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帮困助学中义利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林文伟
廖丽金
陈蔚
罗薇娜
李静
张云洁
-
机构
东华大学学生处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东华大学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0,共3页
-
基金
2009年度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融入义利观教育的三维帮困育人模式”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高校帮困助学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义、利内涵,受资助的学生又必定要面对义利问题,这恰恰是进行义利观教育的良好契机。依托三维帮困育人机制、开展无痕教育活动、发挥制度教育功能、注重学生朋辈互助和自我教育,把义利观教育融入帮困助学过程,有利于引导受助大学生端正义利观,增强"义利统一"观念,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问题,强化义务和责任意识。
-
关键词
高校
帮困助学
义利观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个人消费贷款中信用信息的模糊分析与信用评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忠郴
喻葵
曾鸣
-
机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东华大学讲师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36,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编号:09YS459)
-
文摘
个人消费贷款信用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个人消费贷款评级指标体系中采集的信用信息来看,有些信息呈现出"亦此亦彼"状态或内涵不够清晰。因此,本文在剖析当前个人消费贷款评级方法基础上,利用二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分析,这不仅将有助于对个人消费贷款评级中具有"模糊性"信用信息客观的处理,而且个人消费贷款评级将更为科学与合理。
-
关键词
个人消费信贷
信用信息
信用评级
模糊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政治基础与民法取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章礼强
汪文珍
-
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东华大学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144,共5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是章礼强。
-
文摘
得益于国家主义的整合作用,新中国获得了较为统一的国家形态,但国家主义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市场经济文明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城邦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成为理性化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一方面以个人自主平权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长。不论公法、私法还是社会法,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对私权利的保障。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对私权利的最大损害来源于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在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环境下,应当大力弘扬民法平等、自由的契约精神,坚持民法的市民权本位即私主体或民事主体权利本位。
-
关键词
民法
政治基础
国家主义
法治国家
契约关系
市民权本位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