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土工程专业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伟峰 刘欢 +2 位作者 顾春生 夏筱红 于宗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146,158,共4页
结合野外工程实际环境和需求,利用实验室可调设计实验优势,兼顾室内和野外特色,以分析研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着眼点,进行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模型化寻参、调参监测基本参数,探索了降雨与切坡条件下边坡性状的变化与稳定性。由模... 结合野外工程实际环境和需求,利用实验室可调设计实验优势,兼顾室内和野外特色,以分析研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着眼点,进行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模型化寻参、调参监测基本参数,探索了降雨与切坡条件下边坡性状的变化与稳定性。由模拟实验条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同样可获取现场实用的工程性质,而且较高分辨率的模型实验条件设计,更有助于达到精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设计实验 岩土工程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1∶5万陀上幅区调应用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姜勇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小波变换波段融合法为最佳融合方法。运用遥感影像更新区内的道路信息有助于提高填图效率和填图质量,以小波变换法融合全色波段的RGB(5,4,3)彩色影像为基础影像,其它彩色合成影像、单波段灰度影像等影像为辅助影像对区内岩石地层、构造进行了解译,运用复合法提取了本区的铁化和泥化蚀变异常,在野外地质路线观测过程中对解译的岩石地层、构造和提取的矿化蚀变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遥感在区调过程中的道路更新、岩性识别、构造解译、矿化蚀变提取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 影像融合 蚀变异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小龙 张天昊 +2 位作者 程涛 徐军 王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3-66,共4页
针对传统的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数字化管理水平不高,利用不够深入等问题,设计了新的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简化数据处理过程,动态构建三维模型,真实可靠地描述工程进度与质量。系统分为两部分:单机版的数据规范化处理子系统和... 针对传统的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数字化管理水平不高,利用不够深入等问题,设计了新的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简化数据处理过程,动态构建三维模型,真实可靠地描述工程进度与质量。系统分为两部分:单机版的数据规范化处理子系统和WEB版的施工测量数据管理子系统。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数据规范化处理、成果文件输出、测量数据入库、数据动态建模分析与可视化等。以西部某水电站为例,对该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证明运用该系统可加强施工测量数据管理,充分挖掘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工程监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测量数据 规范化处理 动态管理 三维建模 进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江西省婺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黄鑫 吴珍云 +4 位作者 丁德建 李希星 石祖峰 祝民强 孙彬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地貌类型、工程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道路缓冲区、断层缓冲区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呈线状分布且多位于道路100 m范围内;中易发区呈带状分布且多位于断层300 m范围内;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断裂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少,植被覆盖较多且岩层较坚硬的低山丘陵区域。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及精度检验,表明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好,评价结果精度较高,可为婺源县后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 婺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易发性预测线性致灾因子最佳缓冲距离分析——以江西省瑞金市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晓亭 吴伟成 +2 位作者 皇甫文超 欧鹏辉 张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线性致灾因子是滑坡易发性预测的环境要素。线性致灾因子缓冲距离的设置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以瑞金市为例,在不同单环缓冲距离下建立滑坡密度与线性致灾因子距离的Pearson相关性模型,获得最相关单环缓... 线性致灾因子是滑坡易发性预测的环境要素。线性致灾因子缓冲距离的设置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以瑞金市为例,在不同单环缓冲距离下建立滑坡密度与线性致灾因子距离的Pearson相关性模型,获得最相关单环缓冲距离线性致灾因子组合。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滑坡易发性预测模型,对比最相关单环缓冲距离和相同单环缓冲距离线性致灾因子组合的预测精度。研究表明,最相关单环缓冲距离组合的预测精度高于相同单环缓冲距离组合,印证了利用相关性获得线性致灾因子缓冲距离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线性致灾因子 缓冲 相关性 瑞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上游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氮磷肥理论替代潜力分析
6
作者 温绍培 涂起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6,共6页
为农牧业实行种养平衡的发展模式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基于赣江上游地区2009-2019年农牧业数据,依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计算、分析畜禽粪肥氮磷养分供给量、需求量,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以及氮磷肥理论替代潜... 为农牧业实行种养平衡的发展模式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基于赣江上游地区2009-2019年农牧业数据,依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计算、分析畜禽粪肥氮磷养分供给量、需求量,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以及氮磷肥理论替代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赣江上游畜禽粪肥氮磷养分供给量、需求量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均不高,总体都呈先增后减的变动趋势,理论替代潜力除部分地区外均有所上升。(2)从空间上看,养分供给量整体不高,中部大于四周;养分需求量区域差距较大,中部及北部较高、西南较低;土地承载力指数南部部分地区较高;理论替代潜力普遍较高。总体而言,赣江上游各地区畜禽粪污压力较小,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要加强管控。