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生态系统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丽 吕锡武 杨子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6,共4页
探讨"水生植物滤床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及其植物吸收对脱氮除磷的贡献。结果表明,夏秋季组合生态系统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达到了82.5%、56.0%和63.2%;潜流湿地中沿... 探讨"水生植物滤床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及其植物吸收对脱氮除磷的贡献。结果表明,夏秋季组合生态系统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达到了82.5%、56.0%和63.2%;潜流湿地中沿程TN和TP含量下降幅度较滤床中更大,说明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较滤床更优;大叶特白空心菜和水稻"苏香梗2号"2种植物体内全氮含量均高于全磷含量,且空心菜中全氮、全磷含量高于水稻,植物吸收对组合生态系统脱氮除磷的贡献率分别为6.9%、21.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量大、根系发达、叶片面积大且收割茬数多的植物为人工湿地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生态工艺 NH+4-N TN TP 植物全氮全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优化跌水生物转盘去除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娟红 吕锡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4,48,共5页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氨氮处理效率低的情况,研发了4级跌水式生物转盘。为了优化跌水生物转盘对农村生活污水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建立以进水NH_4^+-N质量浓度、跌水高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为因素,以NH_4^+-N去除率为...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氨氮处理效率低的情况,研发了4级跌水式生物转盘。为了优化跌水生物转盘对农村生活污水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建立以进水NH_4^+-N质量浓度、跌水高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为因素,以NH_4^+-N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考察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当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20~50 mg/L,跌水高度控制在0.6 m,HRT为2.2 h,氨氮的去除率可以保持在80%以上。跌水高度、HRT、和进水NH_4^+-N含量三因素以及跌水高度和HRT,HRT和进水NH_4^+-N含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转盘 氨氮 响应曲面法 农村生活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池-水车双侧驱动式生物转盘耦合装置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施丽君 吕锡武 +1 位作者 查晓 时嘉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19,共6页
结合已有生物生态工艺,将黑水、灰水分开收集处理,提出"黑水厌氧-混合污水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探究组合工艺中"缺氧-好氧"部分,即"缺氧池-水车双侧驱动式生物转盘"耦合装置的工艺运行与污染物... 结合已有生物生态工艺,将黑水、灰水分开收集处理,提出"黑水厌氧-混合污水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探究组合工艺中"缺氧-好氧"部分,即"缺氧池-水车双侧驱动式生物转盘"耦合装置的工艺运行与污染物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水车双侧驱动式生物转盘对COD去除效果良好,出水均维持在50 mg/L以下,且COD去除效果主要受进水有机负荷影响。当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3 h、回流比为100%时,系统TN和NH_4^+-N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7.4%和95.2%,其中水车双侧驱动式生物转盘对NH_4^+-N的去除率达91.4%。该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总体运行良好,出水水质可稳定达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驱动式 生物转盘 水力停留时间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毡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农村黑水
4
作者 温仓祥 戴喆秦 +4 位作者 查晓 程方奎 程鹤来 蔡青秀 吕锡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4-2062,共9页
评估了碳毡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室温下处理黑水(源分离的厕所污水)的能力,通过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以探索其最大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1.45d,有机负荷率为2.94kg COD/(m^(3)·d)的条件下实现了最大容积产气率(417±59)NL C... 评估了碳毡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室温下处理黑水(源分离的厕所污水)的能力,通过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以探索其最大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1.45d,有机负荷率为2.94kg COD/(m^(3)·d)的条件下实现了最大容积产气率(417±59)NL CH4/(m^(3)·d),此时甲烷化率(40.5±5.02)%,总COD去除率(79.08±7.24)%.碳毡的加入富集了Methanospirillum属,通过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实现高效厌氧消化性能.该反应器在室温下表现出优良的有机物处理效果,高甲烷产量与沼气纯度,尾水中富含可植物直接利用的氮磷营养盐,系统简单易维护,具有在农村地区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 导电材料 农村生活污水 厌氧消化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效能评估 被引量:22
5
作者 孔赟 朱光灿 +1 位作者 张亚平 吴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7,共5页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缺乏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技术部分和经济部分构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同时对水质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标准化,最后建立评估体系...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缺乏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技术部分和经济部分构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同时对水质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标准化,最后建立评估体系,并用于评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结果表明,厌氧池-梯式生态滤池和厌氧池-生态塘-生态渠评估综合效能值分别为0.902 6和0.804 5,工艺效能评价结果分别为"非常好"和"好",有效地反映了设施的实际处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处理工艺 综合效能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良辉 刘美婷 余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8-604,共7页
