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新钰 曹利 张汉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HBVDNA聚合酶活性区YMDD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以DNA测序结果为标准 ,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和PCR熔解曲线法 ,对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由阴转阳的 6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 目的 探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HBVDNA聚合酶活性区YMDD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以DNA测序结果为标准 ,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和PCR熔解曲线法 ,对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由阴转阳的 6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同步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结果  6 8例患者血清中 ,用DNA测序法检出YMDD变异株 5 5例 ,其中YIDD变异 2 5例 (其中 11例伴有L5 2 8M变异 )、YVDD变异 2 4例 (其中伴有L5 2 8M变异 19例 )、YMDD与YVDD共生伴有L5 2 8M变异 1例、YMDD与YIDD共生伴有L5 2 8M变异 5例 ,有 13例未发生YMDD变异 (野生型 )。用PCR熔解曲线法检出YMDD变异株 5 2例 ,其中YIDD变异 2 8例、YVDD变异 2 1例、YMDD与YVDD共生 1例、YMDD与YIDD共生 2例。有 10例未发生YMDD变异 (野生型 ) ,阴性结果 6例。两法变异符合率为 93.88% (46 / 4 9) ;检出符合率为 91.18% (6 2 / 6 8)。结论 采用PCR熔解曲线法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 ,其操作方法简便 ,省时 ,不易交叉污染 ,很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和人群筛查。但该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不如DNA测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熔解曲线法 含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变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区和前核心区基因变异后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新钰 张汉荣 +2 位作者 孙梅 曹利 谈国蕾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5-907,共3页
目的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启动子(BCP)区和前核心(前C)区基因变异后的临床转归及其预后。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123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BCP区(nt1762、nt1764)和前C区(nt1896)基因序列,... 目的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启动子(BCP)区和前核心(前C)区基因变异后的临床转归及其预后。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123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BCP区(nt1762、nt1764)和前C区(nt1896)基因序列,并同步进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定量及肝功能检测。结果123例患者HBVBCP区(A1762T、G1764A)和前C区(G1896A)基因变异检出率为76.42%;其中肝炎肝硬化(HLC)患者双变异(A1762T、G1764A)和联合变异(A1762T、G1764A、G1896A)率最高(52.94%与29.41%);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终止变异(G1896A)率最高(42.86%);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双变异组23.91%,终止变异组75.00%,联合变异组84.00%,无变异组13.79%。结论HBVBCP双变异、前C终止变异和联合变异均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及肝硬化的发生,但严重肝损伤与这3种变异之间可能无因果关系,只是HBV减少病毒蛋白的产生,逃避免疫监视的一种方式;推测BCP双变异和联合变异可能是引起HLC的重要病因之一;BCP区变异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核心启动子区 前核心区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低水平复制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含量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新钰 李敏 曹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5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低水平复制与HBV标志物(HBVM)含量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患者入院时第 1份血清 ,同步进行HBVM定量、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 ,对其中 12 4例HBV DNA含量小于 9.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低水平复制与HBV标志物(HBVM)含量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患者入院时第 1份血清 ,同步进行HBVM定量、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 ,对其中 12 4例HBV DNA含量小于 9.0× 10 5拷贝 /ml的低水平复制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 4例HBV DNA低水平复制的患者中 4 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Ab)阳性和4 9例HBsAg、乙型肝炎e抗体 (HBeAb)、HBcAb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34.6 8%和 39.5 2 % ;临床表现以慢性肝炎居多 ,占74 .19% (92 / 12 4 ) ;HBV DNA平均含量为 (3.38± 2 .0 7)拷贝 /ml。结论 HBV DNA低水平复制的患者 ,以慢性肝炎多见 ;部分HBeAb阳性患者HBV DNA持续复制 ,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有关 ;慢性持续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侵性 肝炎抗体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