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边缘光纤传感网动态资源调度策略
1
作者 赵俊 谢岩 +6 位作者 苏轩 朱彦霖 罗曦 严敏 甘战 侯云川 常嘉瑞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异步光包交换及波分复用技术的分布式边缘光纤传感系统(AOPS-WDM-DEFSS)方案,可支持边缘计算场景下海量、异构、突发感知业务的交换和传输需求,面向AOPS-WDM-DEFSS边缘侧业务特性,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边缘计算集群动态资源... 提出一种基于异步光包交换及波分复用技术的分布式边缘光纤传感系统(AOPS-WDM-DEFSS)方案,可支持边缘计算场景下海量、异构、突发感知业务的交换和传输需求,面向AOPS-WDM-DEFSS边缘侧业务特性,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边缘计算集群动态资源与任务调度策略,建立了动态资源调度集群模型与任务模型,定义了完成时间T、通信负载L和使用费用C三个优化目标函数,仿真分析了任务数n、任务相关度REV、传输处理速度比RAT、及权重(α、β和γ)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增加至50时,T、L、C分别增加至15.11 s、641 MB和¥443.2;当REV增加至5时,T和L分别增加至20.1 s和1932 MB;当RAT增加至25时,T和L分别增加至11.4 s和1724 MB;α、β和γ分别达到0.8和0.9后,T、L、C的归一化值趋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 边缘计算 分布式 遗传算法 动态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光阀型闭环直流电流互感器及温度修正方法研究
2
作者 甘战 谭劲 +4 位作者 王典浪 张瑞 罗曦 温易宸 赵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5-1509,共5页
为满足直流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电量监测、控制与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微功率光控信号源的闭环光反馈光栅光阀(GLV)型直流电流传感方案,集成一种基于保偏光纤温度双折射效应的全光纤温度传感器,实现GLV探头的实时温度监测,进而实现系统... 为满足直流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电量监测、控制与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微功率光控信号源的闭环光反馈光栅光阀(GLV)型直流电流传感方案,集成一种基于保偏光纤温度双折射效应的全光纤温度传感器,实现GLV探头的实时温度监测,进而实现系统温度误差修正。完成了样机研制及测试(额定电流In=500 A),结果显示,在10%In~110%In范围内,系统比差(RE)波动小于±0.2%;0~1200 Hz范围内,谐波测量误差小于-0.693%;-40℃~85℃范围内,误差修正后的RE波动范围为-0.186%~0.084%;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小于125μs。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GB/T 26216.1—2019规定的0.2级的误差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电流互感器 光栅光阀 闭环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放大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远程无源传感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迟荣华 吕涛 孙小菡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31-1934,19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包含拉曼放大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远程无源传感系统。该系统中拉曼放大的剩余泵浦功率可用作掺铒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源,产生的激光信号作为传感信号省略了额外的传感光源。同时拉曼泵浦源又对产生的激光传感信号进行分布式放大... 提出了一种包含拉曼放大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远程无源传感系统。该系统中拉曼放大的剩余泵浦功率可用作掺铒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源,产生的激光信号作为传感信号省略了额外的传感光源。同时拉曼泵浦源又对产生的激光传感信号进行分布式放大。当传感光纤50 km时,140 mW低泵浦功率就可以得到超过50 d B高信噪比的传感信号。当传感光纤75 km时,500 mW泵浦功率可以得到大于40 dB的高信噪比的传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无源传感系统 拉曼放大器 掺铒光纤激光器 光学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gg光纤与集成光子器件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兵 陈晓晔 +2 位作者 杨斐 孙小菡 葛俊祥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5,共3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束传播法(FEBPM)对Bragg光纤与光子集成器件的耦合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并获得了Bragg光纤的层数、纤芯半径以及光纤与器件之间空气间隙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芯型Bragg光纤与光子集成器件耦合可以实现最低小于1... 基于三维有限元束传播法(FEBPM)对Bragg光纤与光子集成器件的耦合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并获得了Bragg光纤的层数、纤芯半径以及光纤与器件之间空气间隙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芯型Bragg光纤与光子集成器件耦合可以实现最低小于1.2d B的耦合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束传播法 完全匹配层 BRAGG光纤 集成光子器件 耦合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接入网链路状态信号相关性判据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浩 李超 +6 位作者 刘朋朋 李双喜 张志选 戈志群 叶晓凯 樊鹤红 孙小菡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针对二维光编解码接入网链路监测系统中多路距离相近用户信号叠加难以设置阈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相关性的链路状态识别算法。该算法以正常信号为基准,对实时检测的信号进行信号相关性分析,根据带补偿自定义相关系数及系统的编... 针对二维光编解码接入网链路监测系统中多路距离相近用户信号叠加难以设置阈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相关性的链路状态识别算法。该算法以正常信号为基准,对实时检测的信号进行信号相关性分析,根据带补偿自定义相关系数及系统的编码规则判断具体分支链路状态。搭建了32用户、3路等距实验系统,等距离链路断路个数为1时,相关系数为0.626 1;断路个数为2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342 1、0.386 5,均在阈值区间内。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信号相关性而提出的自定义相关系数可以有效解决二维光编解码接入网链路监测系统中相近距离用户信号叠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网链路监测 多用户信号叠加 信号相关性 自定义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
6
作者 迟荣华 王飞 +3 位作者 桂桑 袁渊 陶峰 孙小菡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为了提高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研究了基于遥泵和喇曼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以实验室测试的400km/(80.3dB)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为基础,将该系统技术应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距离380km的吐鲁番-巴州两个750kV变电站间... 为了提高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研究了基于遥泵和喇曼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以实验室测试的400km/(80.3dB)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为基础,将该系统技术应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距离380km的吐鲁番-巴州两个750kV变电站间。为了获得高信噪比,系统运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抑制技术及遥泵喇曼混合放大配置技术,信号等效入纤功率达31.9dB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传输指标、可靠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跨距传输系统 遥泵放大 喇曼放大 SBS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槽波导级联多模干涉耦合器型偏振分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嘉源 肖金标 孙小菡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87,5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槽波导的级联多模干涉(MMI)耦合器型偏振分束器,由锥形及矩形结构MMI耦合器构成.级联结构使器件长度无需为两偏振模自镜像长度的公倍数,不仅能有效减小器件尺寸,而且提高设计灵活性.同时,利用槽波导的高双折射特性及... 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槽波导的级联多模干涉(MMI)耦合器型偏振分束器,由锥形及矩形结构MMI耦合器构成.级联结构使器件长度无需为两偏振模自镜像长度的公倍数,不仅能有效减小器件尺寸,而且提高设计灵活性.同时,利用槽波导的高双折射特性及MMI耦合器的锥形结构,可进一步缩短器件尺寸.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器件能够有效实现偏振束分离,两级MMI工作区总长度仅为42μm,准TE与准TM模的偏振消光比分别为29.8和31.4d B,1.55μm波长下的插入损耗分别为0.395和0.699 d B,偏振消光比大于20 d B时光带宽为43 nm,覆盖整个C波段.最后,详细分析了器件关键参数的制造误差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偏振分束器 槽波导 多模干涉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