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东南大学预备性物理实验课程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戴玉蓉 朱延技 +1 位作者 陈小喜 熊宏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7-180,共4页
从网络在线开放实验课程偏少的现状出发,结合东南大学预备性物理实验课程在建设过程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在线资源、仿真实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在线开放的实验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课程资源进行改进,增加了小... 从网络在线开放实验课程偏少的现状出发,结合东南大学预备性物理实验课程在建设过程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在线资源、仿真实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在线开放的实验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课程资源进行改进,增加了小动画、改进了实验操作微视频、开发了与课程内容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践表明,对于参加学习的本科院校理工科新生,促进了他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识、理解及基本实验的操作,帮助他们从中学物理基础到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从而带动了后续物理理论和实验必修课程的学习;对于非理工科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了科学实践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性物理实验 在线开放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文蔚《物理学》:一本影响几代人的大学物理教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雨青 缪可可 张海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4,共3页
文章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和世纪之交这三个重要节点编写者的心路历程为开端,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马文蔚《物理学》教材如何一步步改进、丰富与发展,并升级为配套完整的新形态教材。文章认为这本教材久具适用性、生生不息... 文章以"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和世纪之交这三个重要节点编写者的心路历程为开端,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马文蔚《物理学》教材如何一步步改进、丰富与发展,并升级为配套完整的新形态教材。文章认为这本教材久具适用性、生生不息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奥秘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还是许多专家、学者、编辑的心血凝聚与团队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教材 大学物理教学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MOOC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馨蕊 周雨青 瞿林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63-168,共6页
本文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出发,以教学活动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15位大学物理MOOC教学领域专家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建构大学物理MOOC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大学物理 MOOC 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类型对Al_(0.3)CoCrFeNi高熵合金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嘉琳 李述涛 +3 位作者 安明 艾天淳 马上 陈叶青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70,共13页
高熵合金(HEA)的强化机制包括晶格摩擦、固溶强化、晶粒细化、原位相变以及纳米沉淀等,除此之外,晶界特性同样对HEA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作用.为研究晶界对Al_(0.3)CoCrFeNi HEA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了不同晶... 高熵合金(HEA)的强化机制包括晶格摩擦、固溶强化、晶粒细化、原位相变以及纳米沉淀等,除此之外,晶界特性同样对HEA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作用.为研究晶界对Al_(0.3)CoCrFeNi HEA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了不同晶界类型HEA的压缩试验.结果显示,Σ11的屈服强度最大,而Σ9的屈服强度最小,这与其变形机制相关:Σ11为位错阻碍机制,Σ9为层错滑移机制.在Σ5,Σ7及Σ9晶界中,层错滑移机制占主导地位,而层错滑移机制受滑移角的影响,得出屈服强度与滑移角呈正相关关系,在Σ11和Σ13晶界中,位错阻碍机制起主导作用,其屈服强度表现出与滑移角无关的特性.此外,在组成HEA的各元素金属中,不同晶界的最大屈服强度变化规律与HEA相似,然而,在最大屈服强度的数值上存在差异,这与内聚能密切相关,内聚能降低,屈服强度升高.同时,揭示了变形过程中原子层面的Mises应力与能量变化规律,其分为两个复杂的变化阶段进行.本研究探索了有关晶界类型与HEA压缩力学性能的相关关系,为优化HEA的微观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高性能HEA在工程应用中的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分子动力学 晶界 变形机制 HALL-PE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人工智能“伦理-技术共构”的治理范式演进
5
作者 徐进 王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5,176,共10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人工智能正在打破技术垄断、推动智能平权,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在开源人工智能的复合生态中,代码层与社区层相互嵌套、彼此作用,推动着治理逻辑从单向介入转向双向共构,从单一控制转向多元协作,从预设规则...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人工智能正在打破技术垄断、推动智能平权,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在开源人工智能的复合生态中,代码层与社区层相互嵌套、彼此作用,推动着治理逻辑从单向介入转向双向共构,从单一控制转向多元协作,从预设规则转向生成秩序。伦理成为由实践反馈不断生成、演化的价值体系,技术则成为反映社会期待、嵌入价值偏好的动态系统。开源人工智能的治理范式呈现出价值驱动、多元共构、伦理协商与技术共生的演进趋势。“伦理-技术共构”既是对人与技术共处方式的哲学阐释,也是对伦理秩序生成逻辑的预判,回应了开源时代“AI向善”的现实期待,也试图开启一个由人类意志参与塑造、由公共价值持续指引、由技术创新有效支撑的人与智能技术共生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人工智能 开源 治理 共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ZnO核壳结构的精准构建和光电功能
