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球共济”精神的文化逻辑与文明新形态意蕴
1
作者 郭慧慧 陆永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9,共9页
“同球共济”是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叙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文明新形态意蕴。“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及其打开的话语创新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的当代展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现状共同构筑了“同球共济”精神生成的... “同球共济”是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叙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文明新形态意蕴。“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及其打开的话语创新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的当代展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现状共同构筑了“同球共济”精神生成的文化语境,其内在蕴含着三重递进的“文化—价值”逻辑:从“文化—价值”的生成来看,“同球共济”精神既继承了“同舟共济”的文化基因,又超越了其作用的广度、深度及效度,实现了“文化—价值”的跃升;从“文化—价值”的转换来看,“同球共济”精神既超越了因同球而共济的朴素价值观,又强化了命运与共的价值共识,筑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了“文化—价值”的深化;从“文化—价值”的展开来看,“同球共济”精神立足同球交往的事实,提倡价值共济的生存之道,增强了全球发展的价值动能,助力了中国价值的世界性彰显。“同球共济”命题源于中国,但面向全球、锚定未来,在文明的“古今中西”论争中,回应了文明秩序重建的时代命题,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球共济 文化逻辑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识性概念及其结构化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琲 赵宬斐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被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聚合,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 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被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聚合,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通过持续的结构化演进,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从而始终保持其时代性与生命力。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还为其伟大征程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与政治引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优势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标识性概念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知·实践·价值:儒家生态道德世界建构的三重维度
3
作者 陆永胜 张聪惠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6,177,共8页
儒家生态道德世界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内在地建构着由人到自然的意义生成和由自然到人的价值确认的双向实践过程,并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由自然的人化走向人的自然化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呈现出体知、实践、价值三重维度。从以仁心... 儒家生态道德世界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内在地建构着由人到自然的意义生成和由自然到人的价值确认的双向实践过程,并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由自然的人化走向人的自然化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呈现出体知、实践、价值三重维度。从以仁心通自然的体知维度,阐发了自然道德义的生成过程,确立了生态道德世界建构的理论依据;从以修己敬自然的实践维度,并基于顺乎性情之伦理实践与生产实践的正当性,循序渐进地推进了生态道德世界建构;从成自然以成人的价值维度,指出了自然道德义存有的必然,肯定了生态道德世界之于人的合理性价值。它进一步为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融贯日用生活的论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态道德 意义建构 体知 实践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