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1溶浸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复元研究
1
作者 史维浚 程军蕊 王国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讨论了水环境复元的水 -岩作用及其对水环境整治的正负影响。展示水文地球化学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在介绍溶浸场地水环境复原研究过程中 ,提出反映环境整治程度的参数 ,如清洗比、清除比和清洗程度等概念... 讨论了水环境复元的水 -岩作用及其对水环境整治的正负影响。展示水文地球化学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在介绍溶浸场地水环境复原研究过程中 ,提出反映环境整治程度的参数 ,如清洗比、清除比和清洗程度等概念和求测计算方法。在地浸场地复原研究中 ,提出了采用冲洗清洗法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文地球化学 阻滞系数 清洗比 清洗程度 复元 溶浸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热温泉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柏 孙占学 刘金辉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4,共3页
在分析江西省温泉形成、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基础上,讨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就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属中低温水热系统的江西省地热温泉资源,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于适宜条件... 在分析江西省温泉形成、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基础上,讨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就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属中低温水热系统的江西省地热温泉资源,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于适宜条件下出露地表;旅游,温泉医疗,蔬菜、花卉种植,地热发电等是江西地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分级利用和地热废水回灌是温泉资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温泉 水利资源开发 水利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8
3
作者 高柏 卫忠元 徐卫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9-50,53,共3页
研究了抚河流域排污现状及其构成特点,分析了水质污染的原因,针对抚河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情况,提出了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倡生态农业等治理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抚河流域 水环境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铀矿石的耐极低pH值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诱变育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亚洁 李江 +1 位作者 陈功新 刘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从我国最大的集采—选—冶为一体的“721矿”铀矿石中分离富集出具强适应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T.f),其最适pH值为2. 0。利用紫外线诱变法处理,经定向筛选获得一株可在pH1. 2条件下快速生长,甚至可在pH0. 9、0. ... 从我国最大的集采—选—冶为一体的“721矿”铀矿石中分离富集出具强适应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T.f),其最适pH值为2. 0。利用紫外线诱变法处理,经定向筛选获得一株可在pH1. 2条件下快速生长,甚至可在pH0. 9、0. 6的条件下生长的突变株,经过多代培养其氧化活性稳定,可直接用于铀矿石的生物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最适PH值 紫外诱变 定向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矿产资源利用与环保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木清 张卫民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3年第6期46-51,共6页
从矿产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出发,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微生物冶金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强调了研究该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环境保护 微生物冶金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清洗法修复铀地浸后地下水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柏 张文 +1 位作者 王国华 孙占学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3-206,210,共5页
通过天然水清洗恢复试验,对铀地浸后地下水环境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水清洗法消除污染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稀释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水动力学过程;清洗法对修复地下水中超标的SO42-、Fe的效果较明显,但pH... 通过天然水清洗恢复试验,对铀地浸后地下水环境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水清洗法消除污染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稀释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水动力学过程;清洗法对修复地下水中超标的SO42-、Fe的效果较明显,但pH修复速度缓慢;要全面恢复地浸后地下水的环境,除用清洗法外,还须综合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清洗 地下水 修复 铀地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军蕊 史维浚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地浸采矿方法可引起地下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文章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治理机理进行了阐明 ,针对地浸铀矿山的污染特点 ,提出了碱性中和清洗治理方法的设想 ,并对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及治理效果进行了实验... 地浸采矿方法可引起地下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文章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治理机理进行了阐明 ,针对地浸铀矿山的污染特点 ,提出了碱性中和清洗治理方法的设想 ,并对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及治理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1.6来模拟计算中和清洗液的最佳pH值 ,提出了对现场清洗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重要指标———清洗比 ,实验结果表明 ,碱性中和清洗法对治理地浸矿山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中和 地下水环境 重污染 铀矿山 治理效果 碱性 地浸 水文地球化学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横迳地区地热温泉气体幔源成因的厘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柏 孙文洁 +2 位作者 张文 孙占学 刘金辉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讨论了赣南横迳地区温泉逸出气体的化学组成及比率和氦、碳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横迳地区地热气体主要成分是CO2,占总体积的96.47%~99.84%,属CO2型温泉气,其1δ3C值变化于-5.50‰^-4.43‰,符合岩浆-幔源无机成因;CO2/3He比率为6... 讨论了赣南横迳地区温泉逸出气体的化学组成及比率和氦、碳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横迳地区地热气体主要成分是CO2,占总体积的96.47%~99.84%,属CO2型温泉气,其1δ3C值变化于-5.50‰^-4.43‰,符合岩浆-幔源无机成因;CO2/3He比率为6.35×107~1.02×109,符合我国东部火山活动区幔源气体低CO2/3He比率特征,并预示可能存在不同的气床;CH4/3He比率为2.38×107~5.3×108,大于幔源CH4的表征值5×106,说明横迳地区温泉气体的CH4是非幔源成因;3He/4He比值分别变化于1.90×10-6~2.95×10-6,R/Ra为1.36~2.1 l,具有明显的幔源成因,且幔源氦占总氦比例为16%~26%,显示温泉氦气壳-幔源复合型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地热气体 幔源成因 碳同位素 CO2/^3He CH4/^3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M-25廉价培养基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建平 戴友芝 +1 位作者 张选军 唐受印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6,共3页
