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液学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许佩佩 陈宝安 程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50-254,共5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SNP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它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和对药物、环境因子反应的差异。血液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到多个遗...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SNP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它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和对药物、环境因子反应的差异。血液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到多个遗传易感基因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在血液肿瘤研究领域(致癌物质代谢酶基因的SNP、DNA修复基因的SNP、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SNP、药物代谢相关酶基因的SNP等)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液肿瘤 遗传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柔红霉素对K562/A02细胞株P21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宝安 李静 +8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吴亚男 朱敏生 丁家华 高冲 孙新臣 许文林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79-11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P糖蛋白(P-gp)及其基因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K562/A02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P糖蛋白(P-gp)及其基因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K562/A02细胞实验分组为:①单用柔红霉素(DNR)对照组;②DNR+TET0.5mg/L组;③DNR+TET1.0mg/L组;④DNR+TET2.0mg/L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实验各组K562/A02细胞P2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实验各组细胞P-gp的表达,采用半定量PCR(RT-PCR)测定细胞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K562/A02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gp蛋白的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减低。K562细胞中mdr1基因几乎无表达,K562/A02细胞中mdr1基因高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K562/A02细胞mdr1基因表达不断降低。结论:TET对K562/A02耐药具有逆转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逆转耐药可能与其上调P21蛋白的表达、下调mdr1及P-g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汉防己甲素 柔红霉素 K562/A02细胞 P21蛋白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对白血病细胞株HIF-1α和VEGF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飞 陈宝安 +16 位作者 程坚 许文林 王雪梅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鲍文 宋慧慧 高峰 张伟 夏国华 裴孝平 吴玮玮 殷莉 单学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研究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e(YC-1)对人急性白血病病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节... 本研究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e(YC-1)对人急性白血病病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节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DAPI染色检查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K562、U937、Jurkat白血病细胞株hif-1α和vegf mRNA表达以及YC-1对U937细胞hif-1α、vegf mRNA表达影响;Western blot检测YC-1对U937细胞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变化,分析YC-1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3种白血病细胞株均可见hif-1α和vegf mRNA表达。4μmol/L YC-1处理U937细胞(0、8、16和24小时)后,可见凋亡细胞出现的典型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细胞0、8、16和24小时凋亡率分别为(4.87±0.70)%、(27.27±2.00)%、(51.53±2.81)%及(60.5±3.20)%;vegf mRNA表达下调,而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HIF-1α蛋白、VEGF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而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率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r=0.973,p<0.01)。结论:3种白血病细胞株均显示hif-1α和vegf mRNA表达,YC-1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HIF-1α蛋白表达,进而下调VEGF,并通过上调BAX/BCL-2比率、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低氧诱导因子1-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YC-1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和Bax基因在2-甲氧基雌二醇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国华 陈宝安 +4 位作者 芦慧霞 邵泽叶 丁家华 高冲 胡玲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46-1248,共3页
本研究探讨bcl-2基因家族成员调控2-甲氧基雌二醇(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凋亡的机制。用2-ME预处理MUTZ-1细胞,荧光比色法检测凋亡信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 本研究探讨bcl-2基因家族成员调控2-甲氧基雌二醇(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凋亡的机制。用2-ME预处理MUTZ-1细胞,荧光比色法检测凋亡信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增强MUTZ-1细胞内caspase-3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加,细胞内mcl-1mRNA表达下降(p<0.05),且mcl-1mRNA表达量与相应时间点caspase-3活性呈负相关(r=-0.992,p<0.01),而bax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2-ME可能通过下调mcl-1表达和增强caspase-3活性的途径来调控MDS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CL-1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对小鼠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楠 王骏 +12 位作者 陈宝安 丁家华 高冲 程坚 赵刚 鲍文 高峰 夏国华 周颖 陈月 周桂娜 李小毛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为了探讨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MNP)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Fe3O4-MNP,在小鼠经胃灌药后2周处死,测量脾脏重量及小鼠体重并计算脾脏指数;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 