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孔纳米基复合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舒钊
钟珂
肖鑫
贾洪伟
吕凤勇
常沙
-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空气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所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65-278,共14页
-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PJ1400200)
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232021D-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6030)。
-
文摘
近年来相变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纳米和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热导率和热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相变材料在熔融和凝固过程中发生的泄漏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领域的纳米和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材料的表征及热物性测量研究,简述了掺入复合相变材料的砂浆、石膏板、混凝土和砖块的热性能情况,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建筑系统中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情况,对采用了储热相变材料的建筑系统进行成本分析和节能研究。最后说明应根据地区气候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相变点和热导率的相变材料,添加相变墙体可提高热舒适性,并有效减少能耗。同时指出如何将相变墙体更好地与主动式技术结合,以及探究降低相变墙体的可回收年限和长时间使用相变墙体后的热性能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多孔介质
复合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数值模拟
-
Keywords
nanomaterial
porous media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题名复合固体干燥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韩郑良
肖鑫
-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学院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853,共15页
-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PJ14002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232021D-11)
+2 种基金
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东华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
东华大学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
-
文摘
近年来,固体除湿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固体干燥剂可以应用于固定床、转轮与吸附式制冷系统,替代传统空调除湿系统,提高除湿效率以降低空调能耗。本文首先对固体干燥剂进行分类,简要阐述了传统干燥剂(如硅胶、活性炭、沸石等)的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类复合干燥剂的特征参数测试结果(如吸附速率、吸附量、再生温度、再生速率、再生效率、再生量等),综合比较其优缺点。指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等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备再生温度低、吸湿量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未来研究固体除湿材料的主要方向。接着总结了复合干燥剂的制备与表征方法,给出了改善孔隙结构、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防止液解的方法,指出了制备方法的改进也是改善固体干燥剂物性的重要方向。最后总结了各种复合干燥剂的特征参数对比情况。
-
关键词
固体干燥剂
复合干燥剂
材料制备
吸湿能力
再生特性
-
Keywords
solid desiccant
composite desiccant
material preparation
hygroscopic capacity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U834.9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基于?优化的梯级潜热储能装置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耿
肖鑫
王云峰
-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空气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所
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70-3779,共10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20PJ1400200)
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KF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232021D-11)。
-
文摘
为了解决热泵在利用低品位热能及可再生能源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不平衡的问题,潜热储能技术常集成于热泵中。在该技术中,梯级潜热储能(CTS)装置的适配设计和填充相变材料(PCM)热物性的改善,对其耦合热泵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有重要影响。本工作基于多级热机?优化理论,针对太阳能热泵干燥系统设计了梯级潜热储能装置,介绍了依据焓法建立三维的壳管式CTS装置模型。选取乙酰胺作熔点改性剂的三水合乙酸钠(SAT)水合盐基复合PCM,作为CTS装置中熔点梯级排布的填充物。为研究其蓄热过程的传热特性和热管理性能,本工作对壳管式三级CTS装置和分别填充3种不同配比PCM的单级潜热储能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模拟了75℃定温和太阳能集热热水的变温蓄热过程。结果显示,减少梯级潜热储能装置级之间的热传递可提高蓄热量;在三级CTS装置变温进水的相变蓄热阶段,平均进出口温降达4.41℃,可使峰值温度降低0.90%,对进口温度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较单级蓄热装置的工作温度区间广;三级CTS装置蓄热密度是同体积生活热水蓄热水箱的2.39倍,可对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波动热源进行有效蓄热,整体的出口温度均匀性和换热功率优于单级蓄热。本研究可为梯级PCM的制备提供指导,为CTS装置和材料协调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关键词
梯级储能
?优化
传热特性
-
Keywords
cascade energy storage
exergic optimization
heat-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