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秀玲 佘万东 +3 位作者 赵青 陈金湘 张淑仪 戴艳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豚鼠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情况及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改变情况,初步探讨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新鲜豚鼠颞骨标本,采用直径1.1mm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左耳鼓膜前下方和/或右耳鼓膜后下方并旋转... 目的通过观察豚鼠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情况及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改变情况,初步探讨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新鲜豚鼠颞骨标本,采用直径1.1mm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左耳鼓膜前下方和/或右耳鼓膜后下方并旋转一周造孔;于鼓膜造孔前后给予强度为90dBSPL、0.5~8kHz共14个频率的声刺激,利用激光多普勒振动仪检测系统测量完整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速度及不同位置鼓膜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速度。完整鼓膜上六个测量位点分别为锤骨柄上的脐部、锤骨中部、短突及鼓膜紧张部上锤骨柄内侧、外侧、下部的三个点。结果完整鼓膜所测六个位点中位于脐部下方的位点振动速度最大。鼓膜穿孔前后脐部振动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1.5kHz以下频率范围内振动损失较明显,1.5kHz以上频率范围内振动损失减轻甚至增加。鼓膜后下方穿孔后0.5kHz频率处脐部振动损失最大,损失值为7dB。1.5kHz以下频率范围内鼓膜后下方穿孔引起的脐部振动损失比前下方穿孔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测频率范围内锤骨短突与鼓膜脐部振动速度之比的均值均为0.5,鼓膜穿孔对这一比值未造成明显影响,不同部位鼓膜穿孔的影响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鼓膜穿孔对鼓膜振动所造成的损失有频率依赖性,频率越低损失越严重。不同位置的鼓膜小穿孔对其传音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振动仪 鼓膜 穿孔 中耳 传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骨密度、血钙浓度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秀玲 周宁霞 +1 位作者 陈金湘 吴海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BPPV的发生和复发与骨密度、血钙及血清维生素D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且明确...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BPPV的发生和复发与骨密度、血钙及血清维生素D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且明确诊断为原发性BPPV的78例(78耳)绝经后女性患者为试验组,根据随访结果分为BPPV未复发组(63例)和BPPV复发组(15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自然绝经1年的正常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射线吸收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腰椎骨密度,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4ml,分别运用半自动分析仪和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钙浓度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各组间骨密度、血钙浓度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试验组骨密度下降者占82.15%(64/78),高于对照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PV复发组骨密度T值最低(-1.77±0.63),其次为BPPV未复发组(-1.29±0.82),对照组为-0.63±0.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的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对照组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23.98±2.12ng/ml)高于BPPV未复发组(18.45±4.28ng/ml)和BPPV复发组(17.15±6.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PV未复发组与复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BPPV患者BPPV的发生可能与骨密度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而与血钙浓度可能无关;绝经后女性患者BPPV的复发则仅与骨密度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绝经 骨密度 血钙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