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沙永兴岛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28
1
作者
肖红伟
肖化云
+3 位作者
张忠义
王燕丽
龙爱民
刘丛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7-3244,共8页
于2013年对南海西沙永兴岛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主要阴阳离子,利用PMF模型对不同离子组成的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Traj Stat软件模拟后向气团轨迹污染物来源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降水离子浓度顺序为:Cl^-、SO_4^(2-)、NO_3^-和Na^+...
于2013年对南海西沙永兴岛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主要阴阳离子,利用PMF模型对不同离子组成的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Traj Stat软件模拟后向气团轨迹污染物来源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降水离子浓度顺序为:Cl^-、SO_4^(2-)、NO_3^-和Na^+、Ca^(2+)、Mg^(2+)、NH_4^+、K^+.Na^+和Cl^-是降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表现出海洋性降水的特征.SO_4^(2-)、Mg^(2+)、K^+主要来源于海水,但SO_4^(2-)也受化石燃料燃烧等影响,而K^+可能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Ca^(2+)主要来源于土壤,少数来源于其他影响.NO_3^-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而NH_4^+有多种来源,包括内陆人为活动的排放和海洋本身有机物降解过程释放的影响.根据Redfield比,可以初步计算出降水中NO-3^-和NH_4^+对南海新生产力的贡献约为4.8%~13.5%.后向气团轨迹表明,永兴岛降水的离子来源区域相对复杂,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南方区域,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影响,或者来源于南海局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降水
来源
PMF模型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东岭剖面P-T界线碳同位素变化与沉积物输入的关系
2
作者
白玛曲宗
韦恒叶
+1 位作者
江增光
邱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利用江西修水东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的碳同位素、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别研究全球碳循环的变化及其相对应的物源的变化进而分析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岭剖面...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利用江西修水东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的碳同位素、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别研究全球碳循环的变化及其相对应的物源的变化进而分析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存在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第一阶段阶梯式负偏幅度为2‰,第二阶段阶梯式负偏幅度为2.5‰,总的负偏幅度高达4.5‰。在阶段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过程,碳酸盐岩中的硅酸盐组分物源由基性火成岩转变为岛弧性质的酸性火成岩。后者可能与我国华南周围岛弧火山喷发有关。这些碳同位素负偏在时间上与物源的转变及火山灰层基本一致,推测其与我国华南岛弧火山及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有关。大规模火山作用喷出或诱发出的二氧化碳及甲烷温室气体有可能是造成二叠—三叠系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的主要原因。火山喷发造成的环境恶化如全球变暖、海洋缺氧、海洋酸化、植被破坏形成的大量沉积物输入海洋致使生物生存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二叠末期生物的大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二叠-三叠系界线
物源
生物灭绝
东岭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沙永兴岛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28
1
作者
肖红伟
肖化云
张忠义
王燕丽
龙爱民
刘丛强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实验室
东华
理
工
大学
水
资源与
环境
工
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
地球化学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
环境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7-324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63003
41203015
+2 种基金
41425014)
东华理工大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启动基金项目(DHKT2015101)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DHBK2015327)
文摘
于2013年对南海西沙永兴岛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主要阴阳离子,利用PMF模型对不同离子组成的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Traj Stat软件模拟后向气团轨迹污染物来源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降水离子浓度顺序为:Cl^-、SO_4^(2-)、NO_3^-和Na^+、Ca^(2+)、Mg^(2+)、NH_4^+、K^+.Na^+和Cl^-是降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表现出海洋性降水的特征.SO_4^(2-)、Mg^(2+)、K^+主要来源于海水,但SO_4^(2-)也受化石燃料燃烧等影响,而K^+可能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Ca^(2+)主要来源于土壤,少数来源于其他影响.NO_3^-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而NH_4^+有多种来源,包括内陆人为活动的排放和海洋本身有机物降解过程释放的影响.根据Redfield比,可以初步计算出降水中NO-3^-和NH_4^+对南海新生产力的贡献约为4.8%~13.5%.后向气团轨迹表明,永兴岛降水的离子来源区域相对复杂,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南方区域,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影响,或者来源于南海局地的影响.
关键词
南海
降水
来源
PMF模型
后向轨迹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rainwater
sources
PMF
back trajectories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东岭剖面P-T界线碳同位素变化与沉积物输入的关系
2
作者
白玛曲宗
韦恒叶
江增光
邱振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实验室
东华
理
工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021)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实验室开放基金(AE1604)~~
文摘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利用江西修水东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的碳同位素、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别研究全球碳循环的变化及其相对应的物源的变化进而分析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存在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第一阶段阶梯式负偏幅度为2‰,第二阶段阶梯式负偏幅度为2.5‰,总的负偏幅度高达4.5‰。在阶段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过程,碳酸盐岩中的硅酸盐组分物源由基性火成岩转变为岛弧性质的酸性火成岩。后者可能与我国华南周围岛弧火山喷发有关。这些碳同位素负偏在时间上与物源的转变及火山灰层基本一致,推测其与我国华南岛弧火山及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有关。大规模火山作用喷出或诱发出的二氧化碳及甲烷温室气体有可能是造成二叠—三叠系阶梯式碳同位素负偏的主要原因。火山喷发造成的环境恶化如全球变暖、海洋缺氧、海洋酸化、植被破坏形成的大量沉积物输入海洋致使生物生存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二叠末期生物的大灭绝。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二叠-三叠系界线
物源
生物灭绝
东岭剖面
Keywords
carbon isotop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provenance
mass extinction
Dongling Section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沙永兴岛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肖红伟
肖化云
张忠义
王燕丽
龙爱民
刘丛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东岭剖面P-T界线碳同位素变化与沉积物输入的关系
白玛曲宗
韦恒叶
江增光
邱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