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戴新材料 编织大未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作者 陈丽芸 侯成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可穿戴智能服饰——当今时尚与科技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融合,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智能生活、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高德纳公司预测,2016年可穿戴智能服饰的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谷歌、三星、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已... 可穿戴智能服饰——当今时尚与科技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融合,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智能生活、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高德纳公司预测,2016年可穿戴智能服饰的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谷歌、三星、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已竞相加入此领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欧洲Hewlett-Packard实验室等都相继在植入式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能源装备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改性 柔性传感器 佐治亚理工 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装备 植入式 石墨烯 国防军事 医疗健康 Hewle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丁彬 斯阳 俞建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92-502,共11页
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利用静电纺... 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不仅能实现多种纳米纤维材料包括聚合物、无机物、聚合物/聚合物复合物、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物以及无机物/无机物复合物等的构筑,而且可以实现纤维多级粗糙结构、堆积密度、纤维直径、比表面积、连通性等结构特性的精细调控。各种各样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经过发展、研究和商业化,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为许多环保难题诸如有害物质监控、污水处理、水体浮油处理等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结合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静电纺纳米纤维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静电纺纤维材料的研究背景、制备技术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环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雄 王雪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75-483,491,共10页
近年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多孔膜,因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以及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密度和易功能化而在过滤基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高分子材质微滤膜多采用溶液相... 近年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多孔膜,因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以及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密度和易功能化而在过滤基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高分子材质微滤膜多采用溶液相转化法,然而用该方法所制备的微滤膜孔隙率较低,并且所形成的微孔部分为闭孔结构;而静电纺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孔隙率高且为相互贯通的开孔结构,能够显著改善流通性,是非常好的微孔滤膜。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纤维作为过滤材质以及过滤用支撑材质在膜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纳米纤维微孔滤膜以及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用于水净化及脱盐淡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纳米纤维基滤膜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膜分离 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亚胺化中应力对聚酰亚胺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彪 李源 +1 位作者 董杰 张清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 为提高聚酰亚胺(PI)前驱体环化纤维的力学性能,并优化其微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在热亚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应力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应力加快了热亚胺化反应的进程,300℃保温120 s,纤维亚胺化程度达到90%,相比于松弛状态下提升了17%,这有利于纤维性能的提升;在纤维聚集态结构方面,应力作用下,纤维轴向晶面间距增大,取向度和结晶度提高;相较于松弛状态下,经400℃应力热亚胺化反应,纤维内部(004)晶面的取向度由0.63提升至0.80,结晶度由14.20%提升至16.73%,表明纤维内部形成更加完善的晶体结构,纤维径向分子链有序度增加,但大部分仍为非晶结构;得益于热亚胺化过程中分子链取向度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下降,且在应力作用下,经400℃热亚胺化处理纤维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达到529℃和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干喷湿纺 热亚胺化 应力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与材料的交响:硫化锌基场致发光纤维
5
作者 常博雅 郭素文 +5 位作者 郑岩 李克睿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8-1766,共9页
近年来,场致发光(EL)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视觉交互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硫化锌(ZnS)基场致发光器件因其优良的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和可视化交互平台的焦点。本文系统回顾了硫化锌基场... 近年来,场致发光(EL)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视觉交互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硫化锌(ZnS)基场致发光器件因其优良的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已经成为众多应用场景和可视化交互平台的焦点。本文系统回顾了硫化锌基场致发光材料的性能,深入探讨了其发光机制、器件设计和应用研究,着重分析了硫化锌基场致发光纤维的最新研究动态,揭示了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发光纤维 柔性 显示 智能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可聚合Gyroid液晶相构建具有双连续纳米通道的聚合物材料
