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遗产与历史城市保护——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薇 王承慧 吴晓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线型道路是构成一个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城市特色、性格、意向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形成的线型道路作为一种城市遗产,如何通过评估进行确定,进而进行保护,是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一轮修编工作时重点... 线型道路是构成一个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城市特色、性格、意向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形成的线型道路作为一种城市遗产,如何通过评估进行确定,进而进行保护,是我们在2007—2008年进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一轮修编工作时重点探讨的问题,这里不揣浅陋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同时,也许使得相关读者对认识中国的历史城市能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和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保护 城市遗产 道路 南京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组成部分 城市肌理 城市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城林,南京
2
作者 仲德崑 周扬 +14 位作者 史永高 赖自力 刘先觉 薛冰 贺云翱 陶思炎 喻学才 张正康 童本勤 赵辰 张雷 王浩 张青萍 周琦 李海清 《中外建筑》 2009年第3期7-27,共21页
仲德崐:《中外建渤杂志每一期围绕一个城市做一个主题,以座谈的形式谈论城市、谈论建筑、谈论文化,我是受杂志社的委托来召开这次关于我们南京城市的论坛。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山水城林,南京论建”,“建”非宝剑的“剑”,而是... 仲德崐:《中外建渤杂志每一期围绕一个城市做一个主题,以座谈的形式谈论城市、谈论建筑、谈论文化,我是受杂志社的委托来召开这次关于我们南京城市的论坛。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山水城林,南京论建”,“建”非宝剑的“剑”,而是建设的“建”,如果是宝剑的“剑”,那么就有武林大会的意思了。我们请了南京各领域的专家,有规划方面、建筑方面、风景园林方面,还有一些不可缺少的文化人。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绝对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物质环境,而是一个文化的氛围。我记得沙里宁曾经讲过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人民在追求着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水城 风景园林 物质环境 杂志社 城市 文化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