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1
作者 陈竹安 谭浦旭 +1 位作者 郑希平 陈雅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9,共13页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电路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结构拓扑特征,并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增边优化并识别生态保护斑块。研究表明:研究区三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生态安全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2000—2020年,生态网络节点的重要性与聚集程度均有所下降,生态节点间相互联系被削弱,生态网络整体质量下降。采用度低者优先的策略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模拟增边优化,提高了网络的鲁棒性,使得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改善,缓解了研究区生态质量南北不平衡的现象。结果表明从多角度综合性视角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斑块资源配合生态廊道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斑块 电路理论模型 复杂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希平 陈竹安 危小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景观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研究2000-2020年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形态学特点,同时运用外溢效应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探究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 为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景观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研究2000-2020年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形态学特点,同时运用外溢效应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探究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强,核心区面积减少强度由1.33%提高到6.27%,并表现出由平原地区向山地丘陵区加强的地域性差异,且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耕地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面积由268.60 km2增加到1 003.26 km2,主要发生在路网成熟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外溢效应逐渐增强,在路网成熟地区更显著;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有较强的正向影响,道路建设对这种影响有强化作用,同时,耕地景观破碎化表现出随道路缓冲距离的减小而加强的阶梯性差异。研究表明,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受地形和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显著,耕地景观破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大或建设用地密集、路网成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耕地 形态学空间格局 扩张 建设用地 道路网络 景观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氨气排放量变化与主要影响因素
3
作者 孔望 吴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构建了氨气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与氨气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特征总体呈...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构建了氨气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与氨气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特征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尤其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最为显著。(2)长江流域带来的常年湿润以及温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氨气从土壤中挥发,使得自然环境带来的氨气排放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而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温度对氨气排放量的影响也在缓慢增强。(3)我国氨气排放依然以农业氨源为主要排放源,在农业大省如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农业灌溉的氮肥施用对氨气排放量的影响依然明显,但是城镇化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由于城市生活、生产对氨气排放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排放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南昌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新驰 鲁铁定 +1 位作者 龚循强 周秀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319-15327,共9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遥感技术以其监测范围大和能实时传输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遥感技术以其监测范围大和能实时传输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模型进行评价,而RSEI模型存在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不高的问题,使得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因此采用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IRSEI),将原RSEI模型中的绿度指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替换为通用归一化植被指数,从而构成IRSEI模型,以提高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对南昌市2003—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南昌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RSEI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RSEI平均提高3.6%,湿度、绿度、干度、热度各年份平均相关度的均值提高7.2%;2003—2021年南昌市IRSEI总体均值变化不显著,生态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区域、梅岭和安义县,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西南方向的流湖镇。可见,2003—2021年南昌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先下降后持续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 通用归一化植被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南昌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的鄱阳湖湿地植被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江涛 艾金泉 +2 位作者 陈晓勇 牛春妹 肖少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3,共7页