6
作者 冯训达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6,共8页
Gyroid液晶相具有独特的三维互连网络结构,可用于构建兼具精确分子筛选和高效传输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在分子筛、离子交换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聚合Gyroid液晶相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两亲分子的设计合成、液... Gyroid液晶相具有独特的三维互连网络结构,可用于构建兼具精确分子筛选和高效传输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在分子筛、离子交换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聚合Gyroid液晶相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两亲分子的设计合成、液晶结构的固化以及纳米通道尺寸的控制等关键技术和策略。Gyroid液晶相的立方体空间特性和负高斯曲率几何形态赋予了聚合物材料独特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合成和结构保持方面的挑战。最新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开发新型单体和优化结构保持机制来克服这些挑战,例如,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稳定Gyroid相、简化合成路线并降低成本。此外,通过精确控制纳米通道的尺寸和形貌,以及将可聚合Gyroid液晶相与其他功能材料结合,可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可聚合Gyroid液晶相的聚合物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如水处理、离子传输、药物输送和催化等,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oid液晶 可聚合液晶 双连续纳米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试验研究
7
作者 杨少朋 杨爱武 许福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797,共9页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效果及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滤膜孔径超过119μm防淤堵效果更好;改性纤维排水板在沉降量、出水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土样含水率和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上都优于普通塑料排水板,且滤膜孔径为119μm的排水板加固效果最佳,相较于普通塑料排水板(分体式),其成本较低的同时,含水率平均降低6.4%,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提高了7.8k Pa,充分体现了改性纤维排水板在工程应用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还能降低成本,符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排水板 真空预压 吹填软土 梯度比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可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滕翠青 杨军 +1 位作者 韩克清 余木火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秸秆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采用秸秆纤维为增强材料 ,以淀粉为基体 ,研制出一次性可降解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土埋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可降解性能。将该复合材料模压成花盆 ,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对样品进行了跟... 秸秆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采用秸秆纤维为增强材料 ,以淀粉为基体 ,研制出一次性可降解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土埋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可降解性能。将该复合材料模压成花盆 ,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对样品进行了跟踪测试 ,结果发现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花盆 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土埋法 可降解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照 曹硕 +3 位作者 朱姝 杨洋 滕翠青 余木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8,共8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F/PEEK)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纤维(CF)进行去浆、活化,及采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进行表面涂层,显著提高了CF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讨论了热压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F/PEEK)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纤维(CF)进行去浆、活化,及采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进行表面涂层,显著提高了CF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讨论了热压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714.29 MPa和955.84 MPa。借助扫描、金相显微镜等观察手段,发现经过界面改性处理后,复合材料断裂发生在基体内部而非界面处,基体与增强体浸润性和结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结构碳纤维 聚醚醚酮 热压成型 界面改性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玉霞 朱姝 +4 位作者 徐英凯 景鹏展 余木火 詹亚歌 杨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98,共7页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6(CFF/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短、长纤增强材料,但成型加工较困难。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碳纤维(CF)表面改性的CFF/PA6成型方法,研究了多种CF表面改性处理法及模压成型压力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氮... 纺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尼龙6(CFF/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短、长纤增强材料,但成型加工较困难。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碳纤维(CF)表面改性的CFF/PA6成型方法,研究了多种CF表面改性处理法及模压成型压力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氮气氛围中400℃高温处理4h可有效去除CFF表面浆料,通过饱和的尼龙/甲酸溶液处理24h可使CF表面活化、与PA6形成氢键,并使PA6以黏度较低的溶液状态渗透CFF丝束内部,孔隙率从8.05%降至0.81%。