理论替代潜力较大,要加大力度宣传种养平衡的生产理念,支持种养结合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种养平衡 氮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典型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树明 曹寿孙 +6 位作者 曾文乐 饶泽煌 谢国发 方欣 张莹 王蕾 张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82,共18页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3个典型铀矿床邹家山、横涧和沙洲矿床铀矿石中的萤石矿物进行了系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66.1℃和159.9℃,盐度w(NaCleq)为11.61%和13.16%,密度...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3个典型铀矿床邹家山、横涧和沙洲矿床铀矿石中的萤石矿物进行了系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66.1℃和159.9℃,盐度w(NaCleq)为11.61%和13.16%,密度为0.88 g/cm3和1.00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呈抛物线型关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w(NaCleq)为13.45%和7.95%,密度为0.91 g/cm3和0.79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w(NaCleq)为13.73%和11.62%,密度为0.86 g/cm3和0.87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 m和550 m,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平均深度是930 m和950 m,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平均深度为578 m和537 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 m、190~240 m、727~902 m之间。相山北西部地区的抬升剥蚀程度强于南东部地区,显示东部和南部地区在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相山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数据构建断层面的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志春 郑翔 +2 位作者 张洋洋 罗建群 侯曼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断层面的精度取决于地表填图数据的数量和精度,在断层产状变化大的部分需要适当增加产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断层面 数字地质填图 离散光滑插值 GOCA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填图系统中数字实测剖面的校正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时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式对实测剖面进行校正的方法,控制点由剖面的起点、终点、特殊地貌点和重要地质界线点等组成;给出了剖面校正的计算公式;借助Excel输入公式,通过剖面中的控制点完成剖面各导线方位角、坡角和坡距的校正,将校正好的数据重新导入数字剖面系统,生成剖面,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测剖面 剖面校正 地质剖面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蜂群优化的非下采样Shearlet域引导滤波图像增强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一全 孟天亮 吴诗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5,共7页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算法边缘保持性能不佳、抗噪性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引导滤波图像增强算法——ABCO-NSST-GF。通过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将图像分解成低频和高频2部分,利用引导滤波来增强低频系数,避免了高频噪声的放大;对...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算法边缘保持性能不佳、抗噪性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引导滤波图像增强算法——ABCO-NSST-GF。通过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将图像分解成低频和高频2部分,利用引导滤波来增强低频系数,避免了高频噪声的放大;对图像的高频系数进行非线性增益函数变换,在增强边缘及细节的同时抑制噪声。最后,对处理后的低频和高频系数实施NSST反变换,重构出最终的增强图像。由于引导滤波中的盒滤波半径与正则化参数对增强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了混沌蜂群算法搜索其最佳值,确保增强结果达到最优。针对约70幅实际工程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ABCO-NSST-GF算法能够明显改善图像视觉效果,与NSCT自适应阈值法等4种算法相比,所得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和信息熵平均提高25.2%,与空域引导滤波算法相比,P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 引导滤波 人工蜂群优化 非线性增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支持的地理要素属性相似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永滨 唐瑶 +2 位作者 李小龙 刘波 危小建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现势性是发挥数据应用价值的关键。鉴于在地理要素数据匹配过程中,常常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或地图综合处理等原因而产生要素属性间的语义异质性,该文试图通过引入本体语义技术解决语义异质性问题,利用属性枚举的方法表达地理要素类别语义,... 现势性是发挥数据应用价值的关键。鉴于在地理要素数据匹配过程中,常常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或地图综合处理等原因而产生要素属性间的语义异质性,该文试图通过引入本体语义技术解决语义异质性问题,利用属性枚举的方法表达地理要素类别语义,构建地理要素分类本体结构;同时将地物属性信息划分为要素类别信息、地物名称信息以及辅助信息3个部分,提出了语义支持的地理要素属性相似性模型。该模型从概念语义内涵的角度计算地理要素类别的相似性;从地物名称字面出发计算地物名称相似度;根据不同的辅助属性类型计算辅助属性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同尺度多时态与跨尺度相同时间版本环境下,所提出的模型可有效合理地评价候选地物间的属性相似性,较好地为地理数据匹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析 相似性 要素属性匹配 本体 数据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乐安相山火山盆地多源数据融合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3 位作者 张万良 应阳根 周万蓬 李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0-322,共13页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难度大、效率低,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体系。针对该难题,对多源数据融合中的数据源的集成、几何空间的集成、地质认知的融合等3个不同阶段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源数据融合建模中的各种约束建模技术进...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难度大、效率低,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体系。