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2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机械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中的低频隔振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小娟 张建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4-52,共9页
为提高工程机械乘坐舒适性,针对驾驶室低频晃动问题,同时考虑隔振器垂直和水平刚度,对6自由度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激励频率为人体敏感的1~80Hz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计算驾驶室质心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方法,以此为... 为提高工程机械乘坐舒适性,针对驾驶室低频晃动问题,同时考虑隔振器垂直和水平刚度,对6自由度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激励频率为人体敏感的1~80Hz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计算驾驶室质心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方法,以此为优化目标、隔振器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低频隔振优化模型。以装载机驾驶室隔振系统为优化算例,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显示优化后座椅中心处垂直方向响应振幅明显减小,驾驶室垂直和俯仰模态得到解耦;实际测试结果显示驾驶室3个方向隔振均有所改善,表明优化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振动 优化 驾驶室舒适性 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里海大学“工程实践导论”新生研讨课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6
2
作者 苏春 张继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31-133,共3页
以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对象,分析该校开展新生研讨课——"工程实践导论"思路及举措,从课程的组织模式、培养目标、成绩评定、项目遴选等层面介绍其有效做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架构设计、... 以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对象,分析该校开展新生研讨课——"工程实践导论"思路及举措,从课程的组织模式、培养目标、成绩评定、项目遴选等层面介绍其有效做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架构设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是保证此类课程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该校在新生导论课和研讨课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海大学 新生研讨课 工程实践导论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相似工程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锡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在分析机械制造领域中各项新技术、新概念有其共同点的基础上,指出在机械制造系统中研究和利用相似理论的必要性,特别提出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研究和开发成组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实施机械制造相似工程。
关键词 相似学 成组技术 相似工程 机械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知识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洪晨 贾民平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从对领域知识的分析入手,提出了适合工程机械机群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库的构建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以某型号摊铺机为例,以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为基础,介绍了面向对象的专家系统的组成和知识库的构造原理。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工程机械 液压系统 知识库 故障诊断 系统结构 专家系统 构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字工程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刚 刘晓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5-773,共9页
数字工程被认为是系统工程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具有能有效缩短装备研制周期、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程体系等优点,实现装备采办过程由“以文本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数字工程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通过... 数字工程被认为是系统工程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具有能有效缩短装备研制周期、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程体系等优点,实现装备采办过程由“以文本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数字工程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Digital Engineering”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计量分析,分别从发文量、研究领域与文献分布、所属国家与机构分布、作者与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共被引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等不同角度审视研究主题结构,结合可视化知识图谱对数字工程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工程研究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特性,已跨入快速上升期;已初步形成多个数字工程研究团队,但核心作者较分散;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投入数字工程研究力度大且取得成果丰硕,而我国在数字工程研究的资助和战略部署方面亟待加强。此外,从研究趋势的演进来看,未来数字工程研究的重点将聚焦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Digital Twin等技术体系。最后,进行全文结论性总结,指出数字工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工程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数字孪生 体系工程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在铁路货车上的工程应用
6
