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9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建筑学专业办学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建国 龚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前,研究型、国际化正成为中国许多大学的基本办学之道。文章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近年关于办学理念的新思考和国际化进程的实践,并总结了办学国际化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办学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东南大学的演进与探索
2
作者 段进 阳建强 +3 位作者 陈晓东 江泓 王承慧 殷铭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自1998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从以建筑学为基础的“设计能力”培养向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空间+”培养体系的转变。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规划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以面向职业规划师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向“以面向多元职业场景的城乡规划专业通识教育”转变,并构建了基于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建筑类大类学科基础-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规划管理、城市科学和规划设计等专门化方向基础”的三大逐层进阶的专业通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教育 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通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探索和创新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建国 龚恺 《南方建筑》 2010年第6期86-92,共7页
论文简要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教育的发展、分析和探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在回应新时代挑战背景下的改革思路及其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教学特色,并从中总结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东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点的风景园林建筑教育框架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专业硕士培养,需要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风景园林建筑的专题教学是既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具有风景园林学科本身特色的教学项目。社会需求中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考虑的要求与对设计人员的知识构成的要求同比增... 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专业硕士培养,需要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风景园林建筑的专题教学是既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具有风景园林学科本身特色的教学项目。社会需求中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考虑的要求与对设计人员的知识构成的要求同比增长,历史渊源与现代发展机遇也相互交织。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基于知识点的风景园林建筑教学框架,通过调研、分析、实践,进而形成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硕士学位 知识点 教学培养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类高校文科大类招生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东南大学秉文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颜 马心悦 +1 位作者 孔安琪 聂春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7,共5页
新文科建设项目指南中提出了“明确文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新定位新功能、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等要求,基于这一背景,现在的理工类高校推行多年的文科大类专业招生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若细究其中环节,仍能... 新文科建设项目指南中提出了“明确文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新定位新功能、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等要求,基于这一背景,现在的理工类高校推行多年的文科大类专业招生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若细究其中环节,仍能发现许多可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尝试从制度设计出发到目标实现,以东南大学秉文实验班为例,简述关于目前现状的解决策略及优化措施,为高校教改提供参考,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 秉文实验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建设和研究概况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卫 陈薇 李新建 《南方建筑》 2011年第5期30-33,共4页
经教育部批准,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于2009年6月正式进入建设期。实验室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设计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整合土木、材料、环境、交通、人文等优势学科的相关研究力量,增加投... 经教育部批准,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于2009年6月正式进入建设期。实验室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设计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整合土木、材料、环境、交通、人文等优势学科的相关研究力量,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继承传统、锐意开拓,在东亚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法与理论、建筑遗产性能退化机理、建筑遗产保护的绿色途径、建筑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上都取得了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成为我国城市和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最大、最重要的教育、科研、实践和对外交流的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大学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绿量密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研究——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息 卫笑 王晓俊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调控功能,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热红外拍摄提取地表温度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确定绿地中植物的种类、冠幅,结合公式完成对绿地绿量及... 校园绿地是城市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调控功能,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热红外拍摄提取地表温度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确定绿地中植物的种类、冠幅,结合公式完成对绿地绿量及绿量密度的计算,通过函数回归的方法分析绿量密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绿地的地表温度与绿量密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绿量密度存在大小阈值。当绿量密度≤小阈值(≤4.08 m 3/m 2)时,单位面积绿量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性,绿量的增加会起到显著的降温效果;当绿量密度处于大小阈值之间(4.08 m 3/m 2,16.32 m 3/m 2)时,单位面积绿量与温度仍有负相关性,但绿量的增加使降温效果有所下降;当绿量密度≥大阈值(≥16.32 m 3/m 2)时,绿地自身的温度特性相对稳定,受绿量增加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三维绿量 绿量密度 地表温度 测温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历史 和谐创新——解读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门建筑方案设计
8
作者 朱巍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7期50-56,共7页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门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着力于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使大门成为校园入口的标志,从而对和谐校园环境的创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大门 历史文脉 创新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承慧 吴晓 +1 位作者 权亚玲 巢耀明 《规划师》 2005年第4期62-64,共3页
为了实现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的良性过渡,促使学生尽早领会城市规划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团队进行了以“培育理性、激发热情”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专业 东南大学 改革实践 建筑设计教学 思维模式 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视角的东南大学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源 马晓甦 孙世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51,共8页
通过对20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设计教学历史的梳理,提出城市设计课程是目前我国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科目。东南大学作为建筑老四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近期在教学目的、阶段、运作与成果上提出一套相对... 通过对20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设计教学历史的梳理,提出城市设计课程是目前我国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科目。东南大学作为建筑老四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近期在教学目的、阶段、运作与成果上提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多年一线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为依托,立足学生的视角与感受,通过对学习过程中一些普遍性的疑惑与误区的分析,在教学中提出相关应对,具体包括明确总体定位、突出结构先行、强调整体连贯和关注生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大学 城市设计教学 结构先行 连贯 生态视角 学生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结合型城镇总体规划教学改革探索--东南大学的实践借鉴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兴平 权亚玲 +1 位作者 王海卉 孔令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110,114,共5页
