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方柱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奔奔
李鹏举
詹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5,74,共5页
本文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SSC)方柱试验数据考察了3个计算模型(Lam模型、Wei模型及Lim模型)对其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预测极限应力的精度总体高于预测极限应变的精度。在预...
本文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SSC)方柱试验数据考察了3个计算模型(Lam模型、Wei模型及Lim模型)对其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预测极限应力的精度总体高于预测极限应变的精度。在预测极限应力的3个模型中,Lam模型呈现出相对较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AAE最小,为12.4%,Lim模型和Wei模型的AAE分别为16.8%及18.2%。在预测极限应变的3个计算模型中,Lim模型的精度最高(AAE=14.3%),而Lam模型及Wei模型则大幅低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SSC方柱的极限应变,预测值与试验值比值的平均值Mean分别为68.1%和56.1%。故而在这3个模型中,预测极限应力时Lam模型表现出最高精度,在预测极限应变时,Lim模型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材约束
海水海砂混凝土方柱
极限应力
极限应变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方柱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奔奔
李鹏举
詹瑒
机构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
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5,74,共5页
基金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CPCSME2019-0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KJB560003)。
文摘
本文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SSC)方柱试验数据考察了3个计算模型(Lam模型、Wei模型及Lim模型)对其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预测极限应力的精度总体高于预测极限应变的精度。在预测极限应力的3个模型中,Lam模型呈现出相对较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AAE最小,为12.4%,Lim模型和Wei模型的AAE分别为16.8%及18.2%。在预测极限应变的3个计算模型中,Lim模型的精度最高(AAE=14.3%),而Lam模型及Wei模型则大幅低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SSC方柱的极限应变,预测值与试验值比值的平均值Mean分别为68.1%和56.1%。故而在这3个模型中,预测极限应力时Lam模型表现出最高精度,在预测极限应变时,Lim模型表现最佳。
关键词
复材约束
海水海砂混凝土方柱
极限应力
极限应变
预测精度
Keywords
FRP confinement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 square columns
ultimate stress
ultimate strain
prediction accuracy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方柱极限应力及极限应变计算方法分析
李奔奔
李鹏举
詹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