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态时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婧 任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和消散实际受多周期的交通流冲击波影响,产生来源非常复杂,建模也很困难.正因如此,有关拥堵时空扩散性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层面.基于直接采集交通数据可进行定量分析,但数据的细粒度特性使信号不够平稳,在多时间尺度... 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和消散实际受多周期的交通流冲击波影响,产生来源非常复杂,建模也很困难.正因如此,有关拥堵时空扩散性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层面.基于直接采集交通数据可进行定量分析,但数据的细粒度特性使信号不够平稳,在多时间尺度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特征,缺乏有效的知识挖掘思路和方法.针对拥堵区域交通参数时空相关性问题,在皮尔逊相关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并采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将道路实测速度轨迹分解为多时间尺度的趋势和细节分量.应用该方法提出的相关性指标和数据分段算法,对典型交通拥堵扩散算例进行了分析,借助相关性状态变化刻画了拥堵在时空中扩散的定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 交通拥堵 拥堵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交通网络均衡的共享停车容量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常玉林 陈为华 孙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9-775,共7页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车用户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共享停车选择概率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相继平均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内嵌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而求解上层模型.对常州市金坛区CBD区域的部分路网进行模拟测试.研究表明:在不同共享停车容量分配下,停车管理平台收益随着容量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而用户的出行费用随着共享停车容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合理地分配共享停车容量可以实现停车管理平台收益与共享停车需求之间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与工程 共享停车容量 双层规划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迁徙大数据的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项昀 徐铖铖 +2 位作者 于维杰 华雪东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1-246,共6页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119]km、[119,1594]km和[1594,3000]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463]km、[318,983]km和[2477,30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城市对外交通 客运方式 优势出行距离 分担率 人口迁徙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交通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4
作者 陆文琦 芮一康 +1 位作者 冉斌 谷远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适应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精细化交通流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Hybrid Deep Learning, HDL)的车道级交通流速度预测模型.模型以智能网联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为基础,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速度序列分解为... 为适应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精细化交通流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Hybrid Deep Learning, HDL)的车道级交通流速度预测模型.模型以智能网联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为基础,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速度序列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残差分量,并将所得分量重构为模型输入;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框架;为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选择北京市二环路多个连续车道断面速度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HDL模型在不同车道均有理想的预测结果,单步和多步预测精度均显著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速度预测 混合深度学习 交通流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琪 王炜 +2 位作者 华雪东 魏雪延 梁鸣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1,共7页
为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帮助决策者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中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各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居民出行的广义出行费用(即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包括出行时间和票价等)可以确定... 为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帮助决策者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中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各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居民出行的广义出行费用(即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包括出行时间和票价等)可以确定城市中常见交通方式出行所需的平均花费水平,从而构建出同一出行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概率密度曲线,对概率密度曲线进行分析和拟合可以得到固定形式的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综合交通运输 客运方式选择 优势运距 概率密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结构优化下的城市停车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怡 常玉林 张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46,共6页