为了探讨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MNP)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Fe3O4-MNP,在小鼠经胃灌药后2周处死,测量脾脏重量及小鼠体重并计算脾脏指数;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中性红比色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脾脏指数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在中剂量组(p<0.05),且中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较对照组及其他2个实验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Fe3O4-MNPs可以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MNPs 免疫功能 吞噬指数 脾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GVHD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周颖 陈宝安 赵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38-241,共4页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尽管对于移植免疫的认识在不断进步,但aGVHD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认为全身应用激素是治疗aGVHD的标准首要治疗方法,但一旦出现激...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尽管对于移植免疫的认识在不断进步,但aGVHD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认为全身应用激素是治疗aGVHD的标准首要治疗方法,但一旦出现激素耐药,就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了。在过去的10多年中,单克隆抗体、生物工程制品及免疫制剂的化学疗法成为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新方法。许多药物如麦考酚酸乙酯、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人源化抗CD25(白介素2受体α链)对治疗激素耐药性aGVHD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因为感染率高,aGV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较低。提高aGVHD的治愈率关键在于成功的初始治疗以及适时的减低激素用量以促进免疫重建。临床上已经出现治疗药物与全身性激素应用相结合的尝试。在本文中,对于aGVHD的治疗方法,诸如aGVHD的首选治疗,aGVHD的二线治疗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夏国华 陈宝安 +3 位作者 邵泽叶 芦慧霞 Dohner Konstanze Dohner Hartmut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6-301,共6页
为了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methoxyestradiol,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机制,将不同浓度的2-甲氧基雌二醇分别与MUTZ-1细胞在体外培养,同时设二甲亚砜和空白对照组。采用... 为了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methoxyestradiol,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机制,将不同浓度的2-甲氧基雌二醇分别与MUTZ-1细胞在体外培养,同时设二甲亚砜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2-ME对MUTZ-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瑞氏-姬姆萨染色后观察2-ME引起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clinical system LX20)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的变化,DNA凝胶电泳验证2-ME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2-ME对MUTZ-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1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2-ME作用24小时后MUTZ-1细胞出现G2/M期阻滞;培养上清液中L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48小时后,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2-ME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G2/M期阻滞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2-ME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一甲氧基雌二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UTZ-1细胞株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对藤黄酸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梁艺琼 陈宝安 +14 位作者 吴玮玮 高峰 夏国华 邵泽叶 程坚 丁家华 高冲 李国宏 陈文姬 陈宁娜 许文林 孙新臣 刘莉洁 李小毛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藤黄酸(GA)和磁性纳米Fe3O4颗粒(MNP-Fe3O4)治疗白血病的潜在可能性。采用MTT法检测GA对U937的细胞毒作用及GA联合MNP-Fe3O4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right及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 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藤黄酸(GA)和磁性纳米Fe3O4颗粒(MNP-Fe3O4)治疗白血病的潜在可能性。采用MTT法检测GA对U937的细胞毒作用及GA联合MNP-Fe3O4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right及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的caspase-3、bcl-2、bax、NF-κB和survivin基因及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NP-Fe3O4本身无细胞毒作用,但能使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联合应用GA和MNP-Fe3O4诱导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用GA明显增加,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同时可见caspase-3及bax表达上调,而凋亡抑制基因如bcl-2、NF-κB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MNP-Fe3O4能增强GA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新型而安全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磁性纳米Fe3O4颗粒 细胞凋亡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PDMP对K562/A02细胞柔红霉素耐药逆转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殷莉 陈宝安 +13 位作者 程坚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高峰 宋慧慧 鲍文 吴玮玮 王飞 梁艺琼 夏国华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抑制剂D,L-threo-1-phenyl-2-decan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PDMP)hydrochloride对K562/A02细胞株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机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抑制剂D,L-threo-1-phenyl-2-decan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PDMP)hydrochloride对K562/A02细胞株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机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DMP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其对K562/A02细胞DNR耐药逆转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MP对K562/A02细胞内DNR浓度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及K562/A02细胞mdr1、GCS基因的表达以及PDMP对K562/A02细胞两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DNR对K562和K562/A02细胞的IC50分别为0.23±0.02和7.15±0.24μg/ml,当PDMP≤20μmol/L时,对K562及K562/A02细胞株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20μmol/L和10μmol/L PDMP均能增加K562/A02细胞对DNR的敏感性,其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2.59和1.69;两种浓度PDMP作用于耐药株48小时后能增加细胞内DNR浓度(p<0.05)和细胞凋亡率(p<0.01)。