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STEM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小俊 董宇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9-171,共3页
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STEM教育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策略,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美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大力推行STEM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我国正处于探索... 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STEM教育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策略,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美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大力推行STEM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1)加强对科学学科的重视;(2)加强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4)完善教育评价体系;(5)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课程 测评方法 中小学老师 创新型人才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其证据 被引量:20
2
作者 夏敏 梁宗保 +1 位作者 张光珍 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7-845,共9页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型强调在不利父母养育条件下,具有"风险"气质特质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而对"弹性"气质的儿童影响不大。差别易感模型则认为儿童"易感"的气质特质在良好的抚养条件下表现得"更好",而在不利的抚养环境中表现得"更差"。围绕三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细分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从气质与积极养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养育过程中父母角色分工的差异,以及气质与养育方式动态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指出了将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气质 父母养育 社会适应 交互作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教学能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盛立莉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8-70,共3页
人工智能的教育时代,数字化传感器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优势日益突出,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七个维度为框架,编制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的教学能力分析量表,并采用SPSS 25.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人工智能的教育时代,数字化传感器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优势日益突出,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七个维度为框架,编制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的教学能力分析量表,并采用SPSS 25.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整体数字化技术教学能力中等偏上,教学法、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较强,但是技术知识仍有欠缺,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提升在职小学科学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是重中之重;学校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技术教学氛围及基本硬件是基础;鼓励倡导“信带科”的跨学科交流亦可以是提升科学教师技术能力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数字化 传感器 DIS 小学科学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表情识别的ERP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宗保 杨韵 +3 位作者 张光珍 杨元魁 郑文明 曹睿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5,共8页
采用情绪分类的经典研究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个体对身体表情识别的行为与时间进程特点。行为结果表明:个体对愉快情绪的加工速度明显快于悲伤。脑电结果表明:(1)在N170上,个体在对悲伤身体表情的识别中诱发了更大的波幅,表... 采用情绪分类的经典研究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个体对身体表情识别的行为与时间进程特点。行为结果表明:个体对愉快情绪的加工速度明显快于悲伤。脑电结果表明:(1)在N170上,个体在对悲伤身体表情的识别中诱发了更大的波幅,表现出了“负性偏向”。(2)在P2上,相对悲伤和中性身体表情,人们在识别愉快的身体表情时诱发了更大波幅。(3)在晚期成分上,相对中性身体表情,人们在识别愉快与悲伤情绪时诱发出更大波幅,表现出了“情绪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对身体表情的加工与面孔表情的加工可能存在着相似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表情 情绪识别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发皮质醇浓度测定在应激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权 邓慧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应激相关疾病与皮质醇的长期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其中,头发皮质醇浓度能够可靠地评价长期积累的皮质醇基础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头发皮质醇浓度与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影响头发皮质醇浓度评价应激相... 应激相关疾病与皮质醇的长期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其中,头发皮质醇浓度能够可靠地评价长期积累的皮质醇基础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头发皮质醇浓度与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影响头发皮质醇浓度评价应激相关疾病一致性的可能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加强实验设计,排除或平衡影响因素的干扰,采用纵向追踪设计,结合急性和短期生物标记,以及开发新型生物标记等多种途径来解决,最终实现头发皮质醇浓度测查和临床意义评估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皮质醇浓度 HPA轴 长期皮质醇基础水平 应激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HPA轴功能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权 陈崝 +1 位作者 王玮文 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46,共11页
已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表现出HPA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功能异常,而皮质醇是反映PTSD患者HPA轴功能的重要生物标记。近期的研究结果提示,PTSD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变化可能... 已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表现出HPA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功能异常,而皮质醇是反映PTSD患者HPA轴功能的重要生物标记。近期的研究结果提示,PTSD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变化可能有明显的时间序列特征,即应激事件发生后先升高,后下降至正常水平之下。这一特征受到生物标记的时间特性,患者病程,应激源类型和强度,伴生疾病等因素的干扰和掩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采用长期追踪设计,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结合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生物标记来综合验证PTSD患者皮质醇水平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利用该特征预测PTSD的发生、发展,以便及时进行干预;考虑皮质醇的代谢、拮抗等机制,结合多种生物标记综合评估、诊断PTSD患者的HPA轴功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皮质醇 HPA轴 时间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