针对鄱阳湖湿地植被长期变化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遥感大数据平台和CART分类回归树算法提取鄱阳湖2000—2017年涨水期、丰水期、退水期和枯水期的年时序植被分布范围,阐明其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水位数据分析... 针对鄱阳湖湿地植被长期变化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遥感大数据平台和CART分类回归树算法提取鄱阳湖2000—2017年涨水期、丰水期、退水期和枯水期的年时序植被分布范围,阐明其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水位数据分析湿地植被与水文情势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7年,枯水期、涨水期、丰水期和退水期鄱阳湖湿地植被平均面积分别为846.35、679.03、172.35、508.63 km^(2)。(2)2000—2017年,不同水位期鄱阳湖湿地植被总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并有向湖心演变的趋势。(3)鄱阳湖植被面积受水位影响显著,水位与植被面积呈负相关,降水异常(如极端降水或严重干旱)是导致植被面积明显偏离平均面积的主导因素。本文结论有助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诊断,对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政策的制定具有科学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湿地植被 时空变化 水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RMLE的GNSS时序噪声特性及环境负载修正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喜文 鲁铁定 +1 位作者 贺小星 黄佳慧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42,共8页
针对环境负载易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坐标时序修正前后噪声模型特性及其站速度造成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约束最大似然估计(RMLE)的GNSS时序噪声特性及环境负载修正方法:选用206个连续13a的GNSS站时间序列,采用改进的贝叶斯信... 针对环境负载易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坐标时序修正前后噪声模型特性及其站速度造成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约束最大似然估计(RMLE)的GNSS时序噪声特性及环境负载修正方法:选用206个连续13a的GNSS站时间序列,采用改进的贝叶斯信息模型估计准则,利用约束最大似然估计(RMLE)方法探讨和分析大气压负载、非海洋潮汐负荷、积雪负载及土壤水负载等环境负载对GNSS时序修正前后噪声模型特性及其站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环境负载修正后,GNSS时序中的噪声主要表现为闪烁噪声+白噪声(FNWN)与幂律噪声+白噪声(PLWN),北(N)、东(E)、天(U)3个分量上噪声模型修正前后分别有约19.9%、36.5%、40.8%的噪声模型发生变化,N、E、U分量上分别有96.6%、84.5%、88.3%的测站速度不确定度减小,对垂直速度估计的最大影响可达0.5mm/a;证明环境负载修正能够提高速度估值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环境负载 约束最大似然估计(RMLE) 随机噪声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云计算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群落分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新星 艾金泉 +2 位作者 叶子君 牛春妹 唐鑫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60,共6页
针对大型通江湖泊湿地植被精细分类中精度不高、算法稳健性不强的问题,以鄱阳湖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云平台GEE和Sentinel-2影像,着重研究不同训练样本数量、不同时相特征数据及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分类的影响... 针对大型通江湖泊湿地植被精细分类中精度不高、算法稳健性不强的问题,以鄱阳湖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云平台GEE和Sentinel-2影像,着重研究不同训练样本数量、不同时相特征数据及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类型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分类精度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规律,当不同植被类型训练样本达到550个时,精度达到峰值平稳状态;(2)不同时相特征的数据集分类精度具有显著差异,具体为:月度时序>枯水期>四季多时相>单时相,其中,月度时序数据集的总体精度最高,总体精度及Kappa系数分别为82%和0.79;(3)不同遥感算法获得的分类结果精度不同,RF分类精度最高,SVM和CART次之;(4)当不同植被类型的训练样本达到550个时,使用Sentinel-2月时序影像和RF算法能取得最优的分类结果。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湿地精细分类提供方法借鉴,为鄱阳湖湿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植被群落分类 机器学习 Google Earth Engine Sentinel-2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最优分配和最佳掩码的点云部件分割
8
作者 陈西江 孙曦 +2 位作者 赵不钒 安庆 韩贤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1-1953,共13页
为了增强网络的泛化能力,提升部件分割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最优分配和最佳掩码的点云部件分割方法。首先,根据推土机距离定义两个点云之间的最优分配;然后利用最远点采样对点云分组,计算每个分组中点的显著性,再利用球查询确定点... 为了增强网络的泛化能力,提升部件分割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最优分配和最佳掩码的点云部件分割方法。首先,根据推土机距离定义两个点云之间的最优分配;然后利用最远点采样对点云分组,计算每个分组中点的显著性,再利用球查询确定点云的最佳掩码,以保留原始点云的语义信息;最后,将一点云中显著性高的点的邻域替换掉另一点云中显著性低的点的邻域,从而实现点云之间的混合增强。本文在ShapeNet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使用本方法进行增强数据再输送到PointNet,PointNet++以及DGCNN模型中,其mIoU从83.7%,85.1%,85.1%分别增加到了85.1%,86.3%以及86.0%,有效提升了部件分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点云 部件分割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局特征与局部互通的河流断流接续优化
9