针对该难题,对多源数据融合中的数据源的集成、几何空间的集成、地质认知的融合等3个不同阶段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源数据融合建模中的各种约束建模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建模数据的精度、深度、分布范围的不同,采用钻孔建模、剖面建模、地质填图路线建模等多种建模方法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建模的思路与方法,并以相山火山盆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建模过程中多源数据融合难的问题,提高了建模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多源数据融合 数据集成 约束建模技术 相山火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2 位作者 姚治国 李旭东 涂刘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研究,对提高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曲周县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从村域层面多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判体系;采用Simpson与Pianka模型等测度了曲周县高标...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及具体建设内容研究,对提高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曲周县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从村域层面多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判体系;采用Simpson与Pianka模型等测度了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区域及建设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位宽度值域为[6.87,16.67],范围较大,表明影响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2)曲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Ⅰ级适宜区涉及135个村,总面积25 240.84hm^2,涉及耕地地块面积18 827.79hm^2,无论地力水平还是田间基础设施水平均相对较高,应为曲周县近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3)曲周县耕地的本底质量相对较高,而田间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灌溉条件、田间道路条件较差是共性,其改善与提高应为今后曲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适宜性区域 限制类型 曲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集逼近理想点法的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邬书良 杨珊 黄温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14-2218,共5页
为了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进行正确分类,提出直觉模糊集逼近理想点法(TOPSIS)的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模型。综合考虑影响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因素,选取液限、胀缩总率、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4个因素作为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评价指标。鉴于指标... 为了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进行正确分类,提出直觉模糊集逼近理想点法(TOPSIS)的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模型。综合考虑影响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因素,选取液限、胀缩总率、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4个因素作为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评价指标。鉴于指标权重具有模糊性且难以准确确定,将指标权重用直觉模糊集表示,并利用直觉模糊集TOPSIS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进行分类。将该模型用于15个实际膨胀土样本的胀缩等级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其他5种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直觉模糊集TOPSIS对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分类结果与其他5种方法的分类结果相吻合,可为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提供新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膨胀土 胀缩等级 直觉模糊集 逼近理想点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试验平台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西江 章光 +1 位作者 陈先锋 吴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0-263,共4页
从信息化条件下安全学科对安全工程方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安全学科中的岩土安全监测技术、工业安全监测、安全监测信息化及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技术,阐述了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任务、目标及具体的建设流程。给出了多... 从信息化条件下安全学科对安全工程方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安全学科中的岩土安全监测技术、工业安全监测、安全监测信息化及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技术,阐述了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任务、目标及具体的建设流程。给出了多元创新实验平台所包含的信息化矿山安全创新实验室、信息化的工业安全监测及预警平台、智能化的公共安全监测平台及湖北省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融合不同方向的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试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构建过程,并在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融合了安全监测创新实验室、精品网上课程及实验资源网络平台的综合功能。重点对多元化安全监测及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公共安全 创新实验平台 安全监测 岩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地籍数据清理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毓乾 彭小伟 +1 位作者 谭永滨 李小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针对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类型和相应的地籍信息变更频繁,地籍数据常存在缺失、不全、错误、冗余等问题,以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为研究区,通过地籍数据清理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地籍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数据更新不及时是导致... 