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华大学林峰设计作品选
1
作者 林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林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地戏面具图案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洪雷 范晓雨 马玉儒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5,共4页
安顺地戏面具作为黔中南地区地戏表演的重要载体,兼具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基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面具进行深入调研与观察,总结出其形式构成、纹样组织、设色规律等艺... 安顺地戏面具作为黔中南地区地戏表演的重要载体,兼具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基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面具进行深入调研与观察,总结出其形式构成、纹样组织、设色规律等艺术特征,分析了地戏面具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将地戏面具图案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实现地戏面具图案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顺地戏面具 图案 现代设计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安慰原理的模拟拥抱功能性服装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乐丹 刘运娟 +1 位作者 麻文效 冯信群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文章设计了一款运用APP控制加压系统自动充放气的服装模拟拥抱接触行为。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与问卷分析,研究基于接触安慰时人类产生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原理,利用拥抱接触压力实验得到最舒适的拥抱方式和拥... 为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文章设计了一款运用APP控制加压系统自动充放气的服装模拟拥抱接触行为。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与问卷分析,研究基于接触安慰时人类产生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原理,利用拥抱接触压力实验得到最舒适的拥抱方式和拥抱压力范围;其次将ESP32控制板、继电器、气泵、电源、柔性气囊与服装结合,使用蓝牙模块实现手机APP控制服装中柔性气囊充放气;最后采用技术接受度模型对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有效性等8个维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拥抱行为对缓解负面情绪(如感到沮丧、担心发生的不幸、犹豫不决及忧虑)有显著作用,对于自信、愉悦的积极情绪显著提高。最受欢迎的拥抱姿势为环腰式拥抱,拥抱时手掌、手臂、胸部和腹部接触部位的压强范围分别为0.2~3.0、1.0~5.0、0.2~3.5、0.2~1.5 kPa。服装整体评价效果显示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72,其中功能有效性及感知舒适性α值最高,分别为0.872和0.841,评价效果良好,能够达到模拟拥抱提供安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安慰 模拟拥抱 功能服装 柔性气囊 心理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工蓝晒工艺色彩印相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婧 张雅晴 周洪雷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为提高手工蓝晒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拓宽服装图案的制作方式与设计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蓝晒工艺的概况、艺术运用特征及操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蓝晒工艺呈像方式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分析蓝晒工艺在现代服装产品设计案... 为提高手工蓝晒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拓宽服装图案的制作方式与设计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蓝晒工艺的概况、艺术运用特征及操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蓝晒工艺呈像方式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分析蓝晒工艺在现代服装产品设计案例的应用方法;探究蓝晒工艺的色彩印相创新方式,最终将蓝晒工艺结合色彩应用于服装创新实践,并进一步从实际面料实验、工艺操作分析等角度总结蓝晒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式。在服装创新实践中,需根据实际服装来改变蓝晒工艺操作手段,以提升蓝晒工艺应用的可操作性;蓝晒工艺色彩印相创新与植物染技法结合,可扩充蓝晒工艺应用的实用与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晒工艺 色彩印相 服装设计 创新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技术导向下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开发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洁涵 刘晓刚 +1 位作者 阮艳雯 厉莉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40,共10页
以虚实融合做强实体经济是未来发展所趋,三维虚拟技术为纺织服装产业虚实融合带来了新动能,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于企业的实体产品产出,真正实现“虚往实归”,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纺织服装企业视角,通过对25位... 以虚实融合做强实体经济是未来发展所趋,三维虚拟技术为纺织服装产业虚实融合带来了新动能,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于企业的实体产品产出,真正实现“虚往实归”,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纺织服装企业视角,通过对25位行业人士的深度访谈开展理论探索。结论表明:服装企业视角下虚拟技术的核心特质分为感知增效特质和感知降本特质;“降本增效”路径是企业通过虚拟技术提升服装设计开发效益的核心价值;虚拟技术导向下的企业服装设计开发模式历经感知与接受虚拟技术、吸收与动态整合虚拟技术、输出实体产品并形成技术积累三个阶段,以获取、同化、转化和利用为目标实现企业的技术内化和资源动态整合,背后由“激活机制-协同机制-转化机制”所驱动。本文为三维虚拟技术赋能服装企业设计开发的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三维虚拟技术 虚实融合 服装设计开发模式 扎根理论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服装的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吕迎蕊 王朝晖 +2 位作者 叶勤文 刘欢欢 孙月鑫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层面梳理出指导运动服装设计的主要设计理论;然后,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面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5个角度分析运动服装设计实现;最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设计问题提出-设计问题分析-设计实现-设计原型-迭代设计”的一般运动服装设计方法。研究认为运动服装需求分析及背后科学理论的综合运用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基础,面料、结构、工艺等要素的一体化设计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关键,并指出多功能集成、多场景切换、智能化设计、绿色可持续是运动服装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服装 运动场景 服装设计 设计理论 面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设计与插画艺术的融合应用及创新发展
