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改善湖泊水源地水质的效果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先宁 宋海亮 +2 位作者 朱光灿 李大成 吕锡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在野外条件下,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在静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0 d内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7%和90.7%,透明度也有大幅提高.而且,组合型...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在野外条件下,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在静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0 d内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7%和90.7%,透明度也有大幅提高.而且,组合型浮床系统对有机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强,在25 d内,对r-BHC、HE、DDE、DDD、DDT的去除率分别为25.2%、63.8%、42.1%、71.6%和27.6%,氯苯、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55.9%和72.1%.水珊动物的代谢活动提高了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氮磷的植物可利用性.该新型浮床可用于水源地水质改善、污水净化生态工程、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微生物膜 难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回用示范工程 被引量:10
2
作者 戈军 荆肇乾 吕锡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7,共3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建立了24m3/d的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对示范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浊度、BOD5、NH3-N分别为1.8NTU、7.2mg/L、1.69mg/L,总大肠菌未检出,出水无色无味,...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建立了24m3/d的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对示范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浊度、BOD5、NH3-N分别为1.8NTU、7.2mg/L、1.69mg/L,总大肠菌未检出,出水无色无味,各项指标优于回用标准要求。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效去除常规污染物的同时,可以对致病菌和病毒进行有效截留。MBR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在降低污染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中水回用 设计运行参数 去除机理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器理论在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2 位作者 刘壮 戈军 桂益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 采用四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代替原有单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5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本工艺可以作为中药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一种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理论 四级活性污泥法 高浓度中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A综合五星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4
作者 栗文明 孙艳辉 宋和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NOSA综合五星管理系统是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创建的一套综合的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系统。该系统自1951年运用以来,证实了其在安全、健康、环保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和科学性。NOSA五星系统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采矿、石化、钢铁、医疗、... NOSA综合五星管理系统是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创建的一套综合的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系统。该系统自1951年运用以来,证实了其在安全、健康、环保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和科学性。NOSA五星系统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采矿、石化、钢铁、医疗、军事、电力、林业等行业,而在我国主要应用于煤矿和电力行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鼓励企业积极引进NOSA系统,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企业安健环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与国际管理水平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A 综合五星管理系统 现状 OHSAS180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汞的脱除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鲍静静 杨林军 +2 位作者 蒋振华 黄永刚 颜金培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结合现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评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性质以及形态分布和转化机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的脱汞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WFGD中单质汞的重新排放以及如何抑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单质汞的氧化率来提高脱... 结合现有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评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性质以及形态分布和转化机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的脱汞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WFGD中单质汞的重新排放以及如何抑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单质汞的氧化率来提高脱硫液对总汞的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湿法脱硫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氨法烟气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鲍静静 印华斌 +1 位作者 杨林军 颜金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5-330,共6页
气溶胶的形成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测试分析氨法脱硫前后细颗粒的浓度与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及其组成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并考察了影响气溶胶颗粒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氨水挥发逸出... 气溶胶的形成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测试分析氨法脱硫前后细颗粒的浓度与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及其组成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并考察了影响气溶胶颗粒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氨水挥发逸出的气态NH3与烟气中SO2发生气相反应是气溶胶形成的主要原因,气溶胶含(NH4)2SO4、(NH4)2SO3、NH4HSO3等组分,粒径集中在0.07~0.70μm范围内,氨法脱硫系统对其难以有效脱除;氨水脱硫液温度及其浓度、烟气中SO2浓度、液气比等对气溶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形成量随氨水脱硫液及烟气中SO2浓度升高而增多,在保持NH3:SO2化学计量比不变的情况下,随液气比增大,气溶胶颗粒形成量减少。