6
作者 王潇璇 卢文栋 徐春祥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近几十年来,一维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发光、探测、传感、催化等众多光电子学领域中展示出非凡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一维核壳纳米结构不仅可以实现表面修饰和功能材料集成,同时具有径向局... 近几十年来,一维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发光、探测、传感、催化等众多光电子学领域中展示出非凡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一维核壳纳米结构不仅可以实现表面修饰和功能材料集成,同时具有径向局域和轴向传输的光学特性以及载流子定向传输的电学特性,从而展示出丰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于光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和功能拓展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维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和核壳结构的精准构建及其光致和电致发光特性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光电化学催化和光电传感方面的功能化应用发展现状。最后,对一维ZnO核壳纳米结构器件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ZnO纳米阵列 核壳结构 精准构建 光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维材料的自供电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宇航 赵伟玮 +1 位作者 刘宏微 吕俊鹏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6,共14页
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可在无外部供能时将入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探测功能。结合低维材料可将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尺寸缩小至微纳量级,从而进一步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本文介绍了基于自供电技术的低维材料光电探测器的架构及工作... 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可在无外部供能时将入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探测功能。结合低维材料可将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尺寸缩小至微纳量级,从而进一步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本文介绍了基于自供电技术的低维材料光电探测器的架构及工作原理,总结了当前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应用进展,讨论了自供电光电探测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新型自供电光电探测器的材料选择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供电 光电探测器 低维材料 异质结 光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的计算机系统创新实验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金 宫晓利 +2 位作者 高小鹏 段峰 熊宏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大语言模型等颠覆性智能技术正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形成,对传统知识驱动型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首先在分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新型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既定方向、多元路... 大语言模型等颠覆性智能技术正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形成,对传统知识驱动型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首先在分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新型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既定方向、多元路径、弹性目标”的实验课程设计框架,以及培养“智能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法;然后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详述了综合性创新实验案例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实验课程实施情况,分析了学生能力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实验设计 计算机系统 智能协同 系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偏见与冲突治理的内在主义进路及其知识表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进 王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147,148,共10页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寡头垄断与层级分化的格局。开发者的地域、文化、教育背景差异,以及训练数据的社会、文化、政治属性差异,正在加剧知识垄断和伦理垄断,放大文化偏见和价值观冲突。人工智能偏见和冲突的治理需要以大科学...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寡头垄断与层级分化的格局。开发者的地域、文化、教育背景差异,以及训练数据的社会、文化、政治属性差异,正在加剧知识垄断和伦理垄断,放大文化偏见和价值观冲突。人工智能偏见和冲突的治理需要以大科学的研究理念,生成伦理与技术的同步链接,以确保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发展。伦理治理的内在主义进路具有哲学和技术两方面的学理基础:将伦理准则作为人工智能的逻辑起点而非评价标准,创造具有道德能动性的人工智能,是防范、化解偏见和冲突的有效策略;预训练-微调的技术范式和微调数据集是内在主义进路的技术基础。以本体表示法作为结构化伦理知识表达和语义推理的基础,设计再微调的技术路线和伦理数据集对大模型进行伦理智能优化,为建构人工智能的道德能动性提供了方法论和路线图。以中国伦理为例的本体知识表示,论证了人工智能偏见与冲突治理的内在主义进路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 治理 内在主义 知识表示 偏见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光学和光电子学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华 吕俊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科学基金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接着统计分析了F05“光学和光电子学”学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以及项目所... 