20μmol/L PDMP处理K562/A02细胞48小时后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GCS和mdr1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PDMP可以增强K562/A02细胞对DNR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及细胞凋亡率、下调GCS和mdr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 PDMP K562/A02细胞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宝安 张波 +13 位作者 高冲 高峰 夏国华 邵泽叶 丁家华 赵刚 程坚 王骏 宋慧慧 鲍文 仲悦娇 裴孝平 王飞 顾忠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66-670,共5页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FLIPL,c-FLIPS及DLK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RT-PCR)半定量检测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及3例对照者(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FLIPL,c-FLIPS及DLK1 mRNA的表...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FLIPL,c-FLIPS及DLK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RT-PCR)半定量检测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及3例对照者(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FLIPL,c-FLIPS及DLK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LK1 mRNA在MDS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包括RA及RAEB患者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A及RAEB患者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FLIPL mRNA在MDS患者中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RA及RAEB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A及RAEB患者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FLIPS mRNA表达在MDS患者中表达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RAEB患者的表达量明显高于RA及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K1,c-FLIPL,c-FLIPS基因在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存在异常,有些基因可以作为判断MDS发生、发展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FLIPL c—FLIPS DLK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汉防己甲素逆转多药耐药的体内体外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坚 王珏琼 +19 位作者 陈宝安 高峰 许文林 沈惠玲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宋慧慧 鲍文 孙茜 戴永援 孙新臣 成红艳 邓雨霞 李国宏 陈宁娜 刘莉洁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83-1191,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BrTet)和汉防己甲素(Tet)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MTT法检测阿霉素(ADM)联合应用BrTet、Tet,对K562/A02细胞和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ADM浓度和P糖蛋白(P-gp... 本研究旨在探讨5-溴汉防己甲素(BrTet)和汉防己甲素(Tet)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MTT法检测阿霉素(ADM)联合应用BrTet、Tet,对K562/A02细胞和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ADM浓度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细胞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BrTet、Tet在体内的逆转耐药作用。结果发现,BrTet在0.25、0.5以及1μmol/L浓度条件下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BrTet显著增加K562/A02细胞内ADM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抑制P-gp的表达,下调mdr1mRNA的表达。在荷瘤鼠模型中,BrTet明显增加ADM对K562/A02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从单用ADM的5.8%上升至26.1%,而在K562移植瘤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BrTet在体内体外试验中均显示出显著的逆转MDR作用,其活性可能与抑制P-gp的过度表达和增加抗肿瘤药物的积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5-溴汉防己甲素 汉防己甲素 阿霉素 白血病 K562/A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对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津金 陈宝安 +11 位作者 黄成垠 李翠萍 史广耀 肖建宇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赵刚 宋慧慧 仲悦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本研究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价值,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检测了2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APCT的变化,并与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和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输注1小... 本研究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价值,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检测了2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APCT的变化,并与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和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输注1小时、24小时后的APCT均明显缩短,APCT由血小板输注前的(103.7±11.3)秒分别缩短为输注后1小时、24小时的(60.0±9.7)秒、(68.5±9.8)秒,(P<0.01),而正常对照的APCT为(42.0±3.4)秒;按照CCI和PPR的判断标准(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CCI分别为<7500和<5000,PPR分别为<30%和20%为输注无效),有2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其输注1小时、24小时的CCI值分别为7415、2966和6913、4988,PPR值分别为28.0%、11.2%和25.2%、14.1%。