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预测及耐久性设计
1
作者 达波 卿家骏 +4 位作者 刘金文 陶韬 兰志强 韩宇栋 陈达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6,共12页
为有效提升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种类、强度等级、暴露区域以及附加防腐措施对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影响,提出提升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设计建议。结果表明:相同海洋暴露区域下,随... 为有效提升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种类、强度等级、暴露区域以及附加防腐措施对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影响,提出提升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设计建议。结果表明:相同海洋暴露区域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保护层厚度的增加,珊瑚骨料混凝土(CAC)和普通骨料混凝土(OAC)结构服役寿命均逐渐提升;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下,OAC结构的服役寿命明显高于CAC结构;海洋水下区下,对于常规保护层厚度为6 cm的CAC/OAC结构,即使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50,其服役寿命仍较低,需要通过内掺、外涂等附加防腐措施,提升其结构耐久性;综合考虑工程成本和结构耐久性等因素,建议近海工程采用OAC结构。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以上、保护层厚度大于14 cm、采用外涂高渗透环氧防护材料SP时,其水下区结构服役寿命可达100年;建议远海工程采用CAC结构,当混凝土强度大于C65、保护层厚度为10 cm时,同时采用内掺复合活性矿物掺合料CCP-4超早强功能材料(MA)与外涂博力康?SP105高渗透环境防护材料(SP)的联合防腐措施,可大幅提升工程结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混凝土结构 防腐措施 服役寿命 耐久性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国庆 孙伟 刘小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0,共8页
ECC选用磨细石英砂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10μm,极大地制约了它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采用多重复合技术并利用矿山尾砂制备出生态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O-ECC.ECO-ECC同样具有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的特性,其极限拉应变值可达2%以上,薄... ECC选用磨细石英砂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10μm,极大地制约了它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采用多重复合技术并利用矿山尾砂制备出生态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O-ECC.ECO-ECC同样具有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的特性,其极限拉应变值可达2%以上,薄板四点受弯时试件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06mm,平均裂缝间距为1.43mm,主要性能指标优异.对ECO-ECC的原材料优选原则和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介绍,制备的ECO-ECC可实现自流平.同时系统分析研究了ECO-ECC耐久性能.ECO-ECC其优越的性能使得其可用于混凝土板面层的维修、桥梁的连接板、框架结构的节点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尾砂 高延性 多缝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富钙材料的碳化性能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琪 冯攀 +1 位作者 沈叙言 洪锦祥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9,167,共8页
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钢渣、硅酸三钙(C_(3)S)和电石渣3种富钙材料的固碳能力;分析了其碳化体系的pH值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测试了3种材料碳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钢渣、硅酸三钙(C_(3)S)和电石渣3种富钙材料的固碳能力;分析了其碳化体系的pH值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测试了3种材料碳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富钙材料的固碳能力与其化学组成,尤其是其可溶解钙有直接的关系,可溶解钙含量最高的电石渣具有最高的固碳能力;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则取决于碳化产物的微观力学性能以及原材料与碳化产物的堆积形态,微观形貌粗糙的钢渣和C_(3)S更易与碳化产物紧密堆积,碳化后微观力学性能增强;但碳化产物难以填充在片状的电石渣空隙中,碳化后电石渣的微观力学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钙材料 固碳能力 物相分析 PH值 微观形貌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硫酸盐早期腐蚀研究
4
