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来自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苗 张静 宇业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本文以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工科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三个方面问题。调查反映出:在大学初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培养教育是必要的,且这时机也是最佳的;高校就业指... 本文以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工科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三个方面问题。调查反映出:在大学初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培养教育是必要的,且这时机也是最佳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不可或缺,但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改革;对重点大学工科类大学生更应该重视情商方面的素质培养。基于此调查,提出了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实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内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和分阶段实施等改革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 就业指导 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路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孙莉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5,共4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趋势所向,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文章阐述了问题导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趋势所向,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文章阐述了问题导向的理论基础及当前思政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进行优化,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导向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玲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106,共4页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具有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浸润的教育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大学生具有目标引导、行为参与、价值塑造的教育功能。充分发...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具有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浸润的教育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大学生具有目标引导、行为参与、价值塑造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协同联动机制,家庭育人与高校育人的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力量的整合,是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 “家-校”育人 大学生契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花 徐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12,共4页
高校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社会现实的压力会非常直观地映射到高校教育中来,功利化、空虚化、自由化、盲目崇拜等思想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其原因是脱离现实的教育无法走入大学生的内心,... 高校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社会现实的压力会非常直观地映射到高校教育中来,功利化、空虚化、自由化、盲目崇拜等思想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其原因是脱离现实的教育无法走入大学生的内心,纯粹的知识化传承无法适应社会现状,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美育的大力推动。社会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和人文情怀的提高,更需要大学生具有审美情怀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研究
5
作者 江莉莉 顾金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47-151,154,共6页
民初以来,学生自治制度在中国兴起,学生自治会成为高校中重要的学生自治组织和机构,在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社会变革发展成为被多方争取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通过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南京大学的学生自治会进行... 民初以来,学生自治制度在中国兴起,学生自治会成为高校中重要的学生自治组织和机构,在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社会变革发展成为被多方争取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通过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南京大学的学生自治会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以学生自治会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关心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敏锐地感受到了社会面临的重大转折,学生自治会的功能和作用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国立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自治会 国立南京大学 中共地下党组织 解放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学生主体培育探析
6
作者 陈星 蒙怡馨 杨玲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的工作,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成为主体以对抗物的统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成为主体以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的未来需要自身成为主体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艺术高校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的工作,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成为主体以对抗物的统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成为主体以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的未来需要自身成为主体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大学生培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是培育大学生其他方面主体性的基础条件;培育为社会主体,使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社会存在;培育为共同体主体,使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教育内容层面着手,确立大学生的主体观念;其次提供实践机会,锤炼大学生的主体动能;最后结合艺术院校的艺术资源,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应当协同发力,为培育大学生主体创设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主体培育 中国式现代化 艺术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与思考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强 施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4,共3页
伴随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扩招而产生的贫困学生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帮困助学的工作体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资助体系 政策 思考 收费制度 扩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的内涵逻辑、机遇挑战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剑锋 刘慧 曹海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4-77,共4页
作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框架下的系统工程,“大思政课”有其特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大思政课”建设的内涵逻辑在于育人主体之大、育人对象之大、育人场域之大。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作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框架下的系统工程,“大思政课”有其特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大思政课”建设的内涵逻辑在于育人主体之大、育人对象之大、育人场域之大。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国机遇和深化思政课改革的最佳机遇,“大思政课”的建设面临着责任时代性仍应加强、目标引领性尚需深化、内容针对性亟待提升的三大挑战。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需要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教材使用、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实施六个方面建构有广度的全课程育人模式,实现铸魂育人的最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宇业力 石开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我国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性化"。作为实现社会和谐重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体现人性化,实现人性化,本文对... 我国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性化"。作为实现社会和谐重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体现人性化,实现人性化,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化 以人为本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宇业力 李青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19,共3页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工作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使用与培养的关系;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进口与出路的关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工作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使用与培养的关系;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进口与出路的关系;知识储备与能力素质的关系;专职与兼职的关系;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强 宇业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6-89,共4页
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为此,必须正确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与困境,充分肯定创业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创业教育 途径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治理 被引量:50
12
作者 孙莉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9,239,共6页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网络舆情类型,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研判和治理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支撑,但其"爆炸式"的数据特性又会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研...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网络舆情类型,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研判和治理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支撑,但其"爆炸式"的数据特性又会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层次分析法融合了层次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思想,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模型构建具有很强的契合度。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路径包括:构建合理的研判体系和标准;借助专职人员的逻辑理性弥补大数据的缺陷;编撰高校网络舆情关键词词典;发挥在高校学生关系网中处于关键节点的人员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 网络舆情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宇业力 顾友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1,共5页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两种基本理论,即"物性论"和"人性论"。与其相对应,也形成了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由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两种基本理论,即"物性论"和"人性论"。与其相对应,也形成了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由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物性化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培育的现实进路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海燕 王汉卿 蒋丽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2期27-30,共4页
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有力地回答新的叙事语境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遵循,也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专业化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自觉。考察“三全育人”视域下建构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的现实挑战有: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不系统... 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有力地回答新的叙事语境下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遵循,也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专业化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自觉。考察“三全育人”视域下建构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的现实挑战有: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不系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制度不完备、高质量的“三全育人”培育机制未成型。由此观之,未来培育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的现实进路有:第一,运用系统思维建构完备的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第二,探索建构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制度。第三,建设高质量的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海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更多的资源和要素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新的考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能力形成新的挑战。高校应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思想政治教...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更多的资源和要素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新的考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能力形成新的挑战。高校应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系,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支撑效果,通过加强大学生自组织管理提升整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视域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杰 王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0-163,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认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认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新形势和新情况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创新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论 课程教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当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后现代性的特征:强调去中心,崇尚多元价值;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倡导差异性;反对绝对真理,强调不确定性。这一现实状况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双重影响,需要我们以积极开放的态度看待,克服其消极影响,借鉴其积极... 当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后现代性的特征:强调去中心,崇尚多元价值;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倡导差异性;反对绝对真理,强调不确定性。这一现实状况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双重影响,需要我们以积极开放的态度看待,克服其消极影响,借鉴其积极意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性 多元化 差异性 不确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管理的考察——基于马克思·韦伯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强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7期50-52,共3页
文章从马克思·韦伯、丹尼尔·贝尔到弗朗西斯·福山都遵循对现象进行考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在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中得出对管理的认识。管理是一个宏大的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文章通过对几种不同的管理现... 文章从马克思·韦伯、丹尼尔·贝尔到弗朗西斯·福山都遵循对现象进行考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在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中得出对管理的认识。管理是一个宏大的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文章通过对几种不同的管理现象的考察去探寻其背后的意义,揭示管理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价值 马克思·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演化型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变规律
19
作者 孙莉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本文基于百度新闻搜索,通过软件对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语义演化特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关键词进行数量统计,分析研究以创造网络流行词汇为特征的社会公共事件的动态趋势及演变规律,以达到对相应事件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 百度新闻 网络流行语 语义演化 公共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热运用与冷思考 被引量:37
20
作者 宋健刚 高明 +2 位作者 阳甜甜 邱文教 秦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0,共5页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理念与模式的大力推行与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热土。文章通过透析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规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升...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理念与模式的大力推行与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热土。文章通过透析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规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升级的必然选择,是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端要素配置优化的必要之举。在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文章冷静地反思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问题,并就如何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格局以及建立课程思政各要素力量的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做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