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条件下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的合成(Ⅱ)合成温度、时间的影响及其与碱性合成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春 贾雪平 +1 位作者 何农跃 陆祖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6-262,共7页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酸性条件下合成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的影响,并与碱性合成路径相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无机物种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六方介孔分子筛的酸性合...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酸性条件下合成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的影响,并与碱性合成路径相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无机物种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六方介孔分子筛的酸性合成经历了与碱性合成完全不同的机理。对酸性合成来说,由于六方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稳定的模板胶束的存在,并不特别依赖于硅物种的缩合,故高温、长反应时间等有利于缩合的因素对提高产品质量几乎没有促进作用,较高的反应温度甚至起反作用。因此,酸性合成宜采用室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 酸性方法 温度 时间 碱性方法 比较分析 合成 酸介质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表面分子自组装膜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金红 王怡红 +1 位作者 郭志睿 顾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74-1677,共4页
用 3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在银电极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 ,研究了该组装膜在 0 1 mol·L-1 NaOH溶液中对银的防护作用 .通过极化曲线、接触角及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组装膜的极化电阻、腐蚀电流及表面状况进行了研究表... 用 3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在银电极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 ,研究了该组装膜在 0 1 mol·L-1 NaOH溶液中对银的防护作用 .通过极化曲线、接触角及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组装膜的极化电阻、腐蚀电流及表面状况进行了研究表征 ,得到了最佳MPS组装液浓度为 0 1 mmol·L-1 和最佳组装时间为 6 h下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和缓蚀率等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自组装膜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的合成(Ⅰ)样品表征及酸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贾雪平 杨春 +1 位作者 何农跃 陆祖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9-255,共7页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对合成物系中酸介质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HCI作为酸性介质时,模板剂胶束的稳定性较差,当反应温度高或时间长时,样品...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对合成物系中酸介质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HCI作为酸性介质时,模板剂胶束的稳定性较差,当反应温度高或时间长时,样品的结晶度和有序性有所降低。酸用量减少,有利于硅物种自身的缩聚,但产品的结晶度和有序性大大下降。本文从合成机理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硅六方介分子筛 合成 酸介质 酸性方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分子自组装膜为模板的聚合物薄膜可控性制备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丽娜 张宇 +1 位作者 顾宁 刘举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以双功能小分子在基底上的自组装膜 (SAMs)为模板 ,通过固体表面聚合反应这一衍生技术 ,制备可控聚合物薄膜 ,是非常有效和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本文介绍了 3种制备薄膜的方法 :表面活性引发原位聚合法、光引发聚合法和电化学催化聚合法。
关键词 自组装膜 表面聚合反应 表面活性引发 电聚合 光聚合 可控聚合物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三维模型显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艾竹茗 韦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0-305,共6页
本文对分子三维模型的显示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分子球棒模型的快速算法,使得在微机上可进行分子球棒模型的三维实时操作;本文还对Huijsmans提出的分子空间填充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使算法更有利于并行实现,为... 本文对分子三维模型的显示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分子球棒模型的快速算法,使得在微机上可进行分子球棒模型的三维实时操作;本文还对Huijsmans提出的分子空间填充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使算法更有利于并行实现,为在微机上实现CPK模型的实时显示提供了可能。这些算法以微型计算机为背景,速度快,占用内存少,对计算机图形系统硬件不作特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 算法 三维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的获取
