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波速测试技术及场地土液化势判别 被引量:6
1
作者 楼凯峰 吴信民 +1 位作者 黄临平 杨亚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剪切波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野外测试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主要用途。结合工程实例,对于在资料处理中碰到的场地液化势判别的问题,采用石兆吉判别式,丁伯阳判别式,谢生荪判别式及标准贯入试验法等目前运用较多的多种液化...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剪切波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野外测试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主要用途。结合工程实例,对于在资料处理中碰到的场地液化势判别的问题,采用石兆吉判别式,丁伯阳判别式,谢生荪判别式及标准贯入试验法等目前运用较多的多种液化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在本次工程中石兆吉判别式结果最切合本次工程,其结果予以采用,并且就液化判别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剪切波 场地类别 三分量检波器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焦利氏秤与传统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饶黄云 刘传安 潘小青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针对高校教材《普通物理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传统实验前后所测量的一些物理量不是等精度测量,因而有必要对实验原理和公式进行修正。改进型焦利氏秤,在载物台下装有测量机构,实验测... 针对高校教材《普通物理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传统实验前后所测量的一些物理量不是等精度测量,因而有必要对实验原理和公式进行修正。改进型焦利氏秤,在载物台下装有测量机构,实验测量方法有所改变,实验思路更加明确,并经实验比对,使用改进型焦利氏秤做此实验,不仅操作和计算简便,而且所得结果更接近公论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改进型焦利氏秤 等精度测量 测量装置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数据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勇 刘艳阳 +1 位作者 陈越 刘庆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53-356,共4页
采用文件映射降低大数据量探地雷达(GPR)数据显示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同时使GPR数据可以当作一维数组进行数据处理,方便对数据的随机、实时访问;应用直接写位图、视区分割的成图方案,实现对GPR数据的实时显示;通过位图调色板实现GPR数... 采用文件映射降低大数据量探地雷达(GPR)数据显示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同时使GPR数据可以当作一维数组进行数据处理,方便对数据的随机、实时访问;应用直接写位图、视区分割的成图方案,实现对GPR数据的实时显示;通过位图调色板实现GPR数据调色板,灵活应用该技术可使本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大量运算的算法通过调整调色板实现,提高了GPR数据处理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文件映射 调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地表物探测量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勇 李必红 +1 位作者 刘庆成 邓居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利用地球物理异常显示参数表示剖面数据,以剖面数学期望、方差、特征峰间距、特征峰半极值为信息参数,对放射性测量剖面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成矿模式间的差异,对同一地区的分析表明,具有相近埋深和规模的剖面具有最强的... 利用地球物理异常显示参数表示剖面数据,以剖面数学期望、方差、特征峰间距、特征峰半极值为信息参数,对放射性测量剖面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成矿模式间的差异,对同一地区的分析表明,具有相近埋深和规模的剖面具有最强的相似性,有矿模式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有矿与无矿剖面有较大的差异,而无矿剖面间一致性差。经新疆和内蒙等地区实测资料的解释和检验,说明这些方法用于解释异常,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及其子体 地球物理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电容耦合电路的量子纠缠效应
5
作者 饶黄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9-30,34,共3页
应用介观电子线路制备量子态并实现相应的信息传输与控制是量子信息学的重要课题。利用介观耦合电路给出了制备双模压缩真空态的方案,研究了模间纠缠度与压缩幅度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模间纠缠度和2个回路的电感比值有关,与耗散无关,... 应用介观电子线路制备量子态并实现相应的信息传输与控制是量子信息学的重要课题。利用介观耦合电路给出了制备双模压缩真空态的方案,研究了模间纠缠度与压缩幅度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模间纠缠度和2个回路的电感比值有关,与耗散无关,且存在一个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耦合电路 双模压缩真空态 量子纠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求解碾磨机运动问题的相关讨论
6
作者 饶黄云 饶瑞昌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8-300,共3页
针对关于求解碾磨机上一点运动的速度及加速度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运动的不同角度考虑,给出了n种不同的解法。并将此问题拓展到一般情况下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并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碾磨机运动 速度 加速度 相关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