1例PPR均达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而CCI值均显示血小板输注有效;2例PPR均达血小板输注无效标准,而输注1小时的CCI值表示为血小板输注有效,24小时的CCI值表示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APCT可以反映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也能较全面的评估血小板的输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LDI-TOF质谱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Ja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悦娇 陈宝安 +12 位作者 程璐 冯继峰 李玉峰 钱军 丁家华 程坚 高峰 夏国华 孙宁 张琰 张孝平 许佩佩 陆祖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34-123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jak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实用性。用PCR扩增出含jak2基因2个SNP(C428T和C643T)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模板,产物纯化后利用MALDI-TOFMS检测5例MM和... 本研究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jak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实用性。用PCR扩增出含jak2基因2个SNP(C428T和C643T)位点的DNA片段作为模板,产物纯化后利用MALDI-TOFMS检测5例MM和5例健康对照者样本的jak2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C428T和C643T位点基因型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例与健康对照组的分布无差异,均为T/T纯合子。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基于MALDI-TOFMS与引物延伸技术检测jak2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是一个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多性骨髓瘤 MALDI—TOF MS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尿苷二磷酸半乳糖为添加剂冷藏兔血小板的研究
14
作者 裴孝平 陈宝安 +10 位作者 黄成垠 李翠萍 史光耀 肖建宇 高冲 丁家华 费菲 王骏 孙耘玉 程坚 赵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44-124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以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为添加剂的血小板冷藏保存方法。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PC),在悬液中添加UDP-Gal,放4℃冰箱储存10天。尔后观察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 本研究探讨以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为添加剂的血小板冷藏保存方法。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PC),在悬液中添加UDP-Gal,放4℃冰箱储存10天。尔后观察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小板促凝活性实验(PF3aT和APCT)和血小板凋亡(apoptosis)的变化。将冷藏兔血小板用Cr51标记后,检测输入兔体内后的血小板生存时间。结果表明加入UDP-Gal冷藏保存10天后的PC的Plt、MPV、PDW、血小板促凝血活性与新鲜PC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冷藏对照PC的Plt明显减少,MPV、PDW显著增大,血小板促凝血活性减低,与新鲜P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UDP-Gal的PC冷藏保存10天后的血小板凋亡率与新鲜PC相比有所增高(P(0.05),但明显低于冷藏对照组(P(0.01),其血小板聚集率(诱聚剂为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减低,但仍能保持在新鲜血小板的50%以上。添加UDP-Gal时冷藏保存10天的血小板与新鲜的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相近(P(0.05),输注兔体内72小时时的血小板存活率在新鲜对照组、UDP-Gal冷藏保存组和冷藏对照组分别为57.5%±7.2%、50.3%±6.3%和0.1%±0.5%。结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对冷藏保存的兔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并能延长冷藏兔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半乳糖 冷藏血小板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ISH技术在复杂核型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桂娜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46-249,共4页
M-FISH,即multi-coclour FISH和multiplex FISH(M-FISH),是分子细胞遗传学方面在过去的10年里最具有发展意义的代表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从最初使人类23对染色体上24种特异的荧光色彩以供核型分析,到现在已经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变化,也开始... M-FISH,即multi-coclour FISH和multiplex FISH(M-FISH),是分子细胞遗传学方面在过去的10年里最具有发展意义的代表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从最初使人类23对染色体上24种特异的荧光色彩以供核型分析,到现在已经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变化,也开始被各种不同专业的领域范围所应用。在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上,M-FISH已被应用于下列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检查:①可疑有未被发现的微小的染色体易位;②具有复杂异常核型的染色体异位(普通方法很难获得完全的染色体核型)。最终的检查结果对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就M-FISH的技术原理和常用的探针、M-FISH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SH 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6
作者 毛沛沛 陈宝安 +13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鲍文 宋慧慧 张伟 吴玮玮 夏国华 许文林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构建并鉴定靶向mdr-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mRNA序列,选择设计3个能转录短发夹RNA(shRNA)的DNA序列,体外分别合成3对互补并编码mRNA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amHI和Hind... 本研究构建并鉴定靶向mdr-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mRNA序列,选择设计3个能转录短发夹RNA(shRNA)的DNA序列,体外分别合成3对互补并编码mRNA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线性化的pGCsilencer人U6启动子质粒载体中;为了确定利用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3个重组载体(pGY1-1,pGY1-2,pGY1-3)导入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采用实时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P-gp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PCR电泳图谱和测序证实了克隆RNAi打靶序列完全正确,而且该载体又同时表达GFP标记基因,用于测定转染效率。分别转染pGY1-1,pGY1-2,pGY1-3后K562/A02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和P-gp表达水平下降,证明shRNA可以特异性沉默mdr-1基因。结论: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mdr-1基因在K562/A02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基因 短发夹RNA K562/A02细胞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