作者 周祺鸣 张云升 +2 位作者 刘诚 张宇 朱翔琛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3-920,共8页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硫酸盐环境下机制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劣化行为进行研究,并探究了水胶比、硫酸盐环境对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早期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酸盐化学腐蚀和水化产物溶解是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早期性能劣化的主...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硫酸盐环境下机制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劣化行为进行研究,并探究了水胶比、硫酸盐环境对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早期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酸盐化学腐蚀和水化产物溶解是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早期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早期腐蚀产物以钙矾石和石膏为主;凝灰岩机制骨料混凝土初始孔隙率的降低可以抑制SO_(4)^(2-)的侵入和传输;在腐蚀270 d时,硫酸盐溶液环境下混凝土多害孔和有害孔孔隙体积占比要比硫酸盐渍土环境下分别提高2.42%、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骨料混凝土 核磁共振 盐渍土 硫酸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组分在保温材料中的极限体积分数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5
作者 陈春 钱春香 许燕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4-1307,共4页
利用概率理论分别建立分层模型和连续接触模型,用以计算含有有机保温组分的多元复合保温材料中出现贯穿性裂缝的概率,并通过燃烧实验来验证模型的计算结果.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理论分析和燃烧实... 利用概率理论分别建立分层模型和连续接触模型,用以计算含有有机保温组分的多元复合保温材料中出现贯穿性裂缝的概率,并通过燃烧实验来验证模型的计算结果.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理论分析和燃烧实验结果均表明:对于多元复合保温材料,其有机组分体积分数存在一个极限值,超过极限体积分数后,有机组分相互接触,在保温材料中形成贯穿性裂缝的概率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保温材料耐火性能明显下降;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有机保温组分的极限体积分数数值与其颗粒形貌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保温组分 极限体积分数 分层模型 连续接触模型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对混凝土中混杂钢渣颗粒的鉴别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春 李之涵 +2 位作者 潘伟行 傅琦 张亚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349,共7页
采用工业CT对混凝土中的钢渣颗粒和普通石子进行三维扫描,获得两者在形貌上的差异.将钢渣颗粒按体积分数3%、6%和9%掺入混凝土中,并使用工业CT扫描获得不同掺量钢渣颗粒混凝土试样的形貌学特征.基于图像相似法得到钢渣颗粒的灰度范围,... 采用工业CT对混凝土中的钢渣颗粒和普通石子进行三维扫描,获得两者在形貌上的差异.将钢渣颗粒按体积分数3%、6%和9%掺入混凝土中,并使用工业CT扫描获得不同掺量钢渣颗粒混凝土试样的形貌学特征.基于图像相似法得到钢渣颗粒的灰度范围,并采用该灰度范围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计算钢渣颗粒的掺量.结果表明:钢渣颗粒掺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掺入的钢渣颗粒体积分数较为接近,误差范围小于±10%,具有较高精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工业CT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等测试手段,对钢渣颗粒引发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事故成因进行科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工业CT 钢渣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水泥气凝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丰音 佘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2,共7页
针对传统建筑材料高力学性能和高隔热性能难以平衡的矛盾,受到深海墨鱼层-壁结构的启发,通过可控的定向冷冻法诱导水泥水化产物在聚合物溶液中成核形成仿生微结构,制备工艺选择灵活低能耗的冷冻干燥技术,设计并创造定向多孔的新型水泥... 针对传统建筑材料高力学性能和高隔热性能难以平衡的矛盾,受到深海墨鱼层-壁结构的启发,通过可控的定向冷冻法诱导水泥水化产物在聚合物溶液中成核形成仿生微结构,制备工艺选择灵活低能耗的冷冻干燥技术,设计并创造定向多孔的新型水泥气凝胶.结果表明,这种水泥气凝胶密度低至15.02 kg/m3,孔隙率高达90.64%,导热系数低至0.020 W/(m·K),同时具有-0.168的负泊松比,高达1 216.88 MPa/(cm-3·g)的比强度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70%应变条件下,钙硅质量比为1.0时,所制备的水泥气凝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3.89 MPa.此外,水泥气凝胶内部具有曲折的多孔结构,这使其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噪声衰减系数可达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气凝胶 隔热 轻质 高强 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方式对铁尾矿砂制备的再生粗骨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宝 潘钢华 +1 位作者 高敏 蒙海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4,共8页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的影响,结合SEM和MIP探究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成球技术制备铁尾矿沙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自然养护条件骨料的性能表现最差,蒸汽养护骨料的压碎指标最小,碳化养护骨料的吸水率最小。从微观结构来看碳化养护的骨料体系结构致密,孔隙和微裂缝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骨料吸水率最小;蒸汽养护水化产物含有大量的凝胶状和网状结构的水化硅酸钙、针状钙矾石和少量的氢氧化钙晶体,这是压碎指标小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为铁尾矿沙制备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后期服役过程中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沙 再生粗骨料 养护方式 利用率 微观结构 压碎指标 吸水率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提升海洋环境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志强 王振 +2 位作者 黄法礼 易忠来 蒋金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2,共8页
