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柱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 孟少平 +1 位作者 于琦 周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1-116,共6页
国内的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PC框架)大都是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简称89规范)进行设计,研究表明,其耗能机制为层间屈服机制。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对基于89规范设计的三层两跨空间PC框架进行了边柱加强,... 国内的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PC框架)大都是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简称89规范)进行设计,研究表明,其耗能机制为层间屈服机制。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对基于89规范设计的三层两跨空间PC框架进行了边柱加强,并完成了1∶7.2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试验表明:加强的边柱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推迟,结构损伤在各楼层分布均匀,模型能够形成梁端和柱端出铰的混合出铰机制,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大大提高。此外,脉冲型近场地震动Chi-Chi波对结构的位移响应影响更大,而El Centro波则更容易激发模型的高阶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混合出铰机制 脉冲型近场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国林 孟少平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探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后浇带常用设计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对允许出现限值裂缝的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出非预应力后浇带设计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预应力后浇带 非预应力后浇带 温度收缩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在我国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书亭 王文康 +3 位作者 朱筱俊 徐义威 韩天成 董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6,共8页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我国地下大跨空间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密排框架(肋梁)结构、折板或拱形结构、变截面(加腋)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Y形柱结构6种形式,相比之下,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空心结构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朱冬平 周臻 《建筑技术》 2020年第4期457-460,共4页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1%的侧移角时体系残余侧移角仅为0.2%;而顶部侧移角达到2%时残余侧移角不到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墙 抗震设计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
5
作者 蔡建国 钱润民 +1 位作者 陈中向 冯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6,共8页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在水压力和土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设计方法.以体积和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Tosca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受力骨架进行拓扑优化.构建拉压杆模型,结合箱体挡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分析并推导出侧墙受压、临水面挡墙和集束连接受拉3种主要破坏模式的承载力公式.实际工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900次模型优化后,优化形态和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规范值和有限元模拟值,但误差均保持在16%范围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箱体挡墙结构 受力机理 数值模拟 拓扑优化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郭彤 宋良龙 +1 位作者 张国栋 顾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2,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形式,并通过14个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以及耗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钢绞线预应力、螺杆预应力、梁端钢套、螺旋箍筋等参数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形式,并通过14个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以及耗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钢绞线预应力、螺杆预应力、梁端钢套、螺旋箍筋等参数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具有震后自动复位、主体结构基本无损、耗能机制明确等优点。梁端的钢套避免了混凝土梁柱在相对转动时的局部受压破坏,而位于梁端腹板的摩擦装置则提供了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初始预应力的加大,节点的初始刚度、临界张开弯矩加大并具有更强的自定心能力;节点的耗能效果主要受摩擦力的大小控制,预应力螺杆的正应力越大,耗能效果越明显。为保证槽钢的传力和摩擦耗能效果,须加强柱预埋钢板在框架柱中的锚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定心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低周反复加载 摩擦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刚 吴智深 +2 位作者 魏洋 蒋剑彪 崔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7,共10页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是一种新型高效加固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首先对试验用钢丝绳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和松弛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然后给出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后混凝土梁开裂荷载、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预应力高强钢...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是一种新型高效加固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首先对试验用钢丝绳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和松弛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然后给出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后混凝土梁开裂荷载、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分析了预应力度、配筋率、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等各种参数对P-SWR加固梁截面短期刚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基于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对混凝土梁裂缝平均间距和钢筋应力影响的分析,建议了计算P-SWR加固后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修正规范方法、名义拉应力方法和实用简化方法。建议的各计算方法简单,与相应试验值的比较表明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P-SWR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分析和简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钢丝绳 抗弯加固 混凝土梁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7
8
