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交通分配方法族谱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炜 王建 +3 位作者 华雪东 于维杰 陈思远 魏雪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9,共10页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通分析平台软件“交运之星-TranStar”中。该技术体系包括:“模型关键参数”“交通阻抗函数”“交通网络交通分配基础模型与快速算法”3部分模块组合的分析模型一体化;面向步行、自行车、机动车及公共交通等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分析对象一体化;针对城市土地开发,交通网络建设,交通管理控制,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交通政策制定等应用场景一体化。选取南京市道路网络和公交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具有处理超万节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能力,对各类交通模式、典型业务场景的分析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分配一体化 交通系统分析 多模式网络 并行计算 交运之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琪 王炜 +2 位作者 华雪东 魏雪延 梁鸣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1,共7页
为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帮助决策者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中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各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居民出行的广义出行费用(即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包括出行时间和票价等)可以确定... 为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帮助决策者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中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各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居民出行的广义出行费用(即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包括出行时间和票价等)可以确定城市中常见交通方式出行所需的平均花费水平,从而构建出同一出行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概率密度曲线,对概率密度曲线进行分析和拟合可以得到固定形式的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综合交通运输 客运方式选择 优势运距 概率密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信息下的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嫚嫚 陆建 孙加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5,共9页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率都取决于信息准确度.依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模型性质,研究表明,模型不动点存在但是不一定唯一,不动点状态与信息混合使用情况有关.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动点与随机用户均衡点不同,以恰当比例混合使用两类信息可提高交通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演化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 网络交通流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信息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SVM模型的快速公交停站时间组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敏 丁剑 王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1-656,共6页
为了研究快速公交(BRT)系统公交站台停靠时间的可靠预测技术,对BRT车辆在站台停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既具有纵向时间相关性,又受到其他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BRT车辆停站时间拆解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采用差分自... 为了研究快速公交(BRT)系统公交站台停靠时间的可靠预测技术,对BRT车辆在站台停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既具有纵向时间相关性,又受到其他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BRT车辆停站时间拆解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 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两部分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叠加,构成一种快速公交停站时间的组合预测方法.以常州BRT 2号线2个快速公交站的停站时间数据及其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建模,建模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行之有效.相较于单一的ARIMA模型和SVM模型,组合模型停站时间预测值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均明显降低,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提高,且在训练数据足够时,组合模型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分别为0.62%和4.05s2,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达到9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自回归 支持向量机 组合预测方法 快速公交 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BRT车队形成的站台乘车诱导控制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凯 吴焕 +2 位作者 张孜 徐广辉 胡建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663,共7页
分析了乘客乘车诱导控制对公交车辆停站时间的影响.根据BRT站台内乘客的OD需求,利用站台乘车诱导控制方法,以BRT车辆进出站台保持队形为目的,建立了单条与多条公交线路车辆的停站时间模型.给出了停站时间状态方程的矩阵形式,分别设计了... 分析了乘客乘车诱导控制对公交车辆停站时间的影响.根据BRT站台内乘客的OD需求,利用站台乘车诱导控制方法,以BRT车辆进出站台保持队形为目的,建立了单条与多条公交线路车辆的停站时间模型.给出了停站时间状态方程的矩阵形式,分别设计了全局寻优的遍历方法和局部快速寻优的遗传算法,使得同一进站车队中不同公交车辆的停站时间趋于一致,从而实现了面向BRT车队形成的站台乘车诱导控制.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利用本模型所求诱导控制方案与无诱导方式下客流均分方案的实施效果,验证了本模型在均衡公交站台车辆停站时间的优越性,为实现上下游交叉口间的BRT车队协调控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T 停站时间 乘车诱导 车队形成 公交站台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出行信息条件下出行者通勤出发时间选择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侯现耀 陈学武 曾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3-898,共6页
为提高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水平,研究了公交出行信息条件下出行者通勤出发时间选择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在湖北省襄阳市开展了意向调查.考虑到出行者出行到达时间对出发时间选择有影响,引入了早到延误和晚到延误因素,... 为提高公交出行信息服务水平,研究了公交出行信息条件下出行者通勤出发时间选择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在湖北省襄阳市开展了意向调查.考虑到出行者出行到达时间对出发时间选择有影响,引入了早到延误和晚到延误因素,建立混合Logit模型,对出行者出发时间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早到延误对出行者在公交出行信息条件下的出发时间选择有显著影响,且与晚到延误的影响作用不同;出行距离、道路拥堵信息和公交换乘信息会显著影响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公交车辆位置信息不会对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出行者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日常乘坐公交情况等也是影响其出发时间选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出行信息 出发时间选择 意向调查 均匀设计 混合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单车出行空间异质性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超 陆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06,共9页
为实现基于轨迹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出行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评估,本文应用核密度分析和热点探测,获取采样分析区域并以热力值表征共享单车出行发生量,减少尺度效应的干扰;引入空间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模拟共享单车出行发生量的结... 为实现基于轨迹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出行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评估,本文应用核密度分析和热点探测,获取采样分析区域并以热力值表征共享单车出行发生量,减少尺度效应的干扰;引入空间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模拟共享单车出行发生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变化规律,挖掘空间异质性特征,确定邻域效应的尺度范围;利用空间序列的斜率表征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改进的空间滞后和残差模型,区分土地利用、邻域效应和其他建成环境各自对共享单车出行空间异质性特征的驱动力。以北京市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共享单车出行存在中等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特征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性的衰减半径为1860 m,大于此距离时邻域效应消失;建成环境对空间异质性特征的相对驱动力最大,邻域效应对其的相对驱动力则处于中间水平,而土地利用对其的相对驱动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空间异质性 半变异函数 共享出行 驱动因素 热点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断点成本的长干线分段绿波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余佳洁 季彦婕 +1 位作者 卜卿 郑岳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0-648,共9页
为了解决交叉口数量较多的长干线绿波控制中绿波带宽较小或无可行带宽的问题,在经典双向绿波控制模型算法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断点成本的长干线分段绿波控制算法.通过0-1状态变量描述各交叉口是否为绿波分段点,根据同一子段内部交叉口与... 为了解决交叉口数量较多的长干线绿波控制中绿波带宽较小或无可行带宽的问题,在经典双向绿波控制模型算法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断点成本的长干线分段绿波控制算法.通过0-1状态变量描述各交叉口是否为绿波分段点,根据同一子段内部交叉口与不同子段之间交叉口的带宽关系及绿波传递关系,调整优化求解算法中的带宽约束与整环约束,考虑绿波分段点处的带宽损失,以不含子段首个交叉口带宽的实际长干线带宽总和为优化目标,构建考虑断点成本的长干线分段绿波控制求解算法.通过算例,对比MAXBAND-81经典模型与所提方法的求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AXBAND-81,利用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长干线协调控制绿波带宽,提升长干线主路的通行效率;当无法确定分段数限制时,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在全局范围内求得最优的绿波分段划分方法与长干线最大带宽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分段绿波控制 混合整数规划 干线协调控制 MAXBAN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