城镇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了提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东南大学总体规划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从产学研结合型教学组织、课程设置、... 城镇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了提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东南大学总体规划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遵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从产学研结合型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综合的产学研结合型总体规划设计教学模式框架,形成了相对系统和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总体规划 教学改革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校园的价值及其保护——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 被引量:30
12
作者 阳建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62,共6页
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历史悠久,她们均源于中国20世纪初期创办的国立中央大学、私立金陵大学和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可谓是一脉相承。三个老校区严谨精致的空间格局、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 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历史悠久,她们均源于中国20世纪初期创办的国立中央大学、私立金陵大学和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可谓是一脉相承。三个老校区严谨精致的空间格局、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堪称中国近现代校园规划的杰出代表,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本文简述了三个老校区发展演变的历史沿革,剖析了老校区空间格局的形态特征与重要价值,最后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围绕如何进行老校区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提出战略性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校园 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更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静 谢泉 吴晓 《规划师》 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遴选、等级结构、空间布点、个体品质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校园雕塑的建设现状,提出校园雕塑建设应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 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遴选、等级结构、空间布点、个体品质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校园雕塑的建设现状,提出校园雕塑建设应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路,将规划、景观和雕塑作为一个环境的整体构成加以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全面地强化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雕塑 文化环境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设计为核心 以问题为导向 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思路与计划 被引量:21
14
作者 唐军 《风景园林》 2006年第5期66-68,共3页
从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需求出发,在教学思想、教学构架、教学特色等方面阐述了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景观学)本科教育的理念与构想。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研究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线的中端--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图书馆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昉 齐康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2期54-58,共5页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以书本和影像资料形式集聚的场所及建筑物。藏、借、阅是它的基本功能。在高校建筑群中图书馆则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不少高校常将它布置在建筑群轴线的中端,便于周围学科、学生来借阅。
关键词 图书馆 东南大学 设计 九龙湖校区 人类文化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三维点云数据的小型景观空间微气候分析方法探究——以东南大学梅庵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实 李翔宇 +1 位作者 张潇涵 汪瑞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103,共6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微气候研究愈发引起学界关注。过往研究表明,植被是影响景观空间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微气候研究及模拟过程中,植被要素因其自身形态的复杂性往往无法被精准量化,造成现状植被与模拟软件中的植被形态存在偏... 在“碳中和”背景下,微气候研究愈发引起学界关注。过往研究表明,植被是影响景观空间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微气候研究及模拟过程中,植被要素因其自身形态的复杂性往往无法被精准量化,造成现状植被与模拟软件中的植被形态存在偏差,导致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所降低。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升植被建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即利用现状植被三维点云模型辅助在Envi-met软件中精确建模,以提高景观微气候模拟研究结果的精准度。选取东南大学梅庵周边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分析方法予以运用,在验证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以实测数据为参照,综合比较点云植被模型与Envi-met自带植被模型在计算结果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植被点云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更为接近,尤其体现在风速测算上。该方法也可为后续微气候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被 三维点云数据 微气候分析 Envi-me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为首位”的学生工作体系应对当代大学生“内卷”问题的路径探究——以东南大学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为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润 刘政伟 +2 位作者 史婉莹 余家仪 陈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2期52-55,共4页
“内卷”问题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内卷”问题的主要内涵及其根源,结合东南大学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构建了“生为首位”的学生工作体系。学校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聚焦服务育人... “内卷”问题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内卷”问题的主要内涵及其根源,结合东南大学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构建了“生为首位”的学生工作体系。学校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聚焦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服务国家战略,以期有效应对“内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生为首位” “三育人” 学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改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聪惠 胡樱 吴韵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为适应当前专业实践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普及等时代特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与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建设实践,首先从内容架构、知识串联、教学组织以及设计课联动4个方... 为适应当前专业实践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普及等时代特征,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与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建设实践,首先从内容架构、知识串联、教学组织以及设计课联动4个方面解析了基于开放式议题集成知识模块的风景园林专题研讨课的特征。并以东南大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为载体,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分解重构、开放式议题选取与设置、基于开放式议题的教学组织、设计课打通整合等方面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学 研讨课 城市绿地系统 开放式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多元语义模型生成方法
19
作者 张承文 淳庆 +2 位作者 李盼 花全均 林怡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40,共13页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建筑基本构件库.然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德胜门箭楼进行技术实践,通过建筑基本构件库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结构安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同时生成用于细节展示的建筑模型,以及可直接用于计算分析的结构模型.研究成果为实现建筑遗产数字化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参数化 有限元 建筑信息模型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方法·范式:论语言学对建筑功能主义的修正
20
作者 刘鹤群 刘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I0003,共7页
在西方人文学科“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建筑危机的背景下,建筑学与语言学建立结构性关联。基于对1960年代功能主义变革之际相关理论的知识考察,揭示语言学介入下功能主义从狭义功用到符号观念、从功能至上到结构方法、从生物类比到语... 在西方人文学科“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建筑危机的背景下,建筑学与语言学建立结构性关联。基于对1960年代功能主义变革之际相关理论的知识考察,揭示语言学介入下功能主义从狭义功用到符号观念、从功能至上到结构方法、从生物类比到语言范式的修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功能主义 语言学 符号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