作者 冯宣 高贤君 +4 位作者 陈智雄 潘美美 刘波 王志威 王锦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36,146,共7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常因地物类型复杂、部分河流狭窄等因素导致水体提取结果不完整、不连续。因此,结合水体自身光谱和纹理特征,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局特征与局部互通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优化方法。首先,在水体提取初始结果的基础上...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常因地物类型复杂、部分河流狭窄等因素导致水体提取结果不完整、不连续。因此,结合水体自身光谱和纹理特征,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局特征与局部互通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优化方法。首先,在水体提取初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尺度Frangi滤波和大津法(OTSU)分割算法提取线性支流,对河流进行补充得到初步优化结果。然后,结合局部互通的断流接续算法,对初步优化结果中的断流部分进行连接。最后,通过K-means聚类提取水体部分,并与精确优化结果进行拓扑检查及光谱检查,实现块状水体的验证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提取到细小支流,提高优化的准确度;断流接续算法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河流提取的完整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总体精度分别提高1.04%、1.50%,F1分别提高5.84%、8.28%,可以作为有效提升水体优化后处理的手段,提高了水体提取的完整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断流接续 水体优化 局部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病害近红外光谱判别模型及病害对理化指标影响
10
作者 肖怀春 吴茂隆 +5 位作者 栗琳琳 尹淑琳 孙旭东 肖慧 黎小芳 鞠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9-195,共7页
柑橘病害严重影响柑橘产量与品质,为进一步寻找叶片光谱与其理化指标变化规律,故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探索柑橘病害光谱判别及病害对理化指标影响的可行性。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柑橘正常、溃疡病和砂皮病3类叶片... 柑橘病害严重影响柑橘产量与品质,为进一步寻找叶片光谱与其理化指标变化规律,故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探索柑橘病害光谱判别及病害对理化指标影响的可行性。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柑橘正常、溃疡病和砂皮病3类叶片光谱并测量理化指标值,开展光谱特性与理化指标规律分析,进行SPA(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变量筛选,结合RF(random forest)与LWPLS(locally weighted partial least squares)分别建立柑橘病害定性模型及理化指标定量模型。对比分析模型结果,发现基于原始光谱变量的LWPLS定性模型效果最佳,其判别准确率为94.03%。用401个光谱变量为输入,基于LWPLS的正常叶片SPAD值模型分析结果最优;虽正常、溃疡病和砂皮病3类叶片综合的LWPLS定量模型RMSEP较大为4.46%,但模型对叶片SPAD值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R^(2)和RPD分别为0.93、2.19。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柑橘病害及分析病害对叶片理化指标的影响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柑橘病害实时现场检测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模型 近红外光谱 柑橘 SPAD值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社会经济因素驱动下江西省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与主控因子
11
作者 张紫微 张紫怡 张立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13,共11页
[目的]基于江西省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和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江西省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InVEST栖息地质量评估模型对江西省生境质量水平进行... [目的]基于江西省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和研究区域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江西省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InVEST栖息地质量评估模型对江西省生境质量水平进行空间测度,利用全局Moran’sI指数分析生境质量时空关联性,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捕捉影响生境质量的主导因子。[结果]①2000—2020年,江西省生境质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②江西省生境质量具有较高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布差异性逐渐增强。③自然—社会经济驱动体系中,土地利用类型因子中林地所占比例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控因子,各驱动因子间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其中距建设用地距离和耕地比例两者交互作用最大。[结论]江西省生境质量整体水平较高,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生境质量水平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NPP估算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分析-基于改进CASA模型
12
作者 鲁铁定 章园 +2 位作者 曾思婷 陶蕊 腾月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9-378,共10页
通过改进太阳辐射参数和水分子胁迫系数计算方法提高了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对NPP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模型,NPP与实地观测数据的相关性... 通过改进太阳辐射参数和水分子胁迫系数计算方法提高了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对NPP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模型,NPP与实地观测数据的相关性达0.62;2001~2022年,江西省年均NPP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值超过1000gC/(m^(2)⋅a);NPP月均值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7月;NPP年均值上最大值、最小值出现在2018年、2010年;趋势变化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2001~2022年江西省太阳辐射量呈现下降趋势,但NPP的变化未受显著影响;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温度每增加一个单位,NPP平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太阳辐射的减少而减少;NPP在近几年(2019~2022年)极端事件增加的情况下,NPP未出现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太阳辐射 气候变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对GNSS坐标时序噪声特性及站速度估计的影响
