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非碳纳米结构材料研究的动向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泉水 高后秀 +2 位作者 刘双翼 张贵杰 杨渝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一维非碳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其中包括纳米管、纳米线、纳米带等一维非碳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及其适用化的可能性 ;评述了一种结构和形状新颖的纳米材料———Cu -Zn -Al合金一维纳米结构 ;
关键词 一维非碳纳米结构材料 一维非碳纳米管 一维非碳纳米线 一维非碳纳米带 CU-ZN-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非线性振荡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2
作者 陈泉水 黄斌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许多固态材料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非线性振荡花样,这些花样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Cu Zn Al合金表面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典型的振荡现象。借助计算机图... 在许多固态材料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非线性振荡花样,这些花样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Cu Zn Al合金表面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典型的振荡现象。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地研究该非线性振荡现象的形貌、结构特征及形成动力学规律,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构建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并重构系统的相空间。用R/S方法对系统时间序列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这种相空间重构方法具有较好的非线性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材料表面 计算机图像处理 非线性振荡花样 振荡现象 光学显微镜 高速摄像机 动力学规律 固态材料 分形特征 金相组织 技术系统 结构特征 动力模型 编程技术 分析论证 演化特征 预报效果 重构方法 和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状纤维素制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翠珍 胡开堂 余志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93-96,共4页
 海绵状纤维素制品指的是以纤维素为基本原料,通过一定方法,制备成一种类似聚氨酯海绵的产品。本文就目前世界上制备海绵状纤维素制品的方法及工业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其中对醋酸纤维素水解法、黄原酸纤维素酯水解法、N 甲基氧化吗啉...  海绵状纤维素制品指的是以纤维素为基本原料,通过一定方法,制备成一种类似聚氨酯海绵的产品。本文就目前世界上制备海绵状纤维素制品的方法及工业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其中对醋酸纤维素水解法、黄原酸纤维素酯水解法、N 甲基氧化吗啉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纤维素制品 醋酸纤维素 黄原酸纤维素酯 N-甲基氧化吗啉 生物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及丙烯腈共聚物膜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邓慧宇 陈庆春 马建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主要介绍了聚丙烯腈及丙烯腈共聚物分离膜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重点在于表面化学改性和表面仿生改性两种方法。
关键词 聚丙烯腈膜 丙烯腈共聚物膜 表面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对(Na_(0.5)K_(0.5))Nb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晓萍 刘晓东 +2 位作者 曾敏 李龙珠 江向平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对(Na0.5K0.5)NbO3压电陶瓷进行铜掺杂改性研究。使用SEM、XRD并结合常规压电陶瓷性能测试手段对该体系的显微结构、压电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的掺入使材料出现“硬化”现象,即材料的压电系数d33、平面...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对(Na0.5K0.5)NbO3压电陶瓷进行铜掺杂改性研究。使用SEM、XRD并结合常规压电陶瓷性能测试手段对该体系的显微结构、压电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O的掺入使材料出现“硬化”现象,即材料的压电系数d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介电损耗tanδ下降了,机械品质因子Qm大大提高;CuO掺入量在1%mol时各项性能最佳。另外,从SEM图片中可以看出:(Na0.5K0.5)NbO3压电陶瓷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CuO掺入量的增加明显变大。这表明CuO有烧结助熔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掺杂 (Na0.5K0.5)NbO3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OH^-源对水热法制ZnO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庆春 刘晓东 邓慧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研究了在180℃水热条件下,Zn(NO3)2.6H2O与NaOH、氢氧化四丙基铵(TPAOH)、氢氧化四甲基铵(TMAOH)3种不同OH-源在不同[OH-]/[Zn2+]比例下制备的ZnO的形貌变化。扫描(SEM)照片表明,在[OH-]/[Zn2+]为2时,采用NaOH时,ZnO主要为球形颗粒,直径... 研究了在180℃水热条件下,Zn(NO3)2.6H2O与NaOH、氢氧化四丙基铵(TPAOH)、氢氧化四甲基铵(TMAOH)3种不同OH-源在不同[OH-]/[Zn2+]比例下制备的ZnO的形貌变化。扫描(SEM)照片表明,在[OH-]/[Zn2+]为2时,采用NaOH时,ZnO主要为球形颗粒,直径为200~500nm,而采用TPAOH时为梭形,采用TMAOH时为花形;[OH-]/[Zn2+]为4时,3种OH-源的ZnO产品都为薄片状;[OH-]/[Zn2+]为8时,采用NaOH的产品为不同直径大小ZnO棒组成的辐射状球形,而采用TPAOH和TMAOH的ZnO都是由短柱状组成的花形,大小在1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形貌 水热合成 氢氧化钠 氢氧化四丙基铵 氢氧化四甲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常压下 Cu-Zn-Al合金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后秀 刘双翼 +2 位作者 陈泉水 张贵杰 李桂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99-3002,共4页
