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还原到生成:经济与伦理关系研究的认识论探讨
1
作者 孙迎联 杜贵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当前,理论界在探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还原式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理论缺陷,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即生成论的认识方法对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关键词 经济 伦理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自我”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樊浩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自我”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也是文化撞击给中国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自我”设计的原理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与把握。本文的努力就是通过东西方文化“... “自我”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也是文化撞击给中国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自我”设计的原理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与把握。本文的努力就是通过东西方文化“自我”形态的比较,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人情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自我”设计中国文化在关系中确立自我,认为自我是各种关系的复合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自我确立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抽象的“生物我”如何变成具体的社会我呢?为此,传统文化设立了这种个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的机制:面子与耻。面子与耻是中国文化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凡是留心观察中国人行为的人,几乎都认为支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原则是面子观念。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现代化 自我意识 中西方文化 个人主义 自我观 东西方文化 社会互动 面子 心理机制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四经》“过极失当”的得当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建良 《学习论坛》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黄帝四经》的研究里,“当”的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先秦,“当”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四经》是最早的样态之一。它首先强调“天当”,显示的是天道自然的特色;在“当”的具体演绎里,描绘了一条从“当罪”即国家之间征伐的适宜度... 在《黄帝四经》的研究里,“当”的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先秦,“当”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四经》是最早的样态之一。它首先强调“天当”,显示的是天道自然的特色;在“当”的具体演绎里,描绘了一条从“当罪”即国家之间征伐的适宜度,再到国家之内的君臣关系的“当”,最后到每个人所不得不直视的获取和给予等利益分配上的“当”,显示的是一个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的进程方向。人自己的“当”必须以天道自然为依归,尤其应该重视的是其中的功利思想,在利益与灾害之间的平衡上面,偏向利益的考虑。没有利益而有危害的行为就不是“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道家 合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