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催化剂中载体表面官能团对于CO_(2)加氢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杰 钱俊 +5 位作者 陆紫轩 郑丽如 魏宇学 蔡梦蝶 郭立升 孙松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1-296,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CO_(2)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学术界聚焦的热点。聚焦于Fe基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优化,特别是载体表面官能团对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表面微环境的纳米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CO_(2)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学术界聚焦的热点。聚焦于Fe基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优化,特别是载体表面官能团对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表面微环境的纳米碳球,并结合等体积浸渍法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和助剂,制备了一系列Fe基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等一系列表征揭示了载体表面官能团对CO_(2)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具有显著影响,为设计高效、稳定的Fe基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Fe基催化剂 费托合成 碳载体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热锅炉管板水槽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评定
2
作者 陈章勇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根据废热锅炉管板水槽平盖既要满足静力强度要求,又要有利于传热的特点,对管板水槽平盖连接区域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按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了强度评定,为进行详细工程设计提供... 根据废热锅炉管板水槽平盖既要满足静力强度要求,又要有利于传热的特点,对管板水槽平盖连接区域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按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了强度评定,为进行详细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热锅炉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强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项硫酸法钛白工程设计评价
3
作者 郝荣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15,共3页
硫酸法生产钛白是常用工艺之一。本文以江西赣东化工厂和武汉钛白粉厂硫酸法钛白工程设计为例,对其十项工程设计予以评介。
关键词 钛白 硫酸法 设备 气体分布器 酸解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东帅 王进 +3 位作者 岳正波 吴建勋 杨永浩 詹欣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协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简称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研究飞灰/底渣掺量、焙烧条件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分析热处理后矿物相转变、微观形貌,并从重金属浸出角度评估成品陶粒的质量。结果表明:(1)在...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协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简称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研究飞灰/底渣掺量、焙烧条件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分析热处理后矿物相转变、微观形貌,并从重金属浸出角度评估成品陶粒的质量。结果表明:(1)在最佳原料掺量(质量分数)为飞灰20.0%、底渣40.0%、凝灰岩40.0%,最佳焙烧参数为预热温度500℃、焙烧温度1100℃、焙烧时间10 min的条件下,陶粒的颗粒强度为2014 N,堆积密度为890 kg/m^(3),1 h吸水率为8.60%。(2)焙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相(透辉石、钙铁辉石和硅灰石),并且陶粒内部形成了丰富的多孔结构。(3)陶粒中Cr、Ni、Zn、As、Cd、Pd浸出毒性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 陶粒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换冷凝液汽提装置的作用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阳 尹程达 +1 位作者 李颖 蔡国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235,241,共5页
介绍了变换冷凝液汽提装置在保证气化和变换运行稳定性中的作用,并结合项目实践分析了汽提装置运行中的痛难点。针对某大型IGCC煤气化项目的优化,提出了一体式闭式汽提流程有助于解决变换汽提装置运行的问题,实现气化和变换水系统氨氮... 介绍了变换冷凝液汽提装置在保证气化和变换运行稳定性中的作用,并结合项目实践分析了汽提装置运行中的痛难点。针对某大型IGCC煤气化项目的优化,提出了一体式闭式汽提流程有助于解决变换汽提装置运行的问题,实现气化和变换水系统氨氮含量的有效控制,同时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并降低业主运行维护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变换 水系统 氨循环 冷凝液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KCC-1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俊 刘飞 +4 位作者 李欢欢 徐鑫 汤吉海 张竹修 乔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6-2272,2309,共8页
