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2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5-145,共1页
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吕志涛和蒋永生等教授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吕志涛和蒋永生等教授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土木工程系迅速发展壮大,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1997年在原土木工程系、交通学院的环境工程系和原数学力学系的力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现由建筑工程系、建设与房地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 胡乾善 数学力学系 交通运输工程 茅以升 土木工程学科 著名专家学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左英、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姚琏、蒋永生等老一辈教授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 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左英、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姚琏、蒋永生等老一辈教授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土木工程系迅速发展壮大,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1997年在原土木工程系、交通学院的环境工程系和原数学力学系的力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土木工程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 工程力学 胡乾善 数学力学系 交通运输工程 茅以升 工程管理 著名专家学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被引量:75
3
作者 徐明 熊宏齐 +3 位作者 吴刚 宗周红 汪丰 舒赣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2,216,共5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现以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现以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在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洪兴 吴京 +4 位作者 王恒华 肖士者 韩苏闽 邰扣霞 徐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87,共5页
实验教学中心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构建了分层次、多面向、课内外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结合"211"、"985"工程和国家、省、校三级教学研究项目,在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支... 实验教学中心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构建了分层次、多面向、课内外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结合"211"、"985"工程和国家、省、校三级教学研究项目,在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支撑了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 基础型实验 综合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 被引量:50
5
作者 徐明 刘艳 +3 位作者 陆金钰 徐照 熊宏齐 吴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 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为例,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如何在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特长与优势,以及东南大学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服务于本科土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介绍了"三层次、四模块、五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对"四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给出实验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实验室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伟杰 徐明 +2 位作者 郭彤 宗周红 刘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7-199,共3页
实验室建设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为一流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人才培养是一流学科的重要特征。该文针对土木工程学科,阐述了实验室对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实验室在支撑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为一流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人才培养是一流学科的重要特征。该文针对土木工程学科,阐述了实验室对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实验室在支撑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虚拟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31
7
作者 郭恒宁 贺志启 +1 位作者 刘艳 宗周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了土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混凝土结构破坏性试验,可以降低"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本科实验的成本,节约实验对仪器及场地等资源的占用,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的需要,具有非常积极的...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了土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混凝土结构破坏性试验,可以降低"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本科实验的成本,节约实验对仪器及场地等资源的占用,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的需要,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实验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土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明 宗周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6,共4页
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找出我国与国际一流土木工程专业高校实验创新教学的差距,寻求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我国土木工程活动与预应力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42
9
作者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7-459,共3页
本文对中国土木工程建设 ,包括建筑工程、公路、铁道、桥梁和隧道、水利工程及特种结构工程等 ,以及预应力技术在 2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预应力 中国 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志点的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精度分析及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康 员方 +3 位作者 董志强 邵新星 吴刚 何小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为实现土木工程构件的高精度全场变形测量,分析了基于标志点的多相机测量方法的实际精度,并将该方法用于BFRP筋海水海砂珊瑚-UHPC组合梁的抗弯实验.利用编码标志点对多套双目系统的结果进行坐标统一,并通过引入拼接误差u_(n)对多相机测... 为实现土木工程构件的高精度全场变形测量,分析了基于标志点的多相机测量方法的实际精度,并将该方法用于BFRP筋海水海砂珊瑚-UHPC组合梁的抗弯实验.利用编码标志点对多套双目系统的结果进行坐标统一,并通过引入拼接误差u_(n)对多相机测量结果的坐标统一精度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面内位移量较小时,拼接误差u_(n)基本等同于双目系统自身的匹配误差水平,随着位移量增大,u_(n)随之增大;拼接误差的标准偏差σ_(u)始终在0.01 mm内波动,且位移量最大时拼接误差的均值u-与实际位移的相对误差仍小于0.03%,多套测量系统的坐标系统一精度满足工程需求;对于混凝土组合梁的全场位移和应变场的测量,局部位移数据与位移计数据基本吻合.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变形测量分辨率,适合在大型土木工程构件变形测量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非重叠视场 标志点 混凝土组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速铁路整体式桥梁工程应用与设计原则