停车需求预测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基础。基于机动车保有量建立了城市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分别运用传统的数学分析方法和交通结构优化方法建立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数学分析模型是以灰色模型与平滑指数模型的组合预测得到未来年机... 停车需求预测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基础。基于机动车保有量建立了城市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分别运用传统的数学分析方法和交通结构优化方法建立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数学分析模型是以灰色模型与平滑指数模型的组合预测得到未来年机动车保有量;交通结构优化模型是以城市交通效率最大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函数,得到机动车在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担率。最后以金坛市为例,对中心城区规划年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交通结构优化模型与传统的数学分析方法相比,得到的机动车保有量减少了0.2万辆,城市停车需求为14.2万个,结果更为准确,数据的依据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停车需求预测 机动车保有量 灰色-指数组合预测方法 交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型
7
作者 彭显玥 王昊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5,共18页
为缓解城市布局等问题导致的潮汐交通拥堵现象,提出了一种潮汐交通状态下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策略.依据交通供需关系及交通量进出平衡,构建了以干线吞吐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冲击波理论,构建了以过饱和方向车... 为缓解城市布局等问题导致的潮汐交通拥堵现象,提出了一种潮汐交通状态下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策略.依据交通供需关系及交通量进出平衡,构建了以干线吞吐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冲击波理论,构建了以过饱和方向车均延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二次规划模型.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实现可变带宽绿波的分段优化,构建了以非饱和方向带宽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三阶段优化方法求解模型,获得潮汐干线的最优控制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优化干线吞吐量,控制过饱和方向的延误,并为非饱和方向提供可变带宽绿波,从而满足潮汐交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 干线信号协调 过饱和交通控制 约束松弛 可变带宽绿波控制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网络货运交通方式的优势运距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项昀 王炜 +3 位作者 郑敦勇 王宝杰 华雪东 魏雪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9,共7页
为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下,研究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4种货运交通方式的优势运输距离范围(以下简称优势运距),提出基于分担率函数的优势运距量化分析方法.首先界定了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 为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下,研究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4种货运交通方式的优势运输距离范围(以下简称优势运距),提出基于分担率函数的优势运距量化分析方法.首先界定了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距内涵;其次,以货运方式分担率分析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各货运方式的绝对运距模型与相对优势运距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50~3 000 km运距范围内,航空货运不具备绝对优势运距,公路、铁路、水路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分别是50~477、477~1 168、1 168~3 000 km;而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货运方式的相对优势运距分别为50~303、526~1 004、2 410~3 000、1 681~2 283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货运方式 绝对优势运距 相对优势运距 分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ACC渗透率条件下的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1 位作者 王炜 万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104,共8页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模型和由加州伯克利PATH实验室实车测试验证的CACC模型分别作为传统车辆跟驰模型和CACC车辆跟驰模型.依据传统车辆在扰动下的稳定性,确定高稳态速度和低稳态速度,并考虑两种车型相对数量、相对位置的随机性,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稳态速度下,不同CACC渗透率时混合车队均整体稳定;在低稳态速度下,当CACC渗透率较小时,车队整体不稳定,CACC渗透率需达到50%以上时,才有可能使得混合车队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稳定性 跟驰模型 混合交通流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稳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辅助驾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王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8-194,共7页
针对常规人工驾驶车辆和网联辅助驾驶车辆随机混合的交通流,分析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紧跟常规车的网联车退化为常规车的跟驰特性,提出了网联车随机退化为常规车情形的数学期望表达式,进而建立网联车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一般性分析方法... 针对常规人工驾驶车辆和网联辅助驾驶车辆随机混合的交通流,分析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紧跟常规车的网联车退化为常规车的跟驰特性,提出了网联车随机退化为常规车情形的数学期望表达式,进而建立网联车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一般性分析方法.选取全速度差模型和智能驾驶员模型分别作为常规车和网联车跟驰模型,进行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案例分析,考虑常规车与网联车相对数量及相对空间位置的随机性,设计上匝道瓶颈交通安全影响的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网联车有助于提升交通流稳定性与安全性,平衡态速度越接近9.8~10.6 m/s速度范围,混合交通流满足稳定状态所需的网联车市场率临界值越大;当网联车市场率大于0.37时,混合交通流可在任意平衡态速度下稳定;相比于常规车交通流,网联车交通流的交通安全水平可提高54.29%~7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稳定性分析 交通安全 网联辅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C车辆跟驰建模及混合交通流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冉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建立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跟驰模型,并分析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尾部碰撞安全及交通排放.