重点探讨了水处理系统中纳米颗粒(NPs)污染物的分布和归趋特点,及其对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有机物与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器可拦截进水中90%以上NPs;NPs短期内对水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效率无明显抑制,当50 mg/L的纳... 重点探讨了水处理系统中纳米颗粒(NPs)污染物的分布和归趋特点,及其对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有机物与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器可拦截进水中90%以上NPs;NPs短期内对水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效率无明显抑制,当50 mg/L的纳米TiO2和ZnO作用70 d可使得污水总氮去除率从80.3%,81.5%降至24.4%和70.8%,纳米ZnO甚至可使除磷效率完全丧失.NPs还会造成反应器内硝化细菌浓度和比重的下降,如50 mg/L TiO2作用70d可使反应器内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含量分别由8%,6%降至1%和3%,但对聚磷菌种群的相关显著影响尚未发现.NPs的生物毒性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氧化胁迫、细胞膜破坏与酶活性抑制等,如50 mg/L的纳米TiO2可分别对活性污泥中的氨单加氧酶和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活性产生80%和55%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污染物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农村生活污水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俊乐 吕锡武 +1 位作者 杨子萱 徐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研究利用水稻、水雍菜构建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用以处理经"厌氧-缺氧-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置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尾水,探讨该组合工艺中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验证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生活... 研究利用水稻、水雍菜构建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用以处理经"厌氧-缺氧-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置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尾水,探讨该组合工艺中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验证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并考察植物吸收对湿地氮磷去除的贡献,为植物的选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控制湿地停留时间为12 h,空床时间6h,湿地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NH_4^+-N、TN及TP平均浓度分别为67.2、10.7、25.6、1.94 mg/L的条件下,两种植物湿地出水NH_4^+-N、TN含量均达到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TP含量均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湿地系统收获水稻"常优1号"0.73kg/m^2、水雍菜28.83 kg/m^2,在深度净化污水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水稻对湿地系统氮磷去除的贡献率分别3.9%和6.8%,水雍菜为18.6%、30.1%,水雍菜较水稻对N、P有更强的去除能力;筛选植物时,在发挥一定生态效应的基础上,应优先挑选生物量大,收获次数多,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人工湿地 经济植物 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自然腐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悬悬 朱光灿 +1 位作者 许丽娟 吕锡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以太湖打捞出的新鲜蓝藻为原料,构建反应器,研究反应器内蓝藻腐解过程中有机物、氮、磷、叶绿素a及微囊藻毒素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藻浆经自然腐解,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总微囊藻毒素(TMC-LR)及有机物分别降解了40.3%、86... 以太湖打捞出的新鲜蓝藻为原料,构建反应器,研究反应器内蓝藻腐解过程中有机物、氮、磷、叶绿素a及微囊藻毒素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藻浆经自然腐解,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总微囊藻毒素(TMC-LR)及有机物分别降解了40.3%、86.5%、97.7%、36.5%。藻浆的自然腐解期宜以有机物、TMC-LR或NH4+-N的稳定为基准,水温25.9℃下腐解期为24 d。藻浆自然腐解过程中,总磷的变化甚微,平均浓度为314.1 mg/L;NH4+-N积累量较大,稳定时达到2 095.8 mg/L左右;总氮则不断减少,浓度由3 247.5 mg/L降至2 782.5 mg/L。NO3--N反硝化生成N2所引起的氮素损失是造成总氮减少的主要原因。对比厌氧发酵与作为农肥灌溉2种蓝藻自然腐解藻浆处理方式,认为作为农肥灌溉处理方式是蓝藻自然腐解藻浆处理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自然腐解 微囊藻毒素 陈藻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氮磷去除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华清秀 朱光灿 +1 位作者 袁俊 吕锡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9-757,共9页
为分析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对氮、磷的去除机理,基于物料衡算方程,计算各反应池内污染物质量浓度,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氮、磷的去除途径,提出强化工艺脱氮除磷的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出水中ρ(... 为分析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对氮、磷的去除机理,基于物料衡算方程,计算各反应池内污染物质量浓度,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氮、磷的去除途径,提出强化工艺脱氮除磷的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出水中ρ(TP)、ρ(TN)和ρ(氨氮)分别为(0.41±0.08)、(10.24±0.40)和(2.07±0.30)mg/L.除微生物同化作用外,系统中的氮主要通过好氧硝化、缺氧/厌氧反硝化及SND(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阶段一3#反应池、阶段二2#反应池和阶段三1#反应池的SND率分别达到37%、52%和58%左右.磷通过聚磷菌厌氧/缺氧释磷、好氧吸磷和反硝化除磷途径去除,阶段一4#池的反硝化吸磷量达到3 mg/L左右.降低好氧池ρ(DO)和改变缺氧池与厌氧池的进水量比例可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 物料衡算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立然 周晓莉 +1 位作者 朱光灿 袁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6-1473,共8页
