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煜 秦双全 胡汉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硬件支撑,并将促使网络运营商从服务竞争转向设施竞争。本文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两种竞争阶段及其过渡期的市场竞争。理论分析表明,进入设施竞争阶段不会改变运营商之间的相对市场地位,但能够提升有线... 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硬件支撑,并将促使网络运营商从服务竞争转向设施竞争。本文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两种竞争阶段及其过渡期的市场竞争。理论分析表明,进入设施竞争阶段不会改变运营商之间的相对市场地位,但能够提升有线运营商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在位的电信运营商可能会延缓市场转向设施竞争阶段,有线运营商则通过降低服务的替代性程度加快这一转变。通过计量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检验了相关命题,并进一步验证了率先实施融合型业务的有线运营商往往能获得相对多的市场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竞争 设施竞争 市场势力 替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能否促进环境治理?——基于12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煜 陆安颉 张宗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8,共8页
尽管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已有多年政策探索,但其对环境治理产生的实际效应仍有待实证考察。借助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政府环境信息透明度数据,对120个重点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信... 尽管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已有多年政策探索,但其对环境治理产生的实际效应仍有待实证考察。借助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政府环境信息透明度数据,对120个重点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在总体上显示出对环境治理的正向净效应;不过,治理效果在不同污染物间存在差别,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控制PM2.5浓度与工业废水排放,但对固体废物治理的作用尚不显著。分析指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倒逼效应已占主导,但固废污染的信息公开和治理力度有待加强,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相互配合的环境治理综合施策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污染信息透明度指数 PM2.5浓度与工业废水 固体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的深层次逻辑与可行性路径——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选择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中国推行"绿色发展"是修复和维护"空间正义"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深层次逻辑。根据&qu... 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选择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中国推行"绿色发展"是修复和维护"空间正义"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深层次逻辑。根据"绿色发展"的深层次逻辑,"绿色发展"必须要在"空间正义"的框架内及其主导下展开——守住空间中各事物之间的界限,即根据各事物的固有属性及其意义划清其空间界限并守住其界限;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与救助作用,即通过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来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改善生产方式和提高发展水平,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处于贫困状态尤其是濒临"绝望交易"的民众提高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水平;引导大众的"绿色发展"行为,即通过选择性激励来引导民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绿色发展 空间正义 空间限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分配何以公正?——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64,共8页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有必要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风险分配正义由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等内容系统性构成。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所有人...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有必要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风险分配正义由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等内容系统性构成。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所有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处于极端风险中的人们还会加剧和扩散风险,这是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对人的生命权和自由平等权的保障,以及对人因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不同的条件所具有的不同抗拒风险能力的维护,使得风险分配必须坚持“不平等的平等”理念。根据该理念,风险分配正义应该坚持对称性分配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风险分配与生产风险的责任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获取风险的收益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对称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风险分配 不平等的平等 对称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疫情期间优质和薄弱高中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婷 黄亮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学习参与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会引发甚至扩大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妨碍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寻求有效应对策略,本研究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习参与测评框架,采用差异比较... 学习参与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会引发甚至扩大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妨碍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寻求有效应对策略,本研究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习参与测评框架,采用差异比较的方法,基于抗疫期间优质和薄弱高中学生问卷调查,探索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优质和薄弱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参与差异显著;两校学生个体适应差异、教学组织差异和家庭支持差异共同造成了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 在线学习参与 校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误解的沃尔泽:行走在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3,共9页
人们通常将沃尔泽认定为一位"社群主义者",这一认定并不能完整地呈现真实的沃尔泽。有必要将沃尔泽放在思想谱系中全面地进行考察,即一方面看沃尔泽是否将"社群本体论"作为出发点,进而判断沃尔泽是否是"社群... 人们通常将沃尔泽认定为一位"社群主义者",这一认定并不能完整地呈现真实的沃尔泽。有必要将沃尔泽放在思想谱系中全面地进行考察,即一方面看沃尔泽是否将"社群本体论"作为出发点,进而判断沃尔泽是否是"社群主义者",另一方面将沃尔泽多元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复合平等"主张与自由主义的左派代表罗尔斯、自由主义的右派代表诺奇克的分配正义论及其平等主张进行比较,来判断沃尔泽是否在"社群主义"之外还有其他的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沃尔泽确实将"社群本体论"作为出发点,因而可以认定沃尔泽是一位社群主义者;而在平等主张及其实际效果上,沃尔泽和罗尔斯是貌合神离的、和诺齐克是殊途同归的,因而可以判定沃尔泽具有"自由主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泽 多元主义分配正义论 复合平等 社群主义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发展”的正当性论证——基于“人性——风险”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2,共7页