氯离子传输并诱导内部钢筋锈蚀是海洋环境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增大混凝土氯离子传输阻力是提升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根本途径。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发展为混凝土材料高性能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本工作研究... 氯离子传输并诱导内部钢筋锈蚀是海洋环境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增大混凝土氯离子传输阻力是提升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根本途径。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发展为混凝土材料高性能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本工作研究了纳米氧化铝(NA)对砂浆氯离子电迁移系数(D_(RCM))与自然扩散系数的影响,基于氯离子等温吸附曲线,建立了考虑氯离子结合参数的氯盐传输模型,分析了NA对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掺量的NA可降低砂浆氯离子传输性能;承台桩基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为60 mm时,在C45混凝土中掺入2%(质量分数)NA后,仅考虑氯离子侵蚀时混凝土预期服役寿命由68年提升至107年。NA为提升海洋环境下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混凝土 氯离子 纳米氧化铝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中Ca^(2+)对矿化微生物的碳酸酐酶产量、活性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杰 陈燕强 钱春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6,共6页
本工作针对一种适用于水泥基材料的耐碱矿化微生物,研究了水泥基材料中Ca^(2+)浓度变化(0~5 mmol/L)对矿化微生物的产酶量、碳酸酐酶活性以及诱导CaCO_(3)矿化能力的影响。对分离纯化不同Ca^(2+)浓度菌液中的碳酸酐酶进行酶产量测定,并... 本工作针对一种适用于水泥基材料的耐碱矿化微生物,研究了水泥基材料中Ca^(2+)浓度变化(0~5 mmol/L)对矿化微生物的产酶量、碳酸酐酶活性以及诱导CaCO_(3)矿化能力的影响。对分离纯化不同Ca^(2+)浓度菌液中的碳酸酐酶进行酶产量测定,并通过测定矿化微生物的细菌生长曲线和单菌产酶量分析Ca^(2+)浓度对其的影响机理;基于酯酶法测定不同Ca^(2+)浓度下碳酸酐酶的活性,并利用FTIR测定官能团,分析二级结构变化和氢键变化,进而得到Ca^(2+)浓度对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热重分析不同Ca^(2+)浓度溶液中矿化微生物的诱导矿化能力,并测定矿化产物晶形。试验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为2.5 mmol/L时,矿化微生物生长增殖最快,单菌产酶量最高,因此整体酶产量最高;碳酸酐酶活性在Ca^(2+)浓度为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但Ca^(2+)会破坏碳酸酐酶结构的有序性;当Ca^(2+)浓度为5 mmol/L时,矿化微生物的诱导矿化能力最强,矿化3 d后Ca(OH)_(2)向CaCO_(3)的转化率达到82.67%,且得到的CaCO_(3)晶体形貌主要为球状或椭圆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微生物 碳酸酐酶 酶产量 酶活性 诱导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服役环境下无砟轨道水泥基材料性能演变的研究综述
11
作者 张伟杰 盛广侠 +5 位作者 王兰心 王赟程 王立国 刘志勇 蒋金洋 张嘉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9-156,共18页
我国高铁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无砟轨道在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役的环境也愈来愈复杂,如高频强震列车荷载与持续高温、骤冷骤热和高盐高湿等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无砟轨道的耐久性面临着严重挑战。本文从无砟轨道的应用背景和结构特... 我国高铁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无砟轨道在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役的环境也愈来愈复杂,如高频强震列车荷载与持续高温、骤冷骤热和高盐高湿等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无砟轨道的耐久性面临着严重挑战。本文从无砟轨道的应用背景和结构特点出发,针对无砟轨道所服役的环境特点,着重对荷载、温度、氯盐和冻融单一作用以及温度-荷载、氯盐-荷载和冻融-荷载耦合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在以往的研究中,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单因素作用下无砟轨道的静力及动力传递特征、无砟轨道的层间位移和各力学参数的演变规律,无砟轨道力学性能的演变直接受到荷载应力水平与加载频率的影响。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无砟轨道的损伤特征及层间变形更为复杂,往往伴随材料软化、刚度退化和层间开裂等现象。本文旨在总结在复杂服役环境下无砟轨道水泥基材料性能演变规律与相应的材料微观结构演变机理,以期为无砟轨道材料设计、结构优化,以及其性能与耐久性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温度荷载 冻融 氯离子侵蚀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过程 被引量:38
