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樊祥山 余慧萍 +5 位作者 孟凡青 张东生 周强 吴鸿雁 杨军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检测Ezrin和Galectin-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1例乳腺IDC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 目的检测Ezrin和Galectin-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1例乳腺IDC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z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大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Ezrin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亚细胞定位(P=0.000),而Galectin-3则具有明显的表达强度差异(P=0.000)。在IDC组,Ez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323,P=0.001)、TNM分期(rs=0.334,P=0.001)、肿瘤最大径(rs=0.227,P=0.005)呈正相关,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Galectin-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337,P=0.001)和TNM分期(rs=0.269,P=0.007)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直径以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Galectin-3表达与Ezrin表达亦呈正相关(rs=0.360,P=0.000)。结论Ezrin和Galec-tin-3的亚细胞定位或(和)表达水平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Ezrin和Galectin-3高表达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Ezrin和Galectin-3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EZRIN GALECT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邓红 李海浪 +3 位作者 张彤 刘东风 王筠 刘必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 (RO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6h后 ,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 (RO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6h后 ,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用半定量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糖导致系膜细胞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升高 ,上调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 ,随时间延长更为明显 ;茶多酚干预可拮抗高糖时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结论 高糖能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ROS产生增加 ,上调TGF β1mRNA和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活性氧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群 李海浪 +3 位作者 邓红 张有为 陈露露 刘必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29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h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茶多酚对高...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h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ICAM-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均增加(P<0.05);茶多酚干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表达的增加,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红 张彤 +1 位作者 苏宁 刘必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6,24,F005,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系膜细胞在高糖(35mmol/LD-糖)条件下加入或不加入茶多酚(20μg/ml)培养至36h,运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系膜细胞在高糖(35mmol/LD-糖)条件下加入或不加入茶多酚(20μg/ml)培养至36h,运用化学比色法、放射免疫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活性氧(SOD和MDA)、Ⅳ型胶原的含量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其含量的改变;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细胞内Ⅳ型胶原的表达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其表达的改变。结果:高糖使系膜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使培养的系膜细胞上清液中及细胞内Ⅳ型胶原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提高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系膜细胞合成和分泌Ⅳ型胶原。结论:高糖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加,促进Ⅳ型胶原合成和分泌,茶多酚可有效干预高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糖 肾小球系膜细胞 活性氧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路新丽 张东生 +4 位作者 顾宁 郑杰 唐秋莎 金立强 万美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结果:MTT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1ml,在极限浓度时的LD50测不出,MTD值达到6 g/kg;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应用于肿瘤热疗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致突变作用 混悬液 致畸 溶血作用 MTT 腹腔注射 溴化 纳米级 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杜益群 张东生 +5 位作者 倪海燕 顾宁 颜士岩 唐秋莎 金立强 万美玲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研究用于肿瘤热疗的自制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采用MTT试验评价其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Fe3O4磁性纳米粒子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研究用于肿瘤热疗的自制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采用MTT试验评价其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Fe3O4磁性纳米粒子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MTT结果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均属对细胞无毒性范畴;溶血试验中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溶血率为0.514%,远小于5%,表明实验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其LD50为7.57g/kg体重,其95%的可信区间为6.18~9.27g/kg体重,属实际无毒范畴,且具有较广的安全值范围.微核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阳性对照CTX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材料无致畸或致突变作用.从实验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自制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肿瘤磁流体热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FE3O4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时细胞间相互作用对共培养ECV304细胞的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邓红 李海浪 +2 位作者 王凯 曾玉 刘必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高糖时系膜细胞对体外共培养的ECV304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ECV304细胞和系膜细胞不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干预组,并与... 目的:研究高糖时系膜细胞对体外共培养的ECV304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ECV304细胞和系膜细胞不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干预组,并与两种细胞分别单独培养进行比较,培养36h后,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测定培养ECV304细胞内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在共培养模型中,高糖抑制SOD活性,促进MDA产生,上调共培养模型中ECV304细胞TGF-β1mRNA表达,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的ECV304细胞,茶多酚干预可拮抗高糖时ECV304细胞的上述改变。结论:(1)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和ECV304细胞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促进共培养的ECV304细胞产生活性氧和上调TGF-β1的表达。