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NiO载氧体的煤化学链燃烧实验
被引量:
23
1
作者
高正平
沈来宏
肖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2-1250,共9页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并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研究了以NiO为载氧体在800~960℃内的煤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载氧体与煤气化产物在反应器温度高于900℃体现了高的反应活性。随着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提高,气体产物中CO2的...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并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研究了以NiO为载氧体在800~960℃内的煤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载氧体与煤气化产物在反应器温度高于900℃体现了高的反应活性。随着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提高,气体产物中CO2的体积浓度(干基)呈单调递增;CO、H2、CH4的体积浓度(干基)呈单调递减;煤中碳转化为CO2的比率逐渐递增,碳的残余率逐渐递减。反应器出口气体CO2、CO、H2、CH4的生成率随反应时间呈单峰特性,H2生成率的峰值远小于CO的峰值;且随反应器温度升高,CO2生成率升高,CO、H2、CH4的生成率降低。反应温度高于900℃时,流化床反应器NiO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在9min之内就基本完成,CO2含量高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NiO载氧体
CO2分离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庆钊
赵长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9,共5页
温室气体CO2主要产生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电力生产过程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控制和减缓电力生产中CO2排放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世界CO2排放的状况和适应于火电厂CO2排放控制及综合利用的措...
温室气体CO2主要产生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电力生产过程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控制和减缓电力生产中CO2排放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世界CO2排放的状况和适应于火电厂CO2排放控制及综合利用的措施及其技术原理,对电力工业CO2的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富集
分离回收
CO2填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中林
赵长遂
王凤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应用常压高温热天平 ,对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探明了CO2 分压和Ca/S摩尔比对混合燃料燃烧及脱硫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为大型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并添加石灰石脱硫时的运行提供了可靠...
应用常压高温热天平 ,对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探明了CO2 分压和Ca/S摩尔比对混合燃料燃烧及脱硫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为大型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并添加石灰石脱硫时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料
石油焦
石灰石
燃烧特性
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喷动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段钰锋
赵长遂
+2 位作者
陈晓平
吴新
梅志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 ,在一内径为 6 0 0 mm的 V型布风板喷动流化床工业煤气炉内对动力烟煤的气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考察了 V型布风板床料的流化特性 ,研究了操作参数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测量了煤气成分沿床高和径向的变化 ,分...
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 ,在一内径为 6 0 0 mm的 V型布风板喷动流化床工业煤气炉内对动力烟煤的气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考察了 V型布风板床料的流化特性 ,研究了操作参数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测量了煤气成分沿床高和径向的变化 ,分析了影响煤气成分和热值的有关因素 ,提出了合理的运行条件和参数。研究结果对工业装置的放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动流化床
煤气化
试验研究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飞灰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收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韩松
赵长遂
+2 位作者
吴新
鲁端峰
李永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2-15,41,共5页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飞灰这种弱磁性可吸入颗粒物,将由专门研制的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气溶胶(PM10)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分为12等级,利用低压电称冲击器ELPI测试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各级颗粒浓度的变化,考察磁场对颗粒磁聚并的影响。结果表明,燃...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飞灰这种弱磁性可吸入颗粒物,将由专门研制的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气溶胶(PM10)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分为12等级,利用低压电称冲击器ELPI测试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各级颗粒浓度的变化,考察磁场对颗粒磁聚并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飞灰这种弱磁性粉尘在磁场中有一定的聚并作用,对其中PM2.5的颗粒聚并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气溶胶
聚并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不同焚烧飞灰熔融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金保升
王学涛
+1 位作者
仲兆平
党小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60,共6页
实验选用了 2种不同地区的垃圾焚烧飞灰进行高温熔融实验 ,对试样FA1和FA2的化学组成、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外观形貌等特性进行了测试。 2种飞灰主要成分为 :CaO、SiO2 、Al2 O3 及少量的Na2 O、K2 O、Fe2 O3 、MgO。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选用了 2种不同地区的垃圾焚烧飞灰进行高温熔融实验 ,对试样FA1和FA2的化学组成、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外观形貌等特性进行了测试。 2种飞灰主要成分为 :CaO、SiO2 、Al2 O3 及少量的Na2 O、K2 O、Fe2 O3 、MgO。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2种飞灰试样的熔融温度设定在 1 40 0℃ ,最合适熔融时间为 90min;在 1 40 0℃高温下 ,熔融体表观结构平整光滑 ,有较高的硬度 ,其断面有光泽产生且无明显气孔 ,飞灰试样已达到完全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熔融
熔融时间
熔融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钙基脱硫剂煤气化还原脱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宋占龙
章名耀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61-66,共6页
随着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APFBC-CC)的发展,对作为配套技术的煤气脱硫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气化炉内含硫污染物(H2S)脱除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影响硫化反应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我国炉内脱硫应首选...