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KCC-1)为载体、乙酸钾为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理论负载量(x,x为K与Si物质的量的比值,分别为0.3、0.5、0.7、0.9、1.1)的固体碱催化剂(x K/KCC-1)。采用XRD、FTIR、BET、CO_(2)-TPD... 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KCC-1)为载体、乙酸钾为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理论负载量(x,x为K与Si物质的量的比值,分别为0.3、0.5、0.7、0.9、1.1)的固体碱催化剂(x K/KCC-1)。采用XRD、FTIR、BET、CO_(2)-TPD和SEM对x K/KCC-1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对碳酸二甲酯(DMC)和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x K/KCC-1具有2种碱性位,分别是由K_(2)SiO_(3)提供的弱碱性位和由K_(2)CO_(3)提供的中强碱性位,且随着K理论负载量的增加,弱碱性位点逐渐下降,中强碱性位点逐渐增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增强。K理论负载量≤0.9的x K/KCC-1仍保持KCC-1的树突纤维结构,使反应物分子能够较好地扩散到活性位点上,0.9K/KCC-1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乙醇与DMC(4.494 g)的物质的量比为4∶1、0.9K/KCC-1用量为DMC质量的5%的最佳反应条件下,DMC的转化率为91.0%,EMC的选择性为95.5%,且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后,DMC的转化率为86.7%,EMC的选择性为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 固体碱 碳酸甲乙酯 酯交换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重减渣不同溶剂萃取组分结构及对催化临氢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焕娣 袁梦龙 +4 位作者 蔡新恒 张文 王廷 董明 申海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3-1384,共12页
以甲苯、正戊烷、正庚烷、正庚烷/甲苯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4种溶剂分级萃取沙特重质减压渣油(沙重减渣)获得的可溶物及不溶物为原料,脱沥青油(DAO)、催化柴油(LCO)和催化油浆(FCC-slurry oil)为溶剂油,在反应温度415℃、氢初压7 MPa、... 以甲苯、正戊烷、正庚烷、正庚烷/甲苯体积比3/1的混合溶剂4种溶剂分级萃取沙特重质减压渣油(沙重减渣)获得的可溶物及不溶物为原料,脱沥青油(DAO)、催化柴油(LCO)和催化油浆(FCC-slurry oil)为溶剂油,在反应温度415℃、氢初压7 MPa、萃取组分质量分数10%、催化剂质量分数1000μg/g以及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进行催化临氢热转化实验,研究分级萃取组分结构特征、临氢反应性能差异以及溶剂油对戊烷沥青质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沙重减渣5种分级萃取组分分子以孤岛型结构为主,含硫化合物所占比例超过70%,每个分子至少含有1~2个硫原子。催化临氢反应结果表明,分级萃取组分中富含的多硫化合物通过定向加氢-选择性脱硫反应路径,同时实现脱硫及孤岛型结构轻质化,使得5种分级萃取组分(戊烷沥青质(C5As)、庚烷可溶物(C7S)、庚烷沥青质(C7As)、混合溶剂1可溶物(M1S)、混合溶剂1沥青质(M1As))的总转化率均大于97%,其中C7S、C5As及M1S 3种组分的轻质化率大于94%;当从C5As中萃取分离出C7S后得到C7As, C7As临氢转化缩合率增加了218%,通过研究发现,C7S对C7As良好的溶解及较高的饱和溶解度是移除C7S后C7As临氢反应缩合率显著增加的本质原因。3种溶剂油抑制戊烷沥青质临氢反应缩合反应的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LCO>FCC-slurry oil>DAO,这与溶剂油LCO的饱和组分含量较低以及在反应过程承担传氢作用的纯芳烃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大于91.5%)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萃取 催化临氢反应 溶解度参数 含硫化合物 孤岛型结构转化 溶剂油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及其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赵鹏 邵钦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5,111,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水热合成模板制备H-MOR和Cu/H-MOR系列丝光沸石催化剂,并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对其进行评价。为了研究Cu的掺入量对丝光沸石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ICP-AES、NH_(3)-TPD和CO-TPD等对催化剂...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水热合成模板制备H-MOR和Cu/H-MOR系列丝光沸石催化剂,并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对其进行评价。为了研究Cu的掺入量对丝光沸石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ICP-AES、NH_(3)-TPD和CO-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u的掺入,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明显增加,同时促进了催化剂对CO的吸附,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1.0 MPa和反应空速为2040 mL/(g·h)条件下的评价结果表明,当掺入Cu的质量分数达到2.36%时,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优,二甲醚转化率为58%且乙酸甲酯(MA)选择性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羰基化 H-MOR 水热合成 Cu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SVM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26
9
作者 周婷 汪炎 +5 位作者 邹俊 李辰 崔玉环 王笑宇 谢传流 夏萍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针对内陆湖泊水质及光谱特性空间差异性大、支流水系结构复杂而导致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光谱主成分分析(PCA)及支持向量机(SVM)的PCA-SVM水体提取算法。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对原始影像光谱波段特征进行PCA降维... 针对内陆湖泊水质及光谱特性空间差异性大、支流水系结构复杂而导致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光谱主成分分析(PCA)及支持向量机(SVM)的PCA-SVM水体提取算法。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对原始影像光谱波段特征进行PCA降维,从中优选熵、方差、差异性纹理特征向量,结合原始波段及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构建了8维特征向量,并基于SVM算法提取湖泊水体。以巢湖洪水期与非洪水期影像为研究实例,分别采用NDWI法、传统SVM算法及PCA-SVM算法对水体进行提取,并进一步基于PCA-SVM算法对2020年汛期巢湖洪水期淹没演变过程进行反演和跟踪,定量解析特征向量组合及SVM惩罚系数C对水体提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SVM算法提取的湖泊完整、支流连续,显著改善了含蓝藻水体漏提、建筑物误提等问题;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提取结果的F1分数分别为95.08%和97.95%,虚警率分别为5.43%和1.13%,提取精度显著高于NDWI法和SV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 支持向量机(SVM) 主成分分析(PCA) 纹理特征向量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式语言及应用 被引量:60
10
作者 王云才 孟晓东 邹琴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49,共6页
