增长率、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附睾脂肪重量和肝脏重量、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噪声暴露引起对照饮食小鼠体重增长率显著降低[(23.30±2.54)%vs.(37.13±3.05)%],代谢效率[(545.20±55.06)kJ/(g·mouse)vs.(352.50±20.92)kJ/(g·mouse)]、血清IL-6水平[(44.68±9.77)pg/mL vs.(20.83±0.81)pg/mL]显著升高;噪声暴露引起高脂饮食小鼠肝脏TG[(0.54±0.07)mmol/g protein vs.(0.30±0.03)mmol/g protein]、MDA含量[(1.98±0.13)mmol/gproteinvs.(1.24±0.03)mmol/gprotein]和JNK磷酸化水平[(1.56±0.19)mmol/gproteinvs.(1.00±0.00)mmol/gprotein]显著升高,提示本研究所采用的慢性噪声暴露可加重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代谢损伤,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本噪声暴露的肝脏脂代谢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暴露 脂质代谢 炎症反应 C-JUN氨基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及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两组的空间记忆能力,随后向压后皮质(retrosplenial cortex,RSC)植...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及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两组的空间记忆能力,随后向压后皮质(retrosplenial cortex,RSC)植入32通道微丝电极;手术后恢复7 d,进行旷场实验并同时记录电信号,通过计算分离出边界细胞。随后通过腹腔给药方式,给予小鼠25μg/kg东莨菪碱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旷场实验并同时记录电信号,与给药前记录到的边界细胞的放电信号进行对比。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水迷宫实验的学习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东莨菪碱或生理盐水24 h后,小鼠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放电频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注射东莨菪碱后,边界细胞陆地移动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EMD)显著增加(P<0.05),而注射生理盐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东莨菪碱可能是通过影响小鼠边界细胞编码从而影响其空间记忆能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压后皮质 边界细胞 旷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39A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孙晓彤 韩崇旭 +2 位作者 王婵 任传利 张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76-2182,共7页
目的探讨TMEM39A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TMEM39A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如何调节自噬的表达,选用人肝胆管癌细胞RBE来进行研究。并用疏水性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处理人肝胆管癌细胞RBE分为3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TMEM39A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TMEM39A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如何调节自噬的表达,选用人肝胆管癌细胞RBE来进行研究。并用疏水性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处理人肝胆管癌细胞RBE分为3组:control组、500μmol/L组和1000μmol/L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克隆、细胞划痕和Hoechst染色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增殖、伤口愈合率和凋亡。qPCR检测细胞中TMEM39A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TMEM39A和LC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较,1000μmol/L组的细胞活力、增殖和伤口愈合率降低,细胞凋亡现象最明显。在构建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模型中,过表达TMEM39A会促进LC3的表达。结论TMEM39A的表达增高引起胆管细胞自噬增强使胆管受损,可能是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39A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人肝胆管癌细胞 微管相关蛋白3β 甘氨鹅脱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f26对果蝇原代细胞F-actin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张晨晨 刘力娟 欧梦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探讨Gef26对果蝇原代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培养野生型、gef26突变体(gef266/+和gef263/+)以及gef266/+;Abl4/+双突变体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对细胞骨架F-act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的分布。结果:在果蝇胚胎的... 目的:探讨Gef26对果蝇原代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培养野生型、gef26突变体(gef266/+和gef263/+)以及gef266/+;Abl4/+双突变体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对细胞骨架F-act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的分布。结果:在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中,野生型肌肉细胞形态正常,gef26突变体的肌肉细胞形态明显异常。gef266/+;Abl4/+双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正常,即阿贝尔森酪氨酸激酶(Abelson tyrosine kinase,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异常的表型。野生型肌肉细胞中的F-actin呈现规整的形态和连续排布,而两株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中的F-actin排布却呈现出不规整形态和不连续排布。gef266/+;Abl4/+双突变体细胞中的F-actin呈现出规整的形态和连续的排布,即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F-actin组装紊乱的表型。结论:Gef26可能通过Abl信号通路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f26 酪氨酸激酶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