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STEM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小俊 董宇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9-171,共3页
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STEM教育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策略,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美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大力推行STEM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我国正处于探索... 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不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STEM教育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策略,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美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大力推行STEM战略。这一战略对于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1)加强对科学学科的重视;(2)加强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4)完善教育评价体系;(5)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课程 测评方法 中小学老师 创新型人才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儿童叙事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帆 代利玲 李传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121,135,共10页
叙事能力对早期儿童语言和其他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释了不同类型的早期儿童叙事的内涵,整理了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核心内容,探究了儿童叙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扼要梳理了发育障碍儿童叙事发展及干预的相关研究。中国早... 叙事能力对早期儿童语言和其他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释了不同类型的早期儿童叙事的内涵,整理了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核心内容,探究了儿童叙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扼要梳理了发育障碍儿童叙事发展及干预的相关研究。中国早期儿童叙事的相关研究,需要聚焦叙事内涵,借助适用于我国不同文化背景儿童的评估工具,做到系统地评估儿童叙事能力,并寻找推动其发展的生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儿童 叙事能力 影响因素 文化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教育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禹东川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0,共4页
神经教育学将脑科学与教育学的跨学科转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有利于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实践中,神经教育学研究通过在学校建立评测实验室,构建以神经生化检测分析、生理信号检测与分析、行为分析三大数... 神经教育学将脑科学与教育学的跨学科转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有利于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实践中,神经教育学研究通过在学校建立评测实验室,构建以神经生化检测分析、生理信号检测与分析、行为分析三大数据采集技术为基础的脑智发展评估平台,获取学生关键能力评估数据、学生课堂行为数据、学习过程性评价数据,建立学生个性化发展数据库和评估模型,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基于实证的教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教育学 脑科学 脑智发展评估 关键脑智 神经生化检测分析 生理信号检测与分析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思维导向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顾茜 夏小俊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4-59,共6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思维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工程思维的内涵与要素,探讨通过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可行性,从需求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思维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工程思维的内涵与要素,探讨通过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可行性,从需求分析、主题和目标确立、课程任务和活动设计、课程评价设计等角度出发,构建工程思维导向的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路径,为相关方向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思维 小学科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教学能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盛立莉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8-70,共3页
人工智能的教育时代,数字化传感器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优势日益突出,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七个维度为框架,编制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的教学能力分析量表,并采用SPSS 25.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人工智能的教育时代,数字化传感器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优势日益突出,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七个维度为框架,编制小学科学教师应用数字化传感器技术的教学能力分析量表,并采用SPSS 25.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整体数字化技术教学能力中等偏上,教学法、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较强,但是技术知识仍有欠缺,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提升在职小学科学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是重中之重;学校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技术教学氛围及基本硬件是基础;鼓励倡导“信带科”的跨学科交流亦可以是提升科学教师技术能力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数字化 传感器 DIS 小学科学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sch模型的中学生科学素养评测研究
6
作者 湛蓝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5-48,共4页