7
作者 陶奕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3,共1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由员勃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包装设计》一书,以食品包装设计为切入口,考察了传统消费特征消解后的新策略。该书敏锐觉察了新消费环境下消费实践规则的嬗变,明确了包装设计的特色发展要求,并积... 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由员勃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包装设计》一书,以食品包装设计为切入口,考察了传统消费特征消解后的新策略。该书敏锐觉察了新消费环境下消费实践规则的嬗变,明确了包装设计的特色发展要求,并积极研究了食品包装设计融合创作的全新可能性,以适应全新的消费情境和消费形态。(1)注重食品观念的培养,敏锐觉察新消费环境下包装设计的特色发展要求。由传统的大众消费社会转型到个性化消费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行业主动作为,对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进行捕捉以及详细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确未来转型方向。食品包装设计作为食品行业生产理念和品牌形象的重要表达媒介,借助其独特的视觉吸引力,有针对性地回应着消费者的新需求。该书针对新消费社会的消费特征,重视食品包装如何吸引人的行业观念培养,并巧妙利用食品包装的发展要求来影响消费者的信息感知、购买意愿、品牌忠诚等。消费新变,它点出了食品包装设计需要进行视觉重构的价值。新时代的食品包装设计,应当充分挖掘视觉符号的内涵,借助视觉化的表达与产品信息创新组合,由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满足他们个性化的视觉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设计 消费观念 消费形态 食品行业 品牌忠诚 消费习惯 购买意愿 消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路径研究——以深圳大学文创设计教育视角 被引量:18
8
作者 姜菁斐 杨欣欣 高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79,共4页
本文以新时代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创新教育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困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当下景象,结合深圳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索模式和创新范式总结出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 本文以新时代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创新教育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困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当下景象,结合深圳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索模式和创新范式总结出新时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路径:第一,创造教育内循环载体;第二,铺设数字教育之路;第三,重塑教育原创主体。在研究深圳大学文创产业与设计教育耦合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期望为中国其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提供灵感,继而为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路径研究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教育内循环 数字教育 教育原创主体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洪雷 姜璇 马玉儒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 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以连接点式镂空手法为例,进一步探究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一是镂空构型材料层面的创新,将环保理念融入服装设计,实现废弃物升级利用;二是造型表现技术层面的创新,结合立体塑形进行服装造型表现的拓展实践,并对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镂空重构 服装设计 点线面 塑料材料 立体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品牌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李敏 姜夏楠 陈彩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2,共10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智能客服成为服装品牌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品牌竞争力。本文聚焦消费者对服装品牌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从直接效应、中介效...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智能客服成为服装品牌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品牌竞争力。本文聚焦消费者对服装品牌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从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三方面入手构建理论模型,并借助SmartPLS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信任、主观规范、经验对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用户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信任、主观规范、经验均能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对用户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在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中,时尚创新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主观规范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中,技术创新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本文可为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的服务满意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客服 消费者 满意度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动力学的服装衣袖运动舒适性探究