6
作者 艾竹茗 韦钰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1年第1期25-29,共5页
个人计算机发展使得用个人计算机研究分子的三维结构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利用个人计算机获取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的方法。在个人计算机上采用透视变换、动态实时显示以及产生立体对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立体的分子模型进行实时操作,从而可... 个人计算机发展使得用个人计算机研究分子的三维结构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利用个人计算机获取分子三维结构信息的方法。在个人计算机上采用透视变换、动态实时显示以及产生立体对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立体的分子模型进行实时操作,从而可对分子三维结构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结构 信息 微机 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环分子三维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艾竹茗 韦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自动建立大环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在知识库的支持下完全自动地建立大环分子的三维结构,从而克服了模板法构造环时的限制,精度可满足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要求。本文对这一方法中的距离几何方法以及其误差方程进行了详... 提出了自动建立大环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在知识库的支持下完全自动地建立大环分子的三维结构,从而克服了模板法构造环时的限制,精度可满足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要求。本文对这一方法中的距离几何方法以及其误差方程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 分子设计 大环分子 C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分子器件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8
作者 韦钰 顾忠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8-37,共10页
可以将光电分子器件分成三类,本文给出了它们的基本结构形式,指出可以用电荷转移系统的元激发理论来分析光电分子器件中发生的主要物理过程,得到设计器件的一些准则.按本文提出的方法对M-TCNQ导电机理及开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的... 可以将光电分子器件分成三类,本文给出了它们的基本结构形式,指出可以用电荷转移系统的元激发理论来分析光电分子器件中发生的主要物理过程,得到设计器件的一些准则.按本文提出的方法对M-TCNQ导电机理及开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首次给出了Cu-TCNQ的晶体结构和对其电开关机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器件 元激发理论 M-TC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
9
作者 朱扬明 陆阻宏 韦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2-142,共1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本文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并进而讨论聚合物线团的重叠程度.PMMA单分子膜在日产FaceLangmuir槽上制备.PMMA由无锡华晶公司提供,分子量8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本文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分子膜的标度特性,并进而讨论聚合物线团的重叠程度.PMMA单分子膜在日产FaceLangmuir槽上制备.PMMA由无锡华晶公司提供,分子量80000.PWhA溶于氯仿中,浓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单分子膜 标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分子低维导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学群 韦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文综述了大环分子面-面堆积结构的准一维导体的结构、性质、导电机理、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环分子 面-面堆积 导电性 有机低维导体 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对SpA的修饰及其平面人工生物膜的表征
11
作者 陆斌 叶宁 韦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8-532,共5页
通过LB膜技术将硬脂酸酯修饰的SpA嵌入到气液界面的磷脂膜中,并沉积于疏水化石英表面,形成了平面人工双层生物膜。此人工膜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的通用诱导膜。结果表明,硬脂酸脂对SpA的修饰是影响该蛋白质构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通过LB膜技术将硬脂酸酯修饰的SpA嵌入到气液界面的磷脂膜中,并沉积于疏水化石英表面,形成了平面人工双层生物膜。此人工膜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的通用诱导膜。结果表明,硬脂酸脂对SpA的修饰是影响该蛋白质构象变化的主要因素。当修饰SpA嵌入到磷脂DPPA单分子膜中时,膜中蛋白质密度增加,且呈现良好的成膜特性。人工膜中SpA的活性下降与硬脂酸的修饰及其在膜中的嵌入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 人工膜 硬脂酸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构筑生物神经网络方法述评
12
作者 朱扬明 韦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7-429,共3页
受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推动,也由于神经器件研究的需要,探索大脑思维机制的启发,人工控制生物神经网络形成的方法近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面综述体外控制生物神经网络形成的几种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作适当评述.