11
作者 刘钊 王羿 高宗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整体式桥梁通过采用“梁-墩-基础”整体连接构造,从而取消或减少伸缩缝与支座用量,增加结构竖向刚度,适应温度纵向变形,达到提升行车平顺性、节省工程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体化长联设计的整体式高速铁路桥梁具有一定的经... 整体式桥梁通过采用“梁-墩-基础”整体连接构造,从而取消或减少伸缩缝与支座用量,增加结构竖向刚度,适应温度纵向变形,达到提升行车平顺性、节省工程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体化长联设计的整体式高速铁路桥梁具有一定的经济与技术优势。在2017年建成的德国“埃尔福特—莱比锡/哈勒”高铁线路中,有4座非常有特色的整体式桥梁,分别是谢尔孔德桥、盖恩斯巴赫桥、温斯特鲁特桥和斯特布尼茨桥。首先从跨径布置、主梁截面、制动墩与柔性墩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各桥的桥梁概况,并通过其与同桥位的非整体式桥梁方案进行对比,阐述其设计的合理性;其次逐一分析了各桥在结构体系、模块单元划分、制动墩与柔性墩设计、关键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然后从制动墩、柔性墩、模块单元交界墩、主梁截面等关键构造,阐述了4座整体式高铁桥梁的结构设计特点;最后总结了整体式高铁桥梁的一般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整体式桥梁 结构体系 模块单元划分 制动墩 柔性墩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导数西元流变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12
作者 尹倩 龚维明 +5 位作者 戴国亮 王博臣 竺明星 阮静 刘强 张凡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4-1503,共10页
软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传统黏弹塑性元件模型难以高效描述其三阶段流变行为。采用分形阻尼器取代传统阻尼器,考虑软土的损伤演化,提出了改进的能完整描述包含衰减流变、稳定流变及加速流变在内的三阶段黏弹塑性流变特性的分形... 软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传统黏弹塑性元件模型难以高效描述其三阶段流变行为。采用分形阻尼器取代传统阻尼器,考虑软土的损伤演化,提出了改进的能完整描述包含衰减流变、稳定流变及加速流变在内的三阶段黏弹塑性流变特性的分形导数西元流变模型,并给出了解析解。模型具有精度高和计算简捷的特点,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其合理性。基于ABAQUS平台,编制了分形导数西元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UMAT子程序,并通过软土三轴流变试验和路堤工程实例验证了子程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开发的子程序能准确地反映软土的完整三阶段非线性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导数 软土流变特性 黏弹塑性 ABAQUS U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赋能工程结构爆炸毁伤评估
13
作者 冯彬 陈力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3-688,共6页
现代战争条件下,优先摧毁重点设施及重要经济目标能够达到瘫痪控制体系、瓦解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先发制人、制敌先机的重要手段,建筑目标的高效毁伤及评估技术成为当前世界强国的关注重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精确制导弹药凭借超高... 现代战争条件下,优先摧毁重点设施及重要经济目标能够达到瘫痪控制体系、瓦解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先发制人、制敌先机的重要手段,建筑目标的高效毁伤及评估技术成为当前世界强国的关注重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精确制导弹药凭借超高速、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的优势,已成为打击建筑目标的首选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制导弹药 高效毁伤 工程结构 深度学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14
作者 朱海东 傅大放 SINGH Rajendra Prasad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47,共5页
针对贵州某中期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有机物含量较少和水质波动较大的特点,采用“预处理+外置式MBR+NF+RO”工艺对原渗沥液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厂区、钢罐代替混凝土池体、选用集装箱式膜处理设备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本项目... 针对贵州某中期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有机物含量较少和水质波动较大的特点,采用“预处理+外置式MBR+NF+RO”工艺对原渗沥液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厂区、钢罐代替混凝土池体、选用集装箱式膜处理设备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本项目工期紧张、资金短缺、场地紧凑、地形复杂的问题。改造后的渗沥液处理站处理规模为300 m^(3)/d,出水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3规定的排放标准。三年半的运行结果显示,MBR对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1.2%±0.1%和99.1%±0.03%,NF对COD的去除率在83.7%±0.5%以上,而RO对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3.1%±0.3%和78.5%±1.1%。项目总投资约为1650万元,运行成本为36.07元/m^(3),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推广价值,为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的提标改造提供可行的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沥液 外置式MBR 纳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随机主余震序列下工程结构易损性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15
作者 曹徐阳 冯德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7-1985,共9页
随着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的发展,以“风险性-概率性”为导向的工程结构性能评估方法逐渐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与推广,其中的重要一环即地震易损性分析。现有的易损性计算方法种类繁多,更多的研究侧重于介绍如何将概率理论与地震工程结... 随着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的发展,以“风险性-概率性”为导向的工程结构性能评估方法逐渐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与推广,其中的重要一环即地震易损性分析。现有的易损性计算方法种类繁多,更多的研究侧重于介绍如何将概率理论与地震工程结合,而对于不同概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基于非平稳随机主余震序列,同时结合现阶段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常用的三种方法:线性拟合法、最大似然估计法、蒙特卡罗法展开研究,对比了这三种方法的易损性计算原理,基于一榀框架展开实例分析,讨论了这三种方法的概率结果准确性、适用性以及随机余震对于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总体而言,三种易损性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似,发展趋势与分布范围较为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证明了这三种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法计算周期长,最大似然估计法更加适用于轻微损伤的性能水准,线性拟合法在排除倒塌状态的散点后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考虑了非平稳随机余震后,得到的概率易损性曲线整体呈现左移趋势,如若不考虑随机余震的影响,将大幅低估地震序列对结构造成的概率破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地震动 主余震序列 非平稳过程 地震易损性 概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对其围护结构及临近在役铁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旺 胡永祥 +2 位作者 陈日晓 杨成楼 庄妍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43,共7页