11
作者 于晓坤 易萍 +1 位作者 谢冠婧 蔡凌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为探究理查德·林韦斯特基于人体动力学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改善服装运动舒适性的原理和机制,还原采用该方法制作的休闲西服为对照实验样衣,通过分步结构调整实验,首先将衣袖从衣身分离得到非常规一片袖作为衣袖结构方案1,然后将非... 为探究理查德·林韦斯特基于人体动力学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改善服装运动舒适性的原理和机制,还原采用该方法制作的休闲西服为对照实验样衣,通过分步结构调整实验,首先将衣袖从衣身分离得到非常规一片袖作为衣袖结构方案1,然后将非常规一片袖分割重组得到两片袖作为衣袖结构方案2;最后通过人体穿着实验得到受试者对3款衣袖的穿着合身度和运动舒适性评分,并对比分析其优劣及原因。结果表明:基于人体动力学的一片式休闲西服衣袖运动舒适性最好,其衣袖分割线顺应手臂的移动方向,为腋下和肘部提供了更适宜的活动松量;同时,斜向面料丝缕的设计使衣袖在腋下和肘部有更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 服装设计 衣袖结构 运动舒适性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技术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马春杰 陈晴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探讨了多种变色技术的原理、变色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在智能服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变色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的挑战。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变色染料开发、广域色谱研发、纤维设计、功能集成以及创新设计... 探讨了多种变色技术的原理、变色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在智能服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变色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的挑战。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变色染料开发、广域色谱研发、纤维设计、功能集成以及创新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技术 变色原理 变色材料 制备方法 智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影响为中心:提升老龄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研究
13
作者 吴春茂 王轩 陈春云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目标作为纵轴,生成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再次,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开展智能个人助理设计实践验证策略。研究提出了9种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分别为: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指导、社交活动、安全设施)、建设和谐社区(情感陪同、沟通媒介、社交场所)、贡献宜居环境(效益回馈、交流平台、环境调控),实践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策略从健康生活、和谐社区、宜居环境等多角度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增进目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为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影响为中心 智能个人助理 主观幸福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与性别:20世纪中国马面裙的西方再语境化设计——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两件女裙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玉儒 卞向阳 郑宇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由中国马面裙裁改设计的西式女裙,揭示西方中国风服饰中裁改再造中华传统服饰的设计方式,并将其置于时尚社会背景中,探究促成其设计形式的社会因素及其在西方再语境化后所呈现出的文化意义...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由中国马面裙裁改设计的西式女裙,揭示西方中国风服饰中裁改再造中华传统服饰的设计方式,并将其置于时尚社会背景中,探究促成其设计形式的社会因素及其在西方再语境化后所呈现出的文化意义。研究表明,两件女裙是特定历史时期西方吸纳中国服饰艺术的产物,它们所展现的设计形式与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及彼时的时尚背景密切相关。其在跨文化语境中起到了塑造穿着者精英身份的作用,也是促进20世纪50年代西方时装回归女性化家庭形象的审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裙 中国风 中华传统服饰 西方时装 再语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料缩率测试与服装虚拟技术的充气服装制版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旰鹏 邱佩娜 +4 位作者 王保鲁 常薇 梁贻琦 郭明昊 王方明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针对充气服装生产中,面料受热收缩与衣片充气变形现象影响服装版型准确制定,因而造成高试错成本的现存难题,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充气服装制版方法。通过设计面料缩率实验分别测试充气针织服装面料横纵向热缩率与充气缩率值以辅助调整... 针对充气服装生产中,面料受热收缩与衣片充气变形现象影响服装版型准确制定,因而造成高试错成本的现存难题,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充气服装制版方法。通过设计面料缩率实验分别测试充气针织服装面料横纵向热缩率与充气缩率值以辅助调整服装版型比例,并基于服装虚拟试衣软件探索充气服装的虚拟建模方法,参考款式设计图完成服装建模与版型调整后导出版型图以制作成衣,所得成衣较还原充气服装款式设计图的造型。将缩率测试实验与虚拟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充气服装版型的准确制定,能够减少样衣制作次数,节省成本并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服装 服装虚拟技术 缩率测试 服装制版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融合层叠技法在仿生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奕铭 宋婧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4,共7页
为研究现代仿生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实现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和创新,针对目前仿生服装实际设计运用中造型手法单一,制作效率低的问题,从仿生对象形态和工艺手段方面分析总结3种主要的造型技法,聚焦于3D打印技术和激光切割技术融合互补的优... 为研究现代仿生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实现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和创新,针对目前仿生服装实际设计运用中造型手法单一,制作效率低的问题,从仿生对象形态和工艺手段方面分析总结3种主要的造型技法,聚焦于3D打印技术和激光切割技术融合互补的优越性。在以海洋生物为仿生对象的实践中探索设计方法,证实这一流程的可行性,得出3D打印技术和层叠技法的融合在仿生服装的制作流程中具有仿生结构写实、制作效率较高、质感表现多样的优点,以期突破现有服装设计制作固定范式的限制,拓宽未来服装仿生设计的实践思路,并为此类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层叠技法:激光切割技术 仿生设计 服装仿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测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珩宇 朱奕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7,共9页