本文首先介绍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科学基金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接着统计分析了F05“光学和光电子学”学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以及项目所属二级学科代码、依托单位和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布情况;然后对“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本年度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对“光学与光电子学”学科领域项目申请者和评审专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光电子学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Transfer and 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in WS_(2)/hBN/MoS_(2) Heterostructures
11
作者 CHEN Pengyao REN Bingyan +4 位作者 ZHANG Chengyu LI Boyuan WANG Jiaxi ZHANG Kaixuan ZHAO Weijie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1-2029,共9页
Two-dimensional(2D)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and their heterostructures(HSs)exhibit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how great promise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optoelectronics.However,the photo-lumines... Two-dimensional(2D)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and their heterostructures(HSs)exhibit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how great promise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optoelectronics.However,the photo-luminescence(PL)quantum yield of monolayer(1L)TMDs is still quite low at room temperature,which severely lim-it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Here we report a PL enhancement effect of 1L WS_(2) at room temperature when con-structing it into 1L-WS_(2)/hBN/1L-MoS_(2) vertical HSs.The PL enhancement factors(EFs)can be up to 4.2.By using transient absorption(TA)spectroscopy,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L enhancement effect is due to energy transfer from 1L MoS_(2) to 1L WS_(2).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occurs on a picosecond timescale and lasts more than one hundred picoseconds which indicates a prominent contribution from exciton-exciton annihilation.Furthermore,the PL en-hancement effect of 1L WS_(2) can be observed in 2L-MoS_(2)/hBN/1L-WS_(2) and 3L-MoS_(2)/hBN/1L-WS_(2) HSs.Our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PL enhancement of 2D TMDs and a fea-sible way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MD-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PHOTOLUMINESCENCE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exciton-exciton annih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底界面修饰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12
作者 杜一 顾邦凯 +2 位作者 陈曦 李夏冰 卢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共10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迅速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PCE)从3.8%提高到25.7%的突破,在新一代光伏产业中具有显著的竞争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钙钛矿材料具有高光吸收系数、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节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迅速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PCE)从3.8%提高到25.7%的突破,在新一代光伏产业中具有显著的竞争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钙钛矿材料具有高光吸收系数、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节的直接带隙,还源于其简便且成本低廉的制造工艺。但是钙钛矿电池内部的缺陷问题,特别是钙钛矿层与底层界面处的缺陷是限制钙钛矿电池效率与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的一个瓶颈。通过有效的界面修饰,一方面可以提高钙钛矿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器件的稳定性。本文从界面工程对钙钛矿性能的影响出发,着重介绍了埋底界面的修饰工作对钙钛矿电池效率与稳定性的影响,包含电子传输层(ETL)/钙钛矿界面与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界面这两部分,通过对这两类埋底界面的有效改性修饰,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显著提高。通过对比分析了各种材料与实验方法对钙钛矿器件整体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探索了一条有效改善器件性能的路径。最后,本文还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界面修饰 埋底界面 效率 稳定性 电子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超表面的相干自旋霍尔效应的可调光束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洋 仲帆 +3 位作者 江西 褚琼琼 祝世宁 刘辉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7-934,共8页
