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被引量:30
1
作者 欧阳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0,共3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柔性管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将柔性管理应用于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学校管理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用大学生情感激励机制、加强大学生健康心理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柔性管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将柔性管理应用于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学校管理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用大学生情感激励机制、加强大学生健康心理管理、注重大学生行为管理等柔性管理活动,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柔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时性与历时性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向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晓莺 蔡东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3,共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和诉诸实践的本质特征,本文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上,从理论、发展、现实、世界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向度进行了阐述。即从历史语境中提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当代性解读,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品质和诉诸实践的本质特征,本文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上,从理论、发展、现实、世界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向度进行了阐述。即从历史语境中提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当代性解读,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的理论向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时代提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向度;着眼于中国当前现实,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向度:把握时代脉搏,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世界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性 历时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理论逻辑与实践旨趣 被引量:7
3
作者 虞新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9,共11页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正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实性、历史性和辩证性是其正义思想的三个特征。立足于现实,通过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不断使所有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这是马克思公平正义思...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正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实性、历史性和辩证性是其正义思想的三个特征。立足于现实,通过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不断使所有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这是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特质。其正义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只有在现实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不断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注重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才能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社会主要矛盾 发展生产力 改善民生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新视野 被引量:7
4
作者 蔡东伟 汪晓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45,共3页
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自觉这一主题,生态信仰以生态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实效构筑在信仰与文化的互动逻辑上。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在于对生态信仰文化价值的自觉。在当前互联... 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自觉这一主题,生态信仰以生态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实效构筑在信仰与文化的互动逻辑上。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在于对生态信仰文化价值的自觉。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视野必须拓展和实现网络生态下的实效,构建生态信仰文化价值信息网络;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中的大学生生态信仰文化价值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信仰 核心价值观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及途径 被引量:9
5
作者 熊水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0,共3页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能力低下以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文章不仅指出教育主客体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是造成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还从寻找有效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能力低下以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文章不仅指出教育主客体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是造成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还从寻找有效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正义下机会公平的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虞新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6,共6页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而机会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机会公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基本制度对机会公平起重要作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机会是否公平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机...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而机会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机会公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基本制度对机会公平起重要作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机会是否公平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机会形式上比较公平,实质上资本对劳动者发展机会进行了剥夺。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才能实现机会的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公平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具体制度安排中仍然存在身份、地位、户籍等不公平的现象。消除不公平的制度规范,是解决机会公平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 公平 制度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政治博弈对伦理共识的诉求 被引量:2
7
作者 华启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气候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就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优先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为任何技术、政治谋划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 气候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政治博弈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就是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优先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为任何技术、政治谋划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理道义的考量,这也凸显了伦理共识在气候政治博弈中的价值性。不仅如此,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人类共同利益的定在、普世伦理的兴起也为伦理共识的达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利益基础和理论依据。气候谈判中达成的伦理共识应该为:"平等而又差别"的正义原则、"区别而又共同"的责任原则、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以及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危机 气候政治博弈 伦理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关怀视阈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被引量:4
8
作者 高金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生命关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职责,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置于生命关怀这一视阈中,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生命关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职责,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置于生命关怀这一视阈中,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朝着生命关怀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关怀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三大件”的资源性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智慧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76-77,共2页
以电脑、手机、MP3为代表的"三大件"构建了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并进而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现象。回归大学生活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和把握"三大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性意义,加强"三大件"文化载体的建设,是高... 以电脑、手机、MP3为代表的"三大件"构建了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并进而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现象。回归大学生活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和把握"三大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性意义,加强"三大件"文化载体的建设,是高校从思想上把守大众传媒阵地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件” 文化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出路
10
作者 熊水英 汪晓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63-65,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实现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守旧、专断、片面的文本教育范式向创新、民主、全面的人本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 文章论述了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实现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守旧、专断、片面的文本教育范式向创新、民主、全面的人本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11
作者 吴科谕 高金龙 《湖南农业》 2025年第2期23-25,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我国农业农村建设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把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紧密相连,是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我国农业农村建设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把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紧密相连,是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生成逻辑 实现路径 价值意蕴 生产力 紧密相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价值与路向: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
