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阈值法的NOAA系列卫星云检测结果检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武艳 银燕 +3 位作者 师春香 何立 胡婷婷 孟俊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5-751,共7页
采用我国地面报资料、国际船舶报资料和云卫星(CloudSat)产品,分别对多通道动态阈值云检测方法的云检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阈值云检测方法可用于长时间序列卫星观测数据的云检测,不仅运行速度较快,可实现全自动,且精度较高,... 采用我国地面报资料、国际船舶报资料和云卫星(CloudSat)产品,分别对多通道动态阈值云检测方法的云检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阈值云检测方法可用于长时间序列卫星观测数据的云检测,不仅运行速度较快,可实现全自动,且精度较高,陆地上空云检测准确率为82.8%(地面报资料),海洋上空云检测准确率为91.5%(船舶报资料)。此外,还利用CloudSat资料检验不同观测时间差对NOAA系列卫星云检测结果检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NOAA/AVHRR 动态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中使用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浩 张兴平 +8 位作者 龚后武 孙研 文腾 袁术鹏 苏明亮 李言生 苏杭 栗翊超 韦葭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15-3621,共7页
目的使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患者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根据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选取数据库中的低蛋白血症患者,提取其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 目的使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患者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根据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选取数据库中的低蛋白血症患者,提取其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数据;使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极端梯度增强算法)等算法开发模型,并对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模型中使用效果的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526例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0.87%。逻辑回归模型的AURO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77,F值为0.853,整体性能优于随机森林、XGBoost等模型。同时模型性能比较结果显示,逻辑回归模型拥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对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低蛋白血症 机器学习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6月7日浙江省中北部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进 丁婷 +1 位作者 赵思楠 单晓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5-1221,共7页
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ERA 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75°×0.75°)对2013年6月7日发生在浙江省中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了相关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高空短波小槽东移加深,底层西南涡东移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 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ERA 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75°×0.75°)对2013年6月7日发生在浙江省中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了相关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高空短波小槽东移加深,底层西南涡东移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同时浙江中北部暴雨区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带;暴雨发生前700 hPa以下蕴含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随着西南涡的靠近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对大气变量物理分解的环境场分析发现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具有一定的背景环境支持,同时在瞬变扰动场的异常下而诱发了暴雨,暴雨落区位于850 hPa扰动暖切辐合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高低空急流耦合 大气变量物理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继海 赵连军 +5 位作者 廖万鹏 于学忠 郭树彬 徐腾达 周文华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4-232,共9页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诊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并生成任务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急诊临床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对于急诊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最后完成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本院现有急诊信息系统存在众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在透彻分析急诊临床工作关键环节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新的急诊信息系统的搭建,可更好地服务于急诊临床。急诊独特的临床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搭建了充分适应急诊临床实践需要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急诊医学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在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甜甜 王艾英 +1 位作者 隋卫燕 宋世鑫 《河北渔业》 2012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活性污泥系统的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随机测定了71个克隆子序列(1 500bp),BLAST比对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可分为6个主要类群,其中,拟杆菌(Bacteroides)类群和γ变形菌(γ-Pr...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活性污泥系统的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随机测定了71个克隆子序列(1 500bp),BLAST比对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可分为6个主要类群,其中,拟杆菌(Bacteroides)类群和γ变形菌(γ-Proteobacteria)类群在文库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8.03%和32.39%;其次是β-Proteobacteria,占19.72%;Firmicutes,Candidate division TM7和α-Pro-teobacteria类群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4.23%,4.23%和1.0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具有可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食酸菌(Acidovorax),包括假单胞菌(Pseudomonas),红环菌(Rhodocyclus)等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