(2)茶多酚通过干预这种细胞间相互作用,保护ECV304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培养 葡萄糖 茶多酚 活性氧 转化生长因子Β ECV30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倪海燕 张东生 +5 位作者 顾宁 杜益群 颜士岩 唐秋莎 万美玲 金立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硫酸盐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级锰锌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及热重分析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在20℃室温,200kHz的交变磁场下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热效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 以硫酸盐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级锰锌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及热重分析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在20℃室温,200kHz的交变磁场下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热效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锰锌铁氧体为尖晶石结构,圆形,平均粒径在50nm左右,粒度较均匀,居里温度随Zn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升温可至肿瘤热疗的有效温度范围;且升温的速度及恒定时的温度与锰锌铁氧体的含量、磁场强度有关,含量高,场强大,升温速度快,恒定温度高;另外,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恒定时所能达到的温度随Zn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为肿瘤热疗的控温、恒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磁性纳米粒 肿瘤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时内皮细胞产生NO、NOS和ICAM-1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玉 邓红 +1 位作者 王筠 苏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一氧化氮(NO)量及其合酶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鄄1)的变化,以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ECV304,加入不同培养液,... 目的: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一氧化氮(NO)量及其合酶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鄄1)的变化,以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ECV304,加入不同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干预组,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的代谢产物NO2/NO3鄄(NOX-)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NOS活性,用逆转录鄄多聚酶链反应(RT鄄PCR)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ICAM鄄1的基因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NO含量、NOS活性、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且ICAM鄄1的蛋白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茶多酚干预组显著抑制高糖时NO含量、NOS活性以及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高糖时内皮细胞NOS的激活、NO的大量释放以及ICAM鄄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早期进展起一定作用,茶多酚对这种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茶多酚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Fe_3O_4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益群 张东生 +5 位作者 倪海燕 顾宁 颜士岩 唐秋莎 金立强 万美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图像分析等技术进行特性研究;在高频交变磁场下观察Fe3O4纳米磁流体的体外升温情况.制备的Fe...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图像分析等技术进行特性研究;在高频交变磁场下观察Fe3O4纳米磁流体的体外升温情况.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属尖晶石型铁氧体、圆形,粒径20nm左右,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3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纳米粒 肿瘤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S_3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梅 王子妤 张东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研究了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化学方法制备A s2S3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EDS)对A s2S3纳米粒进行分析表征,以形态学、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体外研究不同浓度的A s2S3纳米粒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同... 研究了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化学方法制备A s2S3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EDS)对A s2S3纳米粒进行分析表征,以形态学、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体外研究不同浓度的A s2S3纳米粒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同时与传统剂型的A s2S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A s2S3纳米粒平均直径约为80nm,电镜下呈圆形,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EDS证实其为A s2S3,无其他成分;A s2S3纳米粒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耐性,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诱导率明显高于相同浓度传统剂型的A s2S3处理组(p<0.001).表明化学法可以制备A s2S3纳米粒;与传统剂型的A s2S3相比,A s2S3纳米粒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S3 纳米粒 SMMC-77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s_2O_3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邢宝玲 张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34,共6页
目的:制备将药物治疗与热疗相结合的靶向抗癌药物新剂型-As2O3磁性脂质体.方法:用改良的湿化学法制备MnxZn(1-x)Fe2O4(锰锌铁氧体)纳米磁性粒子,运用透射电镜和PE热分析系统进行表征,在高频交变磁场下进行体外加热试验,MTT实验检测其细... 目的:制备将药物治疗与热疗相结合的靶向抗癌药物新剂型-As2O3磁性脂质体.方法:用改良的湿化学法制备MnxZn(1-x)Fe2O4(锰锌铁氧体)纳米磁性粒子,运用透射电镜和PE热分析系统进行表征,在高频交变磁场下进行体外加热试验,MTT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采用薄膜-超声法加高速搅拌制备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系统和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原子荧光光度计检验脂质体中As2O3的包封率.结果:MnxZn(1-x)Fe2O4纳米磁性粒子近似球形,粒径20~40 nm,无细胞毒性,居里温度随锰锌比例的不同分布在97℃~140℃之间,其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35℃~47℃并保持恒定.以此磁性材料为载体制成的As2O3磁性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2±125)nm,其中含有As2O3和MnxZn(1-x)Fe2O4的成份,药物包封率达到71.16%.结论:MnxZn(1-x)Fe2O4纳米粒子是制备医用磁性脂质体的良好载体,采用薄膜-超声法加高速搅拌可制备纳米级As2O3磁性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磁性脂质体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宝玲 张东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材料 磁性脂质体 纳米材料 磁定位功能 急性白血病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黄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梅 王子妤 张东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研究了含砷类中药新剂型—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为深入探讨雌黄抗癌的尺寸效应、作用机理和新的制剂工艺奠定基础。采用化学法制备雌黄纳米粒:(1)以砒霜、硫代乙酰胺(TAA)和盐酸为原料,分别用不同溶剂、控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体系pH值... 研究了含砷类中药新剂型—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为深入探讨雌黄抗癌的尺寸效应、作用机理和新的制剂工艺奠定基础。采用化学法制备雌黄纳米粒:(1)以砒霜、硫代乙酰胺(TAA)和盐酸为原料,分别用不同溶剂、控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体系pH值、加入表面活性剂对比研究制备雌黄纳米粒;(2)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S)对雌黄纳米粒进行分析表征。实验制备了五种不同粒径的雌黄纳米粒,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直径大小约为20nm、60nm、80nm1、40nm和4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黄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对IGFB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秀锦 张有为 +2 位作者 邓红 陈露露 陈平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试图证实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初步探讨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对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与成纤维细胞HELF共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分别于0、48、72和96... 目的:试图证实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初步探讨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对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与成纤维细胞HELF共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分别于0、48、72和96h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种细胞中IGFBP7的表达。结果:两种细胞经共培养48h后,SW480细胞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HELF细胞原不表达IGFBP7,经与肿瘤细胞共培养48h后,开始表达IGFBP7并与共培养时间成正相关。结论: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促进二者表达IGFBP7,提示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可能对结肠癌演进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成纤维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 IGFBP7 细胞间相互作用 共培养 结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