作者 吕志涛 潘钻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6,共7页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简洁优美的外形,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一些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箱梁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病害,这些病害影响了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而导...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简洁优美的外形,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一些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箱梁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等病害,这些病害影响了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而导致这些病害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针对这些病害,从箱梁纵向预应力设计、竖向预应力设计、竖向预应力损失、结构构造设计、箍筋配置、混凝土材料特性等方面对箱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重点比较了两种纵向预应力配束方案,结果表明,设置下弯束是抵抗腹板主拉应力过大的有效方式。对导致箱梁结构长期下挠的主要成因在机理上进行了解释,剪切变形与斜裂缝发展对薄壁箱梁的长期变形影响不可忽视,并对开展控制跨中长期下挠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预应力混凝土 腹板下弯束 裂缝 下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波 刘钊 +1 位作者 郑和晖 王景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8-125,共8页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力合力作用点至锚固端的距离与梁高的比值,基本不受锚下预加力大小、梁高以及翼板宽度变化的影响,大小稳定在0.67~0.69之内.最后,应用该构形方法,得到了跨度为20~50m的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将由拉压杆模型计算出的劈裂力大小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其比值分布在1.16~1.34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由拉压杆模型给出的劈裂力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相差不大,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杆模型 劈裂力 端部锚固区 配筋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吴刚 蒋剑彪 +2 位作者 吴智深 田野 张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27,共11页
提出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介绍这种新技术的提出思想及实现工艺,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讨论直接加载、先损伤后加载、钢丝绳层数、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 提出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介绍这种新技术的提出思想及实现工艺,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讨论直接加载、先损伤后加载、钢丝绳层数、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性能、锚固方式等参数对加固性能的影响,并与粘贴CFRP和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性能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能同时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截面刚度、屈服荷载、最大承载力,加固后的梁发生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压坏、钢丝绳断裂的延性破坏,能有效限制混凝土裂缝宽度,钢丝绳能达到极限拉伸应变而充分发挥作用。P-SWR加固技术可较好地解决现有加固方法中的诸多缺点,是一种高效主动式的加固技术。另外,该技术还具有易施工、耐火、耐老化、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钢丝绳 抗弯加固 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彤 宋良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79,共7页
为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和损伤,提出一种新型的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其中,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柱通过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进行拼接。当梁端弯矩超过节点的临界张开弯矩,梁柱接触面张开;震后,接触... 为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和损伤,提出一种新型的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其中,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柱通过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进行拼接。当梁端弯矩超过节点的临界张开弯矩,梁柱接触面张开;震后,接触面在预应力的作用下重新闭合。梁柱的接触部位分别预埋钢套和钢板,以避免梁柱相对转动时混凝土的压碎。在梁端钢套的腹板处设置摩擦耗能件,从而可以在梁柱相对转动时耗散地震能。介绍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基本构造和受力特点,对梁端轴力、剪力、弯矩以及梁柱接触面张开后转动刚度的表达式进行推导,建立起梁端弯矩-相对转角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得到节点耗能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比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为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定心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摩擦耗能 无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联肢抗震墙的连梁组合体抗侧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巍巍 孟少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联肢抗震墙体系,并研究了其中的连梁组合体在侧向荷载下的性能.建立连梁组合体梁端弯矩同轴线转角的分析模型,并运用DRA IN-2DX及ABAQUS等非线性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连梁组合体在经历... 提出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联肢抗震墙体系,并研究了其中的连梁组合体在侧向荷载下的性能.建立连梁组合体梁端弯矩同轴线转角的分析模型,并运用DRA IN-2DX及ABAQUS等非线性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连梁组合体在经历较大的反复非线性变形后,除了预制混凝土连梁的保护层会出现脱落外,几乎没有损伤且具有自恢复能力,即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通过针对连梁特性、预应力度等设计参数的分析,给出了实现连梁组合体高延性低超强的设计建议.通过合理的选择参数,新型预应力装配抗震墙的连梁组合体可以获得良好的抗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肢抗震墙 无粘结 后张预应力 预应力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拉-压杆模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国林 孟少平 +1 位作者 张运涛 孙巍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8-903,共6页
以集中荷载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深受弯构件为对象,建立了显式考虑有效预压力Fpe的改进拉-压杆模型,依据Kupfer-Gerstle双向拉压应力关系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效应并推导了受剪承载力公式.该式也可用于分析无粘结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构... 以集中荷载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深受弯构件为对象,建立了显式考虑有效预压力Fpe的改进拉-压杆模型,依据Kupfer-Gerstle双向拉压应力关系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效应并推导了受剪承载力公式.该式也可用于分析无粘结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构件.3种主要破坏模式压杆劈裂破坏、压杆或结点区压溃和拉杆屈服在公式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4根和已有文献中39根试验梁的分析,得到试验值与预测结果的平均比值为1.15,变异系数为0.120,表明该公式预测结果精确、连续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深受弯构件 受剪承载力 拉-压杆模型 软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张弦桁架的抗连续倒塌分析与性能提升
14
作者 刘文豪 曾滨 +2 位作者 周臻 龚鹏 江凯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针对预应力张弦桁架连续倒塌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拉索、支座下弦杆、跨中上弦杆和跨中撑杆失效下的连续倒塌机理开展分析。提出了具有二次刚度的抗倒塌套管构件,验证其可行性,并对采用抗倒塌套管构件的预应力张弦桁架开展抗连续... 针对预应力张弦桁架连续倒塌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拉索、支座下弦杆、跨中上弦杆和跨中撑杆失效下的连续倒塌机理开展分析。提出了具有二次刚度的抗倒塌套管构件,验证其可行性,并对采用抗倒塌套管构件的预应力张弦桁架开展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张弦桁架在拉索或支座下弦杆失效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明显低于其他构件失效工况;拉索失效时,跨中上弦杆轴力迅速增大直至屈曲,随后形成塑性铰,跨中竖向位移显著增加且不收敛;支座下弦杆失效时,靠近支座处的腹杆因轴力增大而屈曲,进而引起支座失效;采用抗倒塌套管构件后预应力张弦桁架在拉索和支座下弦杆失效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分别提升24.0%和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张弦桁架 连续倒塌机理 抗连续倒塌承载力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煤仓在内压荷载下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俊 孟少平 周臻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6,共5页
