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 被引量:84
1
作者 袁广林 黄方意 +1 位作者 沈华 高鹏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针对使用低水化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某船闸底板混凝土,利用ANSYS程序对其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中水化热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了比较,为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温度场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预应力的损失 被引量:15
2
作者 袁广林 李庆涛 +1 位作者 吕志涛 黄方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对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 对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会产生预应力损失,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试件完全冷却后,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会有所恢复,但钢绞线经历的温度越高,其恢复值就越小.受高温作用的预应力构件产生附加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高温作用下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和蠕变、混凝土的高温徐变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热膨胀差.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可为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预应力混凝土 钢绞线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熵的农业图像目标分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臣 陈南 安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农业图像的目标分割是在农业领域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采用阈值法进行图像的目标分割,能够克服一些图像缺陷。首先将彩色数字图像转换成像素灰度级分布与其邻域平均像素灰度级分布所构成的二维灰度图,再根据图像分割后的最大熵计算... 农业图像的目标分割是在农业领域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采用阈值法进行图像的目标分割,能够克服一些图像缺陷。首先将彩色数字图像转换成像素灰度级分布与其邻域平均像素灰度级分布所构成的二维灰度图,再根据图像分割后的最大熵计算分割阈值,然后由计算出的阈值分割农业田间图像,分割的结果显示,二维熵法分割农业田间图像的效果很好,分割质量的优秀率达到了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分割 二维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联系、社会责任履行与民营企业创新投入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少晔 陈良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1,共6页
建立政治联系和社会责任履行是民营企业重要的非市场战略,在政商关系深度调整过程中,二者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本文选取2012—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从总体层面、不同政治联系方式层面和生命周期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 建立政治联系和社会责任履行是民营企业重要的非市场战略,在政商关系深度调整过程中,二者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本文选取2012—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从总体层面、不同政治联系方式层面和生命周期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单一的非市场战略对企业创新投入失效,二者的交互效应则产生了积极影响;区分联系方式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与社会责任履行通过交互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查看动态影响,进一步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只存在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衰退期则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联系 社会责任履行 政商关系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发展指数构建及测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少晔 陈良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2-139,共8页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经济运行也必须贯彻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对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经济运行也必须贯彻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对于形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相关测度工作却明显滞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本文结合新发展理念构建了新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改进的指数型功效函数测度了全国层面2013~2018年新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综合指数总体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在近三年增速有所减缓,分项指数的变化也基本一致,不同分项指数增长幅度的差异较为符合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指数 熵权法 指数功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