考虑车辆期望车头间距随速度动态变化的交通流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动态车头间距策... 建立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跟驰模型,并分析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尾部碰撞安全及交通排放.考虑车辆期望车头间距随速度动态变化的交通流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动态车头间距策略的CACC跟驰模型,推导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析CACC提高通行能力的交通流运行机理.设计高速公路上匝道瓶颈数值仿真实验,评估不同CACC比例下的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隐患,以及油耗、CO、HC、NOx的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CACC模型能够在交通流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较高的交通流密度显著提升通行能力,同时有利于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风险及交通排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数值仿真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前车反馈的智能网联车辆跟驰模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冉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
基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跟驰特性,本文研究CAV跟驰模型.考虑多前车电子节气门角度反馈,构建CAV跟驰模型,并应用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所提模型稳定性判别条件.以考虑3辆前导车的CAV跟驰模型为例,设计数值仿... 基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跟驰特性,本文研究CAV跟驰模型.考虑多前车电子节气门角度反馈,构建CAV跟驰模型,并应用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所提模型稳定性判别条件.以考虑3辆前导车的CAV跟驰模型为例,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不同CAV比例时混合交通流的安全性.模型稳定性分析表明:所提模型相比已有模型(CAV的T-FVD模型及常规车辆FVD模型)具备更优的稳定域,且考虑前车数量越多、多前车反馈权重系数越大,所提模型的稳定性越好;相同取值条件下,距离越远处的前车反馈权重系数对所提模型稳定性的影响越大.数值仿真表明,CAV有利于降低交通流的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稳定性分析 智能网联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常规公交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静娴 杨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2-1047,共6页
为揭示城市公交服务指标之间的潜在相关性和分析各指标对常规公交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度,以609份南京市常规公交服务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利用GTT算法和MLE算法,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公交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挖掘常规公交服务指标与乘客总体... 为揭示城市公交服务指标之间的潜在相关性和分析各指标对常规公交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度,以609份南京市常规公交服务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利用GTT算法和MLE算法,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公交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挖掘常规公交服务指标与乘客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网络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贝叶斯网络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由置信度传播算法获得的推理结果得到的7项主要影响因素中,候车时间的负效应-31.4%最为显著,车内卫生的正效应最为明显,高达33.7%,行车准点性和换乘便捷性各自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且正负影响域较大,分别为-26.6%~23.1%和-20.9%~27.3%,车内有无座椅、候车环境和空调的配备具有较高的绝对影响域,均高达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公交服务 乘客满意度 贝叶斯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诱导与信号控制协同优化策略仿真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灏 刘攀 +1 位作者 徐铖铖 柏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基于微观仿真软件PARAMICS的城市车辆诱导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流程,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仿真实验的最优协同策略.通过对PARAMICS进行二次开发,基于固定式信号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以及区域联动信号控制3种信号控制策略,结合用户遵... 基于微观仿真软件PARAMICS的城市车辆诱导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流程,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仿真实验的最优协同策略.通过对PARAMICS进行二次开发,基于固定式信号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以及区域联动信号控制3种信号控制策略,结合用户遵从度和诱导信息发布频次,设计13种不同诱导策略.研究共计完成仿真实验7 800次,根据仿真数据建立平均路段占有率-系统总行程时间回归模型,进而得到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最优协同策略.结果显示,不同信号控制下该最优协同策略降低总行程时间0~23.14%.同时可移植性测试显示,在可移植性测试路网中最优协同策略较基础方案降低总行程时间0~10.67%,与最优策略总行程时间差异小于3.5%,因此该最优协同策略具有较好的可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同优化策略 微观仿真 交通诱导 交通信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交通分配方法族谱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炜 王建 +3 位作者 华雪东 于维杰 陈思远 魏雪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9,共10页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通分析平台软件“交运之星-TranStar”中。该技术体系包括:“模型关键参数”“交通阻抗函数”“交通网络交通分配基础模型与快速算法”3部分模块组合的分析模型一体化;面向步行、自行车、机动车及公共交通等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分析对象一体化;针对城市土地开发,交通网络建设,交通管理控制,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交通政策制定等应用场景一体化。