基于圆柱壳力学的有矩理论,考虑长壳底部约束影响的局部化特征,将预应力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煤仓(PCCS)的作用等效为仓壁的均布内压,推导了同时考虑预应力效应与仓底边缘效应的径向位移与内力计算公式。算例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 基于圆柱壳力学的有矩理论,考虑长壳底部约束影响的局部化特征,将预应力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煤仓(PCCS)的作用等效为仓壁的均布内压,推导了同时考虑预应力效应与仓底边缘效应的径向位移与内力计算公式。算例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距底部2.5(Rt)^(1/2)的仓壁范围内,传统设计方法的内力计算结果与本文公式及有限元分析差别较大,因此须在精确得到此区域内力的基础上对大直径PCCS进行精细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预应力煤仓 内压荷载 有矩理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应力提高效应的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仁强 戚家南 +3 位作者 衣忠强 王贤强 程杭 王景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60,共6页
为研究预应力对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剪跨内中性轴处微元体应力和预应力对桁架模型倾角的影响,揭示了预应力水平分量对混凝土和箍筋抗剪贡献提高机理.基于试验数据,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无量纲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预应力... 为研究预应力对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剪跨内中性轴处微元体应力和预应力对桁架模型倾角的影响,揭示了预应力水平分量对混凝土和箍筋抗剪贡献提高机理.基于试验数据,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无量纲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预应力对混凝土抗剪贡献提高系数的计算方法,叠加箍筋抗剪贡献和预应力竖向直接抗剪贡献,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提公式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可综合考虑抗剪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利用414片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公式进行验证,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值均值为1.016,标准差为0.193,表明该公式可较好地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混凝土梁 抗剪承载力 承载力提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与能量双重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23
17
作者 于琦 孟少平 吴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了准确评估结构地震损伤,首先对能力谱法进行改进,考虑高阶模态及动力特性改变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基于能量准则的能力谱和弹塑性需求谱计算结构最大顶点位移。其次,推导多自由度体系(MDOF)与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的滞回耗... 为了准确评估结构地震损伤,首先对能力谱法进行改进,考虑高阶模态及动力特性改变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基于能量准则的能力谱和弹塑性需求谱计算结构最大顶点位移。其次,推导多自由度体系(MDOF)与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的滞回耗能转化关系,利用多模态ESDOF体系的概念评估结构滞回耗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同时引入结构地震变形与滞回耗能,改进模态往复pushover分析方法(MMCP),采用隐式双参数模型评估结构地震损伤。将该方法应用于两个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果表明:MMCP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地震作用,在精确的结构地震位移和滞洄耗能评估基础上,能够准确地预测结构整体和层间损伤。MMCP法还可以与设计反应谱相联系,使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滞回耗能 钢筋混凝土 抗震评估 能力谱法 多模态 往复push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涂永明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3-576,共4页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阐述了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破损机理及规律 .试件为无应力、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应力状态 ,采用加速碳化的试验方案 .分别引进kwc和 χσ 反映碳化深度与混凝土质...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阐述了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破损机理及规律 .试件为无应力、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应力状态 ,采用加速碳化的试验方案 .分别引进kwc和 χσ 反映碳化深度与混凝土质量、强度和应力水平的关系 ,建立了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 :拉、压应力分别加快和减缓了混凝土的碳化速率 ,且应力越大 ;碳化速率的改变越大 ;χσ 可以反映碳化速率的变化趋势 .施加预应力能够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消除或限制裂缝的宽度 ,因此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应力 碳化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刚度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建国 冯健 +1 位作者 王蜂岚 黄利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4-1058,共5页
给出了考虑节点刚度的框架梁的力学模型,推导了用节点连接刚度系数表示的半刚接梁的单元刚度矩阵,以及半刚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并利用位移法对一单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横梁弯矩及其抗侧刚度进行了讨论.算例结果表明:半刚性连... 给出了考虑节点刚度的框架梁的力学模型,推导了用节点连接刚度系数表示的半刚接梁的单元刚度矩阵,以及半刚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并利用位移法对一单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横梁弯矩及其抗侧刚度进行了讨论.算例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框架受连接柔性的影响,会使框架结构横梁的杆端弯矩减小,而跨中弯矩增加;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则随着节点转动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加,节点刚度对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当梁的线刚度与节点转动刚度的比值α>5,结构受力性能与节点铰接时相近,而当α<0.04时,节点连接可视为刚接.综上所述,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以及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框架 节点刚度 半刚性连接 刚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Ⅱ):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爱群 王维 +2 位作者 贾洪 潘志宏 吴晓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6-742,共7页
阐述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常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阐述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常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主要靠结构构件连接处的损伤和结构构件损坏来消耗能量;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自恢复中心能力和良好的抗震能力,但该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不足。认为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设置耗能减震元件,或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成隔震结构,将有效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该类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大板结构 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