关键词 生物神经网络 神经器件 细胞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双酞菁衍生物LB膜的电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冰洁 张引 +1 位作者 袁春伟 陈文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28-230,234,共4页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双酞着衍生物:八-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稀土(Sin,Gd和Yb),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得以确认。这些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度,并能形成稳定的LB膜。偏振红外光...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双酞着衍生物:八-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稀土(Sin,Gd和Yb),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得以确认。这些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度,并能形成稳定的LB膜。偏振红外光谱表明分子在基片上是以倾斜方式排列的,倾斜角度随中心原子不同而改变。八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稀土(Sin,Gd和Yb)30层LB膜的电导率介于10-3-10--4之间,电导率不仅与中心原子有关,而且电导率的差异更主要是由于配合物分子在基片上取向不同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双酞菁衍生物 电导率 中心原子 偏振红外光谱 LB膜 有机溶剂 配合物 特戊基 单分子膜 生物分子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电子束纳米刻蚀
14
作者 鲁武 顾宁 +3 位作者 陆祖宏 韦钰 沈浩赢 张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扫描电镜电子束纳米刻蚀鲁武,顾宁,陆祖宏,韦钰(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南京210018)沈浩赢,张岚(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南京210016)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尤其是某些特种器件如高电子迁... 扫描电镜电子束纳米刻蚀鲁武,顾宁,陆祖宏,韦钰(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南京210018)沈浩赢,张岚(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南京210016)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尤其是某些特种器件如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管、高频声表面波器件的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电子束 刻蚀 VLSI 纳米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其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宇 付德刚 +3 位作者 蔡建东 朱春霞 刘举正 陆祖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用反胶束法合成了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磺基琥珀酸双 2 乙基己酯钠盐 (AOT)进行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 (记为CdS/AOT SO-3) ,研究了这种纳米粒子在正庚烷(heptane)和吡啶 (Py)溶剂中的荧光及光解行为 .发现其在正庚烷中荧光很强 ,而Py却强... 用反胶束法合成了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磺基琥珀酸双 2 乙基己酯钠盐 (AOT)进行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 (记为CdS/AOT SO-3) ,研究了这种纳米粒子在正庚烷(heptane)和吡啶 (Py)溶剂中的荧光及光解行为 .发现其在正庚烷中荧光很强 ,而Py却强烈地猝灭CdS纳米粒子的荧光 ,用电荷转移猝灭机制进行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荧光猝灭 光解 硫化镉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化TiO_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6
16
作者 吕笑梅 方靖淮 陆祖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4-577,共4页
介绍了敏化TiO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表征方法,并对常用的制备工艺、敏化剂的选择、目前达到的水平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纳米晶 敏化 光电转换 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啸 王晔 +2 位作者 张晓莉 谢建明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6,共6页
基因芯片是提取生物分子信息的一种新技术 ,该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与电子信息科学交叉的产物 .基因芯片在基因型分析、基因表达监控和疾病检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论文分析基因芯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介绍一个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及数据... 基因芯片是提取生物分子信息的一种新技术 ,该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与电子信息科学交叉的产物 .基因芯片在基因型分析、基因表达监控和疾病检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论文分析基因芯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介绍一个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该系统包括基因芯片探针设计、芯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DNA阵列 探针设计 优化 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粒TiO_2对U937细胞光杀伤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宁平 黄丹 +1 位作者 徐敏华 袁春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0-473,共4页
超微粒TiO2 经光催化氧化后对U937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证明了光激发TiO2 能够损伤细胞内的DNA ,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
关键词 超微粒TiO2 U937细胞 白血病 光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乙酸的合成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灵君 贺全国 +2 位作者 刘正春 杨春 何农跃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0-82,共3页
 从邻苯二酚出发,合成胡椒基环后直接氯甲基化,再经腈化、水解合成了胡椒乙酸,总收率达54.2%,对各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测定及元素分析。
关键词 胡椒乙酸 合成 邻苯二酚 药用生物碱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吸附对卟啉、酞菁/二氧化钛复合电极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毛海舫 田宏健 +3 位作者 周庆复 许慧君 沈耀春 陆祖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制备了ZnTSSP/TiO2、GaTSPC/TiO2和共吸附ZnTSSP、GaTSPc/TiO2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共吸附的ZnTSSP、GaTSPc/TiO2电极不仅拓宽了光电响应范围,而且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特别是提高了GaTSPc的光电转换效率.其... 制备了ZnTSSP/TiO2、GaTSPC/TiO2和共吸附ZnTSSP、GaTSPc/TiO2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共吸附的ZnTSSP、GaTSPc/TiO2电极不仅拓宽了光电响应范围,而且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特别是提高了GaTSPc的光电转换效率.其原因可能是GaTSPc的聚集体没有敏化作用,而卟啉和酞菁分子与TiO2共吸附可以减少GaTSPc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酞青 二氧化钛 共吸附 电极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