"共享发展"是当前中国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它在当前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即具有独特的正当性。"共享发展"的正当性可以运用"人性—风险"的理论框架进行证明。自利... "共享发展"是当前中国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它在当前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即具有独特的正当性。"共享发展"的正当性可以运用"人性—风险"的理论框架进行证明。自利的人性及其生成的世俗性社会使个体具有潜在的威胁。道德的软约束乏力以及法律与制度的硬约束缺位使得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威胁很容易爆发出来,进而生成让每一个个体都避免不了的整体性风险。对于整体性风险,必须通过与自利的人性不相冲突的互利的合作及其实现的普惠性增长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在自利的人性基础之上的互利的合作及其实现的普惠性增长,化解因自利的人性及其生成的世俗性社会而产生的个体的威胁及其生成的整体性风险,便是"共享发展"的正当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的正当性 世俗性社会 整体性风险 普惠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环境政策道德含量是指环境政策中所包含的道德量。由于环境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道德具有相对静止性,因而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能够被评估。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和道德,二者共同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指标生成的逻... 环境政策道德含量是指环境政策中所包含的道德量。由于环境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道德具有相对静止性,因而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能够被评估。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和道德,二者共同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指标生成的逻辑,即政策过程、道德形态分别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自的生成逻辑。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一级指标由政策自身的道德基础、政策关系的道德原则、政策执行的道德后果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决定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实测指标,即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生成相应的实测指标。环境政策评估的框架主要包括环境政策评估的模型、主体和操作。评估模型即为对应实测指标的特定环境政策的道德因子得分测算方法。评估主体即由环境政策制定者、环境政策受用者、专业机构组成。评估操作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提取道德因子、汇总道德因子实际得分、测算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环境政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 道德评价 道德含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研究
9
作者 杨煜 张宗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0,共6页
通过将生态要素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建"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系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对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将沿着创新驱动、政府转型和公众参与等路径以及各影响路径... 通过将生态要素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建"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系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对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将沿着创新驱动、政府转型和公众参与等路径以及各影响路径的交互作用实现。来自多元主体动力源的互动,不仅为引领新常态提供动力,也构成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 创新驱动 政府转型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都市圈发展困境与治理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杨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5-39,共5页
创新型都市圈通常有两种典型形成路径:一是创新型城市演化为创新型都市圈;二是一般性都市圈升级为创新型都市圈。当前,创新型城市竞争大于合作的格局,影响了创新型都市圈的演化进程,而合作创新收益及其分配结果不明确所导致的路径依赖... 创新型都市圈通常有两种典型形成路径:一是创新型城市演化为创新型都市圈;二是一般性都市圈升级为创新型都市圈。当前,创新型城市竞争大于合作的格局,影响了创新型都市圈的演化进程,而合作创新收益及其分配结果不明确所导致的路径依赖和搭便车行为,也延缓了从一般性都市圈向创新型都市圈的升级。针对创新型都市圈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构建都市圈合作创新治理机制。为促成创新型都市圈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同时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创新型都市圈成员获得与其贡献和能力相符的创新收益,各地政府应为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创新型都市圈整体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都市圈 地方政府 合作博弈 发展困境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对学生教育表现的影响效应评估——来自PISA2015我国四省市的证据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亮 赵德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1,53,共12页
文章基于PISA 2015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数据,系统评估了校园欺凌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和非认知领域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遭受欺凌使学生数学、阅读成绩分别降低5.73分和0.57分,对科学成绩几乎没有影响;不同类型欺凌对学... 文章基于PISA 2015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数据,系统评估了校园欺凌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和非认知领域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遭受欺凌使学生数学、阅读成绩分别降低5.73分和0.57分,对科学成绩几乎没有影响;不同类型欺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不同;遭受欺凌使学生珍视关系的合作意向、珍视团队的合作意向、学校归属感分别降低0.07分、0.14分和0.28分,使学生学业焦虑、成就动机分别升高0.15分和0.02分;不同类型欺凌对学生非认知表现的影响效应不同。为了避免或减轻欺凌对学生教育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国家应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力度,切实维护学生发展权益;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开展校园欺凌监测和诊断,帮助学生克服校园欺凌;学校应加强反欺凌制度建设,多方合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业成绩 非认知表现 影响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组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9,共7页
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有关创新的政策研究需要随之跟进。基于多层级视角模型(MLP)提炼创新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四个阶段,明确绿色技术的演化失灵是政策干预转型过程的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从支持... 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有关创新的政策研究需要随之跟进。基于多层级视角模型(MLP)提炼创新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四个阶段,明确绿色技术的演化失灵是政策干预转型过程的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从支持绿色技术和施压传统技术两个基本维度入手,构建有关创新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创新政策工具的类型研究。最后,将上述分析框架运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工具过于集中在支持绿色技术维度,未来还应综合成本效益、社会认知、体制机制等多个政策作用面的工具实施,加大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施压力度,为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打开“机会之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绿色转型 创新政策工具 多层级视角模型(MLP)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经济活动强度的区域臭氧浓度多尺度预测
13
作者 姜明栋 王馨阳 +2 位作者 颜蓉 于欣鑫 毋泽鹏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9期4737-4748,共12页
以夜间灯光作为经济活动强度的代理变量,借助随机森林技术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和气象因素的O_(3)浓度预测模型,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14~2022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研究经济活动强度对不同时间尺度,不... 以夜间灯光作为经济活动强度的代理变量,借助随机森林技术构建耦合人类活动和气象因素的O_(3)浓度预测模型,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14~2022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研究经济活动强度对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污染物浓度预测的贡献差异.结果发现:①在不同时间尺度,经济活动强度均对O_(3)浓度预测均有显著贡献,在年尺度,经济活动强度对O_(3)浓度预测的贡献度达到0.7053,超过各类气象因子成为首要贡献因素,但在日尺度,气温等气象因素的贡献度相对更高,经济活动强度贡献度仅为0.0869.②不同因素对O_(3)浓度高值区与低值区的预测贡献存在显著差异,气温和经济活动对高值区O_(3)浓度影响显著,而低值区城市表现出不同因子预测贡献的区域性和不连续性特点.③在长时间尺度,人类经济活动对城市PM_(2.5)和O_(3)浓度均有决定性贡献;在短时间尺度,经济活动对PM_(2.5)浓度的影响仅次于气温,但对O_(3)浓度的驱动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臭氧(O_(3)) 细颗粒物(PM_(2.5)) 气象因素 夜间灯光 污染预测 “2+26”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