作者 邵文东 赵尚超 +3 位作者 李强 裴宪军 马巧艳 李向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I0009,I0010,共10页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讨结构应变法的使用条件.最后,将虚拟台架与结构应力变结合开展了快捷货车的低周疲劳寿命分析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方法及其计算程序,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在150 MPa以内时,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能够解决铁路货车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差值超过150 MPa后,随着结构应力的增加,误差也增加.该文的研究为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低周疲劳 结构应变法 虚拟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P的模块化电动重载车辆的能量分配与换挡策略
7
作者 张宁 王俊 +4 位作者 李子鸿 王金湘 殷国栋 欧阳天成 陈卓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1569,共9页
针对本文提出的电动重卡双动力单元构型,缺乏一种平衡车辆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能量管理策略.当使用动态规划算法时,存在计算效率慢、难以在线应用、插值泄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缩减状态空间可行域和挡位保持函数来优化动态规划算法... 针对本文提出的电动重卡双动力单元构型,缺乏一种平衡车辆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能量管理策略.当使用动态规划算法时,存在计算效率慢、难以在线应用、插值泄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缩减状态空间可行域和挡位保持函数来优化动态规划算法的方法.首先制定了面向经济性的策略,然后利用提取的规则对动态规划的状态空间可行域进行缩减,摒弃了选取电池充放电状态(SOC)作为状态变量的方法,并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加入挡位保持函数,得到了一种较为完善的能量管理策略.结果表明,本策略以多消耗极少的能量为代价,使变速器挡位切换和电机启停次数大幅减少,有效地平衡了车辆的经济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重载车辆 模块化 能量管理策略 快速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及其改型新工艺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磊 张贤昆 +2 位作者 李阳 武传松 刘小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3,共12页
钛/铝异种焊接结构兼具钛合金的高强度、耐腐蚀性以及铝合金的轻质、易成型特性,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该结构有助于降低构件质量和成本,实现轻量化与结构-功能一体化。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焊接方法,是最适... 钛/铝异种焊接结构兼具钛合金的高强度、耐腐蚀性以及铝合金的轻质、易成型特性,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该结构有助于降低构件质量和成本,实现轻量化与结构-功能一体化。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焊接方法,是最适合于钛/铝异种连接的方法之一。然而,在钛/铝常规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仍存在搅拌针磨损严重、焊缝厚度方向性能不均匀、焊缝根部易出现未焊合缺陷、金属间化合物难以精准调控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探索了多种新型工艺,以期改善钛/铝常规搅拌摩擦焊的不足,实现高质量连接。分析对比了不同改型工艺的特点与适用性,主要包括界面添加中间层、施加辅助外场、改变接头形式以及采用静轴肩搅拌摩擦焊4种方法,探讨其在提升焊接质量和优化界面性能方面的作用与机制,并对钛/铝异种搅拌摩擦焊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焊接改型新工艺,同时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工业应用的可行性,以推动钛/铝异种焊接结构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钛/铝异种金属 改型搅拌摩擦焊 连接机制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2DCNN-LSTM模型的齿轮箱全故障分类识别模型
9
作者 陈蓉 王磊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7,共11页
针对轧机齿轮箱结构复杂、故障信号识别困难、故障部位分类不清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二维卷积神经网络(MC2DCNN)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三通道混合编码的二维样本结构,以达到故障识... 针对轧机齿轮箱结构复杂、故障信号识别困难、故障部位分类不清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二维卷积神经网络(MC2DCNN)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三通道混合编码的二维样本结构,以达到故障识别与分类目的,对齿轮箱典型故障进行了自适应分类;其次,该模型将齿轮箱的垂直、水平和轴向三个方向的振动信号融合构造输入样本,结合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优势,设计了与之对应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其相较于传统的单通道信号包含了更多的状态信息;最后,分析了轧制过程数据和已有实验数据,对齿轮故障和齿轮箱全故障进行了特征识别和分类,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齿轮箱齿面磨损、齿根裂纹、断齿以及齿面点蚀等典型故障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5.9%,最高准确率为98.6%;相较于单通道信号,多通道信号混合编码方式构造的分类样本极大地提升了神经网络分类的准确性,解调出了更丰富的故障信息。根据轧制过程中的运行数据和实验台数据,验证了该智能诊断方法较传统方法在分类和识别准确率上更具优势,为该方法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轧机齿轮箱 智能故障诊断 多通道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数据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运动的负泊松比结构压电俘能器设计与研究
10
作者 李文彬 时岩 +1 位作者 陆亚平 高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针对智能轮胎技术所面临的无线传感器供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轮胎自供能的负泊松比结构压电俘能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理论,建立了轮胎旋转激励下包含离心力和重力的负泊松比压电悬臂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负泊松比结构和平板结构的... 针对智能轮胎技术所面临的无线传感器供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轮胎自供能的负泊松比结构压电俘能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理论,建立了轮胎旋转激励下包含离心力和重力的负泊松比压电悬臂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负泊松比结构和平板结构的静力学性能及最佳负载,并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对负泊松比结构和平板结构的电压和输出功率进行研究,揭示了输出电压随转速变化的规律。数值结果表明:负泊松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比平板结构压电俘能器俘能效率明显提高,峰值电压提高了41.23%,峰值功率提升了139.14%,工作带宽增大了5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俘能器 负泊松比结构 旋转运动 压电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控制
11