基于光子的自旋霍尔效应,超表面可用于光束的产生和控制。本文基于旋转变换利用一维纳米孔链设计了二维纳米孔旋转对称超表面。利用此样品,可以由左旋圆偏振(LCP)和右旋圆偏振(RCP)光的自旋霍尔效应同时产生贝塞尔光束。利用线偏振光激... 基于光子的自旋霍尔效应,超表面可用于光束的产生和控制。本文基于旋转变换利用一维纳米孔链设计了二维纳米孔旋转对称超表面。利用此样品,可以由左旋圆偏振(LCP)和右旋圆偏振(RCP)光的自旋霍尔效应同时产生贝塞尔光束。利用线偏振光激发,通过控制两个圆偏振光激发光束之间的相干干涉可动态调控贝塞尔光束的强度和偏振。同时,此方法还具有宽带调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控贝塞尔光束 超表面 宽带调制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复杂三维形貌微纳结构的精准构筑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 黄高山 +1 位作者 邱腾 梅永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5-741,共7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一直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扩大其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4种制备三维基底简单而新颖的方法,得到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具有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增强因子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一直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扩大其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4种制备三维基底简单而新颖的方法,得到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具有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增强因子大等优点。第一种:利用自卷曲技术制备的卷曲微管阵列,微管阵列直径可控,拉曼信号稳定;第二种:采用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的三维阵列结构,该阵列结构光谱的谱形和强度呈现了极好的均一性;第三种:纳米线或纳米棒上原位生长纳米颗粒的三维复合结构,该基底测量优势在于不仅能够在单位体积内产生更多的"热点",而且会增加基底的比表面积来吸附更多的待测分子;第四种:使用蝴蝶翅膀为模板制备的三维精细微纳结构,该基底拥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以及良好的信号重现性。与低维度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相比,三维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以及一些单个粒子所不具备的新特性,能够显著提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检测的灵敏性和重复性,也为进一步地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应用于实际检测中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卷曲微管 多孔氧化铝 复合结构 蝶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铅渣(FeO/SiO_2=1.6,CaO/SiO_2=0.6)的挥发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皓月 崔雅茹 +3 位作者 郭子亮 满冲昊 王国华 赵俊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
高温下含铅渣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对其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和冶炼过程顺行都至关重要。为揭示FeO/SiO_2=1.6、CaO/SiO_2=0.6的PbO-FeO-CaO-SiO_2-ZnO含铅渣系的高温挥发特性及PbO含量变化对该体系铅渣挥发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热重... 高温下含铅渣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对其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的准确性和冶炼过程顺行都至关重要。为揭示FeO/SiO_2=1.6、CaO/SiO_2=0.6的PbO-FeO-CaO-SiO_2-ZnO含铅渣系的高温挥发特性及PbO含量变化对该体系铅渣挥发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建立了不同PbO含量的含铅渣高温挥发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挥发后渣化学元素、XRD检测及热力学计算,揭示铅渣高温挥发规律。结果表明:高温下该铅渣体系剧烈失重主要是含铅物质挥发所致。该体系不同含铅量渣挥发趋势一致,在700~1 450℃高温段挥发最显著。含40%PbO渣的挥发率最高达33.59%,这与挥发后渣900~1 100℃水淬物相几乎检测不到Pb_2ZnSi_2O_7、Pb_2FeSi_2O_7含铅相是一致的;高铅渣挥发本征动力学分析可知,FeO/SiO_2=1.6、CaO/SiO_2=0.6的PbO-FeOCaO-SiO_2-ZnO系含铅渣的高温挥发机理函数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挥发过程受PbO随机成核和随后气泡生长控制,在实际冶炼过程中控制铅渣的形核长大过程可抑制高铅渣的挥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渣 热重分析 挥发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择优取向ZnS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延技 张栋 +1 位作者 王长征 黄兆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3-1576,1583,共5页
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在Al_2O_3衬底上成功外延生长了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谱表征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生长的ZnS薄膜为闪锌矿,具有(111)择优长向,随衬底温度的升高,X... 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在Al_2O_3衬底上成功外延生长了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谱表征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生长的ZnS薄膜为闪锌矿,具有(111)择优长向,随衬底温度的升高,X射线衍射峰的半高宽先减小后增大,在衬底温度为300℃时,半高宽最窄。薄膜结构致密,表面不平整度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薄膜的带隙随衬底温度的升高出现蓝移,可见光区域透射率最高达到98%,在360 nm激发波长下,观测到402 nm和468 nm两个发光带,衬底温度为300℃时,发光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薄膜 择优取向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OH)_(3)的熔盐法制备片状α-Al_(2)O_(3)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开琳 刘风坤 +3 位作者 黄毅 崔博文 朱化强 郎咸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4,共8页
