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KE21水动力学模型在洪泽湖水位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梁云 殷峻暹 +1 位作者 祝雪萍 黄晓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7,99,共4页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湖水位过程,模拟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模拟精度可满足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水动力学模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模拟水位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滤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泽志 奚旦立 毛艳梅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6-8,15,共4页
以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回用为目的,以滤饼过滤技术(又称动态膜过滤)对废水进行处理,辅以混凝预处理和生物活性炭处理,使出水达到回用的标准。探讨了滤饼过滤技术与运行工艺条件,以及混凝预处理对微滤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实际应用的工艺... 以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回用为目的,以滤饼过滤技术(又称动态膜过滤)对废水进行处理,辅以混凝预处理和生物活性炭处理,使出水达到回用的标准。探讨了滤饼过滤技术与运行工艺条件,以及混凝预处理对微滤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微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老湖调整为综合利用水库的可行性——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后 被引量:4
3
作者 梁云 殷峻暹 +2 位作者 张丽丽 祝雪萍 蒋云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0,101,共4页
东平湖作为蓄滞洪区对当地生活和生产经济带来一定限制,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京杭运河复航又为东平湖创造机遇,从而对东平湖老湖区功能需要调整提出要求。通过分析蓄滞洪区与水库的差异、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机率以及模拟运行水位、... 东平湖作为蓄滞洪区对当地生活和生产经济带来一定限制,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京杭运河复航又为东平湖创造机遇,从而对东平湖老湖区功能需要调整提出要求。通过分析蓄滞洪区与水库的差异、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机率以及模拟运行水位、实际运行水位等,探讨了东平湖老湖调整为综合利用水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认为把东平湖老湖调整为防洪、调蓄、航运、生态景观旅游、养殖等多种功能综合利用的水库,对当地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平湖 蓄滞洪区 综合利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电磁辐射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彦柳 陆丹 +1 位作者 陈东辉 陆书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上海市电磁辐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电磁辐射管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电磁辐射GIS的建立过程、功能与应用,该系统为管理层决策和上海市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提供了相关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GIS 城市电磁辐射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资雪琴 刘刚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尝试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室内空气品质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权重向量 ,希望能为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 ,提供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 层次分析法 权重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U型管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汉宝 周亚素 +1 位作者 柳国忠 朱忠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通过利用七口不同深度的试验钻孔,采用热响应原理,做了数组热响应实验与热恢复实验。分别详细地分析了热响应实验初始运行时间、U型管内循环水流速、埋孔深度与埋孔内的回填土等因素对U型管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利用七口不同深度的试验钻孔,采用热响应原理,做了数组热响应实验与热恢复实验。分别详细地分析了热响应实验初始运行时间、U型管内循环水流速、埋孔深度与埋孔内的回填土等因素对U型管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一般得忽略实验前10小时的数据;U型管内循环水的流速设计在0.8m/s~1.2m/s之间比较恰当;60m~100m深的钻孔比较适宜;需选择导热系数与土壤的导热系数相匹配的回填土。实验研究为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埋地换热器 热响应原理 土壤导热系数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溶剂萃取萃余液夹带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申君辉 刘晓荣 +2 位作者 李慧 刘妍君 盛赵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72-1777,共6页
研究铜溶剂萃取时萃余液中有机相的夹带行为及夹带有机相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延长、萃原液pH升高、萃取剂浓度增加均使萃余液中夹带的有机相明显增加。在Lix984N体积分数为2.5%、pH为2.5、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1、萃取6 mi... 研究铜溶剂萃取时萃余液中有机相的夹带行为及夹带有机相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延长、萃原液pH升高、萃取剂浓度增加均使萃余液中夹带的有机相明显增加。在Lix984N体积分数为2.5%、pH为2.5、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1、萃取6 min的近常规萃取工艺条件下,萃余液COD质量浓度可达280 mg/L,伴随萃余液COD质量浓度增加,夹带液滴的ζ电位变大、粒径减小,说明液滴间的静电斥力作用和体系中表面活性物质的稳定作用使萃余液夹带的有机相稳定性增强。萃余液中有机相的夹带不容忽视,应严格控制萃取生产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湿法提铜 溶剂萃取 夹带 乳化液 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循环对萃铜性能和萃余液夹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妍君 刘晓荣 +2 位作者 李慧 李永胜 苏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4,69,共5页
研究了有机相循环对铜萃取性能和萃余液夹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相循环次数从1次增加到10次,萃取分相速率从0.45 mm/s近乎线性地升高到0.61 mm/s,铜萃取率从99.8%线性微降至99.2%。前3次循环中,萃余液表面张力从52.9mN/m降低至4... 研究了有机相循环对铜萃取性能和萃余液夹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相循环次数从1次增加到10次,萃取分相速率从0.45 mm/s近乎线性地升高到0.61 mm/s,铜萃取率从99.8%线性微降至99.2%。前3次循环中,萃余液表面张力从52.9mN/m降低至41.3 mN/m,萃余液中有机相夹带比例由60%升高到80%,溶解比例相应由40%降低到20%,之后的循环中萃余液表面张力从41.3 mN/m升高到67.9 mN/m,夹带比例降低,溶解比例升高,最终比例接近1∶1。萃余液有机相含量在第3次循环时达到最高,COD值为604 mg/L。萃余液夹带是有机相流失规律的主导因素,对其控制是减少有机相流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萃取 有机相循环 分相 萃取率 萃余液 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静电除尘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石明杨 任刚 +2 位作者 崔兴华 王松 杨洪海 《湖南交通科技》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介绍了隧道静电除尘器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公路隧道静电除尘技术安装方式和运营效果,综述了国内研究现状,指出隧道ESP的发展动态,展望了静电除尘器未来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静电除尘器 安装方式 运行效果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FC-并联TTEG混合系统的性能优化
10
作者 李相娜 黄跃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8-293,共6页
为有效回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提出一种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两级并联温差发电器(TTEG)和回热器组合而成的混合系统模型。考虑MCFC电化学反应中的过电势损失和混合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通过数值分析得出混合系统的输... 为有效回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提出一种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两级并联温差发电器(TTEG)和回热器组合而成的混合系统模型。考虑MCFC电化学反应中的过电势损失和混合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通过数值分析得出混合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表达式,获得混合系统的一般性能特征,讨论MCFC电流密度与温差发电器的无量纲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混合系统的优化工作电流区间。结果表明,该混合系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分别比单一的MCFC系统提高46.9%和35.0%。此外,考虑了热电材料性能指标等对热电能量转换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燃料电池与两级温差发电器的混合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余热回收 混合系统 数值分析 热电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温差发电器的性能分析
11
作者 文康凯 黄跃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建立非均质温差发电器(TEG)理论模型,考虑热电材料的非均质导热系数以及温差发电器与热源间的传热热阻的影响,分析非均质温差发电器的一般性能。讨论热电元件对数、热导率、高温热源温度对非均质温差发电器性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 建立非均质温差发电器(TEG)理论模型,考虑热电材料的非均质导热系数以及温差发电器与热源间的传热热阻的影响,分析非均质温差发电器的一般性能。讨论热电元件对数、热导率、高温热源温度对非均质温差发电器性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均质温差发电器,导热系数不均匀强度越大,非均质温差发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效率越高;热电元件对数、热导率、高温热源温度的提高均可提升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温差发电 转换效率 热阻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