12
作者 牟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马克思生态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生态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阐释,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理论、历史及实践依据。新质生产力... 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马克思生态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生态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阐释,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理论、历史及实践依据。新质生产力蕴含的创新本色和绿色底色,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在保障人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推动生态现代化实践的要求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彰显出强大的生态价值。推动新质生产力更好地赋能绿色发展,需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供给以及构建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以此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效能,不断开辟绿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 依据 价值 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粮库”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探究
13
作者 曾惟华 汪晓莺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0-45,69,共7页
建设“森林粮库”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还能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森林粮库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多维价值。经济层面,激活绿色生产力,拓宽农... 建设“森林粮库”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还能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森林粮库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多维价值。经济层面,激活绿色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层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厚植乡村可持续发展底色;社会层面,促进人民主体性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面对发展森林食品产业过程中的困境,要通过加大人才支撑、整合森林资源、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等,多措并举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与“森林粮库”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藏粮于林”与“富民于山”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粮库 乡村振兴 森林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学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云红 陆建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3期39-45,共7页
中国家学以'世家观念、私家藏书、家庭启蒙、经典家授、家教训示、家风传承、家族谱牒、家道尚正'为论题视域,对社会历史进程中家庭文化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等问题,进行'家道哲学'的创意探讨。建构中国家学哲学话语体系的... 中国家学以'世家观念、私家藏书、家庭启蒙、经典家授、家教训示、家风传承、家族谱牒、家道尚正'为论题视域,对社会历史进程中家庭文化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等问题,进行'家道哲学'的创意探讨。建构中国家学哲学话语体系的目的,在于启示中国家庭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中展开观念反思,以期对传统家庭的思想文化生活保持应有的敬意,又对现代家庭的质性发展提供价值借鉴。为此,中国家学必须从'教养门第'的家学人文精神中孕育,从'学以成人'的儒学道德理性中生成,从'政俗与共'的社会价值追求中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学 哲学话语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机理、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6
15
作者 管辉 雷娟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4,共13页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农业赋能中具有独特价值,能促进更好地凝聚“人”、更大范围的产业共生、更精细化的农业治理与服务。在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方式,以及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农业赋能中具有独特价值,能促进更好地凝聚“人”、更大范围的产业共生、更精细化的农业治理与服务。在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方式,以及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智慧决策实现生产的精准化、通过智慧监管实现生产的绿色化、通过智能管理实现生产的规范化,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业生产及市场风险来优化农业生产成效。在农业经营方面,通过重塑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结构、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资源配置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来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结构;通过数据要素嵌入来创新农业经营结构及商业应用模式、升级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三产融合,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农业治理方面,通过促进农业治理结构扁平化、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来突破农业治理瓶颈。然而,在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数据要素赋能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贡献认知有待提高、数据要素的所有权和利益分配权有待厘清等理论困境,还面临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够成熟、数据要素治理机制不完善等现实挑战。因此,需要从农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完善等方面来提升数据赋能能力,建立健全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治理机制、开放共享机制,从而优化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提升数据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农业现代化 赋能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伦理学及其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从解释学困境谈起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伽达默尔解释学具有强烈的伦理学取向和实践特征,他提倡一种相互承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类共同体的对话伦理学。他的这种实践伦理学虽然试图突破传统伦理学的局限,但实质上仍落在传统伦理学追求大全统一的窠臼之中。列维纳斯的他... 伽达默尔解释学具有强烈的伦理学取向和实践特征,他提倡一种相互承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类共同体的对话伦理学。他的这种实践伦理学虽然试图突破传统伦理学的局限,但实质上仍落在传统伦理学追求大全统一的窠臼之中。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不仅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困境,而且也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一种较为深刻的佐证,为促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理论态度 他者 面对面 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果历史意识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研究——从二元主义与历史主义思维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4,共7页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生态危机可归咎于西方形而上学的二元主义思维。近代以来,二元思维体现于主体哲学,导致主客二分的世界观,并与自然科学一拍即合,形成人欲征服自然的文化氛围,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效果历史意识,代...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生态危机可归咎于西方形而上学的二元主义思维。近代以来,二元思维体现于主体哲学,导致主客二分的世界观,并与自然科学一拍即合,形成人欲征服自然的文化氛围,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效果历史意识,代表一种与主客二分不同的历史主义思维,它通过推动传统历史主义发展,企图克服二元思维,蕴含深刻的生态哲学,对于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尊重自然"和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效果历史意识立足于人的历史性,将自然理解为与人的生存活动相关的居所,从存在论维度将人与自然阐释为生命—生活的共属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思维 主客对立 历史主义 效果历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道·探术·领学: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理念蕴涵与实践探索
18
作者 周自明 陈国宁 蔡东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是“道”“术”“学”三者的辩证统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道”,是思政课课程的立德树人之道、理想信念之道、追求真理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是“道”“术”“学”三者的辩证统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道”,是思政课课程的立德树人之道、理想信念之道、追求真理之道,它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术”,是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之术、教学之术和课堂艺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是指引导青年学生学理论、学方法、学思维,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本领,是让青年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道”“术”“学”具有内在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辉 张少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96,共2页
力争于2035年基本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前提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予以推进。在“大国小农”的国情下,小农户的长期存在将贯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始终,因而应针对性地改造小农户、发展小农户,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切... 力争于2035年基本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前提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予以推进。在“大国小农”的国情下,小农户的长期存在将贯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始终,因而应针对性地改造小农户、发展小农户,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切实解决好小农户的生计改善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等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协调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培养核专业创新人才的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德平 周敏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13-114,共2页
现阶段核能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核电站的发展,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核专业的特殊性和从事工作的艰苦性、危险性,社会对核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确定高层次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核专业教... 现阶段核能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核电站的发展,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核专业的特殊性和从事工作的艰苦性、危险性,社会对核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确定高层次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核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核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专业 创新人才 社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