教育测量是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手段,本研究以苏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科学素养评测试题上的数据为例,探讨项目反应理论Rasch模型在教育测量领域的运用,从单维性检验、怀特图、气泡图等方面对试题进行直观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教育测量是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手段,本研究以苏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科学素养评测试题上的数据为例,探讨项目反应理论Rasch模型在教育测量领域的运用,从单维性检验、怀特图、气泡图等方面对试题进行直观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评测试题的各指标均达到测量预期,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该学段学生的能力水平,体现了Rasch模型在解决教育测量问题上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CH模型 中学生科学素养 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其证据 被引量:19
7
作者 夏敏 梁宗保 +1 位作者 张光珍 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7-845,共9页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型强调在不利父母养育条件下,具有"风险"气质特质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而对"弹性"气质的儿童影响不大。差别易感模型则认为儿童"易感"的气质特质在良好的抚养条件下表现得"更好",而在不利的抚养环境中表现得"更差"。围绕三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细分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从气质与积极养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养育过程中父母角色分工的差异,以及气质与养育方式动态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指出了将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气质 父母养育 社会适应 交互作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的脑近红外成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苏艳丽 柯晓燕 +5 位作者 潘恒足 杨宏宇 洪珊珊 杭跃跃 肖婷 储康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对33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男性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和1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对33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男性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和1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测量并比较两组儿童在执行抑制任务时大脑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在执行不反应任务中的误按数[(6.03±4.82)vs.(2.84±1.61)]及平均反应时[(564.55±124.90)msvs.(473.63±45.63)ms]均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智商因素后,两组的平均反应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NIRS显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执行抑制任务时的右侧前额叶含氧血红蛋白激活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0.34±0.45)10-2×a.uvs.(0.15±0.69)10-2×a.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存在抑制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障碍 儿童 反应抑制 近红外光学成像 前额叶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冷”、“热”表征下的优势反应抑制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喆君 李媛 郭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380,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在"冷"、"热"表征下的优势反应抑制功能特点,当刺激材料为低情绪卷入时为冷表征,当刺激材料为高情绪卷入时为热表征。方法:招募113名大学生,使用网络成瘾损害指标(IAII)及网络游...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在"冷"、"热"表征下的优势反应抑制功能特点,当刺激材料为低情绪卷入时为冷表征,当刺激材料为高情绪卷入时为热表征。方法:招募113名大学生,使用网络成瘾损害指标(IAII)及网络游戏成瘾量表(IAS)进行筛查,选取IAII≥40分、IAS>5分者为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组(n=16);选取IAII<40分、IAS<1分者为正常对照组(n=15)。采用2×2混合设计,使用GO/NOGO任务范式进行测量,根据情绪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呈现的刺激材料分为网络无关刺激材料和网络相关刺激材料两种,记录每位被试的正确率、NOGO错误率及GO反应时,以此反映被试在"冷"、"热"两种表征下的优势反应抑制功能情况。结果:在网络无关刺激材料下,两组被试的GO/NOGO总正确率、GO反应时、NOGO错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在网络相关刺激材料下,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组的GO/NOGO总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87±0.06)vs.(0.93±0.02),P<0.050],NOGO刺激的反应错误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39±0.14)vs.(0.21±0.05),P<0.050],GO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显示,组别和刺激材料对总正确率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组别和刺激材料对NOGO刺激反应错误率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组别和刺激材料对GO反应时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能力在"冷"、"热"两种表征下是相互分离的,冷系统中与网络无关反应的抑制能力没有受损,只表现在热系统中与网络有关反应的抑制能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过度使用 执行功能 优势反应抑制功能 “冷”表征 “热”表征 实验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晓芸 李雪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1-173,共3页
本研究通过测量在校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学生情绪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来自东南大学各个年级的1120名本科生,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统... 本研究通过测量在校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学生情绪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来自东南大学各个年级的1120名本科生,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一年级与四年级大学生SDS和SAS评分均差异不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大学生SDS和SAS评分均差异不显著;一年级新生和四年级毕业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大学生的SAS和SDS评分均差异显著,工科专业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可见,缓解大学新生和毕业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面;尤其要特别关注工科专业学生的情绪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情绪问题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建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玲 Jessica Gisclair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从质上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好恶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与网络使用的积极特征——使用效率高、沟通便捷、信息收集与娱乐功能丰富等相关。