选取南京市道路网络和公交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具有处理超万节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能力,对各类交通模式、典型业务场景的分析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分配一体化 交通系统分析 多模式网络 并行计算 交运之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机动车骑手交通行为安全性评价量表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水潮 贺康康 董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为评价非机动车骑手交通行为的安全性水平,提出一种评价量表的设计方法。在确定安全性评价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先设计拟定各二级指标所对应的测试问题,并形成初试量表。然后用Likert量表法,选取200人对初试量表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 为评价非机动车骑手交通行为的安全性水平,提出一种评价量表的设计方法。在确定安全性评价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先设计拟定各二级指标所对应的测试问题,并形成初试量表。然后用Likert量表法,选取200人对初试量表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初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剔除部分不合适的问题,最终得到最终量表。结果表明,用Likert量表法能设计出有效的非机动车骑手交通行为安全性评价量表,该量表可用于AHP法、模糊积分法等评价模型,以此可对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行为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测试量表 非机动车骑手 Likert量表法 交通行为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低收入通勤者活动-出行行为模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龙 陈学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3-1019,共7页
为了分析影响低收入通勤者活动-出行的因素,揭示活动与出行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南京市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低收入通勤者活动-出行模型.统计数据表明,低收入通勤者较多进行生存型活动,较少参与维持型活动和休闲型... 为了分析影响低收入通勤者活动-出行的因素,揭示活动与出行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南京市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低收入通勤者活动-出行模型.统计数据表明,低收入通勤者较多进行生存型活动,较少参与维持型活动和休闲型活动,出行链以简单工作链为主,电动车是其主要出行方式.模型标定结果显示,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可达性对低收入通勤者的活动参与、出行生成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并且活动-出行模式变量间也存在较强的相互关系.社会经济属性、可达性主要通过活动参与间接影响出行生成,而方式选择主要受社会经济属性和出行生成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通勤者 活动-出行行为 影响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在交通分配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常玉林 汪小渟 张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4,49,共5页
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搜索到最优路径,通过分析车流经过信控交叉口的到达和驶离状况,提出一种考虑交叉口信控延误的改进蚁群算法模型.首先,用交叉口的信控延误和路段行走时间对基本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方程进行改进,建立全新的信息素更... 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搜索到最优路径,通过分析车流经过信控交叉口的到达和驶离状况,提出一种考虑交叉口信控延误的改进蚁群算法模型.首先,用交叉口的信控延误和路段行走时间对基本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方程进行改进,建立全新的信息素更新模型;其次,通过应用改进后蚁群算法对路网各路段的车流量进行分批分配,设计考虑交叉口延误的路段增量分配流程;最后,基于java程序语言,对路网的流量分配进行仿真,并且和基本蚁群算法对路网运行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能够降低路网中路段和交叉口使用率,具有良好的寻优性,并能有效均衡路网流量和缓解交叉口的通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分配 交叉口延误 蚁群算法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交道路左转饱和交通量的MULTIBAND改进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常玉林 郑献予 张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降低相交道路左转饱和交通量对干线车流的影响,提高干线协调控制效益,在MULTIBAND模型的基础上,对于相交道路左转交通量在周期内饱和的交叉口,在计算其下游路段绿波带宽时,将相交道路的部分左转相位时间计入协调方向相位中,并在模型... 为降低相交道路左转饱和交通量对干线车流的影响,提高干线协调控制效益,在MULTIBAND模型的基础上,对于相交道路左转交通量在周期内饱和的交叉口,在计算其下游路段绿波带宽时,将相交道路的部分左转相位时间计入协调方向相位中,并在模型中考虑相交道路左转相位早闭或滞后于协调方向相位对带宽求解的影响.模型的求解和仿真表明,改进的MULTIBAND模型不仅更有利于获得最大带宽,并能有效降低干道中直行车辆的延误和交叉口停车概率,尤其是相交道路左转相位处于滞后相序时,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干道协调控制 多带宽模型 转向交通量 相序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网络安全风险辨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建 程泽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12,共9页
道路交通网络安全风险辨识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从多源异构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交通动态演化规律辨识与态势分析、交通风险评估及预警3个层面对道路网络安全风险辨识领域的研究方法、模型及存在不足进行概括,并进行了实地调查.总... 道路交通网络安全风险辨识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从多源异构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交通动态演化规律辨识与态势分析、交通风险评估及预警3个层面对道路网络安全风险辨识领域的研究方法、模型及存在不足进行概括,并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发现:多源交通信息采集主要以2种或3种交通传感器数据为主,信息覆盖面低;交通态势发展分析仍局限在短时交通状态预测和估计上,缺少对广域时间尺度上的研究;多数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在事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事故前的风险点辨识及定量评估有待提升.另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复杂,机非冲突、人非冲突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安全风险的有效辨识.最后,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辨识 态势分析 交通网络 风险评估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