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压诱导有效应力增生模式与土体强度关联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永强 许言 +2 位作者 陈波 熊健辉 卢玢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8-2350,共13页
反压施加是提高土体饱和度的常用有效方法,但易引起土体强度参数表观偏离。采用标准球形玻璃珠砂,开展基准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ed undrain,CU),固结排水(consolidated drained,CD)及干样试验,对偏应力与孔压(或体积应变)数据进行实时... 反压施加是提高土体饱和度的常用有效方法,但易引起土体强度参数表观偏离。采用标准球形玻璃珠砂,开展基准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ed undrain,CU),固结排水(consolidated drained,CD)及干样试验,对偏应力与孔压(或体积应变)数据进行实时精准测记与对比分析,借助p′-q应力路径图,显著呈现并定量分析了反压施加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初步厘清了反压施加对土体强度的影响机制。反压设置对CU试验结果影响显著,孔压发展形态控制着偏应力发展的形态,最终影响强度参数的确定,但应力路径始终约束在修正类剑桥模型的框架范围内。孔压发展模式和速率主要受限于反压设置大小及试样相对密实度,反压越大,孔压潜在变化幅度越大,进而导致偏应力变化区间增大;相对密实度越大,孔压发展速率越大,偏应力增速渐大。初始状态相同时,CU试验孔压发展与CD试验体积应变发展趋势高度一致,展示了试样体积应变势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共同本质。初步给出了临界状态时CU残余强度定量预测公式,根据相对密实度及反压值可初步定量评定残余孔压值,进而可确定CU残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压 偏应力 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ed undrain CU)强度 有效应力路径 球形玻璃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地层地铁超长联络通道冻结位移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冠任 李栋伟 +4 位作者 陈军浩 陈涛 张潮潮 王敏 夏明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00-3013,共14页
人工冻结法因其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联络通道的地层加固中。然而,相较于传统的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加固超长联络通道存在冻结体量大,地表冻胀控制难度高等特点。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描述其冻结位移场的发展规... 人工冻结法因其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联络通道的地层加固中。然而,相较于传统的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加固超长联络通道存在冻结体量大,地表冻胀控制难度高等特点。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描述其冻结位移场的发展规律,为此,依托福州市地铁2号线上洋站~鼓山站区间超长联络通道,该联络通道采用分区冻结主体和泵站、错开起始冻结时间等措施对地表冻胀进行控制。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该超长联络通道的冻结温度场和位移场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错开冻结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冻结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分布仍然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同时确定了冻结壁的薄弱位置应在该超长联络通道推迟冻结一侧的洞深方向12~15 m范围内。在联络通道洞身上方存在一个“圆饼”状的冻胀集中区域,地层位移场的发展表现出以该区域为核心向外衰减的特点,该联络通道的隆起特征值为43.16 mm,影响特征范围为21.95 m。就地层温度、盐水温度以及通道埋深而言,隆起特征值对通道埋深最为敏感,而影响特征范围受盐水温度影响最为显著。因此,为控制地表冻胀,在隧道的设计阶段可科学适当地加深超长联络通道的埋深,或在维护冻结期内安全合理地控制盐水的最低温度。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类长距离水平冻结工程的冻胀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联络通道 人工冻结法 温度场 位移场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扬波 容耀 +3 位作者 任志勇 吴波 刘聪 梁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褥垫层厚度是调整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基于相似关系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砂土地基中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褥垫层厚度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快速上升后趋于... 褥垫层厚度是调整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基于相似关系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砂土地基中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大直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褥垫层厚度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当荷载一定时,桩土应力比随褥垫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发挥主要承载作用,随着荷载增加,桩体逐渐发挥承载能力;褥垫层具有应力扩散作用,过薄不利于桩间土承载能力的发挥,过厚不利于桩体承载能力的发挥;当桩土应力比为5.4~11.2,砂土地基的褥垫层厚度与桩径比合理取值范围为0.37~0.74,能够充分发挥桩土共同承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能合理反映砂土地基中褥垫层厚度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CFG桩 模型试验 褥垫层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高庙子膨润土中水运移时效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冯岩岩 杨婷 +1 位作者 查文华 杨成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回填材料长期面临地下水的浸润,引起压实膨润土形态和性能的改变,对处置库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以高庙子钙基和钠基两种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径向渗透试验装置和扫描电镜方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水分分布和运...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回填材料长期面临地下水的浸润,引起压实膨润土形态和性能的改变,对处置库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以高庙子钙基和钠基两种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径向渗透试验装置和扫描电镜方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水分分布和运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压实膨润土,试样外层的水分运移时程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双峰形态,初始干密度是影响压实膨润土水分运移时程曲线形态的关键因素,主要控制时程曲线的峰值和谷值,初始干密度越小,水分运移时程曲线中峰值和谷值越明显;初始饱和度对水分运移速率有重要作用,决定时程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初始饱和度越小,水分在膨润土试样中的运移速率更快,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膨润土类型主要影响水分运移速度,钙基膨润土中的水分运移速度大于钠基膨润土,在试样内层的水分运移时程曲线中,钠基膨润土要相对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高庙子膨润土 水分运移 径向渗透 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最大可移动块体求解及其应用
5
作者 张敏思 杨勇 +1 位作者 王述红 查文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14-2322,共9页
由于结构面的隐蔽性,目前的勘察技术无法精确获取每条结构面的定位及力学参数,仅能根据出露情况获取产状信息。而结构面的定位是求解块体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考虑不同定位情况下结构面与开挖面的所有组合,并找到最不利情况,为工程开... 由于结构面的隐蔽性,目前的勘察技术无法精确获取每条结构面的定位及力学参数,仅能根据出露情况获取产状信息。而结构面的定位是求解块体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考虑不同定位情况下结构面与开挖面的所有组合,并找到最不利情况,为工程开挖提供预测及评价。在构建节理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投影平移法,实现了任意柱状开挖面上最大可移动区域的求解。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切割-组合方法重构了曲面块体。首先,设置一组放射状虚拟结构面对锥形块体进行切割,完成块体的单元离散;其次,在面单元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曲面切割单元的详细算法。最后对切割后的单元进行分类组合,实现了曲面块体的重构。基于VC++和OpenGL开发了三维可视化程序,通过算例和工程实例验证了算法的精度、适用性及鲁棒性。最大可移动块体程序可用于隧道走向的选择,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理论 最大关键块体 隧道工程 节理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