12
作者 余振新 高建明 +3 位作者 宋鲁光 汪廷秀 薛宝法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7-491,共5页
研究了弯曲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单一硫酸盐侵蚀相比,弯曲荷载和干湿循环都加剧了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损伤程度... 研究了弯曲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单一硫酸盐侵蚀相比,弯曲荷载和干湿循环都加剧了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损伤程度,但干湿循环的加速损伤作用更加明显.三因素耦合作用时,当荷载率低于40%时,干湿循环是加速混凝土损伤劣化的主要因素;而当荷载率达到60%时,荷载引起的力学损伤是导致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在荷载-干湿交替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强,硫酸盐浓度越大混凝土损伤越明显,粉煤灰和矿粉等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荷载 干湿交替 硫酸盐 耦合作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86
13
作者 刘建忠 孙伟 +1 位作者 缪昌文 刘加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0-585,共6页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间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了干缩与自收缩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干缩,矿粉次之,硅灰略增大混凝土的干缩;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值,矿粉增大了自收缩,硅灰非常明显地增大混凝土自收缩;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所测试的干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粉煤灰、矿粉和硅灰掺量的增加所占的比重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 自收缩 矿物掺合料 超高强混凝土 低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结构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 被引量:34
14
作者 蒋金洋 孙伟 +1 位作者 王晶 王彩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2-366,共5页
通过对疲劳损伤机理的分析,针对损伤发展的第2阶段,采用不同疲劳循环次数比对应的残余拉应变与疲劳破坏时对应的极限残余拉应变的比值来定义损伤变量,重点研究了疲劳载荷与氯盐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疲劳损伤机理的分析,针对损伤发展的第2阶段,采用不同疲劳循环次数比对应的残余拉应变与疲劳破坏时对应的极限残余拉应变的比值来定义损伤变量,重点研究了疲劳载荷与氯盐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损伤所产生的残余拉应变的增大,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逐渐增加;当残余拉应变超过60×10-6时,其增加幅度开始变得显著;当残余拉应变增加到120×10-6时,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1个数量级.因此,在海洋大气环境与疲劳载荷的协同作用下,结构混凝土的服役寿命大大缩短.这些方法与结论可为疲劳载荷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疲劳载荷 氯离子扩散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内养护剂改善膨胀混凝土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秦鸿根 高美蓉 +1 位作者 庞超明 孙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99,共6页
研究了SAP(超强吸水树脂)内养护剂对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形开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MIP,SEM,XRD等手段对其养护机理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加SAP可显著提高膨胀混凝土的早期膨胀值和限制膨胀率,降低膨胀与收缩变形的差... 研究了SAP(超强吸水树脂)内养护剂对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形开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MIP,SEM,XRD等手段对其养护机理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加SAP可显著提高膨胀混凝土的早期膨胀值和限制膨胀率,降低膨胀与收缩变形的差值,且对强度、渗透性无不利影响.由于SAP具有吸水-释水功能,因此掺加SAP将有利于钙矾石的生成和水泥水化程度的提高,并能有效改善膨胀混凝土的孔结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混凝土 内养护剂 超强吸水树脂 变形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对混凝土在水和NaCl溶液中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亚梅 赵志远 +1 位作者 陈胜霞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48-252,共5页
通过快冻试验研究了平均粒径为140μm的橡胶粉对不同水胶比混凝土分别在水中和NaCl溶液中的抗冻性.研究表明,橡胶粉体积掺量为2%~4%时,其在混凝土中的颗粒中心距为330~660μm,高于引气混凝土建议的气泡间距20~200μm,而橡胶粉对混凝... 通过快冻试验研究了平均粒径为140μm的橡胶粉对不同水胶比混凝土分别在水中和NaCl溶液中的抗冻性.研究表明,橡胶粉体积掺量为2%~4%时,其在混凝土中的颗粒中心距为330~660μm,高于引气混凝土建议的气泡间距20~200μm,而橡胶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冻性的影响效果与引气剂相当.橡胶粉掺量在合适的范围内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在水中和NaCl溶液中的抗冻性,但在NaCl溶液中的抗冻性较在水中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混凝土 抗冻性 NACL溶液 颗粒中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载荷与碳化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寿命预测 被引量:39