传统村落开放空间图式语言是揭示传统村落在长期人、地相互作用的建设过程中,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所积累的风景园林智慧,以图式作为表达形式,构建以人文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嵌套所形成... 传统村落开放空间图式语言是揭示传统村落在长期人、地相互作用的建设过程中,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所积累的风景园林智慧,以图式作为表达形式,构建以人文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嵌套所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生态景观语汇体系。以全国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典型图式语言研究,初步形成基本图式136种、组合图式30种,构成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图式语汇。结合吉林长白县鸡冠砬子村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运用图式语言进行人文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总体来看,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律性较强,具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空间模式。同时图式语言的应用需适合景观环境并符合功能导向,在规划设计中应"有式而无形",因地制宜地做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公共开放空间 人文生态设计 图式语言 吉林省鸡冠砬子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蚯蚓活动改善污泥性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颖 桂长华 +1 位作者 孟杰 钱光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利用赤子爱胜属蚓(俗称红蚯蚓)的活动来改善污泥性状,研究了污泥酸碱性的改变、有机物的降解、浸出毒性的减小和肥效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蚯蚓处理后污泥的弱碱性得到中和,趋向于中性;污泥COD的降解率达到25.36%,有机质降为44.10%,浸出... 利用赤子爱胜属蚓(俗称红蚯蚓)的活动来改善污泥性状,研究了污泥酸碱性的改变、有机物的降解、浸出毒性的减小和肥效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蚯蚓处理后污泥的弱碱性得到中和,趋向于中性;污泥COD的降解率达到25.36%,有机质降为44.10%,浸出毒性明显减小;污泥总氮含量大幅增加,肥效得到提高.污泥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污泥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婷婷 王亮 +2 位作者 何洋洋 孙法迁 吴伟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05-1714,共10页
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并探究了工艺运行条件、性能及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厌氧-缺氧-好氧驯化方式可快速富集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逐步提高底物浓度可以驯化富集耐受高NO_2^--N浓度的D... 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并探究了工艺运行条件、性能及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厌氧-缺氧-好氧驯化方式可快速富集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逐步提高底物浓度可以驯化富集耐受高NO_2^--N浓度的DNPAOs.实际废水运行实验表明,反硝化除磷法处理猪场废水UASB-SFSBR尾水是可行的,当缺氧进水NO_3^--N、NO_2^--N和PO_4^(3-)-P浓度分别为5,70,30mg/L时,出水NO_3^--N和NO_2^--N浓度基本为0,PO_4^(3-)-P浓度在1.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亚硝酸盐 碳源 投加方式 实际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TiO_2的方法与工业生产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绍东 袁良正 王玉倩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介绍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偏钛酸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均匀沉淀法工业生产纳米TiO2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打下... 介绍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偏钛酸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均匀沉淀法工业生产纳米TiO2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偏钛酸 直接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西涛 干爱华 周子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1,83,共5页
采用SIMSCI公司开发的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实际生产中预分离塔、抽提精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二甲苯塔进行逐塔模拟并优化,进而对全流程进行模拟,给出了模拟结果,最终获得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所得产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关键词 芳烃 PRO/Ⅱ 流程模拟 抽提精馏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纳米二氧化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25
15
作者 魏绍东 王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2,共3页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原料有钛醇盐、四氯化钛和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笔者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开发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采用均匀沉淀法生产工艺、多孔陶瓷膜分离技术及旋流动态煅烧炉与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煅烧法...