作者 孙宁 张宇 +3 位作者 张奇祥 王金湘 田端洋 张荣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43-5654,共12页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各组件等效简化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三层闭环级联压力控制方法。具体而言,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压力控制层以削弱液压系统迟滞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位置控制层采用鲁棒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并考虑了传动机构的动静态摩擦问题,此外,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电流控制层以提高制动电机的动态跟随性能。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液压力控制性能,稳态压力跟随误差控制在0.1 MPa以内,相比传统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integration, PI)控制方法,采用本文方法瞬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下降了0.14 MPa,稳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减少了0.8 MPa,响应迟滞时间降低了0.04 s,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 主动制动 液压力控制 三层闭环级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电主轴转子动力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蒋书运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8,406,共9页
现代高速精密切削对电主轴动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的复杂化、运行的高速化、轴承的多样化向电主轴转子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问题,综合运用滚动轴承分析理论、流体润滑理论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滚动轴承电主轴、空气... 现代高速精密切削对电主轴动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的复杂化、运行的高速化、轴承的多样化向电主轴转子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问题,综合运用滚动轴承分析理论、流体润滑理论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滚动轴承电主轴、空气轴承电主轴、水润滑轴承电主轴与组合轴承电主轴转子动力学模型,并开发了计算软件。基于性能分析结果,设计了多款高速精密电主轴产品。结果表明:取得的电主轴转子动力学成果为电主轴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所设计的高速精密电主轴产品在国内高端数控装备中获得成功应用,解决了核心功能部件的国产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转子动力学 滚动轴承分析 润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制造车间协商与调度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大林 《江苏农机化》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智能制造系统凭借其智能性与高效性,在制造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智能制造车间及制造资源存在资源利用率与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开展基于Multi-Agent(多智能体)的制造资源分布式协商机制与资源调度策略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包含组合拍... 智能制造系统凭借其智能性与高效性,在制造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智能制造车间及制造资源存在资源利用率与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开展基于Multi-Agent(多智能体)的制造资源分布式协商机制与资源调度策略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包含组合拍卖与改进合同网方式的混合协商策略,保证了分布式制造资源协商与调度具有优化的性能,提升了智能制造车间分布式资源制造利用率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智能制造车间 分布式 协商机制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智能轮胎载荷估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梦丹 李波 +2 位作者 贝绍轶 林棻 殷国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轮胎载荷是车辆稳定性控制以及车辆参数估计的关键,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轮胎载荷估计算法。采用ABAQUS建立轮胎模型,搭建试验台架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柔性环模型研究轮胎载荷与中心角的内在机理,提取轮胎不同位置的应变信... 轮胎载荷是车辆稳定性控制以及车辆参数估计的关键,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轮胎载荷估计算法。采用ABAQUS建立轮胎模型,搭建试验台架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柔性环模型研究轮胎载荷与中心角的内在机理,提取轮胎不同位置的应变信号,对不同载荷下的应变进行响应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选取特征点;基于中心角等模型参数和应变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搭建轮胎载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结合应变信号与柔性环模型参数的预测效果比单一使用应变信号或物理模型的效果更好,该方法增加了数据驱动的可解释性,可为研究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轮胎 应变 轮胎载荷 物理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金树 闪四清 +5 位作者 帅立国 汤鲲 隋秀峰 李艺农 宋丛溪 卢锡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数字化的驱动力量。本文采用问题导向、差距综合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途径。本文对国际上主要经济体...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数字化的驱动力量。本文采用问题导向、差距综合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途径。