随着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APFBC-CC)的发展,对作为配套技术的煤气脱硫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气化炉内含硫污染物(H2S)脱除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影响硫化反应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我国炉内脱硫应首选石灰石。在硫化反应机理方面,通过2种不同的试验方案证实了目前较为合理的硫化机理是固态离子扩散机理。在几种主要的模型中,晶粒模型因其显著的优点更适用描述钙基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并对我国的煤气脱硫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脱硫
钙基脱硫剂
硫化机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
29
8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2 位作者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
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存在两个失重峰,并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实时测量的分析表明,CO与CO2的析出与失重峰基本一致,而CH4的析出滞后于前两者。添加NiO和CaO有利于减少热解产物中的CO2的浓度,促进挥发分产物CO、CH4的生成。其中CaO更有利于生物质在温度800℃以下的热解性能改善,而NiO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加压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2 位作者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2-978,共7页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的加压催化热解均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的分析表明,提高热解压力以及加入适当的催化剂NiO和CaO均有利于增加CO和CH_4的生成。而且热解压力增加提高了NiO和CaO的催化作用,其中添加NiO时,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且提高压力更有利于促进CH_4的生成;而添加CaO时,提高热解压力有利于减少CO_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加压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O_2/CO_2气氛下石灰石脱硫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陈传敏
赵长遂
+1 位作者
梁财
庞克亮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6,共4页
在沉降炉中进行了石灰石的脱硫特性研究。表明用20%O2+80%CO2的混合气体作助燃气时比用空气作助燃气时有较好的脱硫效果,并能减少NOx的排放,是一种新的能同时控制CO2,SO2和NOx三种污染物的好方法。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O2/CO2气氛
石灰石
脱硫
高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油焦的SO_2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韩松
赵长遂
+2 位作者
陈传敏
王文选
王凤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8,共5页
通过在一热态实验台上进行的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燃烧的脱硫试验 ,讨论了燃烧温度、钙硫比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对SO2 排放的影响 ,为工业应用石油焦提供了必要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燃烧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NiO载氧体的煤化学链燃烧实验
被引量:
23
1
作者
高正平
沈来宏
肖军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2-12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100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20030201
+1 种基金
2006CB70580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05Z318)~~
文摘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并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研究了以NiO为载氧体在800~960℃内的煤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载氧体与煤气化产物在反应器温度高于900℃体现了高的反应活性。随着流化床反应器温度的提高,气体产物中CO2的体积浓度(干基)呈单调递增;CO、H2、CH4的体积浓度(干基)呈单调递减;煤中碳转化为CO2的比率逐渐递增,碳的残余率逐渐递减。反应器出口气体CO2、CO、H2、CH4的生成率随反应时间呈单峰特性,H2生成率的峰值远小于CO的峰值;且随反应器温度升高,CO2生成率升高,CO、H2、CH4的生成率降低。反应温度高于900℃时,流化床反应器NiO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在9min之内就基本完成,CO2含量高于92%。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NiO载氧体
CO2分离
流化床反应器
Keywords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NiO oxygen carrier
CO2 separation
fluidized bed reactor
分类号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庆钊
赵长遂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CB705806)
文摘
温室气体CO2主要产生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电力生产过程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控制和减缓电力生产中CO2排放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世界CO2排放的状况和适应于火电厂CO2排放控制及综合利用的措施及其技术原理,对电力工业CO2的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2富集
分离回收
CO2填埋
Keywords
greenhouse gas
CO2 capture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CO2 sequestration
分类号
TQ534.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中林
赵长遂
王凤君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摘
应用常压高温热天平 ,对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探明了CO2 分压和Ca/S摩尔比对混合燃料燃烧及脱硫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为大型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并添加石灰石脱硫时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混合燃料
石油焦
石灰石
燃烧特性
热重
Keywords
mixed fuels
petroleum coke
limeston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thermogravim etry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喷动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段钰锋
赵长遂
陈晓平
吴新
梅志林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2 2 1 0 532 )
文摘
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 ,在一内径为 6 0 0 mm的 V型布风板喷动流化床工业煤气炉内对动力烟煤的气化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考察了 V型布风板床料的流化特性 ,研究了操作参数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测量了煤气成分沿床高和径向的变化 ,分析了影响煤气成分和热值的有关因素 ,提出了合理的运行条件和参数。研究结果对工业装置的放大设计。
关键词
喷动流化床
煤气化
试验研究
锅炉
Keywords
Coal gasification
Combustion
Flow of fluids
分类号
TK229.6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飞灰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收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韩松
赵长遂
吴新
鲁端峰
李永旺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2-15,4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CB211604)
文摘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飞灰这种弱磁性可吸入颗粒物,将由专门研制的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气溶胶(PM10)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分为12等级,利用低压电称冲击器ELPI测试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各级颗粒浓度的变化,考察磁场对颗粒磁聚并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飞灰这种弱磁性粉尘在磁场中有一定的聚并作用,对其中PM2.5的颗粒聚并的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气溶胶
