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结肠癌细胞中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见荣 管宇 +3 位作者 可飞 李文 罗梅宏 侯风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1-1205,1315,共6页
目的:观察人结肠癌细胞中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及密度,阐明VM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三维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HCT116、LS174T和HT29,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VM... 目的:观察人结肠癌细胞中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及密度,阐明VM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三维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HCT116、LS174T和HT29,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VM形成情况,计算VM密度;采用划痕实验观察4株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观察4株细胞的侵袭能力;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VM密度与肿瘤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膜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T8和HCT116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均能够形成VM,其密度分别为(6.75±0.957)和(5.75±0.957)个/视野;LS174T和HT29细胞则不能形成VM。划痕实验,HCT8、HCT116和LS174T细胞在图片上的迁移距离分别为(3.833±0.831)、(3.967±0.975)和(0.817±0.333)cm,HT29细胞无迁移趋势。Transwell小室法,HCT8、HCT116、LS174T和HT29细胞在高倍视野下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71.6±4.506)、(22.4±1.517)、(0.6±0.894)和(0.2±0.447)个。VM密度与迁移距离呈正相关关系(r=0.934,P<0.05),VM密度和Transwell侵袭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亦呈正相关关系(r=0.853,P<0.05)。结论:人结肠癌细胞中存在VM现象,VM可能与结肠癌的迁移、侵袭能力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三维培养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茶多酚对人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龙 邓红 +3 位作者 汪颖南 苏宁 刘必成 刘东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7-160,175,共5页
目的:研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氧化失衡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抗氧化剂茶多酚证实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硬化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糖(35mmol/LD鄄糖)条件下培养系膜细胞,加或不加茶多酚(20μg... 目的:研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氧化失衡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抗氧化剂茶多酚证实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硬化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糖(35mmol/LD鄄糖)条件下培养系膜细胞,加或不加茶多酚(20μg/ml),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0、12、24、36、48h)的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RT鄄PCR法细胞CTGF、F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显著降低上清SOD、CAT活力(P<0.05),升高MDA水平(P<0.05),刺激系膜细胞CTGF、FNmRNA高表达;茶多酚能有效抑制高糖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①高糖条件下活性氧生成增多,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氧化失衡,促进组织纤维化的进展。②茶多酚通过调节氧化失衡抑制纤维化的进展。③氧化平衡失调在DN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失衡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方对结肠癌转移潜能及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见荣 徐燕丰 +5 位作者 可飞 李文 管宇 罗梅宏 李明花 侯风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74-576,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迁移、侵袭力)是否和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相关性;探讨抑癌方对结肠癌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VM有关。方法:以实验中可以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不能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划痕...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迁移、侵袭力)是否和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相关性;探讨抑癌方对结肠癌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VM有关。方法:以实验中可以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不能形成VM的人结肠癌细胞为VM(-)组,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其迁移、侵袭能力;对VM(+)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分组如下:抑癌方处理过的中药组和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划痕、侵袭实验观察其迁移、侵袭能力,体外三维培养法观察其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情况。结果:三维培养环境下,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可以形成VM为VM(+)组,HT29不能形成VM为VM(-)组,VM(+)组的迁移、侵袭力明显强于VM(-)组(P<0.05),且VM密度和细胞的迁移呈正相关(r=0.994,P<0.05),VM密度和侵袭力呈显著正相关(r=0.998,P<0.05);经抑癌方处理的中药组其迁移、侵袭力明显弱于未处理的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VM密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的迁移、侵袭能力和VM存在相关性,抑癌方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和抑制VM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方 结肠癌 血管生成拟态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的热化疗作用对卵巢癌细胞nm23H1及c-myc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邢宝玲 张东生 +2 位作者 王丽 林梅 余慧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为了研究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NMLA)的热化疗作用对卵巢癌HO-8910细胞nm23H1和c-myc mRNA表达有无影响。以培养液做对照,分别将空白脂质体、三氧化二砷(As2O3)溶液、纳米As2O3脂质体、纳米磁性脂质体(NML)、NMLA作用于人浆液性卵巢... 为了研究纳米三氧化二砷磁性脂质体(NMLA)的热化疗作用对卵巢癌HO-8910细胞nm23H1和c-myc mRNA表达有无影响。以培养液做对照,分别将空白脂质体、三氧化二砷(As2O3)溶液、纳米As2O3脂质体、纳米磁性脂质体(NML)、NMLA作用于人浆液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并用高频交变磁场(AMF)对经过NML和NMLA处理的HO-8910细胞作进一步热疗处理,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nm23H1和c-myc的mRNA表达情况。实验发现,As2O3使nm23H1mRNA的表达上调,热疗对其无影响;单纯As2O3及热疗均使c-mycmRNA的表达下调,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的热化疗对其下调作用更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NMLA可在高频AMF作用下对卵巢癌细胞进行热化疗,机制与nm23H1和c-myc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热化疗 磁性纳米脂质体 三氧化二砷 NM23H1 C-MYC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对宫颈癌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倪海燕 张东生 杜益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高频交变磁场中进行体外升温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 目的:研究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联合磁流体热疗(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高频交变磁场中进行体外升温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MFH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结果:所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粒径约为120nm,含砷量为0.61%,在输出电流I=300A的高频交变磁场中具有升温能力,且能达到肿瘤治疗的有效温度(41℃~46℃);As2O3磁性纳米微球联合MFH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株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且均较单纯As2O3液及单纯MFH明显。