本文对国际上主要经济体数字产业化的政策引领、技术发展、产业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我国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差距和短板,剖析影响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包括构建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展体系,驱动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数字产业化创新生态,推动数字产业化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构建数字要素价值化技术框架,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筑数字产业化人才创新高地;深度开展数字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享数字时代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浓度分布的桥梁电缆通道着火点位置辨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林杰 张任飞 +2 位作者 王军飛 王兴松 田梦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桥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具有蔓延迅速且扑灭困难的特点,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巡检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早期发现火灾位置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桥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具有蔓延迅速且扑灭困难的特点,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巡检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早期发现火灾位置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yroSim分析软件建立了桥梁箱梁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烟气蔓延的仿真模型,得到了CO气体扩散规律;设计并训练了用于数据分层和各层着火点位置辨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基于仿真数据进行了着火点位置辨识实验;设计了着火点辨识系统并在模拟电缆通道中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于仿真数据的着火点位置辨识实验中,本研究建立的着火点位置辨识ANN模型,在50 m电缆通道中针对单层电缆阴燃位置辨识的最大误差为0.98 m,最小误差为-0.32 m;针对三层电缆阴燃位置辨识的最大误差为1.53 m,最小误差为-1.26 m。(2)在着火点辨识系统现场测试实验中,着火点辨识的最大误差为0.68 m,最小误差为-0.27 m,该精度能够满足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的需求。研究结果有望在实际应用中提高桥梁箱梁电缆通道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通道 CO浓度分布 人工神经网络(ANN) 着火点辨识 PyroSim仿真 火灾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崇鑫 刘晓军 +3 位作者 孙洋 冯锋意 朱长彪 李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65-2377,共13页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基于这些定义和应用过程的需求,建立六大构建准则,归纳整理出的3种不同的构建方式,实现了对多种需求的虚拟传感器的快速构建,使得模型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扩大了信息采集的范围。这种构建方式扩大了虚拟传感器的适用范围,本文将该模型应用于需采集众多种类和大量数据的电缆厂中压生产线生产环境中,成功得到各种形态的信息,包括:几何、物理信息以及行为、规则信息,有效扩大了数据感知采集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传感器 本体模型 建模方法 构建准则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对铝/钢搅拌—涡流复合摩擦搭接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璟玥 李晓博 +4 位作者 刘小超 石磊 申志康 裴宪军 倪中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了避免焊具磨损,采用搅拌—涡流复合摩擦焊技术对5083铝合金和304不锈钢进行搭接焊研究,探究了焊具转速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铝/钢界面微观组织与接头宏观拉伸剪切性能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焊接速度为... 为了避免焊具磨损,采用搅拌—涡流复合摩擦焊技术对5083铝合金和304不锈钢进行搭接焊研究,探究了焊具转速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铝/钢界面微观组织与接头宏观拉伸剪切性能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焊接速度为15 mm/min时,在中低转速(200~400 r/min)焊缝表面成形良好,在高转速(600 r/min)焊缝表面出现点状缺陷.不同转速下,铝/钢搭接界面均平整且紧密结合,无钩状缺陷形成;铝/钢界面通过金属间化合物和扩散层实现冶金结合,钢侧元素可越过金属间化合物层在铝侧继续扩散.在200 r/min的转速下,界面形成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层,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最高,达479.5 N/mm;随着转速升高到400 r/min,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增厚,约为1.2~1.3μm,导致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降低,为332.8 N/mm;当转速继续升高至600 r/min时,铝/钢界面中间层厚度基本保持不变,接头拉伸剪切极限线载荷重新提升至411.4 N/mm,推测是因中间层金属间化合物部分非晶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搭接 铝/钢异种金属 旋涡式材料流动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形正则化支持高阶张量机及其在行星齿轮箱半监督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诚 何清波 +2 位作者 贾民平 李志农 彭志科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正则化支持高阶张量机(MRSHTM)的行星齿轮箱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在MRSHTM中引入CP分解挖掘张量数据中的内在结构信息,并定义张量逆多元二次核函数(Tensor‐IMKF)以构建图拉普拉斯算子,从而更好地描述张量数据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正则化支持高阶张量机(MRSHTM)的行星齿轮箱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在MRSHTM中引入CP分解挖掘张量数据中的内在结构信息,并定义张量逆多元二次核函数(Tensor‐IMKF)以构建图拉普拉斯算子,从而更好地描述张量数据之间的流形结构。针对多分类问题,将一对多(OVR)策略引入MRSHTM中,提出一对多流形正则化支持高阶张量机(OVR‐MRSHTM)模型。利用层次多尺度排列熵(HMPE)提取多通道振动信号的“通道×层次×尺度”三阶张量故障特征,并输入OVR‐MRSHTM中进行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张量空间中实现稀缺标记样本下的行星齿轮箱智能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故障诊断 行星齿轮箱 张量学习 流形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沙文瀚 刘琳 +4 位作者 庄伟超 徐利伟 沈童 任彦君 殷国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574,共9页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鲁棒最优保性能驱动防滑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纵向刚度摄动以及外部噪声的作用,构建了参数不确定滑移率跟踪模型。同时设计了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滑移率跟踪算法来抑制模型中侧偏刚度不确定的影响,并通过增益调度算法实现了车速对反馈控制律的自适应调度。仿真对比和实车试验证明,所设计的防滑控制算法的鲁棒性与自适应性均满足要求,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驱动防滑控制介入时的纵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驱动防滑控制 鲁棒控制 增益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