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服装测评信息对服装消费者行为决策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分别从用户处理信息的中心路径线索(内容专业性与内容丰富性)和边缘路径线索(内容吸引力与内容交互性)探究服装测评... 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服装测评信息对服装消费者行为决策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分别从用户处理信息的中心路径线索(内容专业性与内容丰富性)和边缘路径线索(内容吸引力与内容交互性)探究服装测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并通过问卷调研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服装测评信息的专业性、丰富性、吸引力与交互性对购买意愿正向影响显著;感知信任在中心路径线索与购买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情感态度在服装测评信息两个路径线索与购买意愿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认知需求正向调节中心路径线索对感知信任的影响,负向调节边缘路径线索对情感态度的影响,但在中心路径线索对情感态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内容营销影响消费意愿形成的内在逻辑,为服装从业者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测评信息 购买意愿 消费者信任 情感态度 认知需求 详尽可能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服装冲击防护性能测评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钱江瑞 刘文武 +2 位作者 李俊 方以群 徐佳骏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7,共10页
为提升防爆服装冲击防护性能评估的准确性,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服装冲击防护性能测评技术及方法的研究现状。在明确现役防爆服装构成及其冲击防护性能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爆炸实验、等效载荷实验、数值仿真3类测评方法的特... 为提升防爆服装冲击防护性能评估的准确性,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服装冲击防护性能测评技术及方法的研究现状。在明确现役防爆服装构成及其冲击防护性能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爆炸实验、等效载荷实验、数值仿真3类测评方法的特点与不足;从测试方法的差异因素和局限2个角度,分析了不同测试条件、测试对象设置对防爆服装冲击防护性能测评结果的影响;对比总结了相关表征及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优缺点。最后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全面准确地模拟真实爆炸冲击载荷环境、考虑人体真实着装防护状态,并构建完善的冲击防护性能评价体系,以提高防爆服装冲击防护性能测评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服 冲击载荷 防护性能 力学响应 冲击防护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阻力矩在作业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崔文 王云仪 +1 位作者 戴艳阳 李俊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271,共9页
针对现有的作业效能评估方法易受个体体能和肌力差异的影响,缺少客观、稳定的评价指标的问题,围绕可用于着装人员作业效能评估的服装阻力矩指标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现有的两类作业效能测评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现状与困境。其... 针对现有的作业效能评估方法易受个体体能和肌力差异的影响,缺少客观、稳定的评价指标的问题,围绕可用于着装人员作业效能评估的服装阻力矩指标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现有的两类作业效能测评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现状与困境。其次,从服装的质量及结构设计、材料的力学特征等方面梳理了服装阻力矩的成因。最后,从人体骨肌力学仿真和人员作业效能预测两方面探讨了服装阻力矩在作业效能评估中的应用。分析认为,服装阻力矩与作业效能评估指标间存在紧密联系,可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然而目前的两类阻力矩测评方法在实际应用和有效性层面存在局限,且其在作业效能中的应用尚未形成体系。未来研究的方向可从以下角度考虑:构建服装的阻力矩与设计要素间的数学关系,量化指导服装工效性能的优化;从模拟真人体表力学特性的角度改善服装阻力矩测评装置;基于阻力矩挖掘防护服装与人员作业效能间的定量关系,从而通过引入服装阻力矩,建立完善的作业效能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效能 防护服装 服装阻力矩 代谢成本 肌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类型及渠道选择研究
20
作者 张梦琪 陈彩霞 +1 位作者 李敏 张芯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7,共6页
为深入了解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特征及其渠道选择差异,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取消费者购买户外运动服装的消费特征,其次,设计调查问卷,采用K-means快速聚类将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分为完美主义型、功能日常化和实用主义型3类,... 为深入了解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特征及其渠道选择差异,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取消费者购买户外运动服装的消费特征,其次,设计调查问卷,采用K-means快速聚类将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分为完美主义型、功能日常化和实用主义型3类,并探究不同消费群体的特征及行为差异。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户外运动服装消费者更偏好线上购买服装,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户外服装购买渠道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用主义型消费者相较于其他类别消费者更偏好线上渠道,而户外日常型消费者更偏好线下渠道;户外运动服装品牌可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物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渠道布局和精准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运动服装 消费特征 扎根理论 渠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