结论:As2O3磁性纳米微球可同时发挥As2O3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磁感应加热的联合定向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治疗,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磁性纳米微球 磁流体热疗 宫颈癌Siha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侯欣欣 张皓 张东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主要指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氧化铁和铁氧体等,近年来其研究广受关注。文中对非病毒基因载体磁性纳米颗粒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和表面修饰进行综述,并介绍了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介导的体内外基因转染,... 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主要指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氧化铁和铁氧体等,近年来其研究广受关注。文中对非病毒基因载体磁性纳米颗粒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和表面修饰进行综述,并介绍了磁性纳米基因载体介导的体内外基因转染,以及联合磁热疗与靶向治疗癌症领域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非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肝癌HepG_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史传兵 卢航青 郑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软琼脂生长试验观察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5μmol.L-1的MSC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软琼脂生长试验显示MSC抑制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上的生长能力。RT-PCR和Caspase-3的活性检测显示,25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38%和47%,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39.61±6.65)%和(118.73±6.48)%;50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53%和82%,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80.66±9.31)%和(152.67±7.95)%。结论:MSC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减弱,这种表型变化与Cyclin D1的表达减弱和Caspase-3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HEPG2细胞 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颜士岩 张东生 郑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热休克蛋白 (HSP)是一个成员庞大的多肽类蛋白质家族。大量资料表明 ,HSP作为分子伴侣 ,参与其他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合成等过程 ,并可与细胞内的其他肽类蛋白质结合 ,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近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 热休克蛋白 (HSP)是一个成员庞大的多肽类蛋白质家族。大量资料表明 ,HSP作为分子伴侣 ,参与其他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合成等过程 ,并可与细胞内的其他肽类蛋白质结合 ,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近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 ,HSP在肿瘤发病学、治疗和预防医学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 ,成为近年来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静 丁明 +2 位作者 朱晓莉 陈平圣 韩淑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6-202,共7页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E)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PEHE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并发COPD的PEH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74岁,...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EHE)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PEHE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并发COPD的PEH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74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半年,加重半月入院。查体,桶状胸,叩诊两肺过清音,呼吸音减低,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8%,FEV1/用力肺活量(FVC)56.9%。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两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改变伴肺大泡形成。支气管镜活检见异型细胞巢,结合临床和免疫标记符合PEHE诊断。给予恩度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好转并出院。后续患者胸闷、气喘症状再发,以COPD急性加重入院对症治疗,继续采用恩度抗肿瘤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并伴有乏力和全身多处骨关节疼痛。影像学评估提示患者出现肝内转移灶和多发骨转移,改用安罗替尼口服抗肿瘤及对症治疗。此后患者病情继续进展,出现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感染,影像学评估两肺病灶进展,对症及支持治疗无效,最终患者死亡。结论:PEHE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COPD时更易被忽视,COPD的存在也同样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肺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杀伤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春燕 安艳丽 张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释药水平及在交变磁场中的升温能力;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结果:制备的复合纳米粒粒径为20~40 nm;复合纳米粒体外升温能达到肿瘤的有效治疗温度(41~46℃);释药缓慢,48 h释药为13.28%。在MTT实验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在凋亡率检测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联合磁流体热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可以成功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体外实验证明该复合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热疗对宫颈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4S4 Mn0 5Zn0 5Fe2 O4 纳米 热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0^+肝癌干细胞的鉴定及靶向治疗研究
11
作者 杨蕊 唐秋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 :对人肝癌组织和细胞株BEL-7404中的CD90^+细胞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制备载17-AAG的抗CD90磁性热敏脂质体(CD90@17-AAG/TMs)靶向杀伤CD90^+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肝癌组织中CD90... 目的 :对人肝癌组织和细胞株BEL-7404中的CD90^+细胞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制备载17-AAG的抗CD90磁性热敏脂质体(CD90@17-AAG/TMs)靶向杀伤CD90^+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肝癌组织中CD90的表达,并研究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中分离出CD90^+LCSCs并验证其干细胞特性;"旋转蒸发-水化法"制备CD90@17-AAG/TMs,通过体内杀伤实验验证其杀伤CD90^+LCSCs的能力。结果:CD90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肝癌细胞中CD90^+细胞具有明显的干细胞特性;CD90@17-AAG/TMs在体内可以有效杀伤CD90^+LCSCs,抑制肝癌的生长。结论:CD90^+细胞具有明显的干细胞特性,采用CD90@17-AAG/TMs可有效清除CD90^+LCSCs,抑制肝癌的形成及生长,为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干细胞 CD90 靶向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