为研究基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对基坑围护结构及临近在役铁路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能源中心深基坑工程,首先分析不同施工阶段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量的影响;然后基于临近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各施工阶段对铁路... 为研究基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对基坑围护结构及临近在役铁路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能源中心深基坑工程,首先分析不同施工阶段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量的影响;然后基于临近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各施工阶段对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圈梁水平和竖向位移、支撑轴力、格构柱竖向位移均呈逐步增大的变化规律,支撑施工及底板浇筑过程中基坑各结构的位移量及支撑轴力逐步减小;随着施工进程的不断推进,铁路路基的竖向位移逐渐增大,直至拆撑结束后逐渐趋于稳定。最后通过收集若干基坑开挖对临近铁路路基影响的工程实例,发现铁路路基最大沉降值S_(max)与mH_(e)/L_(t)(m为基坑靠近路堤一侧的宽度、L_(t)为基坑坑壁至路基坡脚线的水平净距、H_(e)为基坑开挖深度)存在良好的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土方开挖 围护结构 格构柱变形 支撑轴力 土体深层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和人机交互的工程质量验收系统
17
作者 王文 胡昊 +1 位作者 张国栋 丁时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620,共7页
针对传统工程质量验收中存在信息查阅耗时、数据易被篡改等问题,在工程质量验收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信息溯源和防篡改特性,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高效处理和响应信息能力,开发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人机交互的工程质量验... 针对传统工程质量验收中存在信息查阅耗时、数据易被篡改等问题,在工程质量验收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信息溯源和防篡改特性,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高效处理和响应信息能力,开发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人机交互的工程质量验收系统,用实际案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并从读写延迟和数据存储两个维度测试了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无网络延迟条件下,有关工程质量数据的读延迟和写延迟分别小于1.5 s和3.5 s;该系统因有关工程质量验收事务数据增加而产生的存储容量在可接受范围;该系统满足既有研究对区块链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验收 区块链 人机交互 信息管理 原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扩容改造工程实例
18
作者 朱海东 朱卫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198,共7页
由于邯郸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量激增和渗滤液处理设施老化损坏,填埋场原有渗滤液处理站已无法满足现有渗滤液处理需求。采用“预处理+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对原有渗滤液处理站进行扩容改造,... 由于邯郸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量激增和渗滤液处理设施老化损坏,填埋场原有渗滤液处理站已无法满足现有渗滤液处理需求。采用“预处理+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对原有渗滤液处理站进行扩容改造,并新建纳滤浓缩液减量化系统,采用“物料膜减量+腐殖酸提取”工艺实现纳滤浓缩液减量处理。通过合理布置、利旧改造和新建钢罐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工期紧张、场地紧凑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扩容改造后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规模提升至500 m^(3)/d,出水清液产率达到9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排放标准。工程总投资为2218万元,改造后渗滤液处理站实际运行成本为41.82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处理站 扩容改造 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纳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的桥梁缆索腐蚀钢丝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缪长青 吕悦凯 万春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元数量、窗口大小4个超参数,以预测不同腐蚀特征状态下钢丝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LSTM和GA-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效果方面,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44%~61%、43%~57%、35%~92%。在屈服应变与极限应变预测效果方面,RMSE、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0~46%、7%~49%、12%~229%。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支持桥梁缆索腐蚀安全性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腐蚀钢丝 力学性能预测 时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荷载的大跨梁桥行车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东明 王保全 +2 位作者 夏烨 黎剑安 刘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8-476,共9页
为探讨车流荷载对车辆通过大跨梁桥时乘员舒适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了不同类型的车辆模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计算了车辆座椅位置的响应。采用国际标准ISO‐2631规定的1/3倍频程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荷载工况下的行车舒适性,并对主要影响因... 为探讨车流荷载对车辆通过大跨梁桥时乘员舒适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了不同类型的车辆模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计算了车辆座椅位置的响应。采用国际标准ISO‐2631规定的1/3倍频程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荷载工况下的行车舒适性,并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此外,结合桥梁实际监测的车流数据,基于ISO‐2631中的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从样本角度对行车舒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车辆荷载工况对大跨梁桥的响应具有显著影响,但在考虑路面平整度因素后,车辆响应变化较小,进而导致行车舒适性差异不明显;车速降低和车重增加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车舒适性,但其作用相对较小;路面平整度是影响大跨梁桥行车舒适性的关键因素,路面状况恶化会引发更加剧烈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而显著降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舒适性 车桥耦合 大跨梁式桥 车流荷载 功率谱密度 加速度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