为了降低微生物絮凝剂M-25的生产成本,以查氏母液为基础,采用替代碳源和氮源的方法,开发出了廉价的替代碳氮源:淀粉和尿素.使用该替代培养基的发酵液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高达99.5%,比查氏培养基提高2.5%, 培养基成本降低近60%.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替代培养基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龙清 邓磊 柴新军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73,共3页
水泥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是影响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掺入比和龄期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揭示南京地区水泥土的变形特征和强度规律,并得出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对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规... 水泥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是影响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掺入比和龄期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揭示南京地区水泥土的变形特征和强度规律,并得出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对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规律,提出"强度增长的临界龄期"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掺入比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柏 孙占学 +1 位作者 史维浚 王国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4-317,共4页
通过室内溶质迁移试验 ,对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地浸过程中溶质铀主要以铀酰、硫酸铀酰为主要存在形式 ;铀迁移经历了溶解迁移、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 ;浸出铀浓度最大值和浸出速度与浸出距离和浸出时间... 通过室内溶质迁移试验 ,对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地浸过程中溶质铀主要以铀酰、硫酸铀酰为主要存在形式 ;铀迁移经历了溶解迁移、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 ;浸出铀浓度最大值和浸出速度与浸出距离和浸出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过程 迁移 溶质 水文地球化学 存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地浸过程中的溶质迁移机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史维浚 高柏 王国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4-32,共9页
讨论了“溶质迁移、溶质迁移面和特征性溶质迁移面”的概念 ,以及研究溶质迁移的方法和实例。在对 3 81砂岩型铀矿床进行地浸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以上概念和方法 ,对地浸过程中的溶质迁移过程进行了讨论 ,探讨了地浸过程的机理和发... 讨论了“溶质迁移、溶质迁移面和特征性溶质迁移面”的概念 ,以及研究溶质迁移的方法和实例。在对 3 81砂岩型铀矿床进行地浸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以上概念和方法 ,对地浸过程中的溶质迁移过程进行了讨论 ,探讨了地浸过程的机理和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总结了溶浸试验过程中的溶质迁移分带。在以上溶质迁移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论证了地浸地质工艺参数。地浸过程中分带的研究清楚地显示了浸铀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段铀浸出作用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地浸过程 溶质迁移 水文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阳原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红钢 高幼龙 谢乐云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 ,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 ,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 ,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 ,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治理阳原县地质灾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指出在不同地质灾害区中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调查 区划 地质环境 河北 地理 危险区 划分 阳原县 项目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强化紫外光降解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
14
作者 王光辉 吴艳林 邓南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双酚C)与β-环糊精形成1:1稳定的包结物,其生成常数为4.94×103L/mol;研究了β-环糊精存在下双酚C的紫外光(λmax=254nm)降解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促进水溶液中双酚C的紫... 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双酚C)与β-环糊精形成1:1稳定的包结物,其生成常数为4.94×103L/mol;研究了β-环糊精存在下双酚C的紫外光(λmax=254nm)降解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促进水溶液中双酚C的紫外光降解,光降解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10mg/L双酚C经60min紫外光照射,β-环糊精可使双酚C的紫外光降解效率从36%提高至86%,在pH值2~8范围内,pH值对双酚C的光降解没有明显的影响;当pH>8时,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明显加快,随着β-CD浓度的增加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加,当β-CD的浓度超过8.0×10-5mol/L时,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速率不再明显增加。β-环糊精对双酚C的包结作用引起双酚C分子键能的削弱,导致双酚C光降解作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C Β-环糊精 光降解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河祥 李友奎 耿强生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8期185-186,共2页
通过对不同掺入比和龄期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的研究,揭示了河西地区水泥土的变形特征和破坏形式,并得出了水泥掺入比和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临界龄期"的概念,以期对水泥土搅拌法的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掺入比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搅拌法在回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16
作者 魏海 李志水 +2 位作者 李金轩 许军才 况代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深层搅拌法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于土粒相混合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化的方法,多用于加固淤泥、软粘土等地基。新近回填土是压缩性高,强度低的人工堆积土。目前多用强夯进行加固,... 深层搅拌法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于土粒相混合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化的方法,多用于加固淤泥、软粘土等地基。新近回填土是压缩性高,强度低的人工堆积土。目前多用强夯进行加固,由于该工程位于市区内,必须考虑噪音、振动对人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故选择深层搅拌法对回填土进行加固。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加固后的地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深层搅拌法对回填土进行加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末还指出了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搅拌法 软弱地基 回填土 承载力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