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和纤维分散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丽辉 郭丽萍 +2 位作者 孙伟 张文潇 谌正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7-1040,共4页
为了研究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流变特性对短切聚乙烯醇(PVA)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变仪和荧光显微分析技术分别对HDCC浆体的流变特性以及短切PVA纤维在HDC C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DC C浆体流变行为... 为了研究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流变特性对短切聚乙烯醇(PVA)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变仪和荧光显微分析技术分别对HDCC浆体的流变特性以及短切PVA纤维在HDC C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DC C浆体流变行为符合赫切尔巴尔克模型,浆体流动后,应变梯度随应力增量按幂指数增长;当HDCC浆体塑性黏度为1.3~7.3 Pa·s时,即使短切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5%~2.0%,纤维在HDCC 基体中的分散系数均大于0.92,实现了均匀分散.合理调整配比中粉煤灰、减水剂和功能性组分的掺量,可调控HDCC浆体塑性黏度并实现短切PVA纤维的均匀分散,为HDCC高延性的理论设计提供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流变特性 荧光显微分析技术 分散系数 聚乙烯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类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琳 琚诚兰 +1 位作者 戴浩 李东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6-49,51,共5页
介绍了常用脂肪酸类相变材料及其低共熔混合物具有适合的热物性且多次加速热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是符合建筑领域要求的一类理想的相变材料。综述了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结合方式以及脂肪酸类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 介绍了常用脂肪酸类相变材料及其低共熔混合物具有适合的热物性且多次加速热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是符合建筑领域要求的一类理想的相变材料。综述了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结合方式以及脂肪酸类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针对脂肪酸在相转变时由于体积膨胀与盛装容器或担载材料间产生的相容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评价方式,并对脂肪酸类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热物性 体积变化率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辉 郭丽萍 +1 位作者 孙伟 谌正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7,共6页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为20~60 MPa时,干燥收缩应变终值在1046~1255με之间,自干燥收缩终值在619~882με之间,圆环约束试件在7~14 d开裂,裂缝仅两条,最大裂缝宽度132μm。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较传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干燥收缩 自干燥收缩 圆环约束综合抗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关键力学性能和成本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辉 常成 郭丽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114,共7页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砂、大掺量粉煤灰制备低成本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HDCC);再系统研究ECO—HDCC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影响机理;最后对比分析ECO—HDCC与传统HDCC的生产成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调控水胶比和PVA纤维体积掺量可以制备得到抗压强度为20-40MPa、四点弯曲强度为9.0—11.0MPa、跨中挠度为10~18mm和单轴极限拉应变达1.9%的ECO—HDCC;成本分析显示ECO—HDCC生产成本仅为传统HDCC的1/3。低成本ECO—HDCC的制备成功为其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国产短切粗PVA纤维 普通河砂 四点弯曲性能 单轴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形相变材料及其石膏基储能建筑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琳 琚诚兰 李东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08,110,共4页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三元低共熔脂肪酸(LA-MA-PA)为相变芯材,硅藻土为担载材料,基于真空吸附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LA-MA-PA/硅藻土定形相变材料并确定了最佳配比。采用SEM、FT-IR、DSC对该定形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热性能进...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三元低共熔脂肪酸(LA-MA-PA)为相变芯材,硅藻土为担载材料,基于真空吸附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LA-MA-PA/硅藻土定形相变材料并确定了最佳配比。采用SEM、FT-IR、DSC对该定形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将其与建筑石膏结合制备石膏基储能建筑材料,并对其调温功能和相变过程中脂肪酸的渗漏情况进行评价。蓄放热试验表明,含15%定形相变材料的石膏基储能建筑材料的温度波动明显小于普通石膏建筑材料,两者温度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值为4.9℃。此外,对石膏基储能建筑材料进行热处理后并没有造成其中脂肪酸的明显渗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储能建筑材料 石膏 调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脱硫石膏聚苯颗粒轻质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雷东移 郭丽萍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391,共8页
在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原料对原状脱硫石膏聚苯颗粒轻质保温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保温骨料聚苯颗粒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佳体积比为82.6%;纤维素醚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 在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原料对原状脱硫石膏聚苯颗粒轻质保温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保温骨料聚苯颗粒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佳体积比为82.6%;纤维素醚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佳质量比为0.5%;可再分散乳胶粉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佳质量比为0.8%;聚丙烯纤维与原状脱硫石膏胶凝体系的最佳质量比为0.2%,各组分均外掺.根据最佳比制得的保温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58—2013)的相关要求.有效解决了原状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应用问题,为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脱硫石膏 聚苯颗粒 聚丙烯纤维 纤维素醚 可再分散乳胶粉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表面改性及其分散效果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郭丽萍 雷东移 +1 位作者 陈波 吴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151,共6页
