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相萃取法富集分离银杏叶浸取液的探讨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春秀 胡小玲 +1 位作者 卢锦花 岳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88,共3页
Som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wo phase equilibrium were studied,such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olymer,the concentrations,the temperatures and pHs of the solution.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ase ratios on the extr... Som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wo phase equilibrium were studied,such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olymer,the concentrations,the temperatures and pHs of the solution.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ase ratios on the extrac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ass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银杏叶浸取液 黄酮化合物 定集 分离 萃取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距离变换的图像目标轮廓插值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立功 王世杰 +1 位作者 于甬华 罗立民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欧几里德距离变换的图像目标轮廓插值方法。首先由获取的层间间距相对较大的序列断层图像,经由对图像中目标的轮廓跟踪和对图像中目标的区域填充获得图像目标的轮廓图和区域图,采用欧几里德距离变换求取该序列...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欧几里德距离变换的图像目标轮廓插值方法。首先由获取的层间间距相对较大的序列断层图像,经由对图像中目标的轮廓跟踪和对图像中目标的区域填充获得图像目标的轮廓图和区域图,采用欧几里德距离变换求取该序列断层图像目标轮廓的距离图,运用逆距离加权平均线性插值方法求得相邻图像中目标的距离图之间的轮廓图像。运用本文方法得到的中间插值轮廓过渡平滑,并且能够很好地解决极端凹轮廓之间的中间插值轮廓问题,本文的方法具有较高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目标轮廓插值方法 距离变换 图像重构 可视化 图像预处理 计算机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ECG分类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新根 吕维雪 罗立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4-47,共4页
本文引入信息熵作为惩罚函数,加入到神经网络的代价函数中.经过训练获得了更有组织的隐层神经元激励模式,每个输入样本仅使隐层少数神经元产生响应.经过本文提出的裁剪算法的裁剪后,减小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 本文引入信息熵作为惩罚函数,加入到神经网络的代价函数中.经过训练获得了更有组织的隐层神经元激励模式,每个输入样本仅使隐层少数神经元产生响应.经过本文提出的裁剪算法的裁剪后,减小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计算效率.文中的ECG分类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神经网络 泛化性能 ECG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细胞神经网络用于联想记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生 甘强 韦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提出了分形细胞神经网络,并成功地应用于联想记忆.从模拟结果看,分形细胞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能力好于Baram提出的分形神经网络.
关键词 细胞神经网络 分形 联想记忆 分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微阵列检测异氟醚麻醉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强 程璐 +6 位作者 杨建军 俞敏 吕然 沈锦春 刘红军 代海滨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用DNA微阵列筛选异氟醚麻醉的表达基因。方法12只雄性Wister大鼠,分为2%异氟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2%异氟醚麻醉1h,B组直接处死后取脑组织。提取RNA,荧光标记,用有4096个位点的BiostarR40s基因芯片,检测差异表达的基因。结... 目的用DNA微阵列筛选异氟醚麻醉的表达基因。方法12只雄性Wister大鼠,分为2%异氟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2%异氟醚麻醉1h,B组直接处死后取脑组织。提取RNA,荧光标记,用有4096个位点的BiostarR40s基因芯片,检测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发现了2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17个基因下调,9个基因上调。结论基因芯片检测出2%异氟醚麻醉1h有26个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异氟醚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kagami分布的自适应斑点抑制与边缘增强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圣文 罗立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6-169,共4页
超声图像中的特殊斑点噪声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kagami分布的自适应斑点抑制与边缘增强方法 .根据斑点噪声的Nakagami分布模型 ,设计一个基于斑点局部统计特性的自适应滤波器 .并应用“窄条”技术以不同方向... 超声图像中的特殊斑点噪声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kagami分布的自适应斑点抑制与边缘增强方法 .根据斑点噪声的Nakagami分布模型 ,设计一个基于斑点局部统计特性的自适应滤波器 .并应用“窄条”技术以不同方向与长度的“窄条”来近似图像的局部线性特性 ,滤波区域采用“窄条”代替常用的方形窗口 ,其中“窄条”的方向由假设试验优化方法确定 ,“窄条”长度与斑点的局部统计特性相关 .实验证明 ,该方法在抑制斑点噪声、保留与增强图像边缘和细节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超声 Nakagami分布 窄条 方差均值比率 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线性加法复杂度的二值图象不变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炳成 沈俊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7-490,共4页
不变矩方法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由于不变矩计算复杂,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运用格林定理,将不变矩计算由平面域转化为曲线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界跟踪迭代的不变矩计算方法.新方法不仅不需要乘法,而且加法次数亦从O(N^2)... 不变矩方法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由于不变矩计算复杂,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运用格林定理,将不变矩计算由平面域转化为曲线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界跟踪迭代的不变矩计算方法.新方法不仅不需要乘法,而且加法次数亦从O(N^2)降低到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二值图象 不变矩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斯卡三角形变换的矩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炳成 沈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34-39,共6页
本文提出单项式计算的帕斯卡(杨辉)三角形变换方法,给出帕斯卡三角形变换实现的systolic结构和快速计算矩的串行及并行算法.对于二值图象,新算法具有计算代价低、对求解矩的阶数没有限制、易于软硬件实现以及单项式计算与输入图象无关... 本文提出单项式计算的帕斯卡(杨辉)三角形变换方法,给出帕斯卡三角形变换实现的systolic结构和快速计算矩的串行及并行算法.对于二值图象,新算法具有计算代价低、对求解矩的阶数没有限制、易于软硬件实现以及单项式计算与输入图象无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斯卡三角形 单项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码匹配的断层间复杂轮廓线的三角片曲面重构
9
作者 姜晓彤 罗立民 +2 位作者 辜嘉 汪家旺 潘晓敏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5期478-482,共5页
基于断层间轮廓线进行曲面重构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链码理论对已获取的层间轮廓线进行编码,将二维的轮廓曲线转化为包含轮廓形状信息的一维链码;采用链码匹配技术完成相邻层轮廓特征点的匹配,将复杂轮廓线分割为... 基于断层间轮廓线进行曲面重构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链码理论对已获取的层间轮廓线进行编码,将二维的轮廓曲线转化为包含轮廓形状信息的一维链码;采用链码匹配技术完成相邻层轮廓特征点的匹配,将复杂轮廓线分割为若干简单的曲线段,最后,重构的曲面由这些分片构造的三角片曲面拼接而成。我们首先对模式识别中链码的串匹配算法作一个简要介绍,并详细分析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难点:编码,代价函数,链间距离,使其能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找出复杂轮廓线上恰当的对应特征点,从而构造出较真实的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码匹配 复杂轮廓线 三角片曲面重构 模式识别 计算机 图象处理 恶性肿瘤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军 刘作易 +2 位作者 张春秀 唐祖明 陆祖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68,共5页
蛋白质芯片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蛋白质的鉴定、量化和基础功能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微生物的监测、检测、分离、鉴定分类和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拥... 蛋白质芯片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蛋白质的鉴定、量化和基础功能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微生物的监测、检测、分离、鉴定分类和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芯片 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