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原料有钛醇盐、四氯化钛和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笔者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开发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采用均匀沉淀法生产工艺、多孔陶瓷膜分离技术及旋流动态煅烧炉与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煅烧法生产及精制二氧化钛,并将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15t/a纳米TiO2中试装置和500t/a纳米TiO2溶胶装置中,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硫酸氧钛 均匀沉淀法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铁矿和氧化镁对养殖粪污厌氧发酵气体中H_2S的抑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归显扬 陈天虎 +4 位作者 周跃飞 姚敦璠 何光亚 张楠 黎少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2-737,共6页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具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以某畜禽养殖场的新鲜猪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赤铁矿和氧化镁,模拟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对H2S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在18 d的持续实验中,对发酵液中pH和发酵气体...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具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以某畜禽养殖场的新鲜猪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赤铁矿和氧化镁,模拟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对H2S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在18 d的持续实验中,对发酵液中pH和发酵气体中H2S浓度变化进行全程监控,结果表明:添加赤铁矿对发酵体系的pH无明显影响,而添加氧化镁可显著提高发酵体系的pH值;添加2种矿物越多,气体中H2S含量越低。推测2种矿物对H2S产生的抑制在机制上有所不同。赤铁矿主要通过还原分解消耗H+和沉淀消耗S2-的方式抑制H2S的产生;氧化镁则主要通过提高体系pH值,抑制SRB的活性以及降低H2S在气相中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粪污 厌氧发酵 硫化氢 赤铁矿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反应与精馏集成过程的故障动态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薄翠梅 汤吉海 +3 位作者 杨海荣 柏杨进 乔旭 张公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52-2156,共5页
针对甲苯氯化侧反应与精馏集成生产过程,在对实际生产过程合理简化与假设基础上,研制了该生产过程含控制策略的动态模拟系统。在动态模拟系统中合理设置引起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不匹配故障因素,如反应器进料配比失调、回流量过低和塔釜... 针对甲苯氯化侧反应与精馏集成生产过程,在对实际生产过程合理简化与假设基础上,研制了该生产过程含控制策略的动态模拟系统。在动态模拟系统中合理设置引起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不匹配故障因素,如反应器进料配比失调、回流量过低和塔釜加热量不足等过程扰动,进行故障动态仿真研究。分析在故障扰动下整个系统的故障动态特性,获得有效的故障数据,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装置上无法进行故障实验研究获取系统故障信息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反应精馏过程 机理模型 动态模拟系统 故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测距仪在移动机器人避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玉芹 刘敬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559-1560,共2页
移动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系统感知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超声波传感器以其独有的特征而被青睐。本文利用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定位,从而使机器人顺利到达结构化环境中的目标。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超声波传感器 信息 障碍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白废酸的治理与浓缩综述 被引量:23
19
作者 魏绍东 冯圣君 魏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硫酸法钛白生产中,每生产1t钛白约产生硫酸质量分数为20%左右的废酸6t,废酸的治理是解决钛白生产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所有的治理措施中,只要将废酸浓缩至70%(质量分数)就可以返回酸解全部回用,因此,废酸浓缩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理... 硫酸法钛白生产中,每生产1t钛白约产生硫酸质量分数为20%左右的废酸6t,废酸的治理是解决钛白生产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所有的治理措施中,只要将废酸浓缩至70%(质量分数)就可以返回酸解全部回用,因此,废酸浓缩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理钛白废酸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国内外所采取的一些治理措施,重点对国内钛白废酸浓缩的各种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废酸 环境保护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的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绍东 袁良正 李全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2-54,57,共4页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生产现状和几种主要制备方法,通过对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提出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TiOSO4)或偏钛酸(H2TiO3)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工艺路线。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生产现状和几种主要制备方法,通过对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提出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TiOSO4)或偏钛酸(H2TiO3)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工艺路线。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水解产物的洗涤和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煅烧,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技术 工艺路线 均匀沉淀法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