聚并
磁场
Keywords
inhalable particulale matter
aerosol
agglomeration
magnetic field
分类号
TK227.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不同焚烧飞灰熔融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金保升
王学涛
仲兆平
党小剑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60,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发展项目 (JS2 0 0 3 11)
博士点基金 (2 0 0 3 0 2 860 0 5 )
文摘
实验选用了 2种不同地区的垃圾焚烧飞灰进行高温熔融实验 ,对试样FA1和FA2的化学组成、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外观形貌等特性进行了测试。 2种飞灰主要成分为 :CaO、SiO2 、Al2 O3 及少量的Na2 O、K2 O、Fe2 O3 、MgO。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2种飞灰试样的熔融温度设定在 1 40 0℃ ,最合适熔融时间为 90min;在 1 40 0℃高温下 ,熔融体表观结构平整光滑 ,有较高的硬度 ,其断面有光泽产生且无明显气孔 ,飞灰试样已达到完全熔融。
关键词
飞灰
熔融
熔融时间
熔融温度
Keywords
fly ash
melting
melting temperature
melting tim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钙基脱硫剂煤气化还原脱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宋占龙
章名耀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61-6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G199902210535)
文摘
随着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APFBC-CC)的发展,对作为配套技术的煤气脱硫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气化炉内含硫污染物(H2S)脱除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影响硫化反应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我国炉内脱硫应首选石灰石。在硫化反应机理方面,通过2种不同的试验方案证实了目前较为合理的硫化机理是固态离子扩散机理。在几种主要的模型中,晶粒模型因其显著的优点更适用描述钙基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并对我国的煤气脱硫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煤气脱硫
钙基脱硫剂
硫化机理
模型
Keywords
coal gas desulfurization
calcium-based sorbents
mechanism
reaction model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
29
8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06002)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20590367)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2003CB214500)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470)
文摘
运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研究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分析研究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了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存在两个失重峰,并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实时测量的分析表明,CO与CO2的析出与失重峰基本一致,而CH4的析出滞后于前两者。添加NiO和CaO有利于减少热解产物中的CO2的浓度,促进挥发分产物CO、CH4的生成。其中CaO更有利于生物质在温度800℃以下的热解性能改善,而NiO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Keywords
TG-FTIR analysis
wheat straw
catalytic pyrolysis
kinetics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加压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机构
东南大学
热能
工程
研究所
洁净
煤
发电及
燃烧
技术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2-9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06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590367)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3CB214500)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HCET-05-0470)
文摘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的加压催化热解均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的分析表明,提高热解压力以及加入适当的催化剂NiO和CaO均有利于增加CO和CH_4的生成。而且热解压力增加提高了NiO和CaO的催化作用,其中添加NiO时,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且提高压力更有利于促进CH_4的生成;而添加CaO时,提高热解压力有利于减少CO_2的生成。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加压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Keywords
TG-FTIR analysis
elevated pressure
wheat straw
catalytic pyrolysis
kinetics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O_2/CO_2气氛下石灰石脱硫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陈传敏
赵长遂
梁财
庞克亮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G1999022201-04)
文摘
在沉降炉中进行了石灰石的脱硫特性研究。表明用20%O2+80%CO2的混合气体作助燃气时比用空气作助燃气时有较好的脱硫效果,并能减少NOx的排放,是一种新的能同时控制CO2,SO2和NOx三种污染物的好方法。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O2/CO2气氛
石灰石
脱硫
高CO2浓度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2/CO2 atmosphere
lime stone
desulfurization
high CO2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油焦的SO_2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韩松
赵长遂
陈传敏
王文选
王凤君
机构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8,共5页
文摘
通过在一热态实验台上进行的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燃烧的脱硫试验 ,讨论了燃烧温度、钙硫比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对SO2 排放的影响 ,为工业应用石油焦提供了必要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燃烧
SO2
Keywords
CFB
petroleum coke
combustion
SO 2
分类号
TK229.6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NiO载氧体的煤化学链燃烧实验
高正平
沈来宏
肖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
李庆钊
赵长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石油焦混合燃料掺混石灰石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
张中林
赵长遂
王凤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喷动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段钰锋
赵长遂
陈晓平
吴新
梅志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燃煤飞灰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收尘试验研究
韩松
赵长遂
吴新
鲁端峰
李永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种不同焚烧飞灰熔融特性实验研究
金保升
王学涛
仲兆平
党小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钙基脱硫剂煤气化还原脱硫的研究进展
宋占龙
章名耀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肖军
沈来宏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加压热解试验研究
肖军
沈来宏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O_2/CO_2气氛下石灰石脱硫特性的研究
陈传敏
赵长遂
梁财
庞克亮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油焦的SO_2排放特性研究
韩松
赵长遂
陈传敏
王文选
王凤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