为强化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通过调整进水C/N〔ρ(CODCr)/ρ(TN)〕、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比对CMICAO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察其对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SND(同步... 为强化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通过调整进水C/N〔ρ(CODCr)/ρ(TN)〕、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比对CMICAO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察其对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SND(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的去除效果也随之提高,C/N≥7时,前好氧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率达到61%,出水ρ(TN)≤9.0mg/L;在相同工况下,较低的C/N下反硝化除磷现象更明显.综合考虑,C/N在5~7范围内,可取得较好的整体脱氮除磷效果.优化工艺进水碳源分配可提高碳源利用效率,氮、磷的去除效果受进水流量比的影响较大,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比为2.0时,可强化缺氧池的反硝化除磷作用,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75%和92%,出水ρ(CODCr)、ρ(NH+4-N)、ρ(TN)和ρ(TP)分别为28.7、1.9、9.2和0.27 mg/L,通过优化实现了CMICAO工艺对氮、磷去除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C/N 进水碳源分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生物胁迫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美婷 余冉 +1 位作者 陈良辉 吴俊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对比研究了3种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NPs,包括纳米Ti O2(n-Ti O2),纳米Ce O2(n-Ce O2)和纳米Zn O(n-Zn O))在不同作用浓度下(0,0.1,1,10,50mg/L)对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代表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连续作用6h的毒性效应及作... 对比研究了3种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NPs,包括纳米Ti O2(n-Ti O2),纳米Ce O2(n-Ce O2)和纳米Zn O(n-Zn O))在不同作用浓度下(0,0.1,1,10,50mg/L)对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代表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连续作用6h的毒性效应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3种NPs对N.europaea的生物胁迫效应与其投加浓度均呈正相关.其中,50mg/L的n-Ce O2,n-Zn O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N.europaea细菌浓度,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抑制氨氧化速率.相同浓度条件下,n-Zn O对N.europaea的毒性影响最大,n-Ti O2影响最小.虽然n-Zn O释放的Zn2+对N.europaea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但n-Zn O及其产生的尺寸效应仍是其生物胁迫产生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氨氧化菌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时间对CMICAO工艺低温运行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朱光灿 雷晓芬 +1 位作者 许卓 吕锡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研究了低温下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CMICAO)工艺阶段运行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DO、ORP以及pH状态参数与污染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温8~10℃,泥龄13d,水力停留时间16h,污泥浓度2 680~3 560mg/L,污泥回流比30%,阶... 研究了低温下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CMICAO)工艺阶段运行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DO、ORP以及pH状态参数与污染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温8~10℃,泥龄13d,水力停留时间16h,污泥浓度2 680~3 560mg/L,污泥回流比30%,阶段1至6的运行时间为3、2.5、2、3、2.5、2h时,工艺出水TN、氨氮、NO3--N和T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1、1.1、7.4和0.8mg/L。硝化反应结束时,pH由下降转为上升,ORP上升趋于平缓,DO上升趋缓;反硝化结束时,ORP曲线明显跌落,pH由上升趋于平缓并略有下降;释磷结束后ORP曲线由下降趋于平缓。降低前好氧池DO浓度,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脱氮效率,节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 O(CMICAO)工艺 硝化 反硝化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和基质在生态浮床去除农村地表径流氮磷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舒婷 耿卓凡 +1 位作者 李想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3-942,共10页
为探究植物和基质在生态浮床去除农村地表径流氮磷中的作用,设置2个污染物浓度水平并构建4组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植物和基质均能强化生态浮床对水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去除.植物和基质使NH~+-N去除率分别提高17.7%~28.1%和21.9%~43.6%.... 为探究植物和基质在生态浮床去除农村地表径流氮磷中的作用,设置2个污染物浓度水平并构建4组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植物和基质均能强化生态浮床对水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去除.植物和基质使NH~+-N去除率分别提高17.7%~28.1%和21.9%~43.6%.高、低浓度下,基质使总磷(TP)去除率分别提高33.0%和1.9%,而植物使TP去除率分别提高40.5%和18.0%.植物对溶解态活性磷(SRP)的去除较基质更稳定.植物根系及基质强化了微生物介导的溶解态非活性磷(SNRP)的转化.高浓度下植物和基质的组合表现出稳定且高效的脱氮除磷性能,而低浓度下植物的氮磷去除率优于基质.此外,割茬短暂降低了植物对氮磷的去除率.综上,耦合植物和基质的组合式生态浮床有较高的水质适应性,适于农村地表径流的原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表径流 生态浮床 割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