以Al(OH)_(3)为前驱体,采用熔盐法制备片状α-Al_(2)O_(3),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方法研究了Al(OH)_(3)与熔盐(Na Cl+Na_(2)SO_(4))的质量比(1∶1,1∶2,1∶3)、添加剂Na_(3)PO_(4)质量分数(0.1%,1%,2%)、添加剂Ti OSO4质量分数(0.5%,1%... 以Al(OH)_(3)为前驱体,采用熔盐法制备片状α-Al_(2)O_(3),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方法研究了Al(OH)_(3)与熔盐(Na Cl+Na_(2)SO_(4))的质量比(1∶1,1∶2,1∶3)、添加剂Na_(3)PO_(4)质量分数(0.1%,1%,2%)、添加剂Ti OSO4质量分数(0.5%,1%,3%)、烧结温度(900,1050,1200℃)以及保温时间(1,3,5 h)对Al_(2)O_(3)形貌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由正交试验得到对片状α-Al_(2)O_(3)形貌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烧结温度、Al(OH)_(3)与熔盐质量比、Na_(3)PO_(4)含量、保温时间,结合单因素方法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050℃、Al(OH)_(3)与熔盐质量比1∶2、Na_(3)PO_(4)质量分数1%、Ti OSO4质量分数1%、保温时间3 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平均直径为15.413μm、厚度为0.765μm、径厚比为20.147的形状规则的片状α-Al_(2)O_(3),且Al_(2)O_(3)纯净、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H)_(3) 片状α-Al_(2)O_(3) 熔盐法 正交试验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异质结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金月 吕俊鹏 倪振华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9,共13页
要想实现弱光探测,需要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因具有宽光谱吸收、带隙可调、高载流子迁移率等良好的光学与电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的制作,然而这些材料存在弱光吸收、载流子迁移率低、空... 要想实现弱光探测,需要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因具有宽光谱吸收、带隙可调、高载流子迁移率等良好的光学与电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的制作,然而这些材料存在弱光吸收、载流子迁移率低、空气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在高灵敏度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同单一的二维材料相比,二维材料异质结不仅具有各单一材料的特点,而且由于两种材料的结合展现出新颖的物理特性,近年来在高灵敏度红外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基于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总结了提高红外探测器灵敏度的主要策略,回顾了近几年基于二维材料异质结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总结了其主要性能指标,最后指出了进一步提升红外探测灵敏度所面临的挑战,从如何平衡探测器响应度与响应速度、大面积二维异质结制备、异质结界面优化利用等方面展望了如何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以及实现探测器商业应用,以期对高灵敏度红外探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 高灵敏度 二维材料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光电材料缺陷与界面增强拉曼散射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翔宇 邱腾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近年来,一系列新型低维光电材料相继涌现,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些光电材料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相结合,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高灵敏SERS活性基底。缺陷与界面调控是低维光电材料SERS应用的重要策略,本文将重点介绍新... 近年来,一系列新型低维光电材料相继涌现,展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些光电材料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相结合,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高灵敏SERS活性基底。缺陷与界面调控是低维光电材料SERS应用的重要策略,本文将重点介绍新型低维光电材料缺陷与界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种类和增强机理。通过对缺陷与界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应用和研究前景的展望,启发人们对SERS研究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界面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低维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高学派的流变与国家伦理观(1919—1949)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进 陆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39-145,148,共8页
1919—1949年是中国从封建国家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封建伦理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构建新的国家伦理观来确立国家的统一目标、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成为民众的迫切需要。诞生于东南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 1919—1949年是中国从封建国家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封建伦理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构建新的国家伦理观来确立国家的统一目标、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成为民众的迫切需要。诞生于东南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南高学派,作为近代中国史地研究与文化民族主义的一支重要学术派别,其对构建中国近现代国家伦理观的探索,藉由史地研究在民族观、文化观、学术观三个向度展开,是其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的集结和沉淀,对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启发爱国之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动荡中的中国社会迸发出强大的伦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高学派 国家伦理观 史地研究 文化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