进而采用薄膜叠层模压法制备CFF/PA6,在250℃,2.5~3.0 MPa下加载10min,所得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464.48 MPa,698.47 MPa和95.3kJ/m2,较未经表面处理的材料提高40%~5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基体-增强体浸润性和较强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结构碳纤维 尼龙6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璃纤维增强PET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维箴 闫伟霞 +1 位作者 韩克清 余木火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为促进PET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将长玻璃纤维增强PE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预浸料进行热处理,用短梁三点弯曲测定了长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增强纤维表面的化学... 为促进PET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将长玻璃纤维增强PE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预浸料进行热处理,用短梁三点弯曲测定了长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增强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强度,而此良好的界面粘合强度源于PET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修饰活化碳纤维的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姝 何帅龙 +5 位作者 高家蕊 Elwathig A.M.Hassana 葛邓腾 刘强 郭闻昊 余木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136,143,共8页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是重要的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弱点是碳纤维(CF)与基体界面结合性差,导致层间剪切强度(ILSS)较低。文中将氧化石墨烯/聚醚酮酮(GO/PEKK)混合上浆剂涂覆于活化CF表面,制备了纤维-基体界面修饰的具有...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是重要的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弱点是碳纤维(CF)与基体界面结合性差,导致层间剪切强度(ILSS)较低。文中将氧化石墨烯/聚醚酮酮(GO/PEKK)混合上浆剂涂覆于活化CF表面,制备了纤维-基体界面修饰的具有高ILSS的CF/PEEK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表面修饰剂及其改性CF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力学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和SEM等对复合材料断裂行为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当GO质量分数不超过0.5%时,在PEKK中分散良好;由于界面修饰剂的氢键作用,CF/PEEK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模量和ILSS均大幅提高,断裂形式从纤维-基体脱粘转变为基体变形及断裂,表明基体与增强体的相互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 氧化石墨烯 聚醚酮酮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对玻璃纤维针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在霞 张瑜 陈彦模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中研究了预拉伸对GF/PP(GF/PP是由两股玻璃纤维与一股聚丙烯纤维并合制成的复合纱)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几种经过不同百分比纵向预拉伸的GF/PP复合纱1+1罗纹针织物预形件热压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进行... 文中研究了预拉伸对GF/PP(GF/PP是由两股玻璃纤维与一股聚丙烯纤维并合制成的复合纱)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几种经过不同百分比纵向预拉伸的GF/PP复合纱1+1罗纹针织物预形件热压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的预拉伸比范围内,复合成形后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预形件预拉伸比的逐渐增大,先逐渐增大,而后则略有降低;其断裂伸长则随预形件预拉伸比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另外,从预拉伸引起的针织物线圈形态的变化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P复合纱 预拉伸 GF/PP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纤维表面修饰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 被引量:18
14
作者 景鹏展 朱姝 +3 位作者 余木火 袁象恺 刘卫平 姜正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7,共7页
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塑性航空复合材料,其难点为提高碳纤维(CF)与基体的浸润性及界面强度。探讨了CF表面修饰对CFF/PPS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对比了热处理去浆及三种表面修饰剂对碳纤维单丝及CFF/PPS复合... 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塑性航空复合材料,其难点为提高碳纤维(CF)与基体的浸润性及界面强度。探讨了CF表面修饰对CFF/PPS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对比了热处理去浆及三种表面修饰剂对碳纤维单丝及CFF/PPS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单丝强度测试、复合材料静力学测试和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CF表面修饰效果进行评价,建立了基于CF表面修饰制备高性能CFF/PPS热塑性航空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达91.4MPa,弯曲强度953.7MPa,拉伸强度797.4MPa,模量68.4GPa,冲击强度58.3kJ/m2,用SEM观察到CF表面包覆大量PPS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织物 聚苯硫醚 表面修饰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浆剂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任行 王彪 施云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纤维表面上浆剂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乃至力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选用表面为环氧浆料的碳纤维(ERCF)和自配聚氨酯浆料的碳纤维(PUCF),分别与尼龙66(PA66)共混制备成碳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CFRPA66),并测试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在碳纤维... 