最后,对气溶胶颗粒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烟气脱硫 氨法 气溶胶 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西段入湖河流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宋海亮 吕锡武 李先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引起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定性与定量、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模糊数学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权重,同时求出各水质级别的模糊隶属函数并计算相应的隶属度,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太湖西段13条入湖河流断面... 针对引起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定性与定量、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模糊数学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权重,同时求出各水质级别的模糊隶属函数并计算相应的隶属度,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太湖西段13条入湖河流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8条属于Ⅴ类水体,从隶属度看其中5条污染最为严重。本研究为太湖入湖河流的治理方案、投资决策等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与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改进层次分析法 权重 水质评价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李先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6.6%、72.1%、43.2%、79.4%,可见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增加水流速度消除了池内的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层现象,提高了NH_4^+-N和NO_2^-N的去除效果,没有降低TP、PO_4^(3-)-P、DTP的去除效果,说明沉淀作用并不是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人工介质表面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介质 氮磷营养物质 富营养化水体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器分区提高生物接触氧化硝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先宁 宋海亮 +1 位作者 吕锡武 西村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克服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因硝化菌与有机物降解菌的竞争劣势而影响硝化活性的问题,将反应器简单分隔,通过微生物生态调控,以提高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OD、TN负荷分别为1.0、0.19kg/(m^3·d)的中等负荷条件下,反... 为克服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因硝化菌与有机物降解菌的竞争劣势而影响硝化活性的问题,将反应器简单分隔,通过微生物生态调控,以提高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OD、TN负荷分别为1.0、0.19kg/(m^3·d)的中等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分区后硝化率提高33%.反应器两区分别形成以降解有机物和硝化为主的功能区.分区式接触氧化反应器后区段的硝化速率是单区式反应器的2.8-4.5倍,亚硝酸菌密度提高1个数量级.分区式反应器在0.26kg/(m^3·d)的高TN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由于硝化细菌活性降低导致硝化率降低,而在0.08kg/(m^3·d)的低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后区段过低的氨氮浓度限制了硝化能力的发挥,因此分区式反应器宜在中等负荷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反应器分区 硝化作用 硝酸菌 亚硝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放底栖动物强化水耕植物过滤法的净水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海亮 吕锡武 +1 位作者 李先宁 秦雁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中的植物栽培廊道中,通过投放2种底栖动物螺蛳和泥鳅延长食物链后,TN、TP、TOC、Chl.a的去除效果均比未投放底栖动物的廊道有所提高.投放螺蛳的效果最为显著,TN、TP、Chl.a的去除率增幅分别达54%、27%和26%,比... 在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中的植物栽培廊道中,通过投放2种底栖动物螺蛳和泥鳅延长食物链后,TN、TP、TOC、Chl.a的去除效果均比未投放底栖动物的廊道有所提高.投放螺蛳的效果最为显著,TN、TP、Chl.a的去除率增幅分别达54%、27%和26%,比较了不同廊道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投放螺蛳的廊道其反硝化潜力最大,为9.08×10-7g/(g·h),而硝化潜力最小,为3.65×10-6g/(g·h).除氮能力大幅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螺蛳的引入增加了物质在食物链营养级传递中的损耗,另一方面是由于螺蛳的存在提高了底泥的反硝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植物过滤法 食物链 底栖动物 硝化-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 被引量:15
11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李先宁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考察了生态混凝土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对TN、TP、CODMn、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1%、53.8%、22.9%、55.5%,对总藻毒素和胞外藻毒素的去除率在27.4%~38.9%之间。通过生态混凝土可使水体的富营... 考察了生态混凝土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对TN、TP、CODMn、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1%、53.8%、22.9%、55.5%,对总藻毒素和胞外藻毒素的去除率在27.4%~38.9%之间。通过生态混凝土可使水体的富营养状况有所降低,水质等级有所提高,对富营养化水源地水质有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生态混凝土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农村污水的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技术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磊 吕锡武 +2 位作者 李先宁 刘晋 宋海亮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为了满足太湖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率高、管理简单、运行和建设费用低的要求,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并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跌水充氧接触氧化的设计及运行参数;接触氧化池内采... 为了满足太湖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率高、管理简单、运行和建设费用低的要求,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并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跌水充氧接触氧化的设计及运行参数;接触氧化池内采取弹性填料与组合填料以1:1的比例混合装填,平面布置密度为45根/m2时,可使微生物量与跌水充氧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相邻两池间经济有效的跌水高度为0.5 m;竖缝间距5 cm的挡板对水流的分散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充氧效果;水力停留时间越小充氧效果越好,但由此带来的污染物负荷升高又会使污染物去除效果下降,故水力停留时间宜取2.4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充氧 农村污水 跌水挡板 填料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驱动因子的模糊数学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微 吕锡武 余亚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51-654,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巢湖的氮、磷污染水平,正确反映该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为该湖的水体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工程及同类湖泊的水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巢湖12个监测点的总氮质量浓度(TN)、总磷质量浓度(TP)进行评价,同时提出... 目的客观评价巢湖的氮、磷污染水平,正确反映该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为该湖的水体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工程及同类湖泊的水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巢湖12个监测点的总氮质量浓度(TN)、总磷质量浓度(TP)进行评价,同时提出富营养化驱动指数概念来综合反映各监测点附近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大多数监测点的TP属于Ⅲ类污染级别;除新河入湖区外,其他监测点的TN均属于V类污染级别;12个监测点的富营养化驱动指数均大于零.结论巢湖的氮、磷污染均已经达到较高程度,氮污染问题尤其突出,今后迫切需要加强氮污染源的控制.各个监测点附近水体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并给出了需要进行重点污染控制的6个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 模糊数学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滤床去除富营养化湖泊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海亮 李先宁 +1 位作者 吕锡武 稻森悠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