常温常压下,以Cu-Zn-Al合金为基体,经过适当的混和酸处理,制得了几种形貌和结构不同的一维合金纳米结构.通过能量弥散X射线(EDX)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Cu、Zn、Al,其直径一般在20~50nm左右,最长长度达1600nm.合金中存在的非线性振荡... 常温常压下,以Cu-Zn-Al合金为基体,经过适当的混和酸处理,制得了几种形貌和结构不同的一维合金纳米结构.通过能量弥散X射线(EDX)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Cu、Zn、Al,其直径一般在20~50nm左右,最长长度达1600nm.合金中存在的非线性振荡,以及酸处理后产生纳米粒子是生成一维合金纳米机构的关键.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初步分析了一维合金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并给出了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合金 一维纳米结构 纳米颗粒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和温度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庆春 刘晓东 邓慧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研究了120℃和180℃水热条件下,OH-与Zn2+物质的量比为8时,不同添加剂D-山梨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所得氧化锌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所有产品都表现为由棒状氧...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研究了120℃和180℃水热条件下,OH-与Zn2+物质的量比为8时,不同添加剂D-山梨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所得氧化锌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所有产品都表现为由棒状氧化锌组成的向外辐射的球状体。120℃时,所得氧化锌棒的直径大小较为均一,其中不加添加剂和添加D-山梨醇时所得棒状氧化锌末端为锥形,添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氧化锌末端为针形,而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氧化锌长径比更大,直径也更为细小;180℃时,只有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得氧化锌较为均一,其它3种情况下所得氧化锌都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水热合成 添加剂 硝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还原制备铜纳米棒和纳米线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庆春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在水热180℃条件下,利用CuSO4·5H2O和NaOH作原料,保持c(Cu2+)∶c(OH-)=1∶4,加入与Cu2+等物质的量的山梨(糖)醇作还原剂,反应20h后得到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产物为金属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产物大部分为球形颗粒组成的正六角... 在水热180℃条件下,利用CuSO4·5H2O和NaOH作原料,保持c(Cu2+)∶c(OH-)=1∶4,加入与Cu2+等物质的量的山梨(糖)醇作还原剂,反应20h后得到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产物为金属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产物大部分为球形颗粒组成的正六角体,此外产物中还有少量纳米棒和纳米线。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棒 纳米线 水热还原 山梨(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催化制备四脚状氧化锌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广元 李翠珍 徐文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1-53,共3页
采用膨润土作为催化剂,通过高温气相氧化法制备了四脚状氧化锌(T-ZnO)晶须,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催化剂含量和空气流量对T-ZnO晶须的尺寸、规整性、产率等有显著的影响,实验温度为920~980℃,膨润... 采用膨润土作为催化剂,通过高温气相氧化法制备了四脚状氧化锌(T-ZnO)晶须,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催化剂含量和空气流量对T-ZnO晶须的尺寸、规整性、产率等有显著的影响,实验温度为920~980℃,膨润土含量为33%左右以及适当的空气流量条件下,可以得到尺寸均一、结构规整、四脚状含量和晶须产率都较高的T-ZnO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nO晶须 膨润土 催化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山梨醇和n(OH^-)/n(Zn^(2+))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庆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255,共3页
