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桦 季晖 +2 位作者 濮家伉 王翠芬 李逸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切除大鼠双侧卵巢,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第8周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损伤,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心肌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切除大鼠双侧卵巢,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第8周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损伤,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心肌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另外还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子宫、心脏重量影响,并进行血清雌二醇水平测定(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显著增加子宫的重量,对血清雌二醇含量影响不显著;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加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缩短时间常数(T);减轻心肌组织损伤,降低血清LDH活性。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去卵巢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血流动力学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LDH 心肌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甲状腺素引起肥厚心肌细胞膜上^(125)I多非替利结合点的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晓冬 戴德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 研究致死性心律失常病理模型中IKr通道的变化。方法 用I12 5标记选择性IKr阻断剂多非替利 (dofetilide)进行受体结合实验 ,观察L 甲状腺素引起的心脏重构病变模型中心肌细胞膜上IKr的变化。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膜上与IKr通道相关... 目的 研究致死性心律失常病理模型中IKr通道的变化。方法 用I12 5标记选择性IKr阻断剂多非替利 (dofetilide)进行受体结合实验 ,观察L 甲状腺素引起的心脏重构病变模型中心肌细胞膜上IKr的变化。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膜上与IKr通道相关的多非替利高亲和性结合点的Bmax为 34 7nmol·g-1(n =5 ) ,在L 甲状腺素引起的肥大心肌细胞膜上多非替利的高亲和性结合点Bmax为 18 1nmol·g-1(n =6 )。应用钙拮抗剂维拉帕米 (n =5 )和IKr阻断剂多非替利 (n =5 )介入后 ,Bmax分别为 37 8nmol·g-1和 2 2 3nmol·g-1。结论 在L 甲状腺素引起的心脏肥大病变模型中IKr通道蛋白质密度下调 ,用药物介入可以使IKr通道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甲状腺素 心肌肥大 钾通道 多非替利 维拉帕米 放射受体结合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甜菊醇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芳 许德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进一步证实异甜菊醇对缺血再灌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30min后再灌注90min。结扎前10min静脉注射异甜菊醇。心电图连续观察大鼠心室纤颤(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全... 目的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进一步证实异甜菊醇对缺血再灌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30min后再灌注90min。结扎前10min静脉注射异甜菊醇。心电图连续观察大鼠心室纤颤(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异甜菊醇0.5~2.0mg·kg-1有效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期VF和VT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LDH和CK活性。光镜及电镜观察可见异甜菊醇处理组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缺血再灌对照组。结论异甜菊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甜菊醇 心肌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内注射5-HT3受体激动剂后c-f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社兰 张小玉 许德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5,458,共3页
目的 :探讨海马 5 HT3受体神经免疫调节的神经功能通路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 ,测定不同脑区c fos的表达。结果 :给海马核团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l phenylbiguanide(1 PBG)后 1h ,海马及大脑皮层中有大量的c fo... 目的 :探讨海马 5 HT3受体神经免疫调节的神经功能通路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 ,测定不同脑区c fos的表达。结果 :给海马核团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l phenylbiguanide(1 PBG)后 1h ,海马及大脑皮层中有大量的c fos表达 ,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量渐减少。下丘脑在注射1 PBG后 8h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 16h出现有意义的表达。1 PBG诱导的c fos的表达可被其相应受体拮抗剂tropisetron(TROP)所阻断。结论 :海马 大脑皮层 下丘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形成一个神经网络 ,这个神经网络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1-苯基双缩胍 免疫 C-FOS 神经免疫调节 5-HT3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甜菊醇抗豚鼠离体心脏缺氧复灌损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双捷 许德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7-432,共6页
目的 拟证实双萜类化合物异甜菊醇抗豚鼠离体心脏缺氧复灌损伤作用及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 KATP)的关系。方法 Langendorff装置逆向心脏灌注。预先灌注异甜菊醇 1,5和 10μmol·L- 1,5min ,流速约为 9.5mL·min- 1,... 目的 拟证实双萜类化合物异甜菊醇抗豚鼠离体心脏缺氧复灌损伤作用及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 KATP)的关系。方法 Langendorff装置逆向心脏灌注。预先灌注异甜菊醇 1,5和 10μmol·L- 1,5min ,流速约为 9.5mL·min- 1,全心停灌 30min ,复灌 2 0min ,观察心脏舒缩功能、冠脉流出液酶学和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异甜菊醇预处理有效减轻缺氧复灌引起的左室舒缩功能下降 ,降低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浓度 ;延迟停灌后心脏出现挛缩的时间。mito KATP关闭剂 5 羟基癸酸 10 0 μmol·L- 1可部分逆转异甜菊醇 10 μmol·L- 1的心肌保护作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异甜菊醇预处理可减轻缺氧复灌引起的心肌纤维和线粒体损伤。结论 异甜菊醇 1~ 10 μmol·L- 1预灌注可有效减轻豚鼠离体心肌缺氧复灌引起的损伤 ,该作用可能与mito KATP的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甜菊醇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