水生植物滤床(HFB)是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新型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为考察HFB系统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处理效果,在太湖湖滨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7-9月份,总藻毒素去除率在36.5%~75.8%之间,平均去除率为59.... 水生植物滤床(HFB)是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新型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为考察HFB系统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处理效果,在太湖湖滨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7-9月份,总藻毒素去除率在36.5%~75.8%之间,平均去除率为59.4%;胞外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50.0%;胞内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63.9%。不同植物组合型式的HFB系统对总藻毒素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水力负荷1.0-6.0m^3/(m^2·d)范围内,HFB系统去除藻毒素效果也无显著差异。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与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CODMn、TP)的处理效果成直线正相关性,藻毒素可作为一辅助指标从健康效应角度来反映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情况。HFB系统在水源地藻毒素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滤床 微囊藻毒素 富营养化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卤代乙酸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向红 吕锡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2-616,620,共6页
对1994-2008年间饮用水中卤代乙酸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涉及的主题有水样的采取和保存,以及多种可用于饮用水分析的方法,如气相色谱法(ECD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及一些在线控制检测方法等。... 对1994-2008年间饮用水中卤代乙酸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涉及的主题有水样的采取和保存,以及多种可用于饮用水分析的方法,如气相色谱法(ECD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及一些在线控制检测方法等。对有关方法的发展也作了简要论述(引用文献4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乙酸 饮用水 分析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欣 吴浩汀 谢凯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应用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在A段与O段体积比1∶2、气水比3∶1、回流比200%的条件下,最佳水力负荷为2.80 m3/(m2.h),此时COD去除率在90%左右,NH4+-N去除率大于85%,总脱... 应用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在A段与O段体积比1∶2、气水比3∶1、回流比200%的条件下,最佳水力负荷为2.80 m3/(m2.h),此时COD去除率在90%左右,NH4+-N去除率大于85%,总脱氮率大于70%;出水COD小于30 mg/L,NH4+-N小于5mg/L,TN小于15 mg/L;同时发现回流比对系统TN去除效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曝气生物滤池 前置反硝化 水力负荷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风溅水充氧生物滤池强制自然通风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孝安 李先宁 +2 位作者 王铁风 毛斌 冯一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81,共3页
为了解决溅水充氧生物滤池地埋后的自然通风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借鉴了通风空调的自然通风理论,创建了拔风管强制自然通风系统。为了从理论上评价拔风管对生物滤池的强制自然通风效果,建立了拔风管自然强制通风的通风量模型。模型结果表... 为了解决溅水充氧生物滤池地埋后的自然通风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借鉴了通风空调的自然通风理论,创建了拔风管强制自然通风系统。为了从理论上评价拔风管对生物滤池的强制自然通风效果,建立了拔风管自然强制通风的通风量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装置生物滤池段内的通风量和设置拔风管高度和形式、滤池内外温差而形成的密度差以及滤料层的高度和空隙率有关。同时讨论了如何合理设计拔风管强制自然通风系统的形式,从而满足生物滤池内溶解氧的需求。最后,利用模型得出了试验拔风溅水充氧生物滤池拔风管理论设置高度为3.6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拔风管 强化 自然通风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预氧化-高压脉冲电凝聚-混凝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4
18
作者 栗文明 吴浩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0,共3页
活性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盐分高、有机物浓度高、生物可降解性差等特点。采用Fenton预氧化-高压脉冲电凝聚-混凝处理活性染料废水,当进水COD≤6000mg/L,色度≤20000倍时,出水可达到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 活性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盐分高、有机物浓度高、生物可降解性差等特点。采用Fenton预氧化-高压脉冲电凝聚-混凝处理活性染料废水,当进水COD≤6000mg/L,色度≤20000倍时,出水可达到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高压脉冲电凝聚 混凝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措施框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海鹰 魏家泰 陈毓龄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0,98,共3页
介绍长江下游船舶溢油污染的现状,论述溢油污染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溢油防治研究的重要性。以长江南京段为例,分析影响江中及岸边事故溢油迁移转化规律的因素,提出船舶事故溢油应急处理措施的三个重要部分,即溢油模拟及污染区预... 介绍长江下游船舶溢油污染的现状,论述溢油污染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溢油防治研究的重要性。以长江南京段为例,分析影响江中及岸边事故溢油迁移转化规律的因素,提出船舶事故溢油应急处理措施的三个重要部分,即溢油模拟及污染区预测、溢油清除回收和溢油风险评价。针对三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国内各大中型江河不同河段的船舶溢油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迁移转化 回收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PACT工艺处理化纤废水尾水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邦 吴浩汀 +1 位作者 周照生 范茂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采用兼氧-PACT工艺对南京化纤厂化纤尾水进行处理,当进水COD为250~450mg/L时,出水COD≤100mg/L,去除率达到80%以上,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关键词 化纤废水 兼氧-PACT工艺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