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九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慧英 于振坤 +2 位作者 车子刚 张庆翔 何双八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纤维喉镜、胃镜、硬性食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异物,后经CT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异物位于梨状窝4例,进入椎前筋膜、甲状腺、颈部间隙、食管壁肌层、环后壁黏膜下各1例,其中3例并发颈部间隙感染。4例梨状窝异物在全麻下经硬性食管镜取出,余5例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口取出异物,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常规检查不能发现上消化道异物而有临床症状者,及时行CT检查不仅能够避免误漏诊及发现可疑的并发症,亦能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上消化道 漏诊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导水管MSCT斜矢状位图像重建的研究
2
作者 王帆 靳激扬 +3 位作者 储成凤 葛洪 顾康康 靳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MSCT前庭导水管(VA)多种重建方法对VA远段全长显示率,找到VA最佳显示图像的重建方式,并获得该重建方式下VA远段最大管径宽度(MDVA)及外口宽度(OMVA)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回顾性研究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及... 目的 对比分析MSCT前庭导水管(VA)多种重建方法对VA远段全长显示率,找到VA最佳显示图像的重建方式,并获得该重建方式下VA远段最大管径宽度(MDVA)及外口宽度(OMVA)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回顾性研究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0年~2015年无明显外中内耳畸形的颞骨MSCT扫描资料,分婴幼儿组(九岁以下含)和青少年及成人组(九岁以上含),各500例(1000耳),左右耳分别MPR重建轴位、标准矢状位(0°)、斜矢状位(15°、30°、45°、60°、75°)及平行于前庭内侧骨壁的斜矢状位,观察VA远段全程显示情况,计算VA远段全程显示率,评价上述八种方法对VA远段全程显示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并比较两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性。在VA远段全程显示率最高的重建方式中获得VA最大管径宽度及外口宽度的正常值范围。结果 按照以上八种MPR重建方式九岁以下组VA远段全程显示分别为:684耳(右347耳,左337耳);789耳(右387耳,左402耳);801耳(右398耳,左402耳);774耳(右385耳,左389耳);577耳(右290耳,左287耳),284耳(右140耳,左144耳),198耳(右95耳、左103耳),934耳(右469耳,左465耳),显示率分别为68.4%、78.9%、80.1%、77.4%、57.7%、28.4%、19.8%、93.4%;九岁以上组VA远段全程显示分别为621耳(右312耳,左309耳);816耳(右405耳,左411耳);811耳(右411耳,左400耳);795耳(右399耳,左396耳);554耳(右274耳,左280耳),170耳(右86耳,左84耳),192耳(右98耳、左94耳),981耳(右494耳,左487耳),显示率分别为62.1%、81.6%、81.1%、79.5%、55.4%、17.0%、19.2%、98.1%;各种重建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龄组及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矢状位比传统轴位更能清楚显示VA远段全程,其中平行于前庭内侧骨壁的斜矢状位MPR重建方法对VA远段全程显示率最高,且侧别、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获得的VA平均最大管径宽度(MDVA)及平均外口宽度(OMVA)分别为九岁以下组(含):(0.54±0.22)mm,(0.71±0.34)mm;九岁以上组:(0.72±0.23)mm,(0.87±0.3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矢状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