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余雷 胡汉辉 吉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2,共5页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网络 发展阶段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联盟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40,80,共6页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在共同化阶段之前需经历准备阶段,即联盟企业构建信任的阶段。这也是在联盟层面应用组织知识创新(SECI模型)具备的前提条件。案例分析同样表明,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模型只适用于相互信任的非核心企业。作为联盟活动的引领者,核心企业并不具体参与到知识创造活动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合作研发平台的创建,以及知识创造之后促进研发合作成果的产业化。通过调研访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园,详细刻画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技术联盟 SECI模型 知识创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渠道、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来自常州产业集群的实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3-79,共7页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企业基于社会和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常州市8个产业集群的25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集群学习渠道对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关系建立的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非正式技术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呈正相关;2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特征的4个维度在学习渠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在集群背景下,企业应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正式或非正式学习渠道,形成多维供应链知识网络,并借助技术学习和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提升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渠道 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 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02年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研究——基于社会核算矩阵更新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1,共7页
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 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增加值占总投入比例上升,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他产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上升;第二,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不熟练劳动力,资本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三,城镇中等偏上收入分组及以上居民所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均得到提高,而其他低收入分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不能兼顾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广义交叉熵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斌斌 金刚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2期53-62,共10页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产业分工 地区专业化 杭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顾成彦 胡汉辉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9-10,共2页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 盈利模式 创新 双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知识累积路径--基于江苏省三个典型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旭辉 吉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3,51,共5页
本文从产业集群知识类型划分入手,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累积路径,试图从知识累积的角度解释产业集群升级、转型与衰亡的原因。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知识累积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工理论的产业金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严效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产业金融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产业金融提供基于分工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分工差异与产品公度的矛盾,是货币产生的原因;产业创新从潜在信息物化为现实生产系统所需要...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产业金融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产业金融提供基于分工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提出分工差异与产品公度的矛盾,是货币产生的原因;产业创新从潜在信息物化为现实生产系统所需要素的规模与社会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是产业融资产生的原因;产业分工后产生的产业分立和产业间非标准依赖,是产业金融产生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产业金融的功能在于促使产业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转化为生产系统和维持产业生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知识 融资 产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各学派的特点与最新研究动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旭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3-46,53,共5页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归纳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五个学派,即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竞争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和区域创新学派,详细论述了各学派的学科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贡献和不足等,介绍了各学派在...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归纳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五个学派,即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竞争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和区域创新学派,详细论述了各学派的学科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贡献和不足等,介绍了各学派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分析了各学派互补和融合的发展趋势,指出产业集群中的知识问题已成为集群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学派 特点 最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产业中的转换成本研究综述
10
作者 吕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2期56-59,共4页
网络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但转换成本却影响公司跨产业经营,阻碍了网络融合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网络产业转换成本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双双寡头模型的多期博弈,旨在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及重... 网络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但转换成本却影响公司跨产业经营,阻碍了网络融合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网络产业转换成本方面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双双寡头模型的多期博弈,旨在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及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转换成本与市场进入的关系,本文指出了转换成本通过对用户产生锁定效用而增强在位企业的垄断力量,阻碍大规模的市场进入;转换成本助长寡头间的默契合谋,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进而产生肥猫效应,导致新进入企业产生低效率进入;最后分析了对忠实用户采取隐瞒信息情况下转换成本所产生的竞争效果。研究结论拓宽了相关研究思路,并对于网络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产业 转换成本 网络融合 网络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风险与集群式转移问题——基于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帅 胡汉辉 朱依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4-57,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内沿海地区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集群式转移。从集群风险的视角,探讨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机理,即任一集群都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群风险,当其中某一风险急剧增加时,风险合力将会导致...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内沿海地区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集群的集群式转移。从集群风险的视角,探讨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机理,即任一集群都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群风险,当其中某一风险急剧增加时,风险合力将会导致集群衰亡。为规避衰亡,集群将选择降低其它类型的风险。这一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集群内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整体转移。