以Zn(NO3 )2·6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在水热 180℃条件下制备了ZnO,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n(OH- ) /n(Zn2+ )时D 山梨醇添加与否对ZnO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H- ) /n(Zn2+ ) =2且不加D 山梨醇时,ZnO为球形颗粒,大小较为均一... 以Zn(NO3 )2·6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在水热 180℃条件下制备了ZnO,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n(OH- ) /n(Zn2+ )时D 山梨醇添加与否对ZnO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H- ) /n(Zn2+ ) =2且不加D 山梨醇时,ZnO为球形颗粒,大小较为均一,加入与Zn2+等摩尔的D 山梨醇时,ZnO仍为球形颗粒,但大小分布不均;当n(D 山梨醇) /n(Zn2+ ) =2时,ZnO颗粒主要表现为梭形;在n(OH- ) /n(Zn2+ ) =4且不加D 山梨醇时,ZnO为薄片状;随着D 山梨醇的加入,ZnO有聚集的倾向,表现为形成由薄片组成的球状物;在n(OH- ) /n(Zn2+ ) =8时,D 山梨醇添加与否所得产物都是由纳米级棒状ZnO组成的不同大小的花状体,但不加D 山梨醇时的ZnO棒直径相差较大。文章还对ZnO形貌变化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形貌 水热合成 D-山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棒和纳米线水热还原制备的条件选择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庆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用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一种六元脂肪族醇为还原剂,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铜的还原。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变化时,可以得到形貌各异的氧化亚铜和金属铜。其中,当n(OH-)∶n(Cu2+)∶n(醇... 用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一种六元脂肪族醇为还原剂,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铜的还原。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变化时,可以得到形貌各异的氧化亚铜和金属铜。其中,当n(OH-)∶n(Cu2+)∶n(醇)=4∶1∶1,,水热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0h时,得到产物经XRD分析确定为金属铜,SEM照片显示,在产物中有纳米棒和纳米线形成,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铜 纳米棒 纳米线 水热条件 脂肪族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碱性条件下(糖)醇对Cu^(2+)的还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庆春 Kinrade S D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5,28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水热碱性条件下(糖)醇对Cu2+的还原,通过控制不同水热条件及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糖)醇,借助XRD和SEM分析,得到了不同的产物及形貌.当不加任何(糖)醇时,产物为CuO,其形貌随[OH-]/[Cu2+]增大而由薄带和球形颗粒向薄片转变;当... 研究了不同水热碱性条件下(糖)醇对Cu2+的还原,通过控制不同水热条件及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糖)醇,借助XRD和SEM分析,得到了不同的产物及形貌.当不加任何(糖)醇时,产物为CuO,其形貌随[OH-]/[Cu2+]增大而由薄带和球形颗粒向薄片转变;当在不同[OH-]/[Cu2+]的体系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糖)醇时,可以得到具有多种形貌的Cu2O和线状、棒状、立方六角状、颗粒状等形貌的金属铜.本研究可得结论是,水热条件下,[OH-]/[Cu2+]值可以决定还原产物形貌,(糖)醇的加入可以与Cu2+或其络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加入的质量和种类可以决定产物的形貌.研究结果为新型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还原 铜及铜氧化物 (糖)醇 形貌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制备方沸石和方钠石共构空心球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庆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02-203,共2页
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用NaOH溶液调整凝胶体系pH,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含方沸石和方钠石2种沸石晶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均一的直径小... 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用NaOH溶液调整凝胶体系pH,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含方沸石和方钠石2种沸石晶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均一的直径小于5 μm的空心球.综合XRD和SEM的表征结果,所得产物为一种方沸石和方钠石共构的空心球.还探讨了该产物可能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反应 方沸石 方钠石 共构空心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沸石和方钠石复合空心球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庆春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通过加入一种六元(糖)醇,用NaOH溶液调整pH,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粉体为方沸石和方钠石晶体的复合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通过加入一种六元(糖)醇,用NaOH溶液调整pH,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粉体为方沸石和方钠石晶体的复合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均一的直径小于5μm的空心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方沸石 方钠石 铝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二氧化硅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廷吉 周光 +2 位作者 周萍华 彭人勇 陈庆春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硅灰石与盐酸反应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SiO2 条件为pH值≤ 1.5 ,添加剂为聚乙二醇和NH4Cl,反应后体系中和到pH =4.0 ,经固液分离 ,烘干 ,6 5 0~ 75 0℃灼烧 2h得产物。产物比表面积 479± 45m2 g ,表观密度 0 .34± 0 .0 3g cm3... 硅灰石与盐酸反应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SiO2 条件为pH值≤ 1.5 ,添加剂为聚乙二醇和NH4Cl,反应后体系中和到pH =4.0 ,经固液分离 ,烘干 ,6 5 0~ 75 0℃灼烧 2h得产物。产物比表面积 479± 45m2 g ,表观密度 0 .34± 0 .0 3g cm3 ,DBP吸着率 173± 16ml 10 0g ,平均中位径D50 为 6 .9± 0 .5um ,孔径分布集中在 1~ 2nm。上述结果得到透射电镜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硅灰石 比表面积 盐酸 PH值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Cu-Zn-Al合金纳米结构的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17