目的降低原状工业硅粉颗粒的团聚现象和聚集效应,提高其分散性,改善掺硅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及界面过渡区性能。方法采用表面化学修饰和机械分散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利用表面电位测试、紫外光谱分析、激光粒度分析、扫描... 目的降低原状工业硅粉颗粒的团聚现象和聚集效应,提高其分散性,改善掺硅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及界面过渡区性能。方法采用表面化学修饰和机械分散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利用表面电位测试、紫外光谱分析、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测试等试验手段,评价了改性前后硅粉颗粒的表面电位和减水剂分子吸附量、颗粒粒度分布,以及硅粉颗粒和硬化硅粉-水泥净浆的微观形貌。采用棱柱体试件,研究了改性硅粉对水泥-硅粉净浆抗折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磁力搅拌工艺对原状工业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后,硅粉表面电位由-21 m V变为+3 m V,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提高了60%,硅粉中纳米级微细颗粒数量显著增加,大颗粒团聚现象明显降低,硅粉颗粒的分散性明显改善;改性硅粉使水泥-硅粉净浆的力学性能提高了11%~24%。结论采用氨基硅烷和磁力搅拌工艺对原状硅粉表面改性后,硅粉表面的电位由负值变为正值,减水剂吸附量显著增大,颗粒团聚性降低,纳米级颗粒数量增多,在水泥中分散性改善,水泥-硅粉水化产物的界面过渡区性能改善,掺硅粉水泥浆体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粉 表面改性 分散性 氨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养护制度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建东 郭丽萍 +1 位作者 曹园章 秦姚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4-752,共9页
为了探究蒸汽养护制度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200 MPa)性能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养护制度(标准养护7 d、60℃蒸汽养护3和7 d、90℃蒸汽养护3和7 d)对UHPC早期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的抗压强度和初始开... 为了探究蒸汽养护制度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200 MPa)性能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养护制度(标准养护7 d、60℃蒸汽养护3和7 d、90℃蒸汽养护3和7 d)对UHPC早期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的抗压强度和初始开裂拉伸应力与蒸汽养护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但抗折强度、极限拉伸应力和极限拉伸应变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物相分析和同步热分析表明,蒸汽养护加速了UHPC中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氢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生成更多的C-S-H凝胶,使UHPC早期的微观结构更加密实.此外,蒸汽养护增强了水泥浆体与骨料和纤维的界面过渡区,从而提高了UHPC的早期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蒸汽养护 早期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Na2SO4对水泥水化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园章 郭丽萍 薛晓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2-719,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氯盐、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的影响,将NaCl和Na2SO4掺入水泥中,运用TAMair微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探究水泥的水化动力学以及水化产物的转变.结果表明:从水化放热速率和累计... 为了深入研究氯盐、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的影响,将NaCl和Na2SO4掺入水泥中,运用TAMair微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探究水泥的水化动力学以及水化产物的转变.结果表明:从水化放热速率和累计放热量上分析,NaCl和Na2SO4都可以加速水泥水化,相同质量的NaCl加速水化效果高于Na2SO4.在水化过程中SO4^2-离子浓度快速下降,然而Cl-离子浓度在水化10h之后才出现下降的趋势.当SO4^2-和Cl-同时存在时,SO4^2-先于Cl-与铝酸三钙(C3A)反应,NaCl能够促进石膏溶解并且加速钙矾石生成;从XRD图谱可以发现,在掺入NaCl的水泥浆体内,水化早期不会产生Friedel盐,只有随着钙矾石转变成单硫型钙矾石(SO4-AFm),Cl-开始反应生成Friedel盐.根据动力学微分曲线评价了NaCl和Na2SO4对水化机理的影响,在水化过程中NaCl促进了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对相边界反应(I)过程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而对扩散过程(D阶段)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动力学 氯盐 硫酸盐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掺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在水泥净浆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臧文洁 郭丽萍 +2 位作者 曹园章 张健 薛晓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模拟南海海水中阴离子浓度,采用氯离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复合盐溶液分别作为拌合水制备水泥净浆,通过XRD定量分析、SEM及离子滴定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标养龄期的水泥净浆进行微观分析,研究内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水泥净浆中的交互作... 模拟南海海水中阴离子浓度,采用氯离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复合盐溶液分别作为拌合水制备水泥净浆,通过XRD定量分析、SEM及离子滴定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标养龄期的水泥净浆进行微观分析,研究内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水泥净浆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内掺氯离子条件下,含氯离子的盐溶液作为拌合水拌合水泥净浆迅速生成Friedel盐(FS);氯离子的存在有抑制钙矾石(Ettringite,AFt)生成的作用;当氯离子浓度为3. 5%(质量分数)、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 5%(质量分数)时,硫酸根离子的引入促进了AFt向FS转化,提高化学结合氯离子的量;水化早期化学结合即氯离子参与反应形成FS占主导,硫酸根离子起到辅助作用;水化后期物理吸附即C-S-H凝胶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增强,对化学结合氯离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掺氯离子 交互作用 化学结合 物理吸附 水泥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