17
作者 蒋金洋 孙伟 +1 位作者 金祖权 王彩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从材料层次分析了疲劳载荷与碳化作用对混凝土的耦合效应.疲劳载荷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可归结为它对混凝土CO2扩散系数的影响,疲劳动载荷会导致混凝土裂纹间隙因子减小,从而使混凝土CO2气扩散系数随其疲劳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大.根据混凝土... 从材料层次分析了疲劳载荷与碳化作用对混凝土的耦合效应.疲劳载荷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可归结为它对混凝土CO2扩散系数的影响,疲劳动载荷会导致混凝土裂纹间隙因子减小,从而使混凝土CO2气扩散系数随其疲劳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大.根据混凝土承受的疲劳载荷和大气环境,建立了疲劳载荷与大气环境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碳化寿命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疲劳载荷对混凝土损伤程度越大,其服役寿命降低就越显著;混凝土抗疲劳载荷能力越强,且运营过程中承受的疲劳载荷应力水平越小,其服役寿命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疲劳载荷 碳化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桂波 钱春香 +2 位作者 朱晨峰 王辉 丁士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85-190,共6页
为了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采用颗粒表面密封法和压汞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孔隙率和龄期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验证了表面密封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对水泥... 为了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采用颗粒表面密封法和压汞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孔隙率和龄期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验证了表面密封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OH)2、粉煤灰、水泥熟料、CSH凝胶;水泥石的总孔隙率随龄期的增长而减小;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随水化龄期的增长而升高,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粉煤灰对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热膨胀系数 未水化颗粒 孔隙率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叶邦土 蒋金洋 +2 位作者 孙伟 王彩辉 胡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1-615,共5页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HSC)的增韧阻裂性能,采用腐蚀失重指标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耐碱腐蚀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种类及长度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抗折强度、...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HSC)的增韧阻裂性能,采用腐蚀失重指标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耐碱腐蚀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种类及长度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抗折强度、弯曲韧性、阻裂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显著提高HSC的弯曲韧度和阻裂性能,而且掺玄武岩纤维(Vf=0.3%)的HSC开裂指数仅为基准混凝土的6.7%;此外,玄武岩纤维对HSC抗折强度提高不大,对干缩性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高强混凝土 耐碱腐蚀 弯曲韧性 阻裂性能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在混凝土内的渗流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钱春香 王育江 +2 位作者 王辉 黄蓓 吴淼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通过试验,作出了水在混凝土内的渗流曲线,并分析了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规律.结果表明,水在混凝土内的渗流并不满足线性达西定律,而是存在着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同时,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水在渗透过程中存在一个渗透平衡深度,而渗透... 通过试验,作出了水在混凝土内的渗流曲线,并分析了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规律.结果表明,水在混凝土内的渗流并不满足线性达西定律,而是存在着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同时,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水在渗透过程中存在一个渗透平衡深度,而渗透达到平衡的时间受水压、渗透系数、启动压力梯度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渗透性 非达西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平衡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