作者 高后秀 王炜娜 +1 位作者 陈泉水 刘双翼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9,33,共4页
Cu Zn Al合金经过简单的混合酸处理后,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两种形态、组成不同的纳米管。能量衍射谱表明其主要成分是Cu,Zn,Al和Si,Al,O。其管径一般在20~50nm左右,最长长度达1600nm。研究发现,在混和酸处理后产生的分散程度很高... Cu Zn Al合金经过简单的混合酸处理后,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两种形态、组成不同的纳米管。能量衍射谱表明其主要成分是Cu,Zn,Al和Si,Al,O。其管径一般在20~50nm左右,最长长度达1600nm。研究发现,在混和酸处理后产生的分散程度很高的纳米粒子在纳米管的生长中起了重要作用,结合生长模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初步分析了这种作用的机理和合金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合金 纳米结构 生长机理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结构对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表面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邓慧宇 朱宝库 +1 位作者 魏秀珍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762-2765,共4页
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2,5-二胺基苯磺酸(DABSA)、间苯二胺(MPDA)、GO代树状聚合物聚酰胺-胺(PAMAM-GO)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分别制备出3种聚酰胺复合纳滤膜。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全反射分... 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2,5-二胺基苯磺酸(DABSA)、间苯二胺(MPDA)、GO代树状聚合物聚酰胺-胺(PAMAM-GO)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分别制备出3种聚酰胺复合纳滤膜。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全反射分析膜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表面形貌,分别评价了3种膜对2000mg/LNaCl、Na2SO4、MgCl2、MgSO4等4种盐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NF-DABSA膜表面呈疏松网络状结构,NF-MPDA膜表面由许多小的囊泡堆积成致密层,而NF-ZGO膜表面是由许多小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其中NF-ZGO膜呈荷正电特征,对NaCl、Na2SO4、MgCl2、MgSO4的脱除顺序为MgCl2〉MgSO4〉Na2SO4〉NaCl,另两种膜则呈荷负电特征。当3种水相单体中的活性基团浓度都相同时,制备所得的纳滤膜对2000mg/LNa2SO4的脱除顺序为NF-MPDA-T〉NF-ZG0-T〉NF-DABSA-T。由此可见,单体的结构对复合纳滤膜的形貌及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单体的反应活性及在基膜表面的吸附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单体结构 界面聚合 形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合金纳米分叉结构的制备及显微分析
19
作者 高后秀 陈泉水 +2 位作者 刘双翼 张贵杰 杨渝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307-3310,共4页
通过对Cu-Zn-Al合金进行简单的化学处理,得到了具有分叉结构的Cu-Zn-Al合金纳米结构,用透射电镜考察了分叉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其微结构特征.实验表明:分叉纳米结构的形态与化学处理工艺有关,有的分支纳米结构与未分支的形态类同,分支的顶... 通过对Cu-Zn-Al合金进行简单的化学处理,得到了具有分叉结构的Cu-Zn-Al合金纳米结构,用透射电镜考察了分叉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其微结构特征.实验表明:分叉纳米结构的形态与化学处理工艺有关,有的分支纳米结构与未分支的形态类同,分支的顶端呈开口状态;有的沿生长方向呈规则的同向排列,各分支的形态相近,端部呈封闭状态.Cu-Zn-Al合金纳米分叉结构的形成可能与制备条件的扰动有关,对Cu-Zn-Al合金纳米结构的分叉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CU-ZN-AL合金 分叉 透射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还原制备Cu_2O微米棒及其机理
20
作者 陈庆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2,共2页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以CuSO4·5H2O和NaC2H3O2·3H2O为主要原料,D 山梨醇为还原剂,水热还原制备了Cu2O微米棒。具体条件是:n(CuSO4·5H2O)∶n(NaC2H3O2·3H2O) =1∶4,D 山梨醇的加入量与CuSO4·...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以CuSO4·5H2O和NaC2H3O2·3H2O为主要原料,D 山梨醇为还原剂,水热还原制备了Cu2O微米棒。具体条件是:n(CuSO4·5H2O)∶n(NaC2H3O2·3H2O) =1∶4,D 山梨醇的加入量与CuSO4·5H2O等摩尔,水热180℃下反应12h。微米棒的直径小于1μm,长度在10μm以上,棒表面有晶体生长印迹。其机理是:C2H3O-2 水解生成OH-,OH-与Cu2+生成Cu(OH)2,Cu(OH)2 再被D 山梨醇还原生成Cu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还原 Cu2O微米棒 D-山梨醇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