13
作者 鲁铁定 杨厚明 +1 位作者 孙喜文 金振吴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6-2078,共13页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WPCA)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北美地区10个测站2008—2022年共15年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空间滤波,并分析了共模误差(Common Mode Error,CME)对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参数估计和噪声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空滤波能够有效提取坐标残差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经过WPCA滤波后,N、E、U分量上残差时间序列的拟合误差相比滤波前分别降低了23.84%、26.88%和23.90%;与传统PCA方法相比,WPCA在N、E、U分量上分别降低了3.68%、4.89%和3.54%;北美地区GNSS站坐标残差时间序列最优噪声模型以白噪声+闪烁噪声和白噪声+幂律噪声为主,个别站点N方向存在随机游走噪声;考虑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时间序列中的噪声量级和站速度不确定度,从而提高时间序列的建模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先验误差 共模误差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可变形卷积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娟 何月顺 +4 位作者 何璘琳 庞振宇 戴天峦 邓钰嫣 许亚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2,共7页
现有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常依赖单一的相邻帧或峰值帧,未能充分利用视频流的时域特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可变形卷积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过时空可变形卷积聚合时间信息,提高运动估计的精度;分别采用时空可... 现有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常依赖单一的相邻帧或峰值帧,未能充分利用视频流的时域特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可变形卷积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过时空可变形卷积聚合时间信息,提高运动估计的精度;分别采用时空可变形融合和时空特征融合从峰值帧和相邻帧提取时空特征,将提取的两组特征图融合后经过特征精炼模块,输出增强特征图与待增强帧残差相加,获得最终增强帧。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公开测试集上的性能优于对比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上取得了0.76 dB的增益,与MFQE2.0和STDF-R1相比,文中方法分别提升了0.20 dB和0.1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可变形卷积 多帧视频 时空特征 视频质量增强 运动估计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Vis-NIR光谱指数时序统计特征的红层荒漠化场景分类
15
作者 陈震 谢相建 +1 位作者 陈竹安 谭皓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174,共10页
荒漠化调查是区域土地修复、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等农业整治工程的基础工作。而在东南丘陵区红层荒漠化的多光谱遥感监测中,仅依靠单一时相影像有限的光谱特征,难以表征和区分红层区复杂地表覆盖类型。针对该问题,该研究以湘赣北部交界... 荒漠化调查是区域土地修复、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等农业整治工程的基础工作。而在东南丘陵区红层荒漠化的多光谱遥感监测中,仅依靠单一时相影像有限的光谱特征,难以表征和区分红层区复杂地表覆盖类型。针对该问题,该研究以湘赣北部交界的红层出露带为研究区,提出一种顾及Vis-NIR光谱指数时序统计特征的红层荒漠化场景多尺度分层分类方法。研究首先在典型地表覆盖敏感指数基础上,基于时序统计分析方法,增强红层目标与其他地物覆盖的可分性;然后结合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技术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先后从像元尺度和对象尺度完成红层区纯净地物覆盖和荒漠化混合场景覆盖分类;最后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敏感光谱指数的时序统计分析能够有效增强红层区典型覆盖场景的可分性;结合时序统计增强与面向对象空间优化的分层决策模型相较于RF和SVM两类分类模型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3.04%、3.52%;其中对裸岩的提取精确率为86.15%,召回率为89.31%,F1分数为0.88, F1分数相较于RF和SVM分别提高了4.76%和6.02%,有效地减少了裸岩错分漏分,提高了红层荒漠化场景分类精度。该研究为荒漠化遥感调查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方案,也为赣西北红层荒漠化区域的土地修复等相关农业整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空间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决策树 特征优选 红层荒漠化 Vis-NIR光谱指数 时序统计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链星座对中国低轨卫星的碰撞风险评估
16
作者 钟宗祥 王建强 +1 位作者 胡优 丁永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0,共9页
针对巨型星座星链(Starlink)的快速部署对中国低轨卫星造成的安全威胁问题,统计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星链卫星两行根数的位置预报精度差异,然后基于碰撞概率法评估了星链星座对中国低轨卫星的碰撞风险。预报精度方面,所有卫星的预报误差在1 ... 针对巨型星座星链(Starlink)的快速部署对中国低轨卫星造成的安全威胁问题,统计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星链卫星两行根数的位置预报精度差异,然后基于碰撞概率法评估了星链星座对中国低轨卫星的碰撞风险。预报精度方面,所有卫星的预报误差在1 d内都较小,不同阶段的卫星之间的精度差异在预报1 d后开始明显增大,3 d后升轨阶段和降轨阶段的卫星预报误差是工作段卫星的十几甚至几十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低轨空间内卫星引起的接近事件中,由星链星座引起的占49.3%,其中进入黄色预警阈(Pc≥10^(-5))的事件占15.3%,进入红色预警阈(P_(c)≥10^(-4))的占0.5%,对中国低轨卫星的安全威胁远高于其他低轨卫星。中国的11个卫星系列中,星链星座对“JILIN”系列卫星的安全威胁最大,“SHIJIAN”系列卫星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星座 两行根数 近距离接近 碰撞概率 星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
17
作者 黄丽萍 陈荣清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0,共9页