运用这一机理,解释了台资电子类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集群式转移问题,并对我国其它类型产业集群的转移倾向作出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风险 集群式转移 风险合力 转移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网络互动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7-60,共4页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和根本动力,但集群升级不仅是单个企业升级的问题,还表现为通过组织(网络)升级优化所带动的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网络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基础和根本动力,但集群升级不仅是单个企业升级的问题,还表现为通过组织(网络)升级优化所带动的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网络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网络互动的集群升级过程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网络 互动 产业集群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进出口价格弹性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范金 王艳 梁俊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7-92,共6页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进出口弹性模型和行业计量经济模型 ,测算和研究了中国进出口弹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是 :第一 ,中国中长期出口价格弹性和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 - 0 .85 79和 - 1.0 774 ;第二 ,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价格弹性小于 1,特别...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进出口弹性模型和行业计量经济模型 ,测算和研究了中国进出口弹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是 :第一 ,中国中长期出口价格弹性和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 - 0 .85 79和 - 1.0 774 ;第二 ,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价格弹性小于 1,特别是农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在 0 .5左右。适当提高价格对增加这些部门的收入是有利的 ;第三 ,中国大部分行业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或接近于 1;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进口价格需求弹性为异常值 ,为 +1.314 8,说明 :对于原油这样的战略性物资应该反市场操作 ,中东出现安全时价低时吃进以为战略储备 ,而出现危机时抛出以平抑国内原油市场价格的加速上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进出口弹性模型 出口价格 进口价格 战略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文化系统及其塑造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潘安成 胡汉辉 +1 位作者 张霞 马汉武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68-74,共7页
在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心理契约为基础,给出了企业文化的定义,较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文化理论;构建了企业文化系统模型,从塑造的角度解析了其维度构成;并应用绩效报酬激励机制,提出建设企业强文化的方法.最后,运用案例... 在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心理契约为基础,给出了企业文化的定义,较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文化理论;构建了企业文化系统模型,从塑造的角度解析了其维度构成;并应用绩效报酬激励机制,提出建设企业强文化的方法.最后,运用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比较研究 企业文化系统 激励机制 文化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间接网络效应下网络运营商价格竞争研究——基于数字电视和IPTV竞争的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万兴 胡汉辉 徐敏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2,共10页
数字电视产业中的接入服务/内容提供范式具有一种间接网络外部性,但是不同于硬件/软件范式,前者网络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后者消费者是系统组装者.首先通过防降价均衡研究了用户数和频道商数外生情形下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价格竞争,然后... 数字电视产业中的接入服务/内容提供范式具有一种间接网络外部性,但是不同于硬件/软件范式,前者网络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后者消费者是系统组装者.首先通过防降价均衡研究了用户数和频道商数外生情形下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价格竞争,然后基于纵向差异化模型研究了用户数和频道商数内生情形下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价格竞争.研究发现,在外生情形下,网络运营商定价对某市场份额的影响依赖于另一市场中的份额;在内生情形下,随着频道商多属度的增加,在上游市场中,高质量网络运营商和低质量网络运营商间的价格差距将逐渐加大;而在下游市场中,高质量网络运营商和低质量网络运营商间的价格差距将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网络效应 防降价均衡 质量差异化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核算矩阵不同更新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2,共6页
更新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作为一种非调查技术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文用十种更新方法,包括RAS法、交叉熵法、广义交叉熵法等,以江苏省1997年的宏观和细化SAM为初始表,将其分别更新到2002年的宏观和细化SAM。笔者... 更新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作为一种非调查技术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文用十种更新方法,包括RAS法、交叉熵法、广义交叉熵法等,以江苏省1997年的宏观和细化SAM为初始表,将其分别更新到2002年的宏观和细化SAM。笔者通过保号检验、方向检验和接近程度检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更新结果。研究结论显示:第一,基于商的更新方法要优于基于距离的更新方法;第二,保号类方法不仅具有保号的功能,而且在方向检验和接近度检验中有着良好表现;第三,对某些重要系数采用适当的外生估算方式,可以提高SAM更新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更新方法 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煜 秦双全 胡汉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硬件支撑,并将促使网络运营商从服务竞争转向设施竞争。本文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两种竞争阶段及其过渡期的市场竞争。理论分析表明,进入设施竞争阶段不会改变运营商之间的相对市场地位,但能够提升有线... 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硬件支撑,并将促使网络运营商从服务竞争转向设施竞争。本文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两种竞争阶段及其过渡期的市场竞争。理论分析表明,进入设施竞争阶段不会改变运营商之间的相对市场地位,但能够提升有线运营商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在位的电信运营商可能会延缓市场转向设施竞争阶段,有线运营商则通过降低服务的替代性程度加快这一转变。通过计量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检验了相关命题,并进一步验证了率先实施融合型业务的有线运营商往往能获得相对多的市场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竞争 设施竞争 市场势力 替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范围经济与转换成本的混合捆绑竞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魁 胡汉辉 王旭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24,共15页
产业融合促进了多产品竞争.基于扩展的两维Hotelling模型,研究了范围经济和转换成本对网络产业中多产品捆绑销售竞争均衡的影响,并分析了捆绑销售和线性定价下公司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异.研究表明转换成本导致企业不对称的细分市场结构... 产业融合促进了多产品竞争.基于扩展的两维Hotelling模型,研究了范围经济和转换成本对网络产业中多产品捆绑销售竞争均衡的影响,并分析了捆绑销售和线性定价下公司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异.研究表明转换成本导致企业不对称的细分市场结构并对新产品设定低价策略,但捆绑定价与转换成本无关.范围经济增加则公司捆绑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下降,一站式用户获益较多;成本随之下降但公司利润减少.与线性定价相比,捆绑销售导致单件产品价格较低,提高了消费者转换率,削弱了转换成本对忠实用户的不利影响;捆绑销售下公司利润较低,消费者剩余增加;不考虑范围经济则捆绑销售的社会福利较低,但当范围经济效应足够大时,捆绑销售不仅提高消费者剩余而且增加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销售 范围经济 转换成本 多产品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万兴 吴崇 胡汉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54,共7页
运营商将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既涉及消费者的福利,也涉及频道商的利益。本文结合中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中所出现的问题,基于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垄断情形下和引入竞争下数字电视转换的市场绩效。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转换中... 运营商将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既涉及消费者的福利,也涉及频道商的利益。本文结合中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中所出现的问题,基于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垄断情形下和引入竞争下数字电视转换的市场绩效。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转换中引入竞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据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 整体转换 双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主导产业的演化规律与产业集群生态特征初探——兼论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的区别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晔 胡汉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7-151,共5页
本文以我国地方产业发展实践为依据,阐述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探讨地方主导产业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比较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的异同,由此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性特征,并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提出政策引... 本文以我国地方产业发展实践为依据,阐述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探讨地方主导产业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比较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的异同,由此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性特征,并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提出政策引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集聚 主导产业 演化路径 产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