针对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类型和相应的地籍信息变更频繁,地籍数据常存在缺失、不全、错误、冗余等问题,以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为研究区,通过地籍数据清理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地籍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数据更新不及时是导致地籍数据问题的主要因素;此外,非农建设用地入市、不同系统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人为错误也是导致地籍数据问题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大量的地籍数据问题,需要完善地籍数据的共享和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地籍 宗地 地籍数据管理 地籍数据问题 地籍数据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 HR-768地物光谱仪岩石光谱采集存在的问题与处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维豪 祝民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单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矿物的识别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Spectra Vista公司新式的SVC HR-768地物波谱仪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光谱测量的数据,能有效的提高遥感识别的精度。从岩石样品的光谱数据采集和处理出发,分析了日光条... 单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矿物的识别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Spectra Vista公司新式的SVC HR-768地物波谱仪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光谱测量的数据,能有效的提高遥感识别的精度。从岩石样品的光谱数据采集和处理出发,分析了日光条件采集数据存在的问题和人工光源采集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人工光源采集的数据简便可用,对矿物识别的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 HR-768 光谱 矿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滑坡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勇 张敏思 +1 位作者 高金贺 查文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141,154,共5页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开发了岩质滑坡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可建立滑坡区域的精细化岩体模型,利用岩石块体搜索、滑坡体判别、滑坡体运动时程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滑坡灾害的仿真模拟。仿真系统解决了滑坡灾害不易观测、难以用室内实...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开发了岩质滑坡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可建立滑坡区域的精细化岩体模型,利用岩石块体搜索、滑坡体判别、滑坡体运动时程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滑坡灾害的仿真模拟。仿真系统解决了滑坡灾害不易观测、难以用室内实验再现等问题,同时节省了教学经费,具有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滑坡 仿真实验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及演化特征
19
作者 任江丽 李君 +5 位作者 张云德 王婷娟 杨宁波 徐紫烨 王乾 王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50,共13页
为探究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的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以及纵向沉积演化规律,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阿尔善组扇三角洲为研究对象,综合岩芯观察、岩芯分析化验、录井和测井资料,对阿尔善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剖... 为探究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的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以及纵向沉积演化规律,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阿尔善组扇三角洲为研究对象,综合岩芯观察、岩芯分析化验、录井和测井资料,对阿尔善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阿尔善沉积期构造相对简单,基底起伏不大,古气候温暖湿润,古水体较深,为形成扇三角洲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尔善组扇三角洲砂岩颜色以灰色和浅灰色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强;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体现了近源沉积的特征;沉积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为主。阿尔善组自下而上分为4个砂组,其中阿Ⅳ砂组为最主要的储集层。扇三角洲的沉积演化与构造活动、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紧密相关,沉积演化特征明显。研究成果可对小型断陷湖盆中的扇三角洲地区后期油气资源开发和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规律 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 阿尔善组 乌里雅斯太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桃山罗布里南部地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邓 曾广亮 +2 位作者 王洪荣 赵陟君 王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56-2264,共9页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中国“玻璃地球”战略的支撑技术之一,对推动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3Dmine建模平台和前人研究成果,以钻孔、勘探线剖面等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了桃山罗布里南部地区的地质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中国“玻璃地球”战略的支撑技术之一,对推动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3Dmine建模平台和前人研究成果,以钻孔、勘探线剖面等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了桃山罗布里南部地区的地质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型。基于Visualstat地质统计模块,分析样品点文件,确定长轴、次轴与短轴参数,寻求实验半变异函数,再通过验证与模拟确定变异函数。最后,利用克里格法对空块模型赋值,建立了基于三维建模的罗布里南部地区三维预测体系,探讨了“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的可行性,初步把建模区变量类型划分为矿体赋存岩体变量、碎裂蚀变带变量和铀克里格品位估值变量,并且分别对这3类主要变量进行立方体单元的划分与提取。最终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圈定了找矿靶区位置,预测成矿概率为6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3Dmine建模平台 Visualstat地质统计 成矿预测 找矿靶区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