纤维表面上浆剂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乃至力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选用表面为环氧浆料的碳纤维(ERCF)和自配聚氨酯浆料的碳纤维(PUCF),分别与尼龙66(PA66)共混制备成碳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CFRPA66),并测试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在碳纤维体积分数相近时,由PUCF制备的CFRPA66比ERCF制备的CFRPA66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8.7%,20.5%和5.7%.研究结果证明了聚氨酯上浆剂对碳纤维和PA66的界面有更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尼龙66 复合材料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Lyocell纤维制备中微胶囊相变材料与溶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靳宏 刘怡宁 +3 位作者 陈思 王乐军 张玉梅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为制备功能性相变Lyocell纤维,研究功能化过程中添加剂的加入对Lyocell溶剂回收可能造成的影响。测试了微胶囊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中的分散性及其热稳定性,分析少量氮甲基吗啉(NMM)和吗啉(M)加入到NMMO中时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 为制备功能性相变Lyocell纤维,研究功能化过程中添加剂的加入对Lyocell溶剂回收可能造成的影响。测试了微胶囊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中的分散性及其热稳定性,分析少量氮甲基吗啉(NMM)和吗啉(M)加入到NMMO中时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的变化;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微胶囊与NMMO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没有使NMMO过多地分解为NMM和M,且对凝固浴的检测也表明凝固浴中的微胶囊含量低于仪器的检测极限,证明微胶囊的加入不会影响到Lyocell纤维制备中的溶剂回收。根据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测试结果计算出Lyocell纤维中微胶囊的破损率,纺制的相变Lyocell纤维有良好的相变性能,力学性能满足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吗啉-N-氧化物 相变Lyocell纤维 徽胶囊 溶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晓玉 王华平 +4 位作者 方正然 陈仕艳 王朝生 张玉梅 王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278-280,共3页
用熔融复合法制备聚丙烯/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用DSC法研究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MCC的加入缩短了t1/2,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关键词 聚丙烯/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 非等温结晶 结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维庆 胡述锋 +2 位作者 俞森龙 周哲 朱美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木材独特的多层级结构、优异的各向异性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微纳米通道,赋予其一系列非凡的性能,为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提高木质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高值化转化,基于木质纤维素自身结构和理化性能,概述了木质纤维素在... 木材独特的多层级结构、优异的各向异性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微纳米通道,赋予其一系列非凡的性能,为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提高木质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和高值化转化,基于木质纤维素自身结构和理化性能,概述了木质纤维素在系列功能材料领域的发展,总结了结构设计及调控对木质纤维素功能材料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其在结构调控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纳米流体材料、仿生生物材料及再生纤维素纤维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木质纤维素的高值化转化和拓展其现代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木质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 功能化 高值化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婷婷 许可欣 +4 位作者 金梦甜 葛世洁 高国洪 蔡一啸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素的不同制备形态角度出发,分析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素膜材料、纤维素气凝胶材料与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环境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提出纤维素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为纤维素基功能材料今后的规模化制备和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功能材料 环境修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高级氧化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增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朦 董杰 +5 位作者 郭涛 王芬 赵昕 王士华 刘丽芳 张清华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第3期1-6,49,共7页
通过模压法制备了六种不同形式的聚酰亚胺纤维(PIF)/碳纤维(CF)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选用20J的冲击能量,对六种样品进行落锤冲击,并对损伤的试样进行C扫描观察其失效机制,研究混杂比和铺层顺序对PIF/CF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 通过模压法制备了六种不同形式的聚酰亚胺纤维(PIF)/碳纤维(CF)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选用20J的冲击能量,对六种样品进行落锤冲击,并对损伤的试样进行C扫描观察其失效机制,研究混杂比和铺层顺序对PIF/CF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PIF加入CF复合材料中是能够改善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当PIF与CF比例为1:3时吸能效果最好,能量吸收率达87.5%;而同种混杂比(1:3)下,当PIF处于冲击面时,材料更具有韧性其吸收的能量高于CF为冲击面的吸收的能量,冲击损伤更加集中面积更小,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更好,其中4层PIF位于CF表面时能量吸收率高达93%,且损伤面积为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聚酰亚胺纤维 碳纤维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