种植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区域种植业的净碳汇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发展,揭示一定区域内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耦合程度是精准调控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综合考虑种植业碳吸收与碳... 种植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区域种植业的净碳汇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发展,揭示一定区域内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耦合程度是精准调控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综合考虑种植业碳吸收与碳排放双效应,借助Arcgis10.2软件,对广东省2012—2020年的种植业碳汇量、碳排放量与净碳汇量进行测算与可视化,分析了种植业净碳汇与总产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地理联系率,重心模型,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数,分析探讨2012—2020年的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2012—2020年广东省种植业净碳汇盈余,大多数城市种植业净碳汇有所回落,个别城市有所提升,整体有所下滑。所有城市种植业总产值均呈上升趋势。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地理联系率较高,2012—2020年的地理联系率均在0.6以上,两者重心位置接近,但重心移动轨迹不一致。广东省2012—2020年“碳平衡型”的市域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市域都在处于未耦合状态,主要以“净碳排放型”为主,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经济 种植业净碳汇 重心模型 耦合指数 农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鬼影抑制的改进ViBe算法及其应用
18
作者 舒兆翰 李小龙 +2 位作者 郭霞 龚玉泉 朱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48-5956,共9页
针对视觉背景提取(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ViBe)算法在运动目标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鬼影的问题,在原算法基础上加入背景还原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算法ViBe-BR(ViBe with background restoration)。首先,结合三帧差分预先提取背景图像... 针对视觉背景提取(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ViBe)算法在运动目标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鬼影的问题,在原算法基础上加入背景还原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算法ViBe-BR(ViBe with background restoration)。首先,结合三帧差分预先提取背景图像内前景区域;然后,使用前景区域周围的背景像素对区域内部进行填充,得到还原图像;最后,修正还原图像,并基于还原背景进行ViBe检测,达到抑制鬼影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ViBe-BR算法在4种不同场景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相比ViBe算法,前景检测的平均精确率、召回率以及F1依次有0.222、0.03和0.123的提升,有效地消除了鬼影的影响,可应用于实际地理定位任务中以获取运动目标的地理位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视觉背景提取 鬼影消除 背景还原 地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功能与居民需求的供需平衡关系及空间关联特征
19
作者 郑希平 陈竹安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58,共11页
识别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供需匹配象限和供需弹性系数模型分析其供需平衡关系,借助空间关联模型... 识别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供需匹配象限和供需弹性系数模型分析其供需平衡关系,借助空间关联模型识别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发现:1)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给能力表现为“四周高-中部低”,下降的格网占比达93.66%,各单项功能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除城镇发展功能有所提高外,农业、生态功能均以下降为主。居民需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式由内向外递减的空间差异,提高的格网占比达88.21%。2)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需表现为中部改善而东部恶化的静态匹配关系和以权衡为主导的动态耦合关系;在单项功能中,城镇发展功能供需以改善为主且多为协同关系;而农业和生态功能供需以恶化为主且多为权衡关系。3)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强度略有降低。高级别的空间关联网络在城镇发展功能供需中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在农业功能供需中表现为由南向北迁移;另外,生态功能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强度明显下降。综上,国土空间各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供需平衡关系存在空间差异,研究区应因地制宜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趋同增进,深化可持续发展下各个区域的空间供需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居民需求 供需匹配 权衡/协同 空间关联网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的青海省碾伯镇黄土滑坡信息提取研究
20
作者 裘湧泉 刘丹 杨海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为浅山黄土丘陵地区,沟壑纵横,滑坡等地质灾害活动频发,对社会经济、人身安全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以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变化检测辅助面向对象方法对...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为浅山黄土丘陵地区,沟壑纵横,滑坡等地质灾害活动频发,对社会经济、人身安全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以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变化检测辅助面向对象方法对研究区的黄土滑坡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区滑坡地质灾害点在近居民地距离约150 m,海拔为2000~2300 m的边坡地带分布较多。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滑坡提取有效准确率为70.37%,可为研究区的地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滑坡提取规则 黄土滑坡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