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大学遗传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纪念江苏省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默怡 罗卓娟 樊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遗传学是一个古老而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基于细胞或生物个体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解析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成为理解生命本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遗... 遗传学是一个古老而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基于细胞或生物个体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解析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成为理解生命本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我国遗传学研究从初始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江苏省遗传学学会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在纪念江苏省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遗传学的发展历程,看到了东南大学遗传学发展的历史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大学 生物个体 遗传学 生命本质 变异规律 百年历史 表达模式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挑战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维 林承棋 +1 位作者 李健 李默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人脑是自然界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解析人类基因组如何编码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极具挑战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是从根本上认识脑的本质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脑的“断面”组学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归纳,提出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 人脑是自然界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解析人类基因组如何编码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极具挑战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是从根本上认识脑的本质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脑的“断面”组学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归纳,提出解析基因组如何编码脑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基因组 编码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分子不同剪接体的分型及其应用
3
作者 沈宇清 夏梅 +2 位作者 缪凤琴 谢维 张建琼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1,98,共5页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含有9个外显子,通过对内含子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7大类20余种不同的PML剪接体.为对PML不同剪接体进行分型,针对PML各剪接体C末端设计5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物...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含有9个外显子,通过对内含子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7大类20余种不同的PML剪接体.为对PML不同剪接体进行分型,针对PML各剪接体C末端设计5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的有无及大小来判断PML分子的型别.利用设计的引物,通过对已知类型的PML质粒进行分型,确定了分型引物的可行性.对一株肝癌细胞系QGY7701中表达的PML分子进行分型,发现其为PML剪接体IV型与II型的混合型.研究表明,利用所设计5对引物的扩增,可以判断出某种组织或细胞中表达的PML分子剪接体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L基因 剪接体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诱导的MAPK激活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李艳平 李新荣 +1 位作者 高景燕 邓湘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F00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及MAPK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纤维结合蛋白(FN)分泌和c鄄fos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高糖作为刺激因素,PD98059作为MAPK特异性抑制剂,...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及MAPK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纤维结合蛋白(FN)分泌和c鄄fos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高糖作为刺激因素,PD98059作为MAPK特异性抑制剂,同位素示踪法测定MAPK活性,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FN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鄄fos的表达。结果:高糖可增加MAPK活性、促进FN分泌、增加c鄄fos的表达。抑制MAPK后,可阻止高糖诱导的FN分泌以及c鄄fos表达。结论:高糖可激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的MAPK,促进FN的分泌,c鄄fos的表达及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C-FOS 纤维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白草提取物银纳米粒制备及其抗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海军 赵维英 洪泽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41-2148,共8页
目的制备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提取物银纳米粒,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将翻白草提取物缓慢加入AgNO_3溶液中,离心后沉淀分散于蒸馏水中以制备银纳米粒,并表征其理化性质。以提取时间、提取液用量、AgNO_3溶液用量为影响因素,... 目的制备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提取物银纳米粒,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将翻白草提取物缓慢加入AgNO_3溶液中,离心后沉淀分散于蒸馏水中以制备银纳米粒,并表征其理化性质。以提取时间、提取液用量、AgNO_3溶液用量为影响因素,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测定银纳米粒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来考察其抗菌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液(生药量)与Ag^+比例1∶0.016 2。翻白草提取物银纳米粒呈近球形,粒径小,分布均匀,性质稳定,对多药耐药型大肠艾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德纳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翻白草提取物、空白银纳米粒和没食子酸银纳米粒(P<0.05,P<0.01),并呈量效关系,而氨苄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无明显抗菌活性。其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5、1.0、1.0、1.5 mg/m L,是空白银纳米粒和没食子酸银纳米粒的2~4倍。结论所建立的翻白草提取物银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在应对多药耐药菌引起的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草提取物 银纳米粒 制备工艺 抗菌活性 阴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NFα为基础并靶向于白细胞介素15受体的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功能研究(英文)
6
作者 丁蕾 刘芳 毛晓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10,共6页
IL 1 5及IL 1 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表达靶向于IL 1 5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 ,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 5R高表达细胞的导向药... IL 1 5及IL 1 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表达靶向于IL 1 5受体的两种融合蛋白 ,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 1 5R高表达细胞的导向药物奠定基础 .将人IL 1 5成熟肽基因及IL 1 5R拮抗剂 (IL 1 5M)基因片段分别与人工改造的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 (TNFαM)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 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 IL 1 5 TNFαM和pET IL 1 5M TNFαM .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 NTA亲和层析分别纯化出两种融合蛋白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 .IL 1 5 TNFαM和IL 1 5M TNFαM对IL 1 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K5 6 2的杀伤作用分别是TNFα的 4和 1 5倍 ,两种蛋白对IL 1 5R阴性细胞系Jurkat的杀伤作用则没有明显差异且均弱于TNFα .这些结果说明 ,两种融合蛋白特别是IL 1 5受体拮抗型蛋白IL 1 5M TNFαM对与IL 1 5 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5 突变 融合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