当然,网络的负面影响如对身体的危...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从质上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好恶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与网络使用的积极特征——使用效率高、沟通便捷、信息收集与娱乐功能丰富等相关。当然,网络的负面影响如对身体的危害、安全隐患、可疑信息及费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和培训,教给他们有效的网络使用学习模式,以帮助他们解决网络使用中的负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大学生 网络 使用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消极养育方式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关系:亲子冲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梁宗保 吴安莲 张光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2,共10页
父母养育方式与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学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某市6所幼儿园抽取446名中班儿童及其父母作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亲子关系量表测... 父母养育方式与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学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某市6所幼儿园抽取446名中班儿童及其父母作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亲子关系量表测查第一年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亲子关系,一年后采用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测查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结果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消极养育行为均能正向预测儿童的愤怒攻击,母亲的消极养育行为还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退缩,表明母亲消极养育行为的影响范围大于父亲;父子冲突在父亲消极养育行为与儿童愤怒攻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母子冲突在母亲消极养育行为与儿童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应重视自身养育行为与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潜在影响,注意避免或改正威胁强迫、体罚责骂、过度保护等消极养育行为,积极与儿童建立亲密型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育方式 亲子关系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子空间迁移学习的跨域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雯婧 宋鹏 +2 位作者 陈栋梁 郑文明 赵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针对实际场景中人脸表情识别训练和测试数据来自不同场景从而导致识别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子空间迁移学习的跨域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引入稀疏重构的思想来获得一个共同的投影矩阵,同时对重构系数矩阵施加L2,1范... 针对实际场景中人脸表情识别训练和测试数据来自不同场景从而导致识别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子空间迁移学习的跨域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引入稀疏重构的思想来获得一个共同的投影矩阵,同时对重构系数矩阵施加L2,1范数约束;其次,引入图拉普拉斯正则化项来保留数据的局部判别结构;最后,利用源域丰富的标签信息,将样本投影到一个由标签信息引导的子空间中。在3个经典人脸表情数据集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人脸表情识别中优于其他几种经典的子空间迁移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迁移学习 子空间学习 图正则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学习和伪标签回归的无监督特征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超 宋鹏 +1 位作者 郑文明 赵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1-1708,共8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无标签高维数据。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学习和伪标签回归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首先,从矩阵分解的角度将子空间学习和特征选择结合在一个框架中,并且对特征选择矩阵施加L 2,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无标签高维数据。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学习和伪标签回归的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首先,从矩阵分解的角度将子空间学习和特征选择结合在一个框架中,并且对特征选择矩阵施加L 2,1范数保证稀疏,在寻找原始数据空间低维表示的同时进行特征选择;其次,利用回归函数来学习特征子空间和伪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伪标签和回归函数来指导无监督特征选择,以使选择出来的特征更具判别力;最后,通过引入图拉普拉斯来挖掘隐藏在样本空间和特征空间的局部结构信息。在六个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要优于其他几种先进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学习 伪标签回归 图正则 局部结构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DIS融入科学课堂:开发教学评一体化的框架 被引量:4
15
作者 湛蓝 柏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2期56-59,共4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DIS)为探究式实验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已成为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旨在开发一个框架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促进DIS与科学课堂的深度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DIS)为探究式实验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已成为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旨在开发一个框架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促进DIS与科学课堂的深度融合。该框架包括四个阶段——设计原则的确定、教学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基于四个设计原则——课程标准一致性、科学实践连贯性、设置驱动性问题和促进知识迁移。最后依据该框架开发关于乳酸菌发酵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设备探究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为一线科学教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数字化实验系统 科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数据监测:未来教育质量测评新趋势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锦运 龚春燕 +4 位作者 禹东川 钟冬梅 薄小丽 吴传燕 毛远航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以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建立实验室或让学生使用穿戴式设备直接获取其脑电、心电、皮肤电等数据,并建立数据挖...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以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建立实验室或让学生使用穿戴式设备直接获取其脑电、心电、皮肤电等数据,并建立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研究行为数据评估与生物数据的相关性,促进了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教育学 脑科学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生物大数据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脑磁图(MEG) 皮肤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状态对大学生表情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敏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主要对大学生在积极情绪、中性情绪以及消极情绪下判断表情图片的正确率及眼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情绪状态的大学生对高兴、平静表情判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五种消极表情;在对五种消极表情判断的正确率中,悲伤表情显著高于... 主要对大学生在积极情绪、中性情绪以及消极情绪下判断表情图片的正确率及眼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情绪状态的大学生对高兴、平静表情判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五种消极表情;在对五种消极表情判断的正确率中,悲伤表情显著高于愤怒、厌恶、恐惧和惊讶表情。(2)不同情绪状态的大学生对高兴表情判断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平静表情和五种消极表情;在对五种消极表情判断的注视时间中,愤怒、厌恶表情显著长于恐惧表情。(3)不同情绪状态的大学生对高兴表情判断的注视点数显著少于平静表情和五种消极表隋;在对五种消极表情判断的注视点数中,愤怒、厌恶表情显著多于恐惧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状态 表情认知 眼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kernel-KNNFLC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昕然 查诚 +2 位作者 徐新洲 宋鹏 赵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结合K近邻、核学习方法、特征线重心法和LDA算法,提出了用于情感识别的LDA+kernel-KNNFLC方法.首先针对先验样本特征造成的计算量庞大问题,采用重心准则学习样本距离,改进了核学习的K近邻方法;然后加入LDA对情感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在避... 结合K近邻、核学习方法、特征线重心法和LDA算法,提出了用于情感识别的LDA+kernel-KNNFLC方法.首先针对先验样本特征造成的计算量庞大问题,采用重心准则学习样本距离,改进了核学习的K近邻方法;然后加入LDA对情感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在避免维度冗余的情况下,更好地保证了情感信息识别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特征空间再学习,结合LDA的kernel-KNNFLC方法优化了情感特征向量的类间区分度,适合于语音情感识别.对包含120维全局统计特征的语音情感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对降维方案、情感分类器和维度参数进行了多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DA+kernel-KNNFLC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性能提升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K近邻 核学习 特征重心线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HPA轴功能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权 陈崝 +1 位作者 王玮文 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46,共11页
已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表现出HPA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功能异常,而皮质醇是反映PTSD患者HPA轴功能的重要生物标记。近期的研究结果提示,PTSD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变化可能... 已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表现出HPA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功能异常,而皮质醇是反映PTSD患者HPA轴功能的重要生物标记。近期的研究结果提示,PTSD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变化可能有明显的时间序列特征,即应激事件发生后先升高,后下降至正常水平之下。这一特征受到生物标记的时间特性,患者病程,应激源类型和强度,伴生疾病等因素的干扰和掩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采用长期追踪设计,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结合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生物标记来综合验证PTSD患者皮质醇水平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利用该特征预测PTSD的发生、发展,以便及时进行干预;考虑皮质醇的代谢、拮抗等机制,结合多种生物标记综合评估、诊断PTSD患者的HPA轴功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皮质醇 HPA轴 时间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厚德 齐星亮 +1 位作者 陈庆荣 钟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8-881,共14页
已有证据表明,低频形声字的命名存在规则性效应,高频字则没有表现。但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实验材料可能均为声旁在右的字,其结果也许仅能反映声旁在右字的加工规律。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声旁在左与在右两种左右型字和... 已有证据表明,低频形声字的命名存在规则性效应,高频字则没有表现。但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实验材料可能均为声旁在右的字,其结果也许仅能反映声旁在右字的加工规律。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声旁在左与在右两种左右型字和声旁在上与在下两种上下型字的规则性效应,探讨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实验一仅考察了声旁在右的字,结果重复了先前没有操控声旁位置研究中出现的低频字的规则性效应,还发现高频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逆转;实验二考察了声旁在左与在右的字,发现声旁在右的低频字存在规则性效应,而声旁在左的低频字则出现了规则性效应的逆转,但声旁在右的高频字并不存在逆转;实验三考察了声旁在上与在下的字,发现声旁在下的低频字和声旁在上的高、低频字都出现了规则性效应,而声旁在下的高频字则存在规则性效应的逆转。这些结果提示,如果声旁在整字中处于易被激活的位置(右侧或下侧),在低频字中会倾向于出现规则性效应,在高频字中则可能出现逆转或缺乏规则性效应,这也许会受到字频的制约;在低频左右型字中声旁位置的改变也会导致命名规则性效应方向的转变,但在低频上下型字中的表现要相对较弱。可以推测,声旁位置是一种形声字的亚词汇成分的空间属性,可以决定声旁语音激活的便利性;整字字频则是一种词汇属性,会通过调节整字的语音激活,影响声旁语音作用于整字命名的